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头茬的冬小麦
3个月前 作者: 杨家朗
陆德源见杨玖满脸诚恳听教的样子,于是忍不住又提起了先前提出的一个剿灭叛军的策略:“呵呵,你既然受教了,就不如再考虑考虑老夫之前提出的张网捕鱼的策略。现在大军还没有行出太远,我们改变计划还来得及。”
陆德源之前的那个张网捕鱼的策略,就是打算以整个岭南大地为网,抽空中部兵力,布置在四周围绕。然后诱敌深入,放叛军主力进入广东,到时候叛军肯定会集中兵力攻打广州,而宋军则可以逐步收网,从四面八方围攻叛军。
这个策略一直都是陆德源引以为豪,沾沾自喜的计谋,因为这样和沙洲城剿灭海盗的策略如出一辙,同样可以收到全歼叛军的效果,是赶尽杀绝,不给敌人留丝毫余地的计谋,而且也不用担心有漏网之鱼。
但是这个策略在陆德源刚刚提出来的时候,就被杨玖一口否定了。
现在,陆德源又提出了这个策略,就连自己都忍不住有些紧张,满是希望地看着杨玖。
杨玖顿时沉默了,看着桌面上地图,想了半天,说道:“还是不行。”
陆德源有些生气了:“为什么不行?这么好的计划,而且只有一次机会。”
杨玖说道:“太危险了。”
陆德源气呼呼地说道:“咱们在沙州城不是就干过一次么?最后还不是轻易地全歼了海盗?”
杨玖说道:“这一次不同沙州城,这一次是整个岭南大地,广东的大片地区,牵扯极广,一旦到时候网收不起来,或者破了,那就危险了。”
陆德源还是不甘心,说道:“刚刚跟你苦口婆心地讲了一番大道理,你自己还点头赞同来着,怎么说忘就忘了?”
杨玖脑海中想起了岐王怒斥自己是小人时候的话语,说自己为了一己之私,争夺功名,就不顾一城的百姓安危,冒险招引海盗集中进犯。
想到岐王的那些话语,杨玖还是摇头说道:“情况不同,战略自然也就不同。沙州城的时候,我们是以城池为根基,沿着伶仃洋包围海盗,就算出现破网的情况,我们也能从容撤退。
但是现在的情况根本不能与沙州城想比。我们的确可以以大网态势包围叛军,但是却没有任何根基和主轴线做支撑,好比漂浮的浮萍一样,一吹即晃。并且军队拉长战线,气势柔弱,撒网容易,收网却难。
而且,叛军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形成尖锥阵型,找到我们最薄弱的地方,只需要一次猛力冲击,就可以突破包围。到时候,整个广东将会陷入流匪四窜的大乱局面,后果不堪想象。”
陆德源说道:“我们可以依靠广州四面的城池啊,以城池作为墙柱,四面围堵,相互支撑依靠,再有广州中心开花,内外夹击之下,同样可以稳步消灭叛军。”
杨玖长长地叹了一声气,说道:“我也想过这个办法啊,可是你想想,我们现在算上后备兵力,也还不过二十万。而叛军足足有十五万,常说兵不过三不围城,我们连一倍都不过,怎么能围住这么多大军?”
陆德源还想说些什么,但是杨玖立马一挥手,说道:“好了,这个策略不用再说了,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时辰差不多了,我们该启程了。”
杨玖说完,就当先走出帅帐。
陆德源只好把到嘴的话咽回去,无奈地轻叹一声,跟着杨玖走出去。
杨玖的座驾跟随中路军大军一路沿江西进,由于一时间赶造不出足够的船只,中路军大约四万人的士兵,只有一万人能登上船只,剩余的士兵,只能在沿岸步行军了。
很快,杨玖的座驾来到了云州。
云州位于广州西三百里处,再往西二百里,就是梧州了。
侬智高率领的叛军在杨玖从广州起行的第二天就开始进攻了,先是打下了广东的边境小镇封开,之后就遭到了宋军先头部队的抵抗,围绕着郁江打打进进,逐步地打下郁南,在进攻离云州不到五十的德庆的时候,杨玖的行辕进驻云州,从此宋军不再退让半步。
激烈的交锋由此开始。
侬智高的叛军开始兵分三路,由郁南出发,中间郁江一路是主力,已经包围了德庆。两边又各分出一千人的队伍,北边的队伍绕过大山,走小道行进到德庆下游十里的地方,然后沿郁江坐船西行,来到德庆的后方进攻。
南边小队同样是绕过大山,与另外两支军队会合,扫清了德庆周围的支援,最后包围了德庆。
杨玖到达云州后,一边命令德庆守将坚守,一边集结水师主力,沿郁江快速西进支援,一边命令高小忠带领一支三千人队伍,从云州南部出发,深入山林,沿一条僻静的小道快速西行,穿过绵绵大山,绕到叛军大后方截断叛军的后勤供应。
杨玖估计高小忠的队伍要起到作用,恐怕还需要等待七八天的时间,于是在这同时,让云州的军队全部出动,沿着郁江两岸稳步推进,一步步逼叛军后退。
在山林中作战,人数多少根本不能成为决定战斗输赢的关键,而唯一能决定输赢的,只有对地形的充分利用。
在这一点上,侬智高显然是没有陆德源厉害的。
当然,这基本上是一句废话,侬智高自幼出生在广西西南部偏僻的广源州,对广东这边的地形根本无从了解。
