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明升暗降(下)
3个月前 作者: 空空道人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十一章明升暗降(下)
目前的局势用陈子龙的话来讲就是“明知道是马士英和钱谦益下的套子,我们也不得不钻…真是太气人了!”
“唉,不钻不行…钻也不行…”唐王当时也是照例绕了一段口令:“不钻受人以柄…钻了自残双臂…对这种情况我只能用‘左右为难’四个字来形容,如果非要这四个字上再加四个字,我希望可以选择‘进退维谷’…”
话说回来,此次马士英和钱谦益联名推荐人选的确令王燃颇感头疼。准备前往山东的是现任左都御史的刘宗周,准备奔赴河南的是现任礼部侍郎的黄道周。
事实上,南明没有听说过这两位人物的实是凤毛麟角。就连王燃这样孤陋寡闻的人也听过不少有关这两位大儒的事迹。
对大多数读书人来说,刘宗周与黄道周不仅是文坛领袖、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刚正不阿的典范,正义凛然的代表,以及从不屈服于任何邪恶势力的先锋。
根据王燃原本时空的历史记载,这两位的确具备了儒家传统的守节忠君、敢于犯颜直谏、严于律己等特点。
清军南下后,两人均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气节。刘宗周清军入城后便绝食而死。而黄道周则主动亲命率兵出征后,不幸兵败被俘,终不屈而死。单从这一点上说,这两人与史可法可以比肩。
马士英和钱谦益之所以选择推荐这两位夫子的重要原因就是料定了王燃根本无法反对这个提议。虽然这个提议并不能使他们获取什么利益,但却可以扼制住王燃的发展势头。
如果现做一个问卷调查,估计南京城内百分之九十的士子都会支持刘宗周、黄道周深入河南、山东的抗清第一线…这么有才能、有名望的人,到了那儿肯定是一呼百应,那还不得大大加快光复中华的速度。
如果不是心中有鬼,你为什么要阻止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可是王燃心中的确有鬼。河南、山东是王燃的基地,是王燃南明立足之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王燃是牢记不忘。
当然对这个道理唐王等很明白,此次金陵保卫战中,贾政、陈子龙等人便是由于手中无兵权,大家又认为王燃远水解不了近渴,才会被迫出城谈判,导致这一死一伤的血淋淋教训。
可要是放这两个老夫子进去,王燃的这点家底估计用不了几个月就得全部“献身”国防事业了…这两个老头近清军围困金陵的刺激下已经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山河”的口号以及“立足鲁豫,挺进直隶”的策略。
王燃倒是听说这两个老头也颇通军事,据说黄道周还曾为《广百将传》作过注断。可是王燃对此持相当怀疑的态度…如果他们真有如此本事,怎么此次金陵保卫战中就没有发挥出来呢?
王燃判断的极正确,据原本时空的历史,不提刘宗周,就是黄道周对军事也完全只是纸上谈兵,他唯一的一次实战中便兵败被俘。
虽说王燃率军进攻山东前,便把河南交给了李岩、庄子固负责。领兵解围金陵前,也将山东交于了宫秀儿、谢启光等人负责,同时为防止出现意外,王燃还特地把精于推演的史湘云与晴雯分别留了这两个地方。应该说即便是主官完全不懂军事,只要善纳下言,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可是这两位老夫子以“追求完美”而著称,他们已经不止一次的对王燃的用人表示了不满…李岩是李闯的旧人,谢启光是曾经背叛过朝廷,宫秀儿一介女流,庄子固本是绿林,其余的将领也大都是囚犯出身,即便是目前驻守南京的阎应元原本也只是个微末小吏…我堂堂大明难道就没有可用之人了吗?
