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好学船工沙滩早课 王衡少...
3个月前 作者: 半句真言
卫子兴点了点头,魏和秋便是站起身来,下了石堆,走在沙滩上。[]
一连问了数十个船工,他们或是说没有水,或是说水在船上。
魏和秋无法,便打算去那住满船员的港口客房去看一看。
没走几步,却见北面的沙滩上,一群船工是席地而坐,这群船工大概二十多人,整整齐齐的坐下仿佛是要召开什么会议一般。
魏和秋心中好奇,不禁驻足观望,只见过了一会,走来了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少年,少年大概十六七岁,身材消瘦却也穿着和这些船工差不多的工服,但是其身上得书卷气却在船工中间显得是有些鹤立鸡群。
少年走到这群船工面前一丈处站定,高声道:“各位大哥,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俄国近些年的政事。”
底下的一个船工闻言举起手来,魏和秋看去却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
“张大哥,有什么疑问?”少年右手摆出“请”之手势,儒雅问道。
“诶!小王先生……小王老师。”那个中年人站起身来,声音很是粗犷,魏和秋看出其性格也应该是这般:“小王老师,您教我们数学,可为算账。教我们历史文学,也都是听故事。教我们科学也是有用有趣,但教我们政治,我们一辈子恐怕都用不上吧?”
“那不一定。”王姓少年笑道:“如今乱世将起,内忧外患,若是有心向上,蝼蚁也能变飞龙。”
那中年男子又道:“可是研究政事也不用研究北蛮大熊啊,研究咱们自己的多好?”
王姓少年道:“你们忘记我昨天讲的那句话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取长补短,才能进步自己。”王姓少年见船工们兴致缺缺,又道:“我尽量讲的有趣一些,大家就当听故事。”
魏和秋从王姓少年眼中看到无比自信,心中来了兴趣,便坐在船工一旁,看着“小老师”能讲出如何花样来。
“我们在百年之际,频遭外强豺狼虎豹入侵,而没有还手之力,为何?东洋日本小国,本是我华夏附属,却在几十年时间摇身也变成一头凶狠豺狼,与西方列强一并,吃我华夏血肉,又是为何?”王姓少年激昂发问。
却见船工纷纷若有所思,那个之前开口的中年又是举手道:“小王老师,我觉得东洋日本称不上豺狼,顶多算是狐狈,不是有俩成语怎么说来着,狐假虎威、狼狈为奸。”
王姓少年闻言不恼,反而笑道:“不错,他们是狼,也是狈,那你说说,他们为什么能借了虎威,又为什么能与狼为奸。”
中年闻言,哑口无言。
王姓少年继续激昂道:“因为我们落后,我们的科技、我们的知识以及我们的制度都落后,落后西方列强,落后就要受欺负,狐狈比我们先认识到这一点,于是他们维新,短短几十年便有了成果,从狐狈崽子变成了大狐狈,长了锋利的牙齿,当然能咬我们,敢咬我们,若是再给他们几年,恐怕就变成老狐狈,不用借虎狼之势,也能把我们欺负的团团转。”
船工们听到王姓少年的话,先是哄然一笑,随即又陷入了反思,就连魏和秋也暗暗点头,赞叹王姓少年认识之透彻,说理之明了。
“那北面的蛮熊呢,他们的政事又是如何?上次你告诉我们,他们也维新,他们又是为什么?”中年男子再次发问,魏和秋看出,这个中年船工,是所有船工中最好学,思维最为活络的。
“蛮熊进行的不是维新,而是彻头彻尾的革命!是万千农民还有很多与你们一样的工人掀起的革命。那么蛮熊们为何要进行革命呢?很简单,因为他们原先的制度不好,让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今天要讲的就是蛮熊的革命。”似乎因为中年人的发问,王姓少年的讲课才是了正题。
于是,王姓少年开始了深入浅出的讲课,魏和秋也是开始仔细的听,过了不知道多久,魏和秋的肩膀突然被拍了一下。
魏和秋转头看去,却见是卫子兴提着行李看着自己。
“哎呀,听着听着听入神了。”魏和秋拍了拍脑袋,满是歉意的看着卫子兴,道:“我现在就给你找水去。”
“不用了,本姑娘若是真等你的水到了,估计脸上的灰都可以称斤去卖了。我刚才在一个老人家那借了一瓢水弄湿了毛巾,把脸也算是擦过了。”卫子兴笑道。
“对不起啊,我实在是忘记了。”魏和秋道歉,便欲起身。
“诶,别影响这个小弟讲课。”卫子兴说着,用手压住魏和秋让其不要站起,自己呢,则是从不远处抱来一块石板,放在魏和秋身爆又用手拍了拍,坐在了上面。
“欣儿,你这是?”魏和秋有些诧异。
“怎么,准你听这小弟的课,就不允许我听?”卫子兴嗔了魏和秋一眼,低声道。
于是,两人一起听这王姓少年讲课,直到十多分钟后,不远处海面的一艘货轮上传来了鸣笛声,少年才止住话语,道:“好,起工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看到王姓少年的认真模样,卫子兴不禁是“噗嗤”一笑,魏和秋问其笑甚,卫子兴道:“我笑这小弟当起教书先生来是有模有样。”
船工们纷纷起身散去,魏和秋也是起的身来,伸手拉卫子兴站起来,这时那王姓少年却是朝二人走来。
王姓少年走到二人面前,对着二人拾手行了一礼,款款说道:“不才王衡,敢问二位?”
