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040章 咸阳惊变
3个月前 作者: 逍遥马
第三卷第040章咸阳惊变
就在江州紧锣密鼓的准备时候,秦国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
八月初的一个傍晚,末时刚过,咸阳城便到处响起了戒严的锣声。不一会,城墙之上的箭楼传来一阵紧似一阵的号角,这是自从秦国从栎阳迁都至咸阳以后,从未有过的事情。
秦孝文公迁都咸阳之后,便励精图治,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国家日益强盛之后。几十年来,就再也没有敌国的军队可以威胁秦国的都城。忽然听到戒严警号一起,那样的凄厉,刺耳,整个咸阳城顿时是人心惶惶,纷纷都在猜测究竟是怎么了?难道六**队打来了?
戒严令一下,一对盔甲明亮的骑兵,从城外的军营向城里急弛而来,从他们的整齐的装束上看,这应该是秦国最精锐的铁骑。他们左手持戈提缰,右手高擎皮鞭,也不叫喊,只是用鞭子驱赶仍在街上踯躅的行人。这么一来,咸阳街道和市肆里顿时混乱不堪,商社店铺纷纷关门,小贩们忙不迭的收摊,口中大叫:不市了!不市了!……街头巷尾,人如流水,小孩的哭声,妇女的叫喊声,骡马的嘶鸣声……交织成一片。
咸阳的商业坊,巴国的商社也和别国商社一样,大门紧闭。
在咸阳商业坊,巴国的商社规模不大,没有齐魏商社那般富丽堂皇,却很是幽静雅致。在咸阳的外国商社中也算是独一无二了。这个时期地商社与后世的公司有很大的区别。它既不是经营场所,也不是某一个商家的私产,而是身在异国的商贾们凑份子建成的公产。这种商社,表面上是接待本国商旅的寓所,实质上它真正地作用,却是联络本国商旅共谋共议,排解本国商旅间的纠纷。避免进货重复与买卖冲突,对外则尽可能地统一物价。以在秦国大市与他国商人更有力地展开商战争夺。
除此之外,一般的商社都肩负有一个秘密的使命,便是向本国官府禀报所在国的重大谋划与举动。各国官府与商旅,都将这种消息来源称做“义报”。义报永远都是秘密的,官府不公开赏赐,义报之人也永远不会公然署名。因了这个缘故,义报便有了一个通例:由商社归总拟成密书。由顺路商旅送回。
这是这个时期各国心照不宣的秘密,谁也没有因为这种秘密而限制商旅往来。毕竟,商旅财货流通也是国家根本,因此哪个国家也不能拒绝商旅。作为商人,则谁也不会因了这是义报而推委不做。毕竟,国家兴亡是天下大义,四海漂泊的商人也是有根地。因了这种种功能,商社便在事实上成了一国商人在他国的号令中心。仿佛一个国家长驻他国的民间‘谍报站’。
而在所有这些知名的商社中,齐国、魏国的商社是最为有名,也是最有实力的,
从春秋开始,齐国便是有经商风习的大国。管仲首创的“官府国营大市”,使齐国人学会了做买卖。从此商旅之风大开,齐国商旅遍布天下。到了齐威王时期,临淄齐市已经成了与安邑大梁齐名地赫赫商市。齐宣王后期又经苏秦变法,更加之齐国远处东海之滨,蹂躏商旅的大战几乎从来没有在齐国本土发生过,近百年的太平岁月,齐国人的财富几乎是眼看着蒸蒸日上,齐国商人便渐渐地超越了魏商楚商,成了天下举足轻重的商旅大国。但目前随着巴国的强盛,盐路地开通。巴国商社隐隐已有超越之势。
虽则如此。咸阳的巴国商社却依旧是不显山露水,在商业坊最为僻静的一角买了座很不起眼的三进庭院。眼下管理巴国驻咸阳商社的人就是巫山的大弟子巫鸣。咸阳如此动静,巫鸣便心知秦国定然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大事。作为巴国长驻咸阳的总干事,巫鸣与驻其它各国的商社时常互通信息,知道决不是诸侯进犯秦国,但那又是为何呢?……
