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舍与得

3个月前 作者: 杨家朗
    梧州知州名叫余靖,指挥使名叫宋士尧。


    余靖有三十多岁,正宗的进士出身,年轻有为,长着一张国字脸,看上去非常有气质。


    宋士尧跟余靖年纪差不多,武官出身,胡子修得非常精致,包围着中间的一张厚嘴唇,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杨玖见到这两个人的时候,两个人一幅风尘仆仆的样子,看样子是经过长途跋涉的。


    “下官梧州知州余靖(指挥使宋士尧)拜见大人。”两人向杨玖下拜。


    杨玖说道:“梧州现在是什么情况?”


    余靖面露羞愧之色,说道:“破了,被侬智高率领大军攻破了。”


    杨玖又看向宋士尧:“你们是怎么逃出来的?”


    宋士尧说道:“禀告大人,梧州城破之后,下官率领余下士兵拼死抵抗,本来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岂知我们杀的只剩不到一百人时,侬智高却突然下令放我们出城……”


    宋士尧说到这里,低下了头。


    杨玖问道:“侬智高放你们走的时候,是怎么跟你们说的?”


    宋士尧说道:“当时我们并没有见到侬智高,只是听叛军中有人传侬智高的命令,才知道是侬智高要放我们走。”


    杨玖听了,有些惊讶,问道:“你们当时守城的军队,有多少人?”


    “一千三百多。”宋士尧说道:“都是梧州厢兵,他们平时根本没有上过战场,遇到大军攻城,只知道大喊大叫,如果给下官一千精兵,哪怕是一千上过战场的士兵,也绝对不会这么快的就被侬智高攻破梧州城。”


    余靖这时又说道:“大人,现在侬智高的叛军已经发展到了十万多人的队伍,一连攻下三十二州城,广南西路转运使、安抚使、钤辖,邕州知州,邕州指挥使听说都已经被叛军杀了,眼下只广西路一路根本抵挡不住叛军的攻势,下官劝大人立马东进或者北上,纠结兵力再做打算。”


    杨玖闭上了眼睛,后靠在椅子上,沉思起来。


    梧州到底还是破了,侬智高的叛军居然已经发展到十万多人,算上桂州侬建侯的军队,已经是十五万人了……没想到广西一下子居然出来这么巨大的一支叛军,这声势一点都不比王小波的叛军声势小。


    而且侬智高把广西的大官几乎杀光了,自己一个人又怎么能反败为胜呢?


    难道真的要撤退吗?


    形势比人强,杨玖忍不住又想,现在自己孤守贺州,迟早都会被叛军攻陷。而广东和湖南两路支援的军队,就算是赶来了,面对侬智高的十五万大军,恐怕也无济于事。


    除非是朝廷北疆的战士南下,只有北疆身经百战的士兵,恐怕才能抵抗住侬智高的大军吧。


    杨玖有些心寒,一时间又萌生了退意。


    “你们两个人从梧州一路赶来,想必饿了吧。”杨玖对面前二人说道。


    余靖和宋士尧相互看一点,然后向杨玖齐齐点头。


    “先下去吃饭去吧。”杨玖说道:“梧州城破的事情要保密,对别人就说你们是前来支援贺州的。”


    “遵命。”两个人看着杨玖淡然镇定的神态,心中也稍微感觉些安定,一齐退下了。


    杨玖目送两人离开,顿时无力地闭上眼睛。


    本来以为这次可以立一个大功劳,但是看情况现在自己恐怕要惹火上身了。


    如果现在立马开拨军队北上回京,一切都还来得及。自己本来只是负责处理广东的海盗事件的,只带了五千的士兵,对侬智高的叛乱根本没有什么条件和义务去管。


    但是,要让杨玖现在立马撤退,这还真不是杨玖做事的风格。


    杨玖站起来,来到院中,仰头望着南方深暗的星空,忍不住又想起了自己人生中的“进退”二字。


    此时此刻,杨玖到底该是进呢,还是退呢?杨玖仔细地想着,进退也无非就是舍与得的区别。如果自己进,就是在冒着一群将士的生命危险去争取一个天大的战功。如果自己退,那会保全一群将士的性命,同时也失去了朝廷剿灭叛军的最佳机会。


