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建筑风格
3个月前 作者: 借刀杀人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五十七章:建筑风格
腊月二十二日上午十点,省设计院的刘文哲设计师的22号图纸被宣布中标。洪立国当场发下了十万元。同时,一张年薪三万的聘书被送到了刘文哲手中。
刘文哲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年青设计师。
他的图纸里,除了布局合理,规划清晰之外,还有个最大的优点,整个设计图按照古代的风水格局和易经八卦的道理设计,虽然未必有用,但是起码有说头。另外,值得洪立国倾心的一点就是,刘文哲整张图纸上,所有的设计都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来的,比如,所有的厕所都在正屋的左前方,所有的大门都是西南开等。
刘文哲虽然只有三十出头,可是据说因为家传渊源,对古代风水格局很有涉猎,这对于日后洪立国打算开发的一些项目是很有帮助的,十万块拿了个好图纸,还得到了一个真正的人才,另外,这个巨大的噱头引发的效应也让洪家村洪立国的名字渐渐传扬开了,这笔生意其实并不亏。
因为赌石额外入账了几十万,所以,洪立国自己买车拿驾照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虽然刚买了摩托车,不过冬天骑摩托可不是太好的享受。再者,摩托毕竟不安全。
腊月二十三,图纸揭晓的第二天,洪立国就启动了山庄核心部分,饭店的建设。
这个饭店,采用的是四厨模式,用北京的四合院为基础模型,器字形的四个小院,每个小院就是一个四合院,每个小院配一个厨房。
这器字形的总院子中间,用一个十字跨的木质小桥链接,当然,外面还是有路的,不过就是在四个院子中间连接处挖出一个小池塘,池塘的供水由一条长达四公里蜿蜒而下的水渠提供,而水渠的源头,就是正在整修的鹞子山小水库。
按照刘文哲的设想,水库下引水的水渠用水泥铺设底层,两边用红砖造起,这样一来,既可以减少四公里路途中的水流失,而来,也为水渠边的农田供水等提供方便,防止日后再出现挖渠引水的情况。
不过洪立国否定了他的想法,在他的构想中,日后从鹞子山一路向下的土地都将由他承包进行二次开垦新农业的创业,所以,一条小水渠是绝对不能提供几百上千亩农田的需要的,所以,地下水以后会成为旱季灌溉的主要来源,而眼前这条水渠,需要的只是注意好卫生安全,注意好水土流失和绿化保护,水渠底部最好用粗沙粒加各种石头铺设。
不过这都不是目前需要考虑的,如何用四合院的布局来建造徽派建筑,这是摆在洪立国和刘文哲面前的一大难题。
众所周知,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四面各有房屋围和,是标准的四合房。大门通常采用一间门屋形式,设在东南角位置。院子接近正方形,北面是三间正房,南面是三间南房,与正房相对,东西各有三间厢房。特点:首先,从自然上讲,四合院属于合院住宅,合院住宅中的庭院四周闭合而露天,可以营造出内部良好的小气候,减少不良外在气候的影响。一方面可以在夏天有效地遮荫纳凉,冬天又可以很好地采光保暖,抵御风沙。露天通透的庭院既是入风口也是出风口,通过自然的风压得到流畅的通风。此外,庭院还有利于排水和收集雨水。同时从当时社会意识形态来讲,中国等建设会长达两千多年,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社会行为规范,而四合院所具有的防卫严密,内向稳定,秩序井然的特点正与这套规范高度吻合,因此在岁月长河中不断得到强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合院住宅系统。
而一提起徽派建筑,大家都能联想到马头墙,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
两派建筑的共同点就是建筑材料和结构相近,可是风格却是迥异的,四合院更为严肃严谨,而徽派建筑一眼看去更注重于唯美的描绘,相比起来,徽派建筑其实更适合欣赏,四合院则是适宜于居住。
如果两者相结合,摆在洪立国面前的难题就出现了许多,甚至有些是基本无解的,俩人一起研究了几天,还是没有太好的办法,所以,最终洪立国决定了,器形的下面,也就是较为平整的两块地,用来建造四合院,而上面的坡度较大的两块地用来建造徽派建筑群,抛弃了原先的设计。
否则,一旦不伦不类的融合,成为笑柄,那就让洪立国无语了。
一旦打定主意,洪立国带着刘文哲和另外一名建筑师以及老爸去了一趟黄山。
对于这个日后洪立国将会无比熟悉的地方,洪立国的心情是说不出的怪异,当初在这里,他收获过许多,失去的却更多,更可惜的是,他甚至忽略了一些,原本他应该无比重视的人和事。所以,今生,他不会再错过。
来黄山的目的不是游玩,而是为了考察西递宏村的建筑特点。
洪立国重点提出的就是让建筑师们好好考察一下宏村的建筑布局和排水系统。
宏村和洪家村其实非常相近,都是从上而下的地势,村口一个硕大的清水塘,不过这里的古代建筑群保存的更为完整。
当年洪立国在宏村住过一段日子,对当地的排水系统赞叹不已,据说在八九十年代,住老房子的人没有人用过电风扇的,因为这里的一些老屋子的地下,都有着排水沟和存水装置,有些屋子堂屋的中央,一到夏天,就有个不断冒冷气的小洞,简直可以代替空调了,其实这就是地下排水设置的独居匠心。
洪立国重点描述了之后,方姓建筑师和刘文哲也很好奇,纷纷表示一定好好学习。
老爸则是更多的沉迷于宏村墙壁和梁上的那些精美的雕刻,两天时间,几人回转到村子的时候,地基工作已经基本完工。
接下来,就没有洪立国什么事了,他只留下一句话“修新如旧”之后,就带着刚刚得空的凤舞坐上了去香港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