思来想去,巫鸣觉得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秦国内部发生了重大的变故,但究竟什么却不得而知。沉吟半晌之后,巫鸣啪!啪!啪!连拍三掌,一个精悍黑衣人推门而入,对巫鸣深深一躬,肃然站立。
巫鸣对他说道:“阿嘎!,咸阳异常,定然有重大变故,你去打探清楚,究竟是何种变故,对我巴国有利还是有害。”
阿嘎闻言,没有多话,脚跟一碰,啪地一挺胸膛,随即便领命而出。
两个时辰之后,阿嘎仍然没有回来,此时地咸阳街道上已经是空荡荡的,各种声音相继消失,整个咸阳城一片坟地般地阴森。不一会,巫鸣便听到嘈杂的巡逻士卒的脚步与马蹄声络绎不绝,似乎是朝自己商社这边赶来。
巫鸣连忙伏门静听,见声音又渐渐的远去,阿嘎一夜未归,只到天明时,打扫庭院的仆人在后院拣到一块带血布片,交给了他。巫鸣展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三个潦草的血字:武王死。
巫鸣这些年来,闲暇无事之时,便经常教阿嘎读书写字,一看就知道是他笔迹,知道他这是用血的代价换回来的消息,不敢怠慢,当即便用信鸽飞报江州。
随后的几天,咸阳城里便流传着一个传说:说有一个列国的蒙面刺客,想要行刺武王,结果被大王的禁宫武士发现,好一场血战,那刺客竟然杀死武王十几名卫士,夺路而逃。有的传得更玄,说那个刺客会飞檐走壁,还有飞刀绝技,百步之内取人性命如探囊取物。又有人说可惜了一条好汉,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被千余铁甲卫士重重包围。力战之下,最后用剑将自己脸上的肉一刀刀割下毁容而死。
巫鸣听到这些传闻之后,他知道市人所传闻地刺客一定就是阿嘎,因为自己曾和他讲过聂政的故事,当时,不善言语的他竟然激动得拍案而起,大声赞道:好汉子!好英雄!
这阿嘎之所以也选择的也是这么一种壮烈死法。巫鸣知道他是怕被别人认出是巴国商社的人,想到这里。他不禁潸然泪下……
*********
二天后,龙锋便接到了咸阳信报,当他得知这是阿嘎用生命换来情报时,龙锋的眼眶湿润了。当初之所以安排他去咸阳,就是想让他一身本事有用武之地。死人!这些年来,龙锋见得多了,战场之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景象,他都已经能够做到熟视无睹。但这么壮烈地死法,却让他的内心感到了极度地震撼。
秦武王在洛阳举鼎受伤,不治身亡,秦国王族虽然密不发丧,但咸阳城内紧张的气氛已经显现。龙锋又看了一遍信报,该如何利用这次难得机会为巴国谋取更多的利益呢?阿嘎!你用生命换来的情报。我一定要你的死变得有价值、有意思。想定之后,冲着大书房门外大喊一声:“来人!请丞相进宫!”
不多时,弥衡便被王车接进江州王宫,得知秦武王身亡的消息,他先是一怔有些不能相信,当见到大王毫无半点说笑神情之时。弥衡这才确信无疑了,略一思索之后,便仰天大笑起来:“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啊!天佑巴国!天助我弥衡也!”
武王辞世,龙锋隐约知道对巴国有利,但究竟利到什么程度,心里却没有底,于是故做不解的问道:“这喜从何来啊?”
“这武王无后,这骤然一死,秦国必然大乱。臣闻宣太后与惠文后不和。这立嗣地问题必然引起轩然大波,现在秦国王室成年公子。便有公子壮,公子显,公子悝,公子稷等五、六人之多。究竟立谁这便微妙了,若因此发生内讧流血争斗,秦国便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说到这里,弥衡兴奋以极,大声说道:“最后无论是那一派获胜,秦国起码在三年以内无法对外进行战争,也就是说巴国西线暂时无忧矣!”
