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议位迁都

3个月前 作者: 黄易
    二月十三这天,努尔哈赤突然告诉朱少阳打听到了梨花的下落,原来不久前,她广宁城西北的万紫山出家当尼姑了。这段时间来她平日咏经,有空进山采药,凭着她当年在沈阳城内耳濡目染医生诊病的知识,为当地百姓义务治病,日复一日,她的医道比一般乡医都显得通明,深受百姓的欢迎。


    不久前,她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在娘娘庙一侧,新盖了座尼姑庵,起名慈仁寺,因此到这里进香求医者,都遵称她为慈佳大师。也有的病,因娘娘庙修于万历年初,将这里进香求医者,俗称万历妈妈,所以到这里求医的老人,孩子都尊乐他为“万历妈妈”。


    这一午时,朱少阳决定带着两待从,身着民衣,借朝山问医的机会,去见梨花。


    万紫山位于城西北,朱少阳三人步出城门,直奔西山,不一会来到山脚下。


    他们登山太庙后,朱少阳让侍从在庙门外静候,自己则独自一人进庙焚香。


    此刻,梨花正身着缁衣,危襟正坐,为一个老妇人祈褥。


    佛事完毕,到庙侧一间耳记,开方给药。


    老妇人走后,朱少阳进庙门焚得,他跪在蒲团上,面向慈祥的观音塑像,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清,低头小声褥告道:“凡人朱翁,多年颠沛流离,终目思念亲人,四季神情恍惚。有时白日时常落泪,晚间常常梦中惊醒。几十年来,朝朝暮朝朝,春春校秋,痴立如迷,求菩萨给医治,解脱!”


    坐在一旁专为他人拜忏的梨花,起初闭目细听,越听发现声音越熟悉,她不禁睁开了眼睛,当看着扎着头巾,身穿紫袍的朱少阳,她心里不由一怔,一颗心扑扑乱跳,便她的随后又闭起了双眼,沉思了片刻后,她又睁开了眼睛,朝站在一旁的小尼姑使了个眼色,就把朱少阳让到了耳房。


    小耳房,就是小药房,这里除了成排的药箱,药架,就是简单的几椅。


    朱少阳在小尼姑的引导下,进屋后就坐在木凳上。


    不一会儿,梨花慢慢进来,她照常为病人切脉之后,朝小尼姑一努嘴,示意她到庙内去接待其他信徒。


    小尼姑屋关门。


    朱少阳朝门口败了一眼,发觉尼姑走远,就倏然站起朝梨花扑过去。


    梨花虽然作为出家进庵之人,但并没有拘于法规,超尘脱俗地拒绝人之常情,当朱少阳的脸贴到她脸时,两位老人都是泪如涌泉,随之呜咽,抽泣。几十年来盼望的日子快到了,然而,似乎又觉得遥远,一时悲喜交加,感慨万千。


    两人无言的泣哭之后,接着梨花把朱少阳让到一张木板凳上,用衣襟拭着泪道:“你身子骨可好!”


    朱少阳呜咽着说道:“我已是年老之人,不咳不喘就算好人啦!”


    接着,朱少阳激动地伸手,抓住梨花的手,问道:“梨花,你呢?你可好!”梨花也哽咽着说道:“我好,只要你好,就是最大的安慰!”


    朱少阳听了之后。


    不由说道:“梨花,当年,是我对不起你,我……!”


    梨花忙劝道:“你别说了,我知道当年你肯是有原因的!”


    朱少阳听了后,很感动地说道:“梨花,你真好!”你这就出庵跟我走吧!“梨花笑道:“我如今已是朽木,出庵何用?”


    “不!”朱少阳说道:“只要你出庵,我为你在辽阳盖座新楼,好好享几年清福,我们两安安稳稳的过以后日子!”


    梨花摇了摇头,又笑着说道:“我这辈子做不了你的老婆了!如今我能亲眼看到你统领千军万马,除恶扬善,为挖参的,打猎的,闯江湖的人,撑腰打气,不再受李成染之辈的欺凌,就觉得很幸福了!”


