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柯立芝繁荣”和“大跃进”
3个月前 作者: 永远的雄猫
一战结束后,美国经济迅速增长,甚至欧洲的经济复苏都依赖美国。一战后的经济繁荣之所以先从美国开始与其历史背景息息相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工业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一战初期,美国以“立”身份与交战双方进行军火交易,大战争财。同时由于美国远离欧洲战场,虽与后期参战,但与欧洲国家相比直接损失甚微,并成为战后大的债权国。因此,20世纪20年代初欧洲出现经济萧条后,美国的经济已经开始复苏。经济实力的前期积累为柯立芝繁荣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兴产业的展、生产合理化运动则是战后美国经济飞速展的主要动力。
23年美国总统哈定突脑溢血死亡,副总统柯立芝按宪法规定接任总统。柯立芝任总统后继续施行前任“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他强调美国政府要保护大资本家的利益。他认为“美国的事业便是企业”。官方不过问企业合并、组合和行股票等事项,放弃控制物价和调节生产的计划,一切放任资本家去干。
哈定任总统时就任意安排内阁成员,其任期内,贪污**成风。重大事件之一是内阁部长福尔将供应海军使用的一些政府油田转手到一批投机商人之手而从获取巨额“酬金”,海军部长、司法部长、退伍军人局局长都受到牵连。
到柯立芝任总统时,美国的经济展仍以较快的速增长,并逐渐趋向于繁荣,每年生产率增长到4。此期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近一倍。国民总收入从19年的6509亿美元增至29年的8281亿美元,提高了53左右。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了约38,人均收入从19年的620美元增至29年的681美元。美国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3年的38提高到29年的485。29年,美国拥有5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占当时世界黄金储备总额120亿美元的40以上(国当时的黄金储备拥有30亿美元)。
美国这次经济繁荣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的膨胀。汽车工业、电气工业、钢铁工业和建筑业的生产都出现高涨局面。20年代是美国汽车工业大展的时期,“美国人是世界上第一个认为理应拥有家用轿车的民族。”需求的增长和生产流水线技术的保障,使其实际生产量从19到1929年增长了255,汽车产量从1921年的1050万辆增至1929年的2600多万辆,平均每人就有一辆汽车。
汽车工业直接、间接地为50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并促进了石油、轮胎制造、公路修建及钢铁业的巨大增长。从19至29年,汽油产量从8600万桶激增至439亿桶。当时的钢和生铁的产量分别达到5700万吨和4300万吨,创造了历史高水平。次于汽车的重要的工业是电器机器和用具的制造业和电力工业。家庭主妇开始购买电熨斗、洗衣机、吸尘器及电冰箱等。
20年代的美国、收音机相当普及。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电话,开始进入富人家庭。家用电气产品总值21年还只有1060万美元,到29年已增至416亿美元。29年,收音机销售额由22年的6000万美元增长到842亿美元,收音机已普及于寻常姓家。有声电影也于此时逐步取代无声电影。电器的普及和工厂动力设备的电气化使电力工业的产值由19年的125亿美元增至29年的997亿美元:另一突出标志是建筑业迅速兴起。据统计,用于120个城市的房屋建筑的费用,19年约为120亿美元,28年上升到175亿美元,其大部分为非住宅建筑。这样,汽车工业、电器工业和建筑业成为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主要支柱。
促使20年代美国经济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技术革命刺激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机器的使用和技术管理方面的进步,使美国从23年到29年期间,制造业每个工人的每个工时的产量提到了32。19年至29年,整个工业生产率提高40,农业提高26。许多工业进行了技术改造。装配线技术汽车制造、造船飞机引擎及军火等部门广泛采用。
钢铁工业采用连续轧钢机,效率提高40至50倍。建筑业采用了电动工具,水泥搅拌机和传送带等。为了推动技术改造,从20年代开始,许多公司或**或联合进行研究工作。20年代美国工业继续进行了管理革命。到29年,大多数工业由具有专业训练的经理来管理。而且,许多大公司致力于有利于工业稳定的合并。整个20年代,老工业合并趋势均加速。
经济的展使城市人口增长。20年至29年的10年,有万人从农村流入城市。00年,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纽约、芝加哥和费城三个:20年代,同等人口规模的大城市增至10个,位于大城市周围的所谓卫星城获得迅速展。这些郊区成为上层阶级和产阶级的居住区,它们的展及其**性,同时抑制了心城市的扩大。
