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军心不振
3个月前 作者: 目自翕张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张宝被杀,这一路黄巾军就算是被剿灭了,朱隽立即上表献捷。
朱隽的表奏送上去之后,封赏还没下来,命令就先来了。原来,张角兄弟都死了,可他们聚集的手下还有漏网的。赵弘、韩忠、孙仲三人在南阳聚集了数万人,声称要替张角报仇,可实际上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明显是用报仇的借口为非作歹。
现在朝廷的三路大军,卢植和皇甫嵩的合并了,并撤回了京城,还在外面的之后朱隽一路。现在朱隽也腾出手来,正好趁着得胜后气势正盛的时机,再讨三贼。
继续打仗没问题,有仗打才有功劳赚。可是朝廷驱使人去打仗,却没有封赏下来,这让全军将士都很不满。好歹你先把平张宝的封赏发下来,将士们的士气才能更盛,没有封赏,就算是得胜之师,被朝廷一盆冷水泼下来,士气也见底了。
朱隽也是无奈,朝廷现在确实很困难,本来国库就很空虚,黄巾军再造反,一连串的仗打下来,光是支付大军的粮饷就已经让朝廷捉襟见肘了,哪还有封赏的钱?
作为朝廷的忠臣,要体谅朝廷的难处,即使再困难,仗也要继续打,反贼也必须要平。朱隽召集诸将开会,摆事实讲道理,要求全军上下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早日平定叛乱,朝廷才会尽早把封赏发下来。
朱隽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一通语重心长的谈话之后,官军的士气稍有振作,全军开拔,杀向宛城。而三个黄巾匪首之间似乎只是联盟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朱隽大军杀到时,只有韩忠一部前来迎战。
这韩忠也是个庸才,如今连张角三兄弟都已经被官军打败了,他却还不服气,等官军到来后,竟然派出大军背城列阵,要跟官军野战。既然他主动把脑袋递过来,朱隽也没什么好客气的,砍他!
不过韩忠手里的兵力还是比朱隽多,朱隽也不能傻乎乎的硬拼,于是命令刘关张率部攻打西南角。以关张二人位箭头,官军的攻击势如破竹,将黄巾军的阵型捅出一个窟窿。韩忠一看不好,急忙派出手下最精锐的一部前去支援。
当韩忠手下最精锐的一部赶到西南角,刚把刘关张顶出去之后,朱隽亲率两千铁骑径取东北角。朱隽是官军的主帅,他的旗帜一动,率领的还是骑兵,顿时让韩忠大惊失色,赶忙又带着部下去增员东北角。可还不等这部分精锐到达,佯退的刘关张这边就再次发力,一下子就把黄巾军的阵势搅的稀烂。
黄巾军再次大败,好在这次他们是背靠着宛城,败了之后急慌慌的逃回城中,这才没有彻底溃散。
不过黄巾军虽然暂时逃过一劫,可也只是暂时而已。朱隽抓到的俘虏招出一个很重要的情报,黄巾军的粮草快要没了!
粮草是一支军队的命脉,没了粮食,再强悍的军队也得打败仗。得知这个情况后,朱隽大喜过望,索性也不攻城了,只是分兵堵住四门,不让韩忠逃跑,剩下的就是等待对方粮尽。
朱隽这一招够狠,韩忠很快就撑不住了,派人出来说要投降。可朱隽却不接受,这让刘备很不解,询问道:“当年高祖之所以能得天下,就是因为能招降纳顺,您为何拒绝韩忠呢?”
朱隽道:“此一时彼一时,昔日秦末、项羽时代,天下大乱,民无定主,所以高祖才招降赏附,收拢人心。如今却是天下一统,惟独黄巾贼造反作乱,若允许他们投降,就不能再惩处他们。造了反却不受惩处,让那些没造反的人怎么想?他们会不会都想博一下?能成功就是九五之尊,不成功投降就是,反正不会死。因此,绝不能接受韩忠的投降。”
刘备觉得朱隽说的有道理,只是不允许韩忠投降,他就必然会拼命到底。黄巾军都死光了不要紧,可宛城中还有无数百姓,黄巾军没吃的了肯定会去抢他们的粮食,最后都没吃的了,只能一起饿死。
刘备已经明悟到仁义之名对自己的好处,当然不能坐视满城百姓都饿死,于是又建议道:“大人说的对,不能轻易放过这些黄巾贼。但我们如今将宛城围的和铁桶似的,黄巾贼乞降不得,只能死战。万人一心,尚不可当,何况城内有数万之众。不如撤去东南,单攻西北,黄巾贼必弃城而逃,无心恋战,届时擒杀韩忠轻而易举。”
朱隽点头道:“好,玄德言之有理,就依此计!”
