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节目录第十章 喜结连理枝

3个月前 作者: 银河索龙
    范晔要娶亲了,但汉代留下来的婚礼还是很繁琐的。


    范泰执意按“六艺”之中“五礼”之一的婚礼去办,因为冠婚为嘉礼,遵儒家规矩,婚礼中又有“六礼”,也叫奠雁之礼。雁象征着阴阳结合,雁不乱配,又象征着纯洁与忠诚。故此,从男方托媒求亲那日起,到迎新娘进门为止,有六道手续要办,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迎娶。完成了这六道手续,才能把媳妇娶到家里。


    范晔是儒门弟子,故其父范泰要求按“六礼”去办,范晔也就不再执意从简,随即确定了完婚日期。


    这一来,忙坏了亲朋好友,有的搭筑锅台,有的买花装被褥,有的收拾新房间,单等范晔前去迎娶宗柳的到来。


    且不说范泰与赵氏此时此刻的心情。却说范晔与伴娘范英及侄儿,启程后的第三天,来到了阔别已久的涅阳城,在宗炳家门前停了下来。当范晔看到宗炳家门上贴着崭新的大红喜字时,不禁喜上眉梢。原来是五天前,宗炳收到了彭城王发来的喜帖,喜帖上写明了范晔前去迎娶宗柳的日子。故而宗家早有准备。一切安排停当,单等姑爷上门迎亲。


    当范晔急不可耐地跳下车时,岳父宗炳和岳母岳氏已亲自迎接女婿来到了车前。


    范晔走上去施礼道:“小婿拜见岳父岳母大人!”


    岳氏急忙搀扶道:“哟,都是一家人了,一个女婿半个儿。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宗炳道:“快请蔚宗草堂用茶。”


    范晔前边走,宗炳夫妇两厢相陪,傧相和伴娘及众乡亲们尾随于后。到草堂客厅后,二位老人坐于上席,媒人宗悫把一只雁交给宗炳。范晔又深施一礼道:“小婿叩见岳父岳母大人!”


    “姑爷。快快请起!”


    宗炳搀扶着范晔,把雁放于一旁道:“请姑爷上座用茶!”


    宗柳已打扮停当,正坐在内房等候。


    范英对宗炳道:“世伯,时辰已到,请出新娘。”


    宗柳出房后,向父母施了叩拜大礼,禁不住哭了起来。


    岳氏为女儿擦着泪说:“好女儿,今日是你出嫁的大喜日子,要高兴才是啊。”


    宗柳道:“你们就我这一个独生女儿,我走后。你们咋办呀?”


    范晔道:“岳父岳母若想去建康,就和我们一起过,小婿一定视岳父岳母如亲生一样!”


    接着范晔向宗柳鞠躬,宗炳老夫妻俩伴着新郎走于前边,两个伴娘陪新娘尾随其后。


    出了大门。范英扶宗柳上了第一辆车。范晔随后坐于车前辕上,车夫把赶车鞭交给范晔。只见范晔扬鞭一甩,随着“啪啪”两声脆响,那马身子一纵,迎亲的车走向宽阔的大路,马不停蹄地向建康城驶去。


    经过三天两夜的奔波,终于到达了建康城墙脚下,范晔把马鞭子恭恭敬敬地交予车夫,跳下第一辆车,换乘第二辆车。他必须提前赶回家,在门口迎接新娘。此乃古时迎娶规矩,以示对女方的尊重。


    这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大街小巷熙熙攘攘,小孩子们欢歌雀跃,妇女们嬉戏骂俏,都把目光投向气宇轩昂的新郎,那些风华正茂的小伙,看着那礀色姝丽的新娘,不禁啧啧称赞。


    迎亲车停在范泰府邸大门口,新郎范晔早在门前迎候,只见他深深作了揖,便上前搀扶新娘宗柳下车,进了庭院。


    傧相刘湛主持婚礼,在一阵乐器声中,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进入洞房。


    正当婚礼结束时,门外仆人高呼:“彭城王驾到!”


    一脸喜相的刘义康,阔步走入庭院,先是对范泰拱拱手表示祝贺,随后又对新郎新娘道:“恭贺参军与夫人新婚之喜,祝你们百年偕老,举案齐眉,多生贵子!”