“三年无战事?……”龙锋手指轻轻叩击着书案,极力压抑着内心的不平静,说道:“三年,只要能保证西线三年无战事,我就可以腾出手来全力以赴的对付楚国,是否可以这么说,北进中原可以提前了?”
“北进中原的时间,肯定会大大的提前,但现在还为时尚早,此时,我们可以联系苏秦,让他迅速组织中原六国合纵攻秦,让秦国内忧外患一刻也不消停。”
“丞相果然妙计!”龙锋先赞叹一下,但他又往深里一想,缓缓的说道:“若秦国就此被灭,暂时的平衡被打破,似乎对我巴国来说也不能算是好事?”
“秦国定然不会就此被灭,臣周游中原十余年,对列国情形看得很透,中原诸侯其实是一盘散沙,只是被苏秦所描绘的巨大利益驱使下才勉强联合起来。即便如此,没有半年以上地时间,这合纵国的军队也成立不起来。”说到这里,弥衡笑道:“况且,我们也不需要他们真打,只要六国时刻保持对秦国的威胁便可,若是秦国真的危矣,就到了我们巴国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我们可以出粮,出军械,支持秦国咬住六国,让他们乱成一团,巴国才正好异军突起。”
“好!那就按丞相说的办!”龙锋兴奋地猛地一拍书案,大声问道:“说说,眼下我们该如何筹划?”
“眼下我们可以分两步走,首先通知苏秦,秦武王死了,国内大乱,正是攻秦的大好时机。”弥衡站了起来,在大书房的来回踱着,忽然停了下来,说道:“这第二步嘛,我准备出使秦国,其一是知会他们,宣布巴国脱离秦国,其二是告诉秦国,大王为感谢当年秦国没有灭国之恩,如秦国有难,巴国决然不会坐视不救,粮草军械任凭取之。”
“好!就这么办!”龙锋在心里琢磨了一下之后,便立即拿定主意,说道:“索性再大方些,你此去咸阳,我给你备一份大礼,将剑门关外的三个城送与秦国,以表示我巴国与之结好的诚意。”
“大王英明!”弥衡深深一躬。
“如此,你我便去分头准备。通知苏秦的事,我要巴国商社去想办法,你即刻准备去咸阳。”
弥衡摇着头笑道:“大王!咸阳之行要稍缓才好。”
龙锋有些疑惑,不解的说道:“迟些去?丞相难道不怕错过了最佳时机?”
“不然!”弥衡略一思索,随即便笑道:“这武王无后,骤然辞逝,秦国的公室为了夺位,定然会有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即便是宣太后与惠文后之间也必定有一场权力争斗。去得太早,两派尚未开斗,反倒容易使他们拧成一体共同对外,晚些时日,两边要么难分难解,要么已成血海深仇。我嘛,也才有周旋于两派之间的余地,才显得大王地诚意乃是雪中送炭啊,此乃斡旋之精粹也。”
龙锋一听,一边上下打量弥衡,一边在心里暗道:这厮地计策虽说也忒毒了些,但却是丝丝入扣,妙到了极至颠毫。转眼又想自己真是何其幸运,一个田双长于治理建设,一个弥衡攻于心计谋略。至于武将方面,覃毅文武双全,以后定然是国尉的不二人选,巴鹰、白起、乌龙甚至罗山都是大将之才……从这些人身上,龙锋似乎已经看到了巴国地未来。
弥衡被大王看得心里发毛,不解的问道:“大王若有不同见解,我们可以先行商议,再行定夺。”
“丞相算无遗策,我等着看戏便是。”龙锋哈哈一笑,“你去咸阳,江州民政上有郑长老监国,军事上调巴鹰回来主持,我便安心去会猎越王了。”
弥衡闻言,也跟着大笑起来,随后便告辞出宫准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