大食与唐的真正实力对比

3个月前 作者: 黑火药之木炭
    很多人一直喜欢拿怛罗斯战役来证明所谓的“唐军战斗力远超过阿拉伯帝国”,殊不知那只是一次意外。t如果阿拉伯帝国军队真正进攻唐帝国,那么战胜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为战争拼的是国家的总体实力,而且天宝年间的唐朝也远不是开元年间的唐朝。


    首先,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唐在进入天宝年间后,内部从贞观之后积累的大量矛盾开始集中爆发。土地兼并开始迅速发展,社会政治迅速腐坏,道德开始崩溃,阶级矛盾迅速尖锐起来。而且士族势力也对自身地位的瓦解不满,生产力发展速度大为降低。对外(契丹、奚、吐蕃)的战争严重消耗了经济,贫困人口比例迅速拉大。而对外贸易的发达不但没有给政府带来什么收入,反而导致出超,所有仅有的利润也被大商人占有,人民根本没有受益,高利贷盛行,公债私放,官员拿公款放债。当时农业歉收,钱重物轻(与乱造佛教寺庙雕像不无关系),而大量失地农民很多十天半个月吃不到盐!人民对贪污无能的政府开始不满,李隆基也日益骄横,沉醉在大唐虚假的荣光里。


    反观阿拉伯帝国,这时已经基本统一中东,还打下了波斯,穆斯林数量大为增多。[..info超多好看小说]波斯的银矿和铁矿、兴都库什山区的金矿和锡矿给帝国带来了巨大收益,伊拉克地区的农业也发展了。海上贸易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帝国的军队无论人数还是装备都大为增强,而且人民上下一心,渴望遵照主的意愿前往中国进行圣战。


    再看看军事力量。阿军拥有大约35万常备陆军和5万海军,而且人民以部落为单位受训作为后备部队,必要时可发动100-150万军队,且有一半是骁勇的骑兵。而帝国可以以波斯为基地进行补给,当时的国力足够支持50万军队远征中国。海军可以临时扩编到10万左右(临时征召士兵,编入大批奴隶水手),而且当年阿拉伯商人利用“海上丝绸之路”到中国做生意的很多,海路其实并不艰难,就连普通小商船都有90%以上几率成功往来,何况正规海军的上千艘战舰?


    而唐军呢?在天宝年间,唐军的府兵制已经基本失效。旧的宿卫军士由于待遇糟糕,逃散殆尽。660年之后,唐已经开始募兵,而且由于贪污腐败,士兵军饷低下,没有多少人愿意当兵。(..info无弹窗广告)723年,李隆基招兵12万作为“长从宿卫”拱卫京师,结果除了官吏,只有1万人真正应征,官员大量贪污粮饷,去的都是流氓无赖找不到工作的社会闲散垃圾人员,从不训练。而各地方宿卫戍兵理论上有60万,其实不到半数,大部分还是不务正业,与镇将一起经营各种产业谋利,完全无战斗力。


    为了弥补这些募来的军队的战斗力空缺,唐帝国又有职业军人,他们就是节度使的部队,也是唯一有战斗力的军队。当时唐有如下节度使:


    安西节度使:治所龟兹,有兵24000;


    北庭节度使:治所北庭都护府,有兵20000;


    河西节度使:治所凉州,有兵73000;


    朔方节度使:治所灵州,有兵64700;


    河东节度使:治所太原,有兵55000;


    范阳节度使:治所幽州,有兵91000;


    平卢节度使:治所营州,有兵37500;


    陇右节度使:治所?州,有兵75000;


    剑南节度使:治所益州,有兵30900;


    岭南五府节度使:治所广州,有兵15400.


    这些节度使共有426500人,是当时理论上仅有的能够战斗的唐军。可惜范阳、平卢、朔方三镇是安禄山等人的基地,他们叛变后还控制了河东节度使的部队。而且在安史之乱前,由于鲜于仲通攻打南诏,所以唐军主力(很多安西、北庭、陇右、河西镇的军队被调到剑南送死),所以如果在安史之乱开始后阿拉伯帝国按计划进攻,那么与阿军陆军对抗的只有西域的不到3万唐军(被抽调到南方与京师很多),而海军登陆后将面临岭南五府节度使的军队15000余人,可以说这些唐军是很容易解决的。


    也许有人会提出临时征兵。不过不幸的是,中国人一直是有家无国的,唐代更甚!加上府兵制名存实亡,人们长期不习战斗,佛教思想在民间盛行,所以基本招不到可以作战的部队。人民在被抓壮丁前就会逃走,所以“三史三别”的描述才会出现。正所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而且中国官吏常常胡乱抓人凑数(中国人的优秀传统),所以才有“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反观阿军将士,无一不是悍不畏死的壮士勇士,思想上高度武装,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在为人类谋福利是为了正义而战,且平时在部落里受过完整的军事训练。这些都不是那些石壕村的老太婆能够具备的!就算是正规军,这时的心态也是“低头落泪悔吃粮、步步近刀枪,惆怅无人商量”,毫无斗志,也没用国家观念。邺城60万唐军的溃败就说明了问题。


    还有,唐军无能,唐将倒是有几个不错的。可惜中国人只知道内耗,高仙芝、封长清的下场足以说明问题了。而皇帝信任的是什么人?高力士、鱼朝恩、边令诚!哈哈哈,这些垃圾太监指挥下,就是天兵天将也要完蛋,何况那些唐军?


    而且,我们不能指望唐朝人民起来自发抵抗。安禄山之所以能够旬日取河北三十七城,人民不敢反抗是很重要的原因。何况阿拉伯帝国军队一直善于争取支持,后来十世纪攻打印度时,成千上万的贱民、首陀罗蜂拥到街边欢呼阿军,印军都自动放下武器,就说明了这一点。何况中国人贪生怕死,一盘散沙。只要阿军迅速从河西走廊攻下两京,海军迅速北上占领毫无防御的江南,唐军及唐帝国人民必定土崩瓦解、全线投降,几个所谓的“忠臣”的抵抗最多只有象征意义,胜利不是不可能的。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