    范晔和宗柳深深地向刘义康鞠了一躬:“谢王爷恩典!”


    刘义康向外边招了招手,侍从们把一块大匾抬了进来,众人一看,上书“恭贺新婚”四个金光闪闪的隶书大字,人们顿时欢呼起来。


    范泰喜气洋洋地把刘义康让进了客房。


    这天晌午,范家举行了盛大喜宴。席间,按照习俗,范晔夫妇俩逐一给客人们敬了喜酒,客人们吉利的祝贺语随处都可以听到,有的是“珠联璧合,凤翥鸾翔”,有的是“凤凰鸣矣,琴瑟交之”,有的是“白头偕老,同心永结”,有?p>


    氖牵骸胺蚱薅靼缟笞印薄q缦恢背中交苹枋狈郑腿嗣遣琶娲硪獾胤追桌肴ァ*?p>


    新婚之夜,宗柳在烛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姣美动人,尤其她那面如荷花、唇红齿白、山根端正、眉清目秀的面孔和体态修长的身段,不禁使范晔心花怒放,他迫不及待地与宗柳喝过交杯酒后,便脱衣就寝了。


    两人心中像喝了蜜糖一样,洞房内不时地传出他俩的窃窃私语声……


    bt2四


    ht在范晔和宗柳成亲后,刘宋王朝又发生了具有历史性的变化。高祖刘裕驾崩后,自然由长子刘义符继位。少帝时年一十七岁,恰逢爱玩年龄,时常游戏无度,好与左右狎昵,朝廷大事全权委托大臣,遣诏尚书仆射傅亮为中书监尚书令,与司空徐羡之、领军将军谢晦、南征大将军檀道济同心辅政。


    几位大臣根本不把少帝刘义符放在眼里,早在高祖活着的时候,谢晦曾劝告道:“陛下年高体弱,应该思考万世帝位的事情。君王神位至重,不应该使没有能力的人袭此帝位。”


    刘裕想了想问道:“庐陵王刘义真如何?”


    谢晦道:“德轻于才。非人主也。”


    刘裕道:“今日之事,本所甘心,义符确实没有什么耸人听闻的大错,既无凶酷杀戮大臣,又没有宫闱**的恶行。说到底就是爱玩。日后,谢爱卿要悉心辅佐才是。”


    谢晦道:“承蒙皇恩,微臣就把小王爷扶上马,送他一程。”


    刘义符继位后,暗中准备好久,欲与谢晦交谈,很想给这位父皇身边的红人留下深刻印象。谁料想,谢晦对刘义符早有成见,总是爱答不理。


    谢晦、徐羡之、傅亮等人早就暗中策划废掉少帝。次立者理应是刘义真,可这位少主王爷不为几位大臣看好。就先上书奏列他的罪行,废为庶人,迁到新安软禁起来。接着,几位大臣又把德高望重的武将江州刺史王弘和兖州刺史檀道济召入朝中,告以废立之谋。少帝在华林园搭了个市场。亲自穿上商贩服装。买卖东西取乐,兴尽后又与左右登船巡游天渊池,夜里困后就宿在船上。檀道济奉诸文臣之命,引兵突入,徐羡之等人随后,少帝未及穿衣,军士闯入,立杀两个侍者,少帝手指也受了伤,被扶出东阁。缴了玺绶,由士兵押送回太子宫软禁起来。


    众大臣谎称皇太后宣旨,废少帝为营阳王,迁到吴地的金昌亭软禁,不久派人杀他。少帝尚武力,见来人杀自己,就挣脱而逃,一直跑到昌门的大门口,才被追赶的士兵们用木杠敲击脑袋而亡。接着,徐羡之又派人杀刘义真于新安。然后,百官备法驾迎武帝第三子宜都王刘义隆于江陵。礼部尚书蔡廓在事变后对傅亮道:“营阳王在吴地,应该厚加供奉,一旦有不幸发生,你们这些大臣肯定有弑主之名。如此想立身于世,又怎么可能呢?”