“哦,我叫魏和秋,她叫卫子兴,我们就是好奇,在这旁听你讲课,不会是要来收我们旁听费吧?”魏和秋笑道。
“说哪里话,我才疏学浅,还请两位莫要见笑。”王衡有礼有节的又向二人鞠了一躬,说道。
“诶,你谦虚了,你的课我还是听了,可是没有看出一点才疏学浅的意思。”卫子兴开口:“对了,你在哪个新学堂上学,怎么跑到这象山港来给船工们上课?”
王衡道:“学是没有继续念了,与那些船工一般,都是这里的盐工,我负责记账,倒也清闲,便在每日上午这个时候给船工们普及一些我所能懂的知识,然后其余的空闲便躲在房中看看书。”
“这个时候,国家倒是出了许多的自学成才。”魏和秋不禁想起南京时,遇到的青年郑振铎来。
卫子兴也是点了点头,道:“倒是应了那句贫贱不能移。”
“对了,您们兄妹来这里是做生意?”王衡问道。
魏和秋明白这王衡是误以为自己与卫子兴是兄妹,正欲解释,哪知卫子兴道:“那倒不是,我和家兄是来看看观个沧海,昨夜无房在海边坐了一夜,今日看了日出,我叫家兄寻些淡水洗漱,久不见归便寻来,见家兄听你的课听的入神,便也索性好起来听。”
魏和秋见卫子兴似模似样的承认与自己是兄妹关系,虽不明其心思,却还是点头称是。
“在海边坐上一夜,那可真是了不得,其实这世人向往观沧海,若是天天在这海边住,又会去向往街道繁华。对了,你们要寻水洗漱啊,我那帐房就有,你们随我来吧?”王衡很是热情说道。
于是魏和秋就与卫子兴跟在王衡身后,向前走去,王衡的帐房却是在那一排船工客房顶头的后面,门没锁,王衡推开门来,只见王衡所谓的帐房是一个只容得下一张床,一面桌子与一个书柜的小屋,实际上,这小屋中大的陈设也就这三样。
王衡从床底拿出一个面盆,一个热水壶,将热水倒在面盆里冲了冲,将面盆里的水倒掉,然后对二人道:“若是不嫌弃,就用这水,放了一夜温度也刚好。”
于是魏和秋与卫子兴谢过王衡,一一是洗漱,王衡又招待二人用了早膳,这时有人跑来叫王衡,说是帮忙记一下货物,王衡连忙对二人说在此等自己款待周全,魏和秋与卫子兴闻言是连忙摆手,用还得赶着回乡探亲的名义拒绝了王衡的好意。
于是魏和秋与卫子兴便告别了王衡,临走之前,魏和秋交待王衡:“若想从政,多些时间四处走赚久待一处光靠书本恐是不够。”
王衡连是给魏和秋鞠躬,道谨遵教诲。
魏和秋与卫子兴二人坐上了回宁波的马车,车上,卫子兴道:“你看看你,自个儿无非是个浪荡青年,一路上却点化了多少人,光说浙江,杭州一个沈乃熙,怕是让你点化着做了农民,再说这王衡,被你一点化指不定哪日便成了政客。”
魏和秋闻言,是以“哈哈”大笑作为回应。
魏和秋与卫子兴此时不知是世事无常,这世间真有戏剧姓,这沈乃熙没做成农民倒是先从了政,为共产主义做贡献,而王衡呢,却没先从了政,而是在之后的几年与北京大学旁听,而后百感交集阴差阳错成了灾区农民。
正应了那句:“世事无常阴阳错,阴雨时节阳高挂。桃花树上结了杏,历史变迁谁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