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私访
3个月前 作者: 岩米
“大都督,这是最近陕西各地急需办理的事务。(.好看的小说)”傅宗志恭敬的捧着一叠公文交给愁眉苦脸的武安,待武安接过去又退后几步听候武安发话。
自有上次失误后,傅宗志对于一些小节越发看重。[.]
“这么多,哦.......”武安瞠目结舌,这还是仅仅是陕西一地就这么多事,怪不得明初老朱废除丞相制后,因批复不了繁重的公文而要设立殿阁大学士起草诏令、批答奏章,后期更是成立内阁制度帮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不是皇帝偷懒,实是批答公文关系民生轻慢不得。
武安从前在宁夏镇只处理过军务,对于政事却一窍不通,好在大都督府任命有很多书吏帮忙,而许多大事武安也不能、不敢赋予他人,要知道权利可是一剂改变人心性的毒药,武安可不想手下步其后尘。
整整忙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时分武安才批复完公文,好在公文后面早有书吏的批语建议,武安只要自己寻思可行性就成。
“傅兄,关于迁移百姓往河套屯耕的事进行的如何了?”
武安不顾礼仪伸了个大大懒腰。
明朝陕西地域广阔,包括今日的陕西、宁夏、甘肃全省及青海省一部,陕西民丁在万历年间约是有上千万,按武安等人的设想,初步最少也百万人口到宁夏镇、河套地区才行,不过到宁夏镇百姓倒甚是踊跃,只是不知去河套情况如何。
“陕西各地统计有一千余户百姓愿意到河套去。”傅宗志瞧见武安眉头一皱,忙补充道,“若不是这些年陕西歉收,旱灾连连,恐怕百姓不会如此轻离故土,再者毕竟河套地处蒙古兵锋威胁之下,百姓也担忧鞑靼人屠戮。”
武安道:“我已命梁家桢、刘二山二人尽快修复东胜卫旧城,日后河套与陕西各地城池无异,又有什么畏惧的?”
武安想想又冷声道:“从即日起,凡是在陕西犯有重罪者一率发配河套屯田,那些朝廷官员不是不归附于我吗?传令下去,全家押赴河套替我军牧马放羊。他们不是有骨气一心忠于朝廷,而杀又杀不得,就让他们学那苏武牧羊吧。”
那些大臣多是文弱书生,家人都是养尊处优的膏粱子弟,若让其迁入河套受苦恐怕比杀了他们还难受,傅宗志因是书生出身对读书人有香火之情,有心求情但瞥见武安有些冰冷的眼神最终还是明智低头受命。
武安自占据陕西后,心肠越发冷酷,淡漠别人生死,已有铁血雄主的模样。这次民军首领高迎祥、王自用、王嘉胤等人造反,武安下令诛灭其领头几十人三族,一次杀上千人眼睛连眨了不眨。
武安自己不自觉,傅宗志却深有感触,他不知该庆幸还是苦笑,当初那一心杀鞑的年轻将军最终是一去不复返了。
武安看者默不作声的傅宗志,从文案中取出一份公文:“傅兄,你来看,这些外表忠良的大臣家人隐瞒多少田地、佃户?哼,整个陕西人丁数竟比登记多出近倍,可笑!这群窃国之人皆可杀......”
傅宗志刚见这份详细清查的田地、佃户数也吓了一跳,世人虽知道地方大户多么富有,那想到事情如此严重,明朝之所有不能彻底清查全国田地,就是因为既得利益者阻拦,皇帝害怕失去士人勋贵之心,而武安作为新的统治者并没有这种顾虑。经此,武安所得的钱粮足够支用大军四五年所需,这倒是意外之喜。
“大都督,不知该如何处置.......”
武安冷笑道:“这里面也须区别对待,我已命人定出一个标准,凡是半月内交出五年实际钱粮者,既往不咎,往后就以实际田亩数交纳租税,至于那些死硬的土财主,那就怪不得我了,既然他们那么喜欢购置田产就去河套垦荒吧,能垦多少就得多少,这多好啊!正好满足他们愿望。[.超多好看小说]”
傅宗志点头道:“大都督说的是,他们是该受些惩处。”
武安看外面天色不早了,突然想看看西安城夜晚景色如何,“傅兄,自咱得了陕西还没仔细去瞧瞧,今日正好去四处看看。”
傅宗志听说武安要出去,忙道:“大都督天色将晚,外面又杂乱,若有那贼子冲撞了您,岂不煞了雅兴。”
武安笑道:“没事,咱们多带些人就是。”
傅宗志见武安语气坚决,只能依言去准备,命孙可望、尼雅哈率百余人精壮汉子怀揣短火铳、匕首明暗两处护卫。
一行人走在宽阔的街道上,看者四处热闹的人群,武安感觉胸里的闷气大去,全身说不出的轻松。尤其是到了夜市,一些小贩的叫卖声让武安恍惚不知身在何处。
“傅兄,可知里面是做什么的?”武安静静看者一群风尘女子在一座锦绣楼前招揽客人,此处应是烟花巷了,说起来武安只有在京师去过一次妓院。
傅宗志脸有些发热,才子那有不和妓院扯不上关系的,风流才子嘛!