而国的展与美国不一样。由于国是从一个纯农业经济开始进入工业化经济的国家,因此,许多基础设施极不健全。铁血政府为了快实现工业化进程,不得不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集起来使用。而且国家要展的是以军事工业、装备工业、能源工业等为主的重工业,加上国外先进技术和大量资金的涌入,使国的重工业展非常迅猛,甚至达到了令西方国家担忧的地步。
从21年开始到五年后,也就是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国的工业生产率提高了50,农业提高了20,流水线生产模式已经占整个工业的70。由于大量引进美国的工业技术以及大量德国工程师和技工的涌入,进一步加强了国工业的技术突破和改造。接着紧跟美国进行了工业管理革命,大多数工业企业由拥有极强专业技能的经理来管理。由于直接采用了式工业,使国工业一个很高的上腾飞。
工业带动经济的高速展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到25年,国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达到了22个,从16年到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总共有约4000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但与美国不同的是,大城市的卫星城市并没有太大展,这跟国人的传统理念有关,其结果就是城市越来越大。比如重庆,建国前拥有120万人口,到了25年就达到了400万人,城市面积扩大了4倍;再如成都,已经建成了内环、一环和二环路,整个城市规模扩大了6倍,人口也达到了500万人。一个西南、一个东北,两个特大型的工业基地已初具规模。而沿海一带则成为国的金融心和轻工业及商贸心。
由于采用了一种被我称为“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的经济制,使国几乎所有重工业均掌握国营企业手,民营资本则几乎全部进入轻工业和商业。由于政府强有力的经济政策,使国工业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成爆炸式的增长。作为工业的战略支柱之一的汽车工业,除了载重汽车外,由于国普通平民当时的购买力还严重不足,汽车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轿车工业成为限制汽车工业展的一大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想到了现的国汽车市场上受欢迎的车型――微型汽车,于是提出了从两个方面同时着手的办法。第一就是大力展汽车出口,第二就是开微型汽车。展微型汽车的一个技术瓶颈就是动机和变速系统的小型化,这目前国外还没有解决,当然这也与他们还没意识到微型汽车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关。但经过大力攻关,且德国工程师和技工们的帮助下,终于22年由绥定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动力系统分公司成功地研制出“bp;该系列动机全重为119公斤~168公斤,功率为34~52马力,采用四缸,排气量09~16升。这种具有当时世界高水平的动机使国微型汽车工业得以迅速展。到1925年,已达到年产微型轿车(类似今天的奥拓)45000辆,微型货车(也就是今天的微型面包车)80000辆,使国平民购车不再成为天方夜谭。加上年产载重汽车12万辆和较高级的轿车1万余辆、越野车3万余辆,使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的汽车年产量达到了29万辆,摩托车50万辆。这个数字已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日本(年汽车产量不足10万辆),居世界第二位!但仍远不如美国,其当时的年产量已达到了1900万辆。
公路网的不足也是限制汽车工业展的巨大瓶颈,所幸的是,我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这两个五年计划占相当大比重的规划就是道路建设,到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50余万公里,并有7000公里左右的高速公路,当然还有几十万公里只能通微型汽车和拖拉机的乡村道路。除**地区外,基本实现了县县通公路,并长江的南京、武汉、重庆等地建起了6座铁路/公路两用跨江大桥,黄河也建成了9座黄河大桥。
铁路建设也成果喜人:二五计划结束时,全国铁路通车里程为12万公里,尤其重要的是修通了贯穿西北和西南的碎西线(碎叶至西安),贯穿蒙古的京余线(北京到余吾/贝加尔港),使祖国边陲不再是交通不便、物资奇缺的地方。逐渐完善的交通网络也为国家物资流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港口建设也达到了一个的高,海参崴、大连、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湛江等七大港口已达到年吞吐量为100万吨的规模;内河港口如南京、武汉、重庆、伯力等也达到了年吞吐量20吨的规模。
