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名利双收

3个月前 作者: 八月猴子
    与此同时,日本向台湾和朝鲜开放了国内市场,在章军军舰的护送下,两地的农产品、渔业、林业产品可以进入日本市场,两地从日本获得了大量出口收入,两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开始有了明显的改善。[]


    当然,日本的艺伎也进入了台朝两地,这些日本情调的艺伎们,让两地民众充满了新奇感,当然,也给她们送来了大把银子。这些艺伎收入颇丰,也给日本带来了一大笔海外收入,这笔钱,让濒于崩溃的日本经济,稍有起色,民众的生活有所改善。


    元旦过后,农历新年就要临近,


    伊藤博文和神尾光臣一行就要启程回国,周宪章在总督府为日本代表团举行了隆重的欢送晚宴。晚宴上,周宪章为日本谈判代表团的每一个人准备了一份厚厚的新年礼物,主要台湾的土特产,包括台湾人引以为傲的花莲玉。


    晶莹醇厚的花莲玉,让日本人爱不释手,从此花莲玉传入日本,成为台湾的一个重要出口收入。


    伊藤博文和周宪章相处了二十多天,他对周宪章的印象,从一介武夫,逐渐过渡到了一个儒者。周宪章的年岁,比伊藤博文小了整整四十岁,然而,伊藤博文惊讶地发现,这个年青人所具备的政治素养和眼界,丝毫不弱于他这个年过六旬的老牌政治家,而周宪章的豁达与远见,又是他远远不能比拟的。在世人眼里,周宪章割据一方,是个不折不扣的军阀,但是,这位军阀所站立的高度,甚至超过代表着中国中央政府的满清朝廷。他不是偏安者,而是一位国家统一的维护者,在维护中国权益和统一方面,这位割据者甚至比中央政府做得更好!


    伊藤博文对周宪章充满了敬意。这在之前,伊藤博文心目中,大清国只有一个李鸿章堪称是政治家,而现在,周宪章这个不到而立之年的年青人,已经超越了李鸿章。这是周宪章的胜利,反过来,这也是中国的幸运。伊藤博文相信,一个能产生伟大政治家的国度,绝不是一个可以轻视的国度!甲午战争中,日本对大清国的蔑视,是一种无知,正是这种无知,导致了日本的惨败!


    伊藤博文和周宪章,成了一对忘年交。


    两天后,伊藤博文率代表团回国。


    在伊藤博文的倡导下,也是在章军的巨大压力下,明治天皇授权内阁,对日本政府进行了彻底改造。战争的叫嚣者全部被清除出了日本政府,文人内阁被赋予了更大的权力,包括战争的决算权,而天皇的权力,也被进一步消弱。


    代表着日本军队最高指挥机构的军部,其主官,也就是军令部长,由神尾光臣出任。神尾光臣原本打算彻底退出政界和军界,归隐山林,然而,在伊藤博文的恳请下,也是在周宪章的鼓励下,神尾光臣再也不好意思置身事外。


    神尾光臣是周宪章的手下败将,但也是周宪章的朋友,两人曾经是战场上的敌人,也曾经是相忘于江湖的故交,这种交情,说不清道不明,却往往比战友之情,更为深刻!


    在伊藤博文和神尾光臣的推动下,日本采取了和平政策,军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而不是战前时与内阁的平行机构。


    与此同时,日本的常备陆军,从七个师团,缩减为三个师团,日本海军已经全军覆没,做为一个海洋国家,没有海军是不行的,不过,章军在琉球的存在,为日本提供了海上防卫,至少在未来三十年,日本不用担心来自海上的攻击。所以,在未来的日本防卫大纲中,对于海军,仅仅只是列出了一个近海防御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日本海军舰船的总吨位,被控制在了三万吨,这就意味着,日本不可能建造或者购买大型远洋战舰。(.好看的小说)


    大量裁军,军费预算大大裁剪,极大地减轻了日本政府的财政负担。伊藤博文得以腾出手来,专心发展国内经济。两年后,日本的国民生活水平,逐渐恢复到了战前水平,经济的迅速增长,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日本国民认可了伊藤博文的和平建设方针,更为重要的是,认可了章军在琉球的存在,日本国民意识到,一个强大的章军,是符合日本的利益的。那些原本对章军占领琉球持抵触态度的民族主义者,也逐渐改变了立场,转而拥护伊藤博文政府,剩下少数极端分子,也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只能躲在没人的地方,自怨自艾。