    人生进退二字,就是舍与得的选择。


    杨玖想到这里,就逐渐的明白了,眼下的形势,只能前前进,不能后退。


    一旦后退,一泻千里,自己将会成为丧家之犬,再也难以挽回局势。


    而如果拼出莫大勇气前进,就是激流勇进,一旦稳住脚步,之后就将会一步比一步走得轻松。


    终于,杨玖打定了注意,这一次,要前进。


    之后,杨玖再次向朝廷上奏一章,这一次,再也没有用平淡的语气,而是十万火急地请求朝廷派兵支援。


    钟州城是一个小县城,位于桂州通往贺州唯一一条山路的中间,东边是贺州,西边是归州。钟州往南一百多里地,是隐藏在山中的昭州。


    杨玖在经过彻夜未眠之后,逐一受到各种前线传回来的消息。


    先是常衡部偷袭叛军成功,歼敌三百多人。


    后是侬建侯大军依旧前行,留下了一万人包围钟州,其余大军继续东进,向贺州赶去。


    然后,昭州派出了一支队伍再次偷袭侬建侯的大军,虽然多次得手,但是也不过是搔痒痒般,不能阻止大军前进的步伐。


    杨玖在收到消息之后,立马就想明白侬建侯围钟州而不攻的目的,正是想要尽快先攻下贺州,到时候钟州就再也没有任何支援,人心溃散之下,只有投降的份。


    杨玖命令前方部队想尽一切办法消耗侬建侯大军的实力,并且阻止大军前进的速度。


    常衡带领三千多士兵,分成几股小队伍,在侬建侯大军必经的山路上不断设置障碍,或者是撬下巨石挡住道路,或者是焚烧两边山林阻碍大军前行,或者是掘挖旁边河流截断通道,这样搞下来,确实大大的延长了侬建侯大军行军的速度。


    杨玖估计,照这样的办法搞下去,侬建侯的大军要到达贺州,最起码还需要五天多的时间。


    在这五天的时间里,杨玖需要抽调贺州城以及周围所有的壮丁加固城墙,修筑城外防线。


    同时加紧操练新兵,争取能够在几天内训练出一队后备士兵,增加贺州城的防御能力。


    同时,杨玖一连向湖南路和广东路的多个州城发出急令,催促他们加快出兵,即便力量有限,但是也可以起到振奋军心的效果。


    第三天,杨玖登上城墙,看着城外的山谷边,大片的士兵来回奔波忙碌着,杨玖不住点头,心想照这样下去,侬建侯的大军恐怕还未见到贺州城墙,就要先损失一万的士兵,如果攻城不利,再损失一万士兵,最后贺州再坚守十天半个月,叛军后勤必定匮乏,粮草一断绝,侬建侯他就算还有三万士兵,也要好好估量一下轻重了。


    杨玖想到这里,忍不住露出了一切已经尽在手中掌控的自信笑容。


    这时,杨玖看到城南方向有一个士兵急速从山中奔下来,跑到南原河滩边,顿时向前摔倒了下来,摔入水中,溅起一片凌乱的水花。


    “大人……”那士兵气息几乎欲要断绝,但还是屏气冲城上大喊:“南部山林中发现敌军大部,正在向贺州急速赶来,距离不到十里……”士兵喊完,就一头倒在水滩中。


    杨玖吃了一惊,立马跳眼向南部山林中望去,却见远远的,青蒙蒙的一片山林中,有一大片树林枝叶仿佛被一股大风吹动,纷纷向着贺州城吹来。


    “梧州……”杨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一片:“我怎么把梧州那边的叛军给忘了。”


    (两千五百字。昨天睡的晚,今天起的也晚,时间有些不够用。)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