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法军北犯
3个月前 作者: 自由的老枪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距离大清国旧历年还有三天,一支法军先头部队越过宁平逼近河内。法国人选择在大清国的年关发动攻势,显然是蓄谋已久,目的就是趁着过年的机会,迅速达成作战目的。1月下旬,法军统帅孤拔接受任命,担任法国远征军司令。随即孤拔命令安南舰队司令官里维利率领战舰20艘、商船若干,远征军官兵5000人,分海路北犯。
里维利率领陆军占领宁平后,兵分两路。3000法军,一路沿着府里、河东直逼河内。2000法军沿着海岸线目标是攻占南定、太平,并策应舰队攻占海防。由于这些地方都是安南部队驻防,他们的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说在法国人眼里,安南军队其战斗力可以用长着犄角的绵羊来形容。
现在我们有必要还原真正的历史,详细谈一谈中法战争渊源。历史上法兰西共和国,就是军事大国。作为一个大陆国家,其陆军的战斗力在欧洲名惯遐迩。当年拿破仑统帅的那支法国军队横扫欧洲、所向无敌。可是自从拿破仑败走滑铁卢后,法军开始走下坡路,但仍然是欧洲陆军第一强国。
伴随普鲁士的崛起,日耳曼人出现了一位强悍人物,号称铁血宰相的俾斯麦。两个欧洲老牌的仇家征战不断,普鲁士人经过卧薪尝胆,并于1870年爆发了第二次普法战争。是役,法国军队大败于色当普鲁士人之下。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路易-波拿巴,也就是拿破仑三世成为普鲁士人的阶下囚。不仅如此,包括众多的元帅将军、能塞满一火车的军官,以及10万法军士兵。
战争让法国军人付出了25000名士兵的伤亡代价,普鲁士人报了当年的奇耻大辱。普鲁士人占领巴黎后,竟然在富丽堂皇、极尽奢华的凡尔赛宫再次羞辱法国人。次年,普王威廉皇帝在凡尔赛宫,举行声势浩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典礼加冕,法国人可谓是颜面扫地,真是胜者王侯败者寇,只能任人宰割。
法国人不仅仅是失去了欧洲第一军事强国的头衔,更要命的是,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要求法国政府天价战争赔款―50亿金法郎。什么概念,金法郎相当于等同的黄金而不是法郎纸币。忍气吞声下,由此法国进入动乱时期,并相继出现了巴黎公社等。民众居然反对共和制支援保皇党,两派的争斗一直闹到1875年,共和派夺回议会控制权才罢休。
元气的大伤,致使法国仅次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以及庞大的远洋战舰和商船队,在整个70年代在海外殖民地毫无建树。为了偿还天价战争赔款,法国人的眼光自然而然瞄向安南,瞄向懦弱的大清国。为了能恢复法兰西的荣耀,必须众志成城积蓄力量,这是中法爆发战争的真正原因。
现在我们聊聊当时大清朝的状况。当时大清国大乱初定、小乱不断、内外交困且不说它,可以说经过镇压太平天国后,支撑大清江山的不是清廷正规军八旗绿营,而是私人武装团练―湘军、淮军。要知道这些团练完全是私人掏腰包维持,朝廷不拿一文钱。后来清廷以“报销”的方式提供部分银两。私人武装支撑一国江山,可谓是滑稽到家了。
现在摆在清廷面前的两大心病是海防和来自北方的威胁。自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北极熊吞并了远东、新疆大片土地,这头北极熊的獠牙已经瞄向了满清的龙脉之地,不然的话清廷也不会鼎立让左宗棠收复新疆。而大清江山的海防更是重中之重,因此作为从属国的安南,面对法国人的步步蚕食,希望获得宗主国的保护,只能是一厢情愿。
可以说清廷出于颜面,必须有所表示。所以从一开始清廷并不是全力保护安南,况且清廷的战争准备只是做做样子,这就为后来的一连串失败埋下伏笔。坦率说镇南关大捷只是挡住了法军的进攻、重创了法军而已。另外与法军轻敌、战争准备不充分有关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安南北部是山区,糟糕的地形也限制了法军的攻势。要不是清廷苟合,后面的结局很难说。
进入19世纪80年代,清廷意识到现代武器的重要,在八旗绿营中猎装了洋枪、洋炮。说到武器,表面看八旗绿营并不输于法军,其制式武器是雷明顿单发步枪。战斗力强悍的淮军少量装备了先进的雷明顿连发步枪。清军猎装的火炮是仿制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和法国的加纳行营野战炮。另外还有自制的开花炮。
武器先进了并不代表有了强大战斗力,因为八旗绿营的军事思想仍然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法军士兵制式武器是雷明顿单发步枪,法军的优势在于装备了清军没有的速射野战炮和“哈乞开斯”旋转机关炮,其重型