这条计策其实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无非是围三缺一。计策虽然简单,可从古至今无数人用过,却屡屡生效。其中原因很简单,眼看着油条活路,谁愿意去死?越是纪律松弛的军队,就越是无法抵抗这种诱惑。黄巾军是乌合之众中的乌合之众,更是如此。
结果不出刘备所料,一见东南没有官军,黄巾军立即蜂拥而出,韩忠想管都管不住,只好也跟着逃跑。逃出城好歹还可能油条活路,留在城里可就死定了。
黄巾军出逃,官军随后追赶。同时,早有官兵在东南方向埋伏好,而且分成好几路,杀出一路人马,截去一部分黄巾军,再杀出一路又截去一部分,很快就把黄巾军截成好几段,让他们首尾难顾。
关羽也是伏兵中的一路,他早早的看好韩忠逃跑的方向,恰到好处的杀出来,刚好把韩忠及其带领的数百人堵住。不过他却没有立即干掉韩忠,只是堵着不让他跑。等刘备赶到后,示意刘备动手。刘备明白这是关羽专门给他留下的功劳,感激的冲关羽点点头,然后开弓搭箭,一箭将韩忠射于马下。
韩忠一死,剩下的黄巾军更加没有秩序了,全都四散而逃。朱隽带着人马追杀数量最多的一股,刚追出五六里,突然迎面来了大批黄巾军。原来是赵弘和孙仲到了。
这个时候,官军没有得到封赏的后遗症爆发了。先前和韩忠的两战因为都赢的很轻松,所以还看不出官军战斗力的下降。现在先攻破了宛城,又追杀了这么久,体力都有所下降,突然间发现敌人的数量大增,再打下去即使能打赢也肯定伤亡不小,于是士气一下子就跌到了谷底,一向训练有素的官军竟然不想打了,转身就逃。
朱隽被气的暴跳如雷,却也毫无办法,只好暂退。可没想到这些官兵一退就退出数十里,竟然连刚占领的宛城都不要了。这下朱隽索性不生气了,他算看出来了,这帮混账东西之所以败的这么利索,分明是想逼朝廷赶紧把封赏发下来,不然打不赢仗啊!
其实下面士卒的想法也有情可原,他们打仗不就是为了封赏吗?你告诉他们要爱国忠君,他们才不听呢,爱国忠君能当饭吃?可朱隽不行,他是真的对汉王朝忠心耿耿,仗打不赢他就自觉愧对朝廷。
对于这样的局面,刘备和关羽也是一筹莫展。士气这个东西不是几句话就能鼓舞起来的,也许有能鼓舞起来的人,但那需要极高的威望,朱隽都不行,他们才来几天?就更别提了。
就在朱隽急的团团转的时候,突然一个人的到来让局势有了转机。
来的人正是孙坚。他的家世可比张飞强多了,张飞倾家荡产才聚集了五百人,孙坚也是自募士卒,也没倾家荡产,却一下子带来一千五百人,而且还是有名的淮泗精兵。
要说孙坚的武艺,虽说他有江东猛虎之称,可也未必比关张二人强。孙坚带来的精兵,也未必就比官军强。可他们的到来就能解决朱隽的难题,就因为他们士气充盈。
孙坚的手下可没经历过有功不赏的事情,而且他们来的太晚,黄巾军眼看就要平了,大的战役只剩下朱隽这一处,再不立功可就没机会了,所以人人奋勇。
有了孙坚这张牌,朱隽也就好打了。他立即调兵遣将,依然是围三缺一,留下东门,攻打其他三门。但这一次是以孙坚为主力攻打南门,其他方向的官军只需做个样子,牵制一下就好。
一打起来,孙坚果然生猛,没用多久就率先登上城头。赵弘还想把他赶下去,亲自来战,却反被孙坚干掉了。赵弘一死,黄巾军的老毛病就犯了,立即崩溃。
孙仲也想逃跑,不过他多长了个心眼,没从官军放开的东门逃跑,反而从北门逃出。北门正是刘关张三人所在,孙仲还想绕开,却被关张二人左右堵住,刘备趁机又是一箭,射落马下。
两个匪首都死了,剩下的黄巾军全都作鸟兽散。朱隽挥军追杀,斩首数万,杀的人头滚滚。关羽看的不忍,索性眼不见心不烦,找个地方歇着去了,才不参与这种屠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