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国语拜师白须,西楼有泪传说(三)

3个月前 作者: 止路
    珠莲儿道:“姐姐也是知道的,莲儿也就于楼中跑跑腿,替姐妹们解些琐事烦忧,好坏还是一如既往的。既是生来命苦,注定的流落烟花之地,谋份差事活命,也感谢了白娘娘的栽培不是。要说好坏哪能分的清澈,外世战火纷乱,安身立命尚且不易,能得一份宁静便已难求,莲儿该是知足了。”


    珠莲儿又顿了顿,脸上倒现的和谐表情,看得湘琴面色怪异,因又说道:“姐姐,前日楼外来了个女子,却说是姐姐的亲人。姐姐可还有亲戚的?”


    湘琴一听心中始些浮动,脸上一时更加难测,却似的泪水早已噙满了眸眶那般。许久方才说道:“哦?哪样的亲人?”


    珠莲儿道:“湘雅。据她所说,莲儿倒暗自揣测,应是不远千里前来寻的姐姐相助的。身边还带的一白发少年,长得倒也利落。只是脾性好生怪糙。也不知两人是甚联系。”


    湘琴一听如此说来一时沉默不作声。只怕心中思想也是翻滚不已的。只泪水也被抑制住,不曾串下水珠儿掉落。


    珠莲儿又道:“往日莲儿怎就没听过湘琴姐姐还有远房亲戚的?湘琴姐姐的妹妹可是叫的湘雅?”


    湘琴不语片刻,道:“那人如今何处?可还在的楼中?”


    珠莲儿道:“这倒无可奉告。只怕楼中不是十分喜欢湘家女子的。姐姐当日遭的白娘娘恶气,如今娘娘不许我等提着相关事迹。回绝那女子的话也是娘娘的意思,莲儿也替姐姐询问为何,然娘娘只是不语。打姐姐进了别苑娘娘便只字不提,只怕心中有些纠缠痛苦。”


    湘琴欲问话于湘雅的事,只珠莲儿已携带食物朝另一牢笼走去。原是新到的老妇人处。珠莲儿将食物送到,只见的老妇人躺在草堆里不作声响。珠莲儿笑道:“姥姥,开饭了,起来吃些吧!”


    老妇人听得来人,因起身半坐,脸上倒有些愧色,是时欲言又止。珠莲儿看在眼里,因说道:“还在为被白娘娘擒拿你的事迷惑吧?”


    老妇人一听好奇,因忙蹑手蹑脚起身,好奇问:“哦?姑娘可是知道缘故咯?”


    珠莲儿听罢心想,这老不死的妇人,怎的活了这把年纪还是舍不下荣华富贵,如今性命尚且不保还谈什么享受!真真是固执着罪孽,事到如今还不知悔改。因现了笑颜,说道:“姥姥,您哪!做过的事就要记心上,也免了像如今这般受了囹圄之苦依是不知哪件罪孽惹来的祸!莲儿也知道,如今生计不易,但又何须作孽谋活了去?”


    珠莲儿说罢想到自己还不是苟且偷生,因也目光黯淡下来,却是少不了唉声叹气的。老妇人听罢若有所思,反倒沉默不语,扶的铁杆看着珠莲儿瘫坐下来。只怕心中也有些悔过了。


    珠莲儿见老妇人不语,脸上又现的痛苦模样,因又笑说道:“你这姥姥,爱财有取财之道,你怎就丧尽天良作起人贩买卖来。当日严府家丫鬟小月可是你作的姻缘?怎就卖到川蜀去了?如今这子娟想必来历也是不得而知吧!小月之事已惹得娘娘心里不痛快,你若老实说真相娘娘兴就看在你年迈的份上放了你。你若不老实交代只怕余生就只能于这牢狱中生死了。莲儿倒替你不值呀!”


    湘琴于一旁听的这话也是后悔莫及,只因当日利益熏心,私自作了姻缘,将楼中小燕子卖与李家公子。怎知小燕子不从,于娘娘等人面前一头撞死于大殿中。真是一失足悔恨莫及呀。


    珠莲儿见得时辰不早,分发完食物便转折主楼来。又沏茶端与甄璃房间,待的甄璃就寝方才回了房间,又忙活捣鼓整理,洗涮一番方才躺下休息,作别了一日的疲惫繁琐事。然是琳颉也还在忙碌,给客人端茶送水的,又在唐妃与白娘娘处往来伺候,三更十分也还不能作息。


    翌日,距踏入西楼大门相隔已是三个日夜。临渊混沌醒来不见人影,左顾右盼也只得老乞丐与薛不白酩酊混沌于烟雨亭不醒人事。却说临渊醒来寻的竟非这二叟人么?当然不是。临渊寻的本是当日灵性子与林双靖刀剑比武时的歌唱女子。


    临渊起身细看,只见一方旖旎风光。但见山下竹林茂密,于山顶朝东可俯一片繁华建筑,居高临下可谓繁城天下渺小一般;朝南可见城关外,村落几座,偶又见得炊烟袅袅,霰雾来去漂浮丛草丘陵间;朝北可见建筑,原是和府,和府又隔阂于马路才见的嵩府,建筑大有格律,高贵华丽,多是达官贵族府邸,因又有西楼建筑大门多是朝北而开;朝西便是了不得的,却是旖旎风景,可见的大江清水湖泊,可见的帆船片叶舟,可见的半山腰的亭子。这亭子便是昨夜歌女口中的血泪亭是了。


    临渊沿阶石走下,边站边看,走走停停倒像的云游山石之人。走了大半时辰方才到了血泪亭。于血泪亭处站看山顶,又得一停,可见巅顶一亭棱角。美名曰:烟雨亭。原是方才所站之处的。


    这烟雨亭与越扬城内的那座烟雨亭显然名字撞了稀烂,然是这烟雨亭之美终将保留争斗最后的完胜。临渊只怨两日来只顾饮酒词赋娱乐,也没真用心欣赏。


    说起血泪亭的来由只怕是三日三夜也讲不完的。


    却说说烟雨亭里往西看不见在血泪亭却可见刺眼琉璃的建筑吧。这便是西楼了。其实传说这群建筑起初却也没甚名字,只因当日西域云游者于这方路过,站于血泪亭上俯看得建筑刺眼不已,因就问了旁人,道:“这西边最显眼那几处建筑却是何姓人家?可是同一姓字拥有?”


    旁有路人彳亍行步,听了止步笑道:“不知不知!这位仁兄怎关心起这事来了?想必风景看到迷人处了?那原是烟花巷柳之地的。这位仁兄不如给这些个建筑起个名字如何?”


    云游者一听来了灵感,因道:“于山往西朝北于海相偎,于东闹市仅隔贵族建筑。看得又是几处阁楼!嗯!西楼!就唤作西楼。可妙?”当即在场众人皆叫好。


    如此,这西楼名字便传开了。然云游者之语指的倒非如今的西楼一建筑,只因后来连年战事,身边的旁杂楼层不断拆建,因就留下了这烟花建筑日子最久,“西楼”也便得了唯一。如何只这青楼建筑有幸存留?究其缘故就令人不得而知了。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