    按下伊藤博文不表。


    且说,伊藤博文回国后,张萌桓和盛宣怀也准备启程回北京复命。这两人的台湾之行,可谓是名利双收。


    周宪章与伊藤博文达成的联合声明,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张萌桓和盛宣怀作为谈判副使,就是两个打酱油的,不过,在普通民众眼里,那也是谈判功臣。原本,在大清国官场中,这两人的名声其实都不太好,张萌桓为人刻薄,又是个官场老狐狸,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左右逢源,两边的人对他都颇有微词。而盛宣怀的名声就更差了,此人是个经营好手,是大清国首屈一指的实业派能人,可他手脚不干净,不管是办钢铁厂、修铁路、办邮政、搞航运,他都来一个雁过拔毛,盛宣怀的确为大清国办了不少实事,可他自己也中饱私囊,赚得盆满钵满的。


    如今,两人协助周宪章,取得谈判大胜,两人顿时成了民族英雄,那些对这两人人品颇有微词的人,也只好闭嘴。


    两人得了好名声不说,周宪章给这二位的实际好处也是极为丰厚。两人在台湾的一切花销,包括喝花酒的钱,当然都是周宪章支付的。此外,每人得了五万两现银,还有不计其数的珍宝特产。这两位其实啥也没做,却得到巨大的好处,所以,两人对周宪章感激得无以复加,把周宪章奉为圣人。


    谈判结束后,两人打算立即回京,周宪章极力挽留,两人也乐得在台湾享受人生,就这样,在台北又盘桓了十几天,整日夜夜笙歌,快到年根了,到了腊月二十,方才准备起身。


    周宪章又在总督府设宴,为两位钦差大臣饯行,台湾军政官员悉数到场,张萌桓和盛宣怀早就和刘永福、罗鸣芳、吴佩孚、那哈五这些人混熟了,大家也不拘束,放开了手脚痛饮,宴会结束后,吴佩孚和那哈五又拉着两位钦差,跑到台北最负盛名的品花楼去喝花酒,那里的姑娘,有很多来自日本东京,别有一番风味。


    且说那哈五和吴佩孚,陪着两位钦差大人在品花楼一番胡天黑地后,已经到深夜,两位钦差身心放松,心情愉悦,一路说笑,回到了巡抚衙门的住所。


    张萌桓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倒头便睡。盛宣怀也觉疲乏,急急回到自己的房间,早有下人在门前伺候着,见到盛宣怀,躬身施礼,推开了房门:“盛大人回来了,请。”


    盛宣怀摆摆手,从腰包里摸出几两碎银子,扔给了下人,抬步走了进去,伸了个懒腰,懒腰伸到一半,忽然停了下来。


    只见周宪章坐在八仙桌旁,一手端茶,一手捧着一本册子,正在品茶阅读。盛大年恭恭敬敬地站在周宪章的身后,见到盛宣怀,冲着盛宣怀拱手施礼,然而摆摆手,示意盛宣怀轻声,不要打扰了周宪章阅读。


    盛宣怀现在的官衔是邮政大臣,虽然品级比周宪章略低,不过,他是朝廷派来的钦差,按理说,钦差见官大一级,周宪章应该起身先向盛宣怀施礼。不过,这些天来,盛宣怀为人十分乖巧,早就认了周宪章在台湾至高无声的地位,在周宪章面前一点也不敢托大,每次都是自己先施礼。


    所以,见周宪章捧着本册子,读的很是入迷,也不敢叨扰,只得垂手而立。


    周宪章两眼盯着手里的册子,眉头紧皱,脸色很是冷峻,突然,把手里的茶杯狠狠一摔,一声爆喝:“这都是些什么胡言乱语!简直就是栽赃陷害!太过分了!我就不相信,我堂堂大清国的官员,怎么能干出这等贪赃枉法之事!盛大年,你这东西都是从哪里来的!”


    盛大年慌忙跪倒在周宪章面前:“总督大人,卑职也是听别人说的……”


    “胡说!”周宪章怒道:“道听途说,是要害死人的,你堂叔……”周宪章抬起头来,看见了盛宣怀,慌忙放下手里的册子,起身向盛宣怀拱手施礼:“盛大人什么时候回来的,在下一时没注意,失礼了。”


    盛宣怀慌忙还礼:“哪里,哪里,周总督到访,下官有失远迎,才是施礼。周总督,不知为何事如此愤怒?”


    周宪章慌忙把手里的册子揣进衣袖中,笑道:“也没啥大事,都是些流言蜚语,呐,盛大年,赶快起来,你堂叔来了,还不给你堂叔倒茶。”


    盛大年站起身来,给盛宣怀沏茶。


    周宪章指了指八仙桌旁的椅子:“盛大人请坐,今天晚上,在下不请自到,很是唐突,只是,有一件事,在下憋了二十多天,一直不好意思开口,明天盛大人就要启程回京,在下想,如果再不讲,只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所以,冒昧前来,还请盛大人海涵。”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