    朱少阳着急了,他狠狠地抓住梨花的手,再次恳求道:“你若不答应跟我走的话,那我就跪下不走!”


    “不能那样!”梨花拭着眼角的泪的水,说道:“我已出家之人,不想还俗,往事忘了就算了!”


    “不,不”朱少阳的国字脸上,忧愁满面,他声音颤抖说道:“我不会忘记你!”


    梨花挤着眼角的泪水,笑了笑,说道:“我的心已死去了,只要你以后能为我烧炷香,想着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梨花越时这样说,朱少阳越感到心神不安,最后他几乎哭出来,叫道:“梨花,我再次求你,跟我走吧!”


    周梨花见朱少阳的神情,心中是痛苦万分,她忽然说道:“我有一事相托,不知你是否肯答应应我!”


    朱少阳听后,点头说道:“梨花,你说吧!莫说一件事,就是十件,百件我也会答应”


    周梨花说道:“我可记得几十年前在树林发生的那一幕?”


    朱少阳闻言,点了点头,接着周梨花继续说道:“自从那次以后,我便有了你的孩子……”


    朱少阳听了,忙问道:“梨花这可是真的,那孩子人呢?”


    周梨花见朱少阳如此激动,便说道:“是真的,孩子在贺世员老家我托他照料,现在也差不多有你时那么大了,我将你给我的那块玉佩给了他,但我要说的事是要你在贺世员未死之时,你千万不要认这个孩子,不然我会觉得对不起贺世员,他不知此事,你能答应我吗?”


    朱少阳听后,激动地说道:“我知道,梨花,当初是我对不起你,你放心,我答应你就是了!”


    朱少阳说罢,猛地跪下,“吱呀”突然门开了。


    梨花抬头看去,见小尼姑推门进来,她便随机应变地对跪着的朱少阳说道:“大人,不要跪下谢我,您的病情减轻,应快到庙堂里谢谢菩萨!”


    “是的”


    小尼姑接着对朱少阳说道:“大人,慈仁大师,人称万历妈妈,心善仁慈,从不受人跪拜,请大人还是快些退出,到大庙里去吧!”


    朱少阳只好站起,又望了望梨花,终于退到大庙里。


    接着便带着两名待从回到了广宁城中,没多久,朱少阳又随着努尔哈赤回辽阳都城。


    辽阳城内大街小巷开遍了杏花,嫩绿的柳枝随着和煦的东风捶曳着。


    努尔哈赤这时已度过了六十四个春天,他的身子骨十分健朗。


    这天努尔哈赤忆古抚今,暗自问自己道:“我百年之后谁来接替我了?汗印该交给谁?”


    因为,汗王随着诸事繁忙,年事渐高,不胜日夜操劳,曾一度把国政委托哈长子褚英代理,希望他能接替汗位。


    可惜,诸英心胸偏狭,虐待弟侄,蔑视汗王重用的几位大臣,更不能叫汗王容忍的是褚英背后诅咒其父,阴谋叛乱。


    汗王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出征乌拉,褚英私下地在房里用剪刀剪了些纸马,并在纸人身上写着“努尔哈赤”四个大字,然后点着火,把纸人纸马燃着,边烧边骂道:“你这个老不死的,快快完蛋吧!死了好让出汗位!”


    后来,汗王出征姨来,知道了此事,痛心地在苏子河岸将错英处死……。


    此刻,汗王想到这个不孝之子,叹息道:“那败家的小子如不及时处决,闹到今日,可能酿成大祸!”


    他联想起那燃烧的纸人纸马,摇着头自言自言道:“混蛋小子,完全辜负了我的心意!”


    “二弟,你在骂谁?”


    朱少阳突然从外面朝努尔哈赤走来,当他有些模糊地听见努尔哈赤骂着“混蛋小子”时,便顺口问道。


    努尔哈赤没有吱声,他接着示意让朱少阳坐在自己身边的木凳上,然后冷不丁地问道:“大哥,你看将来让谁接替我的汗位好!”


