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定亲
3个月前 作者: 唔神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白雪皑皑,尽数落在地上,将山间的小村笼罩在内,铺上一层银装,已近晌午,家家烟囱冒出袅袅炊烟,几只麻雀在屋檐上跳来跳去,圆圆的小眼睛盯着地面,寻找掉落的米谷。几声犬吠,惊得它们仓皇而逃,响起“叽叽喳喳”的尖叫。
吱吱……
破旧的木门被推开,几乎被蚁虫蛀空的门板上遍布针孔大小的孔洞。
“甄娘,铁柱还没回来?”
王甄娘强颜笑了笑,摇了摇头:“还没有,让婶子担心了。”
“哎你啊,孩子出去闯荡是好事,可能路上被什么事情耽搁了,有王把头陪着不会出什么事,你就放心吧。”
来人姓李,是苏晨逸家旁边的邻居,一辈子无儿无女,心眼儿极好,村里人都叫她李婶子,要说苏晨逸家里也有三亩耕地,但一个妇道人家怎么能把持的了,每年都是李婶子夫妇帮着照顾,粮食不够的时候也是倾囊相助,所以在岳家村苏晨逸一家和李婶子关系最好,李婶子老两口几乎把苏晨逸当成自己的孙子一样看待。
“希望吧,有叶莽子一旁照顾着,铁柱多听多学,就算做不成什么事,但愿也别亏了本。”
“就他,十个叶莽子叶比不上咱的铁柱,这多大就敢只身一人去县城,就凭这,十里八村没一个有这胆量!”
李婶子竖起大拇指,然后笑着道:“想开点,这不快到晌午了,我之前不是给铁柱说了一门亲吗,人家今天就上门看。”
“今天?”
王甄娘问:“这么快,李婶子你怎么也不和我打声招呼,我这还什么都没准备呢。”
李婶子拉着她的手,脸上的褶皱都聚在一起,笑呵呵的道:“不着急,我还不知道你,家里什么都没有,我早就帮你备好了。”
王甄娘脸色讪讪,深觉亏欠的太多,可家里窘迫她也无可奈何。
李婶子摸着王甄娘的手,说道:“我这不是听你说铁柱这两天就回来吗,就找人捎个信,不是我老婆子夸,这姑娘摸样长的俊,胸大屁股大,一定能给你生个孙子。”
“这么好的条件,人家能看上铁柱吗?”王甄娘担忧的道。
“看你说的,你到周围打听打听,就咱铁柱在十里八村的那也是个帅小伙,虽说家里是穷了点,可只要有上进心,我觉得没多大问题,咱就私底下说,这男婚女嫁的,没成亲之前谁知道谁,以后对上眼儿了怎么都好说。”李婶子悄悄的对王甄娘咬了咬耳朵,让她羞红了脸,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整个人精神了许多。
“这不好吧……”
“有什么好不好的,听我的准没错!”李婶子拍着胸保证。
王甄娘半响,点了点头,道:“那成,就按着李婶子说的办。”
王甄娘抹了抹鼻尖渗出的细汗,将火灶里的午饭拿出来,想了想心里还是非常不舍。
“算了算了,只要铁柱能早点成个家以后来年辛苦点就行了”想着,放到一边用布盖上,李婶子也是脚步轻快的回到自家,倒了些大米,拎着布袋出了门。
“老婆子,够不够啊,不够再添点,别让人笑话甄娘,这相亲是大事,可不能让人家小看了铁柱。”李婶子的老伴吴老头从里屋走出来,叮嘱道。
“够了,几个人能吃得了这些吗?你也别闲着,帮着甄娘把那只老母鸡给宰了,都多少天不下蛋了,养着也是费粮食。”
“知道了,就能絮叨。”
在乡下相亲定亲是大事,农妇平时最好的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虽说有些嚼舌根子,但心肠还是好的,苏晨逸相亲的事没一会就传开了,邻里邻居的妇道人家在家也闲不住,简单的收拾几下就帮着忙里忙外。
当然,也抱着能吃口好的的心思。
不过也有人冷眼旁观,在门口指指点点,毕竟王甄娘身为一个外来户,木匠死的早,没给家里添子嗣,儿子也不肯改姓,这件事就像是一根刺梗在喉咙里,一些嘴碎的平常就拿这件事议论。
“看来这次甄娘的儿子还真有戏,连家里的老母鸡都舍得宰了。”
“切,什么跟什么,不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吗,你没听说,她家把田都抵给了姓崔的,咱们村的地保为什么家里那么有钱,你瞧见姓崔的什么时候大方过?怕是那地是要不回来了。”
“就是,庄家人没了地那就和没了命根子一样,别看她家现在红火,等开春就知道苦字儿怎么写了。”
“我听说啊,这崔地保都放出话来了,说是这两天要甄娘还钱,这就是想昧了她家的地……”
一群人围在墙根儿底下低声议论着,流言蜚语传的一个比一个夸张。
不多时,村口传来一声叫喊,几声“来了来了”让所有人转过头。
只见胡同口走过来一老一少,一个少女微微扬起粉嫩的下巴,她上身穿着绿色格子缀花的细棉小袄,下身裹着翠色贴腰的及踝棉裙,乌黑的头发挽成漂亮的发髻,贯穿着一只钗子,明晃晃的。
少女柳眉轻描,瞧不出一点农家女孩的样子,皮肤白芷,五官非常精致,样貌娇美,只是脸上怎么也掩饰不住那份清高和傲气。
在她身旁,一个头发稀少,蜡黄土肤,一身满是补丁的麻衣,一看就是一个老实的乡下人,和少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上去不像她父亲,反而像是一个随从。
“爹,就是这家吗?”
