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迎上去,失败才会远离
3个月前 作者: 一 剑
世界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这种模式往往与现实产生抵触。
世界随信念而发生裂变。
转变观念,世界随之改观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套自己固有的看待世界的模式。它像指纹一样,不会与另外任何一个人有绝对意义上的重复。
你就是你,你的表达方式、你的行为、你的好恶等等的总和形成了一种外在的――叫做性格的东西,你以它去同外面的世界交流。
然而,它往往与现实发生抵触。
抵触的结果是,你被现实打得头破血流,一败涂地。
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你无法改变强大而不可抗拒的现实世界。那么,剩下的只有一条路: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
这不是自欺欺人,不是退让认输,也不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古今中外有无数铁的例证,说明了这一点:只有当你心中的世界模式发生了改变时,现实的世界才会随之改观,使你适应并与之达到和谐。只有转变你的观念,你才会重新坚强地站起来,勇敢地面对世界与人生。
否则,你将永远被强大的现实压倒在地,永远不得翻身。
司马迁遭受残酷的宫刑之后,万念俱灰,一心想死,因为对于他来说,人格尊严、仕途与人生统统丧失了意义,只有死才是最好的解脱,同时也可以借一死向汉武帝示威。但是,面对现实,他逐渐清醒了过来:对于一个庞大的汉朝而言,死一个司马迁就像死一只蚂蚁一样微不足道。这样的死,轻于鸿毛。而如果他能写出一部流传千古的《史记》,让后人永远记得他,感激他对历史的贡献,岂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所在吗?
改变了对世界的看法,他所面对的残酷现实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无论对帝王的怨恨或是对人生的绝望,一切的一切均被《史记》所取代、所融化了。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司马迁是聪明的。他采用了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借助于改变自己的观念来改变世界――不做强权政治的牺牲品,以坚强的信念和远大的志向同现实抗争,最终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
这就是观念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造成自己的心理障碍的,影响一个人的幸福观念的,有时候,并不是因为物质上的贫乏和丰裕,也不是一个人处境的不同,而是取决于一个人心境的改变。如果你的心灵浸泡在创伤和遗憾里,痛苦就会占据你的整个心灵。
同样是从铁窗中望出去,有的人看到的是泥潭,但有的人看到的却是满天星斗。世界就是你心目中的样子,你是积极的,世界就是积极的。反之亦然。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定会对你有所启示:
一个小男孩在山崖的鹰巢里捡到两只鹰蛋。他很高兴,回到家里将鹰蛋放在鸡蛋中,让一只母鸡来孵化。这样,孵出来的鸡群里就有了两只小鹰。小鹰和小鸡一起长大,因而不知道自己除了小鸡还会是什么。
有一只鹰因为翅膀渐渐长大,偶尔扇动起来便有一种振翅欲飞的感觉,这让它感到骄傲,有一种“不同于鸡类”的优越感。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最后,它认为自己不应该是一只鸡。
一天,它看到有只老鹰在高空中翱翔,羡慕之际它感到自己的双翅有一股奇特的力量。这时,它已毫不怀疑自己可以飞到天上去了。
“我决不甘心做只小鸡。我是鹰,我要飞上青天!”
尽管从未飞过,但是飞翔的天性和强烈的欲望使它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它终于振翅飞离了地面,冲到了一座山峰,之后飞向了更高的天空中。
从此它便永远离开了那脏兮兮的鸡窝,飞翔在广阔的蓝天中。
而另一只鹰却一直呆在鸡窝中,虽然它的翅膀也具备了飞翔的力量,但它安分守己满足于做一只鸡,从来没有想过要一飞冲天。
“我是只鸡。我只配生长在鸡窝和围栏中啄食。蓝天太高了,飞起来会摔死的!”
久而久之,它完全蜕化了,它有了日益笨拙的身体,翅膀也一点点失去了那种搏击蓝天的力量。它变成了一只怪模怪样的鸡。
两只鹰面对同样的世界,却由于观念的不同,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由此可见,转变观念,并不等于退让,更不是认输,而是你改变世界的精神准备。
林肯,美国历史上一位无人可及的伟大总统。在51岁之前,他的生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
1832年,林肯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成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竞选州议员。不幸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沉重的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不堪的。
后来,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经磨难。
1834年,林肯决定再一次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
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
1836年,他得了神经衰弱症。
1838年,林肯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失败再次降临在他身上。
1843年,他又参加了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仍然以失败告终。
至此,他已连续遭受了七次重大的打击,无论是在事业上、感情上还是在他的政治前程上,他接连遭遇失败。如果是一个不敢面对失败的人,一定早就放弃了。可是,林肯的选择却是坚持下去。
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
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林肯决定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面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他又一次失败了。
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失败;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失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失败,失败,再失败,28年中12次失败的打击,并没有让他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终于在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30年的苦苦拼搏,顽强不息,经历了12次重大失败和无数次屈辱和打击,林肯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着失败走上去,最后,失败远离了他。林肯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总统。
要知道,失败有一种特性,你越想逃离,它逼得越紧。
如果你同失败结下“不解之缘”,逃离是没出路的,即便你飞到火星上去,它亦尾随而至。失败就像一匹狼,虎视眈眈注视着你,如果你没有勇气去和它搏斗,只能被它活活吞掉。只有与之搏斗,你才有生还的希望。
有人问一位登山专家:“如果我们登山时,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他觉得很奇怪,不禁问道:“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
“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会更大,它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爆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都面临着这样的处境,迎面是肆虐的风雨,我们本能的选择就是要逃离,但是,逃离往往会让我们走进更大的危险之中,只有迎上去,经历风雨,我们的人生才能够更加辉煌,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