至于航空运输方面,由于国的航空工业刚刚起步,且航空技术储备太薄,因此不得不大量使用美国波音公司和寇斯蒂公司的产品。但我出于对未来战争的准确把握,仍要求各大城市及军事基地附近必须建立机场。二五计划结束,全国共有3000米长跑道的一级机场21个,客流量甚至超过了美国达到120万人次。
作为基础工业的冶金工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到二五计划结束,年钢产量已达到1100万吨(当然远不及美国的近5000万吨,但不要忘了,我所的那个历史上,国八十年代期其钢产量才达到5000万吨),绝大部分的钢厂也采用了连续轧钢等技术。各种有色金属的产量也达到了30万吨。煤产量甚至远远超出政府的预期达到了惊人的2亿吨。由于开了大庆、克拉马依和北方的恰拉、腾达大油田,使国的石油产量也远超过了政府的预期,达到了2000万吨。而四川盆地和川东北的绥定油气田的开,使四川主要城市的居民开始使用清洁的天然气作为燃料。
家用电器也开始进入国的家庭,主要由绵阳电子集团公司的产品占领着全国市场,由我暗地里投资到白玉表哥的公司开始大量生产各种通讯产品,电话已经开始进入一些高收入阶层的家庭,而各大国营及民营公司普及率是达到了50,没有装备电话的许多民间公司也习惯了大量使用邮电公司的电话和电报来进行业务联系。电风扇、收音机等也大量进入各大城市的居民家庭,而电灯、自来水等则早就进入了寻常姓家。国的电器也开始大量向国外出口,为国带来了多的利益。
至于人们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由于遍布全国的200多家国营民营企业的大规模生产,其年产得也高达1200万辆,颇受年轻人的喜爱,已基本普及全国各个城市及农村。一些较大城市如省会城市的年轻人们已经开始将奋斗目标投放到拥有一辆摩托车上。
铁血政府我的倡导下开始全国硬性推行低生活保障制、养老保险制、低工资制、高工作时间制等可以极大地缓和劳资双方矛盾的制。农业方面,除了大力加强类似于合作社的合作组织外,还广泛设立村民自治委员会,这使获得了土地的国农民不仅拥有了经济上的利益拥有了政治上的权益。全国农民已经非常紧密地团结铁血党的周围,成为铁血政府忠诚强大的支持力量。
农业机械也是我非常重视的一个工作,平原地区的农村,已经有30的耕地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和收割。大量由民营企业生产的拖拉机和按我的意思搞出来的农用车,也大大增强了农业机械化的展。到二五计划结束,拖拉机的年产量为35000辆,而农用车的年产量则达到了5万辆。
开的东三省和“北三省”(从苏俄手割取过来的领土,国北方因设置了三个省,所以被称为北三省)由于大量使用了“大棚种植”而变成了“北大仓”,其粮食产量已达到江南“渔米之乡”产量的一半以上。四川、江南及南方,由于大量推广了双季稻及三季稻,也使粮食产量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二五计划结束时,全国粮食产量达到了一五计划初的四倍,以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初召开的全国国代会上,铁血政府信心十足地宣称:将第三个五年计划内完全消除贫困。
整个国工、农业由于大量采用了了技术和技术革,使国的经济实现了被我称为“大跃进”的腾飞。而“大跃进”这一词也被国外媒体广泛引用,甚至若干年后被评为与“柯立芝”繁荣相等的经济成就。从一五计划开始到二五计划结束,国经济以每年38的惊人速爆炸式地增长,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达到了每五年便翻五番的水平。
二五计划结束时,国的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20亿元,农业生产总值达到90亿元,商业、金融业、外贸等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到90亿元。二五计划后一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比二五计划的第一年年增长5倍,财政收入达到32亿。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78元,全国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者达到2240余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为1亿0360万,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者为3533万。
本来,按说只要一个国家的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就可以被认为进入了工业化国家行列。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坚持认为只有从事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超过农业才能成为工业化国家。不过,现国的展也足够引以为傲了。毕竟现的国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日本
【……第十五章:“柯立芝繁荣”和“大跃进”----网字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