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击

3个月前 作者: 温瑞安
    天衣居士全面发动阵势。


    他决不能再让元十三限射出他的箭!


    他念念有辞,眉发迅速转白。


    狂飙起。


    残垣废瓦卷起,自成气墙,夹杂着一切碎破虚空,但任何锐物利器,都难以穿破这道“杀风景”的墙!


    元十三限笑了。


    笑声在碎物破器互撞交鸣中听来,分外疯狂!


    他(达摩)的样子看来就像是一个疯子!


    一个豪杰一般的疯子!


    他仍搭着箭。


    拉着弩。


    箭矢穿不过气墙,他射什么?


    他正对那支矢喃喃呼唤着一个名字。


    他的箭尖竟是——


    向着地上!


    ——难道他射的不是人,而是地?


    这豪杰一般的疯子竟要与大地为敌?!


    嗖地一箭,直向地射去。


    直射入地。


    没入地里。


    穿行地中。


    然后“噗”的一声,自躺在地上的神针婆婆胸上溅血疾射而出!


    本已受了重伤,只剩下一口气的织女,怎再堪此一箭?


    这一箭,既杀了神针婆婆,也伤尽了天衣居士的心。对他而言,这是足以致命的重击。


    元十三限大笑。


    狂笑。


    他像豪杰一般地笑着。


    笑态甚狂。


    笑意极疯。


    他又抽箭。


    ——壶里还有六支箭。


    这一次,他是往天射箭。


    ——难道他射的不是人,而是天?


    这疯子一样的豪杰竟敢与上天为敌?!


    天衣居士见势不妙,他虽心伤欲死,义愤填膺,但仍不失机敏。


    他向雷阵雨狂吼一声,“打我灵台穴!”


    这次老林和尚反应忒快。


    他一记“霹雳雷霆”发了过去。


    天衣居士大叫了一声:“趴下!”


    语音就像一道电极般远远地传了开去。


    这时,元十三限也发了箭。


    “啸——”


    箭如一溜星火,蹿入夜穹不见。


    这次他倒没呼喊任何名字。


    张炭和蔡水择已如惊弓之鸟,仍在奔行。


    他们已接近“药野”一带。


    这时,迎面来了一个人。


    一个极其、极其、极其高大的人。


    ——不,两个人。


    是两个极其高大的人背肩在一起,所以乍眼看去就像是一个极其魁梧的巨人。


    月色下,那人便是唐宝牛。


    他背着另一个彪形大汉。


    那巨汉当然就是朱大块儿!


    朱大块儿格杀了“风派”刘全我,唬退了顾铁三后,也不支倒下,唐宝牛背着他赶了过来,抢援老林寺这儿的战情。


    唐宝牛初以为是敌。


    但也立刻弄清楚了。


    ——原来是蔡水择和张炭。


    看来都负伤不轻!


    尤其是那蔡黑面!


    老林寺的战情想必也十分激烈!


    是以,他喜得张大了嘴巴招呼道:“喂,你们——”


    ——“你们”什么,谁也不知道。


    ——那多半是废话。


    ——人与人之间招呼问好的话,多半是废话,什么“你好吗?”、“今天天气真不错!”、“吃过饭没有?”、“逛街吗?”、“这样得空的?”、“哇,真是越来越好看了!”、“你气色真好!……”诸如此类,多是口不对心、不知所云的废话。


    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完全没有这些废话来滋润,也可还真不行呢!


    唐宝牛接下去要讲的“废话”是什么,可没有人知道。


    因为没有人听到。


    ——原因是他还没说下去。


    一道尖锐的语音,已如凭空电殛,腰斩了他的语音:


    “趴下!”


    那是天衣居士的警示。


    张炭和蔡水择已见识过那神出鬼没凭空而来的箭矢了。


    所以他们两人马上反应。


    立即伏下。


    可是唐宝牛却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他见两人忽然趴地,活像饿狗抢粪,还觉得十分滑稽、非常可笑。


    但就在这时——


    箭就来了。


    箭射唐宝牛!


    这突如其来的一箭,唐宝牛猝不及防,也不知道(更来不及)如何去避。


    何况他身上还背着人。


    何况他背上的人还受了重伤!


    趴在地上的张炭和蔡水择一齐骇然大叫:“趴下!”“趴下!”


    但已来不及了。


    ——元十三限的“伤心神箭”岂容他有一瞬半刹的犹豫?


    箭已射着了唐宝牛!


    箭镞已射在唐宝牛胸口!


    ——除了穿心透背当场身殁之外,唐宝牛已没有第二个下场可以让他再上场了。


    ※※※


    稿于一九九一年九月七日:与耀德在南洋高极礼堂演讲:《二十世纪末文学的发展与辩证——港、台、新、马文学通俗化与庸俗化的趋向。》校于一九九一年九月十三日与德师赴马大朗诵:《大悲十九首》《江南》《蒙古》三诗/十四日晚,赴马大中文系文学双周“心穹留痕”之夜。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