而陆德源则是熟悉得如同对自己的手掌一般,几乎是闭着眼睛都能算准侬智高接下来的兵力部署。
所以,宋军在陆德源的指挥下,一步步蚕食叛军,到最后断了叛军的后勤供应,叛军就只能快速后退了。
尤其是叛军刚刚攻打下的州城,因为后勤的断绝,以及城内百姓和宋军的里应外合,几乎是被踢打着赶出了城池,狼狈地退回广西。
战果出乎杨玖的意料。
本来陆德源当初的部署是以北路军为主力,着重北路军的前进速度。但是没有想到中路军因为杨玖和陆德源的亲自指挥,居然比北路军的速度还要快,不但将广东失陷的州城,全部都夺回来,而且一直逼近到梧州城。
更让杨玖惊喜的是,梧州城虽然被侬智高占领了快要一个月了,但是侬智高似乎并没有完全控制住这座城池,在宋军只是象征意义地包围了梧州之后,城内的百姓就轰然响应,给宋军打开了城门。
就这样,宋军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就夺回了广西重镇梧州,而叛军也不得不一退再退,一直退到了广西南部唯一的山卡樟木镇。
樟木镇是夹在两座大山中间的一条小缝隙,两边都是陡峭的悬崖,中间只有一条通道,最窄处仅有两辆马车的宽度,如果再被设置障碍,那可就成了一人当关万夫莫敌的天险绝地。
而叛军正是依据这样的地利条件,只派了五百人的军队,就稳稳地守住了这一条通道。
水路方面,侬智高在梧州西部滕州驻守了十万大军,仅仅守着一条五丈宽的郁江,杨玖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马就放弃了从水路进军的想法。
但是除了这两条路之外,从梧州居然再没有一条可以西进的路了。
这一时间困住了宋军。
杨玖派出大量的斥候查探地形,并且不断让人询问当地百姓,看还能不能问到一条哪怕是羊肠小道也行。
这一天,杨玖在梧州城中的行辕中来回渡步,等待斥候的消息。
陆德源坐在一边,慢慢喝着茶,说道:“别走了,老夫做南汉朝宰相的时候,几乎走遍了南汉每一寸国土,老夫说没有就是没有。”
杨玖听了,愤怒地说道:“没有也要找!眼下知道的两条路,都是易守难攻的关隘,我们就算有再多军队也毫无攻打下来的可能,你说咱们还能有什么办法?”
陆德源说道:“除非你愿意耗费半年的时间,自己在这大山中开出一条道路来,否则你根本别想找到一条路。如果是一只百人的队伍的话,咱们还能有办法用飞索和栈道穿过去,可是现在我们有五万军队,一个个排队过去,那恐怕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全部过去。”
杨玖焦急道:“那咱们就只能在这里干瞪眼了吗?不行,战场上局势千变万化,半年之后谁能知道侬智高在哪里,万一侬智高学王小波那一手,明着在广西守关隘,暗中北渡长江,再给皇上来一次兵临京城,那我这个两广都部署就要成为最短命的都部署了。”
陆德源说道:“我们现在也不是毫无办法,最起码北路军还在稳步推进,估计现在也已经进入广西境内了,说不定贺州也打下来了,到时候只要再攻打下柳州,就可以一路南下,直接包围邕州城。
邕州城现在是叛军的大本营,邕州城一破,梧州这边的叛军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被我们剿灭是迟早的事情。”
杨玖听了,稍微恢复些平静,说道:“北路军十万人,能攻打下邕州吗?”
陆德源淡淡说道:“那要看是谁在指挥军队。如果北路军真的能提前到达邕州,咱们两个就单身匹马前往邕州,亲自指挥攻城战斗,十万大军围攻邕州,足够了!”
杨玖听了,这才稍微安下点心来。
杨玖心中又想着,自己到底还是太年轻,虽然经历过战斗,却没有眼下这么大阵势的,将近二十万军队,一个不慎,可能就有几万人因为自己的失误而丧命。
面对这样的压力,杨玖自然无法像陆德源那么淡定。
杨玖想了片刻,说道:“那这么说,我们就在这里干等北路军的捷报传来?”
陆德源双眼望向门外的青天白日,缓缓说道:“没错!现在有人比你更急,叛军的主力是一帮蛮子,他们可不懂得什么叫做后勤,更不知道什么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们耗一天,那就少一天的粮食。但是咱们耗他个一年半载的,还正好可以赶上吃头茬的冬小麦。”
(要开始上班了,以后的更新我自己也不知道,能写多少写多少,能更多少更多少,可能要断更或者拖更。情况非常不利,没有心思等更的书友可以下架了,这本书基本上开始朝着扑街的步伐走动。
我会坚持到最后,我甚至可以保证完成大纲写作要求,但是我不能保证我会不会在这途中倒下了,没有物质条件的支撑,精神世界的保证只能是一句空话。
最后,对一直支持杨朗到最后的书友说一声对不起,杨朗让你们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