    朱少阳听了,有些不自然也笑了笑,然后缓缓说道:“二弟,这可是你自家的事,也可以说是重大国事,我一个外人怎好乱说?”


    “大哥,你这说的是哪里话,我们虽不是亲兄弟,但这么多年来,我们情胜亲兄弟,再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哥,有话直说吧!”


    努尔哈赤笑着说道。


    朱少阳朝努尔哈赤四周看了看,然后才说道:“照理说,汗位应该由大贝勒代英接替,。一则他是大福晋(老婆)所生,又是诸子中年长的一个,二则,自从褚英去,你叫代英辅政以来,人事还算勤恳,再则他性格宽柔,深得众望,战功也多。就此看,他接替汗位名正顺,不过……”


    “大哥,不必如此顾虑,你说直说吧!”


    努尔哈赤见朱少阳欲言又止,忙特意说道不端,名誉不佳,恐怕日后人家背后指他的脊梁骨,有失爱新觉罗家族的体面!““那你看还有谁呢?”


    努尔哈赤关切地问道:“若以我看,四贝勒皇太极倒是个好苗子,论才能,武功智慧,他在兄弟中,堪称出类拔草,他从小随你出征,每遇劲敌,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萨尔浒之战、辽沈之役、征服叶赫拉,驰援科尔沁,都是他独挡一面,论军功最高。皇太极将来可能成为不负重望的明君”


    “可是,他有几个兄弟也对他不服!”


    努尔哈赤听罢朱少阳的一番议论,惋惜地说着。


    “二弟,为什么?”


    朱少阳问道。


    努尔哈赤叹息道:“说他目无兄长。”


    朱少阳摇了摇头,说道:“皇太极智勇双全,精明强干,自从去年二月你让四大贝勒‘按月分值’,轮流执政,替你处理国政以来,素服众望,恐怕目无兄长之说,只是一种挑拨!”


    努尔哈赤听完朱少阳的这番话后,陷入了沉思中。


    此后,为谁接替汗王之位一直困挠了努尔哈赤约有两年,而这期中,努尔哈赤的几个妃子也是各使手段,希望能将自己的儿子成为新汗王,这些使努尔哈赤几乎天天是愁容满面。


    朱少阳对努尔哈赤说道:“二弟,这两年多来,你为此事又老了许多了!”


    努尔哈赤听完后,笑了笑,说道:“大哥,今日找我不知有何事?”


    朱少阳见四处无人,才将自己心中的所想告知了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听完之后,哈哈大笑高兴地拍拍朱少阳肩膀,说道:“大哥真有你的,这下我满洲可以长久不息了!”


    第二天,天明时刻,努尔哈赤突然把府内的阿哈全部找来,叫人把成年儿子和四大贝勒召来,宣召要事。


    宫殿里摆好一张方桌,四周放檀香木的汉椅。


    不一会儿,大贝勒氏英,二贝勒阿敏,三贝勒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先后进殿,接着住在外地的汗王三子阿拜,四子汤古代,门子搭拜,七子阿巴泰,九子巴布泰也想继骑马来到汗王府议事的大殿。


    努尔哈赤见诸子济济一堂,心中大悦,他坐在中堂的虎皮椅上,接受了诸子的朝拜问候之扣就命范文程,额尔德尼抬来连夜铸好的两尊铁鼎放到桌上。


    两尊铁鼎,都有一尺多高,在相仿,造型相似,只是一个八定,一个独定,诸子坐在两旁,不知汗王摆鼎的用意,一个个或蹙眉沉思,或眼盯着铁鼎鉴赏其工。岁数最小的巴布泰觉得两鼎造型设计古怪,便起身问道:“汗王,我看见的古鼎都是三足二耳,为啥这两等一个八足,一个独足?”


