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3个月前 作者: 凡休
方母终于同意到县城来住。现在方心宁可以暂时用两间宿舍,正好方母住一间,自己跟妻子住一间。
王保林两口子也搬到县城来了――他在欣阳小区买的房子不住就浪费了,何况挨得闺女家近点互相能有个照应。
因为家里有了王静芝,方心宁可以放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临时担任副校长之职以来,他始终不离教学一线,还担任着一个班的语文课。除了处理学校里的事,就是备课,批改作业,生活也有了节奏感。
这天,他讲到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问同学们道:“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还学过他的什么作品?”
同学们齐声答:“《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
“统观这些作品,作者是有一种避世思想的存在的。那我请问,1假如我们也远离县城,到莲云山上找个僻静地方盖间茅草屋,过与世隔绝的日子,是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呢?”
一名男生说:“那应该先问问城管,他们不同意可是要强拆的呀?”
班里一阵哄笑。
方心宁对这猛不丁的一句又喜又气,喜的是他活跃了班里的气氛,气的是这样的回答会耽误一些上课时间,便说:“你倒懂很多,不过我们是在上课,我们还是回到正题上来。避世思想,是对生活对社会制度的一种态度,是作者厌恶世风的一种表现。但作者也曾‘猛志逸四海’,只是他所处的时代,门阀制度森严,官场政治腐败,致使仕途充满险恶,尽管他也多次出来为官。但他不习惯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的生活,最终辞官归隐,‘性本爱丘山’与其说是其退避的原因。不如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结果。今天的社会,早已没有作者当朝的那些落后观念与社会制度。那我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做,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同学们你争我论,各抒己见。
除了上课,方心宁隔三差五就要到泰灵学校开会。一方面,这次全省性的素质教育改革是以高中为重心的,另一方面。受到省里的点名批评,让泰灵成了很多会议的最佳现场。
一天上午,方心宁又去泰灵学校开会回来,经过纪红飞家的精品店。老远看到店门前坐着个老太太,很像纪妈妈,忙过去看个究竟。老太太抬起头来,也看见他了,喊道:“小方快来。”
原来。纪妈妈的房子已经被纪红飞的两个舅妈做主给卖了,新房主正准备收拾房子开饭店。纪妈妈跟新房主吵了半天,但人家拿出买房协议来跟她理论,她怎么说得过人家?气得坐在那里不走。
方心宁这才知道,他所见过的那一胖一瘦两个舅妈都是纪妈妈的弟媳妇。特别是那个胖舅妈,一个劲劝纪妈妈卖掉房产去跟她们同住,说是方便照顾她。可寄住到她们家没几天,纪妈妈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个多余人。胖弟媳家那个侄媳妇,总是刁难她,一会儿说她懒,一会儿嫌她脏,还指责她成天哭丧着个脸影响她的心情。
这次,她就是被侄媳妇数落了一顿跑出来的,到自家一看,家没了,让两个弟媳合伙给卖了。方心宁看见她时,她已经在外面呆了一天一夜,除了有人可怜她,给了两个包子和一瓶水之外,她没再吃到一点儿东西,就这么坐着。堂弟家没有人来找她,她也发恨死也不回去了。
可一个孤老婆子,又能去哪里?
方心宁听了纪妈妈的遭遇,忙扶她起来,顺手拦了辆“花蝴蝶”,把她带回教师公寓。这件事,他曾无限自豪的向我炫耀,说也就是娶了王静芝,他才敢这么大胆地做,要是季梅婷,他还真得掂量掂量哩。
王静芝和方母正在家中说话,见方心宁扶纪妈妈进来,都吃了一惊。听方心宁说明了情况,方母一个劲地咒骂那没天良的人。王静芝先给纪妈妈送上一杯水,又把方心宁拉到另一个屋里说:“你这是什么意思?她是纪老师的妈妈呀,咱们都结婚了,你还念念不忘她?”方心宁说:“你别胡思乱想。”
王静芝用眼扫了一下窗台上那块带“宁”字的石头,也没多分辩,可眼眶里已经蓄起了委屈的泪水。她不是那种小家子气的农村老娘们儿,既然到了这个年龄才跟了方心宁,一些事她是想得开的。她自觉自己不如纪红飞优秀,所以特别在乎方心宁对自己的态度。凡有关于纪红飞的人、事、物,她都很在意――这是女人的敏感。
方心宁说:“你不会跟一个死人吃醋吧?她的事,我可一点也没瞒你。她妈妈这么可怜,你见了也会把她带回来。”王静芝不说话。方心宁扶着她的肩膀坐到床沿上,温存地说:“那好吧,我听你的,你出出主意,纪妈妈遇到这样的事,咱们碰上了,怎么做才好?”王静芝还是不说话。方心宁说:“那我还是把她送回大街。”王静芝说:“我并不是要你把她撵走,但我也不许你再想着她女儿。”方心宁忙鞠了一躬,说:“谢谢你,老婆。”王静芝站起身说:“我先陪她去洗洗澡去。”
等王静芝跟纪妈妈出去,方母说:“你还真让她在这里住?合适吗?她是纪红飞的妈呀!”方心宁说:“王静芝都同意了,你倒来反对,我们能让她去睡大街吧?”方母说:“我是怕媳妇心里不乐意,我不愿意多个人在一块儿说说话啦啦呱吗?”