少女手指着人群哪儿,眼睛却扫视着那户人家的房子。
“应该是吧,爹也不清楚,李婶子说的是这儿,应该没错。”老汉伸着脖子,当瞧见从门口出来的李婶子,又是点了点头。
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子走过来,少女低声道:“爹,一会别多说,听我的。”
老汉点了点头,似乎一点主见都没有。
李婶子热情的把两人迎到院子里,王甄娘看到少女的摸样,心里不由点了点头,脸上笑开了花。
“快,别在外面呆着,赶紧进屋。”
“嗯。”少女冷淡的应了一声,老汉刚要说话,少女连忙扯了扯老汉的衣角。
王甄娘只当没瞧见,殷勤的招呼这对父女俩,李婶子则是拉着老汉唠嗑。
“老吴头,这就是你闺女吧,啧啧,摸样长的真俊啊。”
“来来,大冷的天,喝点水暖和一下。”王甄娘给续上水,笑着招呼着。
“白水啊。”少女看了眼破了口的被子,眉头皱起,不冷不热的道。
王甄娘脸色一滞,家里本来就穷,所以能省则省,从来没买过茶叶,现在让她去哪里弄茶啊。
“哎呀,你看我这记性,前些日子借了你家的茶,现在还没还,你等会,我这就回去拿。”李婶子一拍腿,说道。
王甄娘强笑着,一双手在围裙上搓了搓,陪着笑脸应着。
“算了,都是庄稼人,吃什么茶,有白开水喝就很好很好。”吴老汉憨憨笑着道,让少女狠狠的瞪了他两眼。
“是是,乡下人哪里讲究那些。”李婶子接口道:“吴老头,你这闺女叫什么?”
“笋儿。”
少女冷着一张脸开口道,从进门之后她就没笑过,之前上门说的好听,这家人怎么好怎么的。
幸好自己过来看了,哪有人家上门连杯茶都喝不到的,再说,来这么久也看不到对方的儿子,不过从他娘那副穷酸样,估计她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笋儿这名字好,人如其名。”王甄娘暗叹了一口气。
一桌人围着桌子寒暄着,大多是李婶子和吴老头说话,问及少女她则是有一搭无一搭的敷衍着,不外乎“嗯”“哦”之类的话,似乎对什么都不关心,时不时用手摸摸头上的钗子,仿佛这样就能让这支木钗变成金的一样。
王甄娘一边搭着话,也不难看出老吴头为人憨厚老实,几乎稍微说几句就能把低套出来,两人相处的还算融洽,说到亲事,老吴头就一个要求,只要人老实,能对闺女好就足够了,一旁的李婶子旁边帮着腔,说的两人像是天生一对,天赐良缘一样。
当问到少女,她放下摆弄头饰的手,张了张嘴吐出一句话:“定亲可以,可父母养我不容易,彩礼钱二十块大洋。”
王甄娘怔住了,她把家里的田卖了可能就三十块大洋。
李婶子脸色也冷了下来,暗觉得这闺女心太狠了,这定算是把人家家底掏空,这要是应下来以后在家里谁敢说她半个不是,要是一扭腰走了,这二十块大洋就打了水漂了。
吴老头更是尴尬,话卡在嗓子眼里,怎么也说不出来,只觉得自己的闺女也是有点势利,这乡下定亲顶多也就是五六块大洋,但闺女话都说出口了,他也是满肚子话倒不出来。
这时,院子里一阵喧闹,几人出去一看,一个身材肥胖的人走进了门,手里拿着一张字据,一进门就堆起了笑,说道:“甄娘,咱们是不是把账清了?”
来的却是岳家村的地保,王甄娘睁大了眼,满腹的委屈化为了水雾,浮在微红的眼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