    努尔哈赤抹抹胡须,说道:“小九子,你把那尊独足的给我在桌上立起来。”


    巴布泰弯腰把独足鼎抓过来,看了看,见鼎足好象冰锥子,他双手捧着在桌上了立了半天,似觉立好,可是手一离开,铁鼎马上歪倒。他一连立了五次,一次也没成功,只好赌气地坐下。


    莽汉子塔拜又粗又壮,他见九弟立不起来,自告奋勇地扳过独足鼎,猛地往桌上一放,桌面顿时砸出一个窟窿。他小心翼翼地立了一阵,结果仍和巴布泰一样,没成功。


    聪明过人的皇太极见六哥九弟都立不起来,心里觉得十分好笑。他站起来,扫视了兄弟一眼,就抓过独足鼎,轻轻地放在八足鼎旁边,叫独足鼎身紧靠着八足鼎鼎身,当时就立住了。


    努尔哈赤满意地笑着,问道皇太极,“四贝勒,你说八足鼎为啥不立自稳!独足鼎立了半天反倒立不起来?”


    皇太极说道:“多足易平,独足难牢!”


    “对,对”


    努尔哈赤脸上堆着笑容,说道:“今天我把你们弟兄叫来,就是想借物论亘,商定汗位的继承大事。如今我年事已高,身体欠佳,鉴于古今历史,我想扫历代中国王朝”唯天子第一“之弊,立”八王共治国事“的新体。”


    诸子想不到汗王突然提到接替的大事,于是一个个洗耳恭听目不转睛。


    努尔哈赤饮了一口茶,清了清噪子,说道:“我百年之后,嗣继大汗的,不要选择那种恃强恃力的人,因这类人凭借暴力行事,必得罪于民,你们八旗旗之主中,应选择既有善于接受劝谏又有才能的人,继这我的汗位。推选时,一定要合谋共议,甚至只顾享乐,不理国政者,应立即经过众议,然后换掉,注意,一定坚持贤者为君,八主共议,谨防一人独专行,否则,就象独足鼎一样,难站难立。新开只要照此办,江山必定万世永存!”


    老汗王说罢,诸子肃然起立,三呼万岁,相互拥抱,拍掌拥护。


    这时专管起草文书,管理汗档的额尔德尼立即对汗王所言记下,归人汗王志档。他整理完毕,笑着对范文程说道:“范章京,自神州立国以来二千年,恐怕”八王共治“的政体,独有汗王新起吧?”


    “创举,创举!”


    范文程挥臂赞赏着。


    而汗王这时却笑着说道:“其实这都是朱大哥想的办法,我能有这位兄弟,真是不枉今生!”


    政体的改革,结满洲人的后金国带来新生,同时也引起老汗王对定都的忧虑。一日,汗王召集从臣,提出迁都沈,大殿里立即沸腾起来。


    图鲁布慌忙站起,疑惑地问道:“我满洲王朝迁都不过十几年,连汗室的祖坟都迁来了,建了个东京陵,此处本应久住,为啥又要迁都?”


    大贝勒代英也附各道:“东京城新建的宫殿落城不久,大部分旗民尚未定居。如君眼下迁都,其人力,物力岂不消耗过大?汗王,以孩儿之见,劳民伤财之事,不能轻举妄动!”


    接着又有几个老臣直谏反对。


    这时来少阳站了起来,缓缓说道:“汗王所想,英明之至!”他环视了一下,观察着众人的表情,接着陈述道:“沈阳是四通八达地,它南临浑河,直通苏子河,可以从老家采运木材,到浑河打钱,再说,它西与明境相接,若西征明朝,可以速度辽河,又直又近。如此圣地作为都城,岂不更好!”