武安自是哈哈大笑:“走,咱们今日就在这销魂窟玩耍一次。”
傅宗志急叫:“安公子,您.......”
武安好笑道:“傅兄误会了,只是去看看罢了,再说若是论消息灵通恐怕此处最灵,咱们就去见识一番。”
傅宗志苦笑一声,偷偷打个手势命暗地的亲卫先去打前站,这才跟在武安后面朝一处名叫“风月坊”的妓院走去。
那些女子远远瞧见武安一行人穿着非富既贵,一股脑全都涌过来,吓的孙可望等人忙将武安护在中央,好在这些姐们也见过大世面,瞥见十几个大汉冷冷的眼神,知道中间的武安几人是贵人,不敢再向前凑,纷纷散去。
进了里面,当先迎出一个三四十许的老鸨,老鸨一看这仗势就知道来了大金主,隔老远笑容就似溢出蜜来,“哎吆,怪不得今日一早喜鹊报喜,原是几位贵客到了。”
傅宗志咳嗽一声,说道:“这位妈妈,准备一间雅间即可,我家公子喜静不好热闹。”
老鸨掩嘴娇笑:“奴家晓得,几位大人请―”
武安几人上了二楼一处房间,随后进来的老鸨笑道,“几位大人,此处可成,若不顺眼,奴家马上去换。”
武安看这里还算雅静,招呼傅宗志坐下,笑道:“这位妈妈,不知你们这里谁最美呀?”
老鸨媚笑道:“这位大人,不是奴家自夸,风月坊的姑娘们个个国色天香......”
武安不耐烦道:“行了,甭说废话,找几个最红的姑娘来陪咱饮酒就是。”
老鸨赔笑几句,直到一个亲卫拿出一张百两银票才返身下去,半晌,来了四个模样中上的女子,看来老鸨没说假话,四女相貌都很可人。
一个绿衣女子酌了杯酒,娇笑递给武安,“大人,请慢饮。”
武安接过却不喝放在桌上,笑问道:“姑娘,我看风月坊甚是热闹,来的客人怕有不少大官吧?”
绿衣女子烟波一转,笑道:“咱们这里迎四方客,陪酒卖笑,一般不问客人底细。”
武安道:“听闻这里有不少义军官将来此逍遥快活,原先我还有怀疑,今日见了诸位佳人的花容月貌才信是真。”
绿衣女子笑容迷人,没有女人不自恋于自己的容貌,“这倒是真的,原先大部分客人因去岁义军入城跑光了,如今风月坊可全靠那些义军官将照应呢。”
武安眨眨眼,指着傅宗志道:“我这位兄弟可是大都督府属吏,你可见过?”傅宗志正被一女喂酒,闻言呛了一口,大声咳嗽不止。
绿衣女子歪着小脑袋打量一番,道:“这位大人面生的紧,奴家倒未见过。”
武安满含深意瞧了傅宗志一眼,调笑道:“不想傅兄还是老实人。”
旁边一位红衣女子突然道:“要说来这最显贵的莫过于萧大爷了。”
“萧大爷?”武安漫不经心看着那女子,“萧大爷是谁呀?”
红衣女子道:“就是武大都督的二舅哥呀,听人家说萧大爷的爹爹还是大都督的义父呐,大人说萧大爷算不算身份极高?”
“哈哈,萧大爷当然是手眼通天的人物,”武安哈哈一笑,“不知萧大爷可是经常来此玩乐。”
绿衣女子见武安不在看自己,恨恨瞪了红衣女子,抢先答道:“萧老大人家教甚严,萧大爷倒不常来。大人莫不是想见见他。”
武安楞了一下,接着道:“恩,见见也无妨.....”
正说着外面传来吵闹声,依稀是老鸨的说话声,当中一个有些嚣张的声音传来:“依翠姑娘哪去了?病了?刘妈妈,你骗谁呢,是不是嫌弃爷给钱少,爷今日好不容易有闲暇出来,你敢给我添堵,信不信今日大爷让人封了你这风月坊?滚开――”
猛的,本来关着的房门被一脚揣开,人未见声先闻:“刘妈妈,若发现依翠姑娘服侍旁人,今日我就拆了你这屋子。”
那人悠然进了屋里,待瞧见里面几人的样子,似有些不相信,猛的揉了几下双眼,才相信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