    傅亮道:“我当时和徐大人商议时,听到要杀少帝,便派人快马阻止,信收到时少帝已经被杀,宜都王刘义隆临危不变,刚毅果决,处事不凡,的确有英主之礀。”


    江陵诸将听说少帝和庐陵王刘义真双双被杀,都是疑虑重重,纷纷劝阻刘义隆不要去建康继位,以防又被大臣杀害。宜都王属下司马王华力排众议道:“先帝有大功于天下,四海所服。少帝虽不堪重任,但天下人望无改。徐羡之中才寒士,傅亮出身布衣诸生,都没有司马脀和王敦大将军那样篡夺的心机。庐陵王义真聪明严断,如果继位后肯定不能容忍这几个人,故而被杀。几位重臣认为殿下您宽容慈仁,而且越过义真迎戴您,希望您心里感激他们,由此握权自固,他们以少主待您,应该没有太多的妄念。”


    刘义隆听后,果断决定,毅然东行。见到傅亮,问道:“傅爱卿,少帝及庐陵王为何被杀?”


    傅亮又惊又喜,流汗沾背,口不能言。


    刘义隆以自己亲信严兵自卫,乘船直达建康,即皇帝位,是为文帝。


    徐羡之等人觉得宜都王原来掌握的荆州是军事重地,就委托谢晦为荆州刺史为外应。谢晦和蔡廓道别时问道:“蔡大人,我能免祸吗?”


    蔡廓道:“谢大人受先帝顾命之恩,废昏立明,道义上说得过去。但杀了人家两个哥哥又在殿下称臣,挟震主之威,据上流之重,以古推之,免祸太难啊!”


    谢晦开始以为出不了建康,上船后回头一望,高兴地对蔡廓道:“今得脱矣!”


    蔡廓道:“谢大人不要高兴得太早,要提防无形之网向你撒来才是。”


    果不其然,宋文帝继位后,先以高官厚禄,稳着几位大臣,任徐羡之为司徒,王弘为司空,傅亮加开府仪同三司,谢晦加封卫将军,檀道济晋号征北将军。


    事过三年,宋文帝见时机成熟,便下诏暴露徐、傅、谢数人的罪恶,命令有关部门捉舀法办。中书省的谢世休得知消息后,慌忙派人通知徐、傅二人。徐羡之跑到城郭烧陶的洞子里上吊自杀。傅亮跑到路中被堵截,抓回武帐冈。宫殿中,文帝下诏道:“念傅亮江陵奉迎的诚心,当使你诸子无恙。”


    傅亮高傲地问道:“你这样肆意杀戮大臣,当初真不该拥立你为皇帝,我等瞎了眼睛!”


    于是,宋文帝诛杀傅亮和徐羡之二子、谢晦儿子谢世休后将傅亮的妻儿们流放到建安去了。


    谢晦正在帐中与司马庾登之商议伐魏之计,忽有人入报道:“不好了,司徒徐羡之、左光禄大夫傅亮,已身死家灭了!”


    谢晦听后,不禁跃起道:“果有这等事吗?”


    言未完时,又有人入报道:“不好了!不好了!黄门侍郎二相公,新除秘书郎大公子,并惨死都中了!”


    谢晦“唉哟”一声,晕倒在座上。左右急忙抢救,灌入姜汤,方才醒了过来。


    谢晦有二女三男,大女儿嫁与彭城王刘义康为妻,二女儿嫁与新野侯刘义宾为妻。长子谢世休为秘书郎,二子谢综、三子谢约都在朝中谋事。其势力不可低估。想到文帝不会放过自己时,便组织精兵三万,意欲抵抗朝命。


    文帝得知消息后,从广陵召回檀道济,说:“谢晦在荆州抗表犯上,威胁建康,不知你有何良策?”


    檀道济道:“谢晦老练干达,富有谋略,我过去与他同从武帝北征,入关十策,有九策出于谢晦胸中,但他无从率军决胜于疆场,戎事非其所长。若陛下信任,可让微臣领命征讨。但老臣有一个请求,不知当否?”


    文帝道:“檀将军请讲!”


    檀道济道:“若能1容彭城王府范参军调属下为右卫1容军,必能一战1容谢晦擒之。[通知:请互相转告乐文唯一新地址为]d联准你的请奏。“文帝即刻下诏,命檀道济统军数万,以范哗为先锋,择日溯江而上,一举平叛谢晦抗表集团。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