    努尔哈赤点了点头,接着又点名问了几位大臣,发现能真正理解他的心思的人不多他不禁一阵感慨,“知我者,唯有大哥也广努尔哈赤迁都用意何在呢?他主要考虑了辽东局事发展的变化,掂量了自己眼下的处境。自萨尔游之战,辽沈攻破,占据了辽东后,明王朝胁着后金的政权。


    眼下流浪各地的毛文龙一伙,日渐活跃。


    此时,若长居辽阳,就可能遭到辽西的明军与海上明军夹击的被动局面。如果辽河以西的明军东进,收复失地,直插入沈阳一线,不仅满洲大军遭到南北夹击,而且可能切断八旗大军的退路。到那时,就悔之晚矣。


    努尔哈赤所以主张迁都沈阳,就是因为沈阳与抚顺,建州相连,如果与明军在战一失利还可以迅速撤出沈阳,直奔抚顺,赫图阿拉山区,保存实力,等待时机。


    沈阳作为如此重要的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怎能不占?


    努尔哈赤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众人点头,赞许,范文程兴奋地站起叩首道:“汗王深谋远虑,真不愧为当代少有的军事家!”


    于是,当日决定三日后,火速迁都沈阳。


    第四天中午,八旗兵丁,车队,马队涌进沈阳城。


    当天,老汗王被全城士绅富请以总兵府大院,接受各界的朝拜祝贺,这时的沈阳城,已是断壁残垣,四门城楼多缺旧残破,小十字街已失去往日的繁华,长安寺,城隍庙,三官庙也是人烟稀少,香火不佳,整个沈阳城,千疮百孔,满目凄然,惟有北门外的崇寿,寺白塔,傲然挺立,俯视全城。


    努尔哈赤进城后,立即动员八旗兵士整修城池,加固城墙,并以十字街为中心,在南北通天笔直的东侧,营建宫殿。


    一天早晨,努尔哈赤特意宴请工匠邓公池,请他设计主持修盖宫殿,打建城墙。


    邓公地熟悉历代皇宫的建筑,也研究过辽,金,元时期的宫迁建筑。他当即建议道:“城墙如何打建?”


    邓公池站了起来,闪亮着明亮的豹子眼,说道:“明代城墙矮而窄,是兵家一忌。以小人之见城墙将原来高一丈,加高为三丈五尺,原有四门改建八门!”


    “为啥改为八门!”


    陪坐在一旁的老臣图鲁什问道。


    邓公池又转过身答道:“皇城不同于民城,历来皇城都是神圣的象征,所以,我想新就照天干地支,八门八关,再建两楼四塔,这样八门人卦,郭圆象无,城方象地,四塔如象,两楼如仪,如此皇城岂不是天庭于地再造?”


    范文程听了击掌叫好:“很有学问,很有学问,邓老兄夫若鲁班再现。”


    邓公地连连摇头,说道:“岂敢!岂敢!”


    努尔哈赤未加言语,只是让侍从斟了一杯酒,亲自赐给了邓公池。邓公池一饮而尽,努尔哈赤急切地问道:“那大殿如何设计?”


    邓公地连忙施礼,说道:“请容小人到下房,回来再禀!”


    邓公地离开正房,走出前厅,将来时寄放的一只林箱拎在手里,转身回到正房,把木箱放在长条几上,然后打开木箱,立即托出一座大殿的木制模型,放在几案一头,施礼道:“请汗王过目!”


    老汗王及众人回间,都不约而同地惊叹道:“好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


    此殿八角重檐,黄瓦金顶,柱底宽敞,须弥座台周围绕以雕刻精美的荷叶争瓶栏杆,特别是正红门红漆大柱上,那两条张领舞抓,栩栩如生的蟠龙,更衬托出大殿的雄伟气势。


    众人一致赞成邓公池的设计,努尔哈赤当即就命令镶白,镶兰两旗,由皇太极,范!”程,传养性,邓公池等人主持监督,第二天就开始营造宫殿。


    八月初八,努尔哈赤在“八方殿”举行大殿落成典礼,八旗请王,大臣,总兵,将官应邀来到殿前,他们分在左翼,右翼两厢站好之后,老汗王坐在殿内的金交椅上,右手一挥,乐师们马上在殿处奏起喜庆曲,三百名青年男女,穿着艳丽的满族服装,跳起“空齐舞”。


    一时宫延上下,鼓乐喧,载歌载舞,热闹异常。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