但无论如何,方心宁觉得王静芝做到这一步确实不错。这在自己与她的这桩婚事上,该算是加分项。
他一个人来到小区旁的池塘边,把那块带“宁”字的石头使劲抛到了水里。逝者长已矣,生者须珍惜,他永远不会忘记纪红飞对自己的那份真情,但他也应当对得住王静芝,必须如此。
纪妈妈的事怎么办好呢?思考再三。方心宁想到应当通过法律帮她要回房子。想好了,他就到一家律师事务所里找律师。一位姓徐的律师接了案子。
自从方心宁结婚那天开始,任校长又像是变了个人。天天呆坐在办公室里,很少张嘴说话。方心宁猜想他大概是因为程伟携款跑了的事在烦恼。决心更努力些,把学校的工作更多地揽下来。他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合作教学还在搞,尽管推进会的事好像是没了影。老师讲课的时间少了,学校重新编制了时间表,还减少了学生的在校时间。对于这些变化,有的家长一时间接受不了,不断到学校来质询。任校长实在烦透了。就把办公室的门反锁了。
家长对教改的关心,引起了方心宁极大的兴趣,他为此写了一篇文章《我们家长是素质教育改革不可忽视的群体》:
素质教育之风甫一刮起,便呈现出一种摧枯拉朽之势。强劲地吹过全省每一寸阳光照耀的土地。然而,几乎所有面对素质教育这一课题的人都明白,教育改革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要破应试教育之坚冰并不像谈论它那样容易:鼓掌欢迎者有之,暗含隐忧甚至公然反对者也大有人在。教育部门为消除前进的阻力一直在努力:宣传发动。明察暗访,校长座谈,教师培训……我们也惊喜的发现,教育气候确实在一点点发生着变化。
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素质教育绝非教育者单方面一厢情愿的事。关注教育的人都忘不了几年前某地的“高考之痛”。一些家长以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改革使二本上线人数大为减少为由大加诘难,让当地教育一时不堪重压。有的学校在受到家长的指责后甚至无奈地表示,“高考之痛”只能是使全社会公开追求升学率,重新把应试教育作为重中之重,面对这样的家长,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家长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群体,素质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到底,不只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还需要家长们对素质教育有所知,有所为。
首先,每一位家长都应该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国家教委对此所作的阐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变化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不正是我们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到的教育吗?前些年,我们的应试教育曾一度受到过各方面的批评,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也看到了应试教育的不足,为什么到了真正要跟应试教育说再见的时候,作为受惠的一个群体――我们家长们反而站到对立面了?如果是因为孩子的一两次成绩不理想,又怎能简单地归罪于素质教育改革呢?
要改革,就会有阵痛,就会有阻力,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因此而裹足不前。“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或许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但教改的大方向却早已明确地摆在我们的前方了。
其次,孩子要“素质”了,家长更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想当年,孩子作业多了,家长有意见;现在,孩子作业少了,我们家长又担心。这些矛盾,透露出我们家长们这样的心态:既要孩子学习轻松快乐,又要孩子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学习轻松快乐与取得理想成绩并不矛盾,矛盾的是面对素质教育,我们家长首先茫然失措了。孩子学业紧的时候,家长心里还有“谱”,只要孩子平时学习认真,成绩优异,自己倒也省心,管好孩子的吃穿用度就是一名好的家长。而现在,在校时间突然变短了,大量的课余时间让孩子干什么?我相信很多家长心里就真的没“谱”了。
我们家长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家教素质,多与老师们探讨,多看研究早就让孩子“素质”了的地方,看看那里的孩子课余时间在做什么。孩子是家长一生的事业,做“甩手掌柜”式的家长是负责任的。除此之外,我们家长还要提高自身做人的素质,用正直的品行,执着的追求,正当的爱好,积极的生活态度来营造家庭氛围,来影响孩子。
……
方心宁把文章印出来,让学生带给家长,又通过各种形式与家长们进行沟通,渐渐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与此同时,泰云学校的事得到了辛成市和辛县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县里承诺要彻底实现工资统筹,让泰云学校的老师们从中又看到了一线希望。本就习惯了认真工作的老师们,各自认真地做着自己的那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