估计要是让刘宗周、黄道周领军山东、河南,估计王燃手下这群可以完全独挡一面的大将很快就剩不下几个。
至于王燃主持成立的野鸡大学等教育、科研机构,这些大儒眼里肯定也是“过于追求奇淫巧技”,命运也好不到哪儿去。
而且以这两位老夫子忠君的信念,王燃制订的“资助李自成,把清军的主力拖西南…”的战略方针肯定也会立马告吹…不出兵剿闯就已经很对不起朝廷了,还要帮助“杀君父之巨仇”?这两个老夫子提出“驱除鞑虏,恢复山河”的口号之前,一直竭力倡导“剿灭逆贼,为君父报仇”。
“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样,只要圣旨一下,我们就根本无法拒绝这两个倔老头进入河南、山东…”昭仁公主开始出主意:“虽然我们不能象对付张缙绅那样随便找个理由把他们抓起来,但架空他们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恐怕不行,”薛宝钗一旁摇了摇头说道:“这两位老夫子虽然人倔,但学问既然这么好,肯定不会傻…弄得不好,宝兄弟就会受到天下读书人的群而攻之,坐实他“拥兵自重、飞扬跋扈、割据一方、不遵皇命…”的罪名。”
关于王燃的这个罪名也是刘宗周老夫子先提出的。刘宗周以不畏权势,敢于弹劾权贵著称于世。
他刚任礼部仪制主事,就曾上疏弹劾过魏忠贤和臭名昭著的客氏,认为他们罪大恶极,“可斩也”。
正是对魏忠贤的弹劾使刘宗周士子中赢得了极大的声誉。而且正是由于这一声望,管他是宦官势力的劲敌,却未遭到任何诋毁与惩罚。
手握重兵的江北四镇中的高杰、刘泽清率军南逃,刘老眼中是不战而败,“可斩也”。
淮扬巡抚路振飞战前将家小送出城外,是倡逃,“可斩也”
只要是手握重权的人几乎都被刘宗周等人参了个遍,抚镇河南的王燃自然也免不了被他们参过几本。
一本是参王燃擅自拘捕朝廷派去的张缙绅,有“拥兵自重、飞扬跋扈、割据一方、不遵皇命…”之嫌。
再一本是参王燃到河南后,不仅没有全力剿闯,而且还私下资助贼寇,“置君父大义于不顾丧失为人臣之节…”。
如果不是王燃接连收复失地,功劳巨大。恐怕他们后的结论也是一样,“可斩也!”。
“不错,刘宗周、黄道周这两个老夫子的人气极旺,门生故旧遍天下,铁丝众多…”王燃说道:“要是有心人以此为借口挑起内乱,我们先前的努力都可就全部附之东流了…”
“真是左右为难啊…”昭仁公主叹了一口气:“这两个老夫子可真会给人惹麻烦…”
“宝兄弟,你打算怎么做呢?”饶是薛宝钗聪慧过人,也觉得此事真的是左右为难。
“左右为难?”王燃笑了笑:“我给他来个左右开弓…”
“左右开弓?二哥哥,你打算怎么阻止刘宗周和黄道周?”昭仁公主仰起的俏脸写满了疑惑。
“阻止他们干什么…阻止了他们,又会有别人跳出来…”王燃说道:“只有堵住源头,才是终的解决方法。”
“二哥哥,你的意思是…马士英和钱谦益这两个坏家伙?”昭仁公主若有所悟。
看着王燃笑着点头,薛宝钗追问道:“马士英和钱谦益自然要对付,可是眼前的事情要怎样处理?难道这次真的要让刘宗周和黄道周到河南和山东吗?”
王燃“嘿嘿嘿”笑了笑说道:“他们?现不是还等着‘三四辞而受事’吗?…我倒要看看,没人推荐,这两位‘知进退、懂廉耻’的大儒怎么去‘受事”!”
“哼,什么‘必三四辞而后受事’!”昭仁公主这件事后,对刘宗周和黄道周显然非常看不顺眼:“他们难道不懂‘君有命,不俟驾’也是儒家信条吗?”
说心里话,王燃对刘宗周等人的这种行事原则也是极为看不上。听说刘宗周从被任命为四品官太仆寺少卿起就坚持“必三四辞而后受事”,考虑到当时的交通条件,使者穿梭于道,一个“三四辞”就要费整整一年,这正如俗语所说“急惊风遇着慢郎中”。此多事之秋,真是什么事情都被这些虚伪给耽误了。
南明的势力重整问题上,王燃等人显然落了后手…他对官场的这种尔虞我诈还是有些不适应。
正当王燃琢磨左右开弓的具体方法,努力扳回先手的时候,马士英和钱谦益一方再次有了行动。
“二爷,”茗烟将手中的请帖呈给王燃:“这是钱谦益钱尚书的帖子,邀请您参加明天的时局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