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昭王与庄王〔一〕
3个月前 作者: 木门毛竹
三人在刻有“侣”字的洞口集合,王仔把有头灯的面罩交给了夏问秋,他又和胡子交换了头盔,胡子需要背包装子弹,他理所当然地“征用”了王仔的战术背包,而那把工兵铲被留在了悬崖上,这样一来,王仔等于是两手空空、轻身上阵了,他感觉心里不踏实,只好临时掂起了夏问秋的折叠猎刀,几人各自整理好装备,便进了墓道。(.)
墓道里面,刻着大量的壁画,多是一些祭祀、狩猎、战争等场景,而且,左边和右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夏问秋头灯的指引下,王仔和胡子多是走马观花,夏问秋却是越看越心惊。
在右边一副战争壁画面前,夏问秋停止了脚步。
那壁画中,飘扬着十几面旗帜,队伍黑压压一片,似乎在盟誓;再往后看,就是两军交战;然后,一军败北,将领逃亡……
“大小姐,这些看着有啥意思?”王仔一心想着直奔主棺室。
“从这里面可以看到很多信息。”夏问秋指着壁画,“这一副描述的是召陵会盟,这是柏举决战,这些都是有关楚昭王的。”
“这么说,这里面葬的就是楚昭王了?”胡子也伸长脖子凑热闹。
“奇怪就奇怪在这里。”夏问秋转身将头灯射到左边的石壁上,“这一边描绘的却与楚昭王毫不相干。”
“你看这里有个大鼎!”王仔兴奋地指着一处壁画,“这估计就是他们造九个楚王金鼎的过程吧?”
“不是!”夏问秋看到了周朝的旗帜,“这是问鼎中原的出处!”
“问鼎中原?”胡子一拍脑袋,“这个我懂哇,那不就是楚庄王嘛。”
胡子一语言毕,问题就来了:这第十座,准确一点来说,是第一座九头神鸟浮雕,究竟葬的是谁?
“到底是楚昭王还是楚庄王?”王仔问,“楚庄王不是楚昭王爷爷的爷爷吗?怎么可能跑来这里?”
“管他是楚昭王还是楚庄王,我们又不是来看尸体的,只要三哥的秘密就好了。”胡子少说了半句话,他也按耐不住了,“仔哥,你说是不是?”
“就是嘛。”王仔正要和胡子唱双簧,他的眼睛突然又瞥见一幅画,“这个是……”
只见画中一片烟雾缭绕,楚王与一干人等正在饮酒作乐,更有仙女在其中跳舞……楚王不是焦点,焦点是那些仙女!一个个惟妙惟肖,婀娜多姿,仿佛真能勾人魂魄。
“绝缨之宴!”夏问秋立刻就想到了一个典故,“难道真是楚庄王?”
“什么鸿门宴?”胡子没听清。
“是绝缨之宴。”夏问秋解释道,“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战乱不断,楚庄王依靠名将养由基(没错,就是那个跟夏问秋一样有超能力的神箭手),平定一次叛乱后,大宴群臣,楚庄王的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庄王乃命人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
“许姬和麦姬正在敬酒的时候,突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了自己的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
“许姬趁黑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庄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
“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却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刹风景?’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之宴。”
夏问秋讲到这里,王仔和胡子就有印象了。
却说这事过了三年之后,楚国和晋国交战,有位大臣总是在前面冲锋陷阵,五度交锋五度奋勇作战,带头击退了敌人,最后终于获得胜利。楚庄王讶异地问他说:“我的德行浅薄,又不曾特别优待你,你为什么每次都毫不犹豫地为我出生入死到这样的地步呢?”那大臣回答说:“我本就该死!从前喝醉而失去了礼节,君王您隐忍而不诛杀我。我始终在找机会报答君王的蔽荫,常常希望自己能够肝脑涂地,用颈上的热血溅到敌人的身上!我就是那天晚上帽带断了的人哪!”
正是有楚庄王这样的胸怀,以及他手下这样的人才,楚国才能击败晋国,得以强盛,并最终雄霸中原。
可惜的是,庄王之后,楚国便一蹶不振,要不然的话,说不定一统天下的就不是秦始皇了。
壁画绵绵不绝,整个通道左右两边都是,左边是关于楚庄王的,右边是关于楚昭王的,夏问秋越看越糊涂。
按申女所述,这处龙穴是他哥哥申包胥发现的,也就是说,楚国九连寝从楚昭王才开始修建是毫无疑问的,楚庄王绝不可能葬在这里!
但是,三哥留下的那个“侣”字,以及墓道中的壁画,都又说明这座寝陵和楚庄王有着莫大的关系,这又是为什么?
对于有历史记载的事件,夏问秋还能联系壁画猜到一二,但很多场景她也是一头雾水。
这中间,还有几幅图画特别奇怪。
有一副画的是六马拉棺。六匹骏马,拉着天子的驾车,车上载的却不是天子或者楚王,而是一口青铜棺材!
还有一副画的更加离奇,竟然是一株巨大的灵根!
灵根这东西,传说是一种神树,《西游记》第二十四回有记载:在万寿山五庄观,有棵灵根,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该树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以成熟。人若有缘,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
另外,起死回生、问道升仙等各种古怪的祭祀场景也比比皆是。
夏问秋都不懂,王仔和胡子就只能靠边站了。
几人一路“欣赏”过去,不知不觉已到了墓道的尽头。
巨大的墓室中间,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那个楚王金鼎,而是一辆天子驾六,马车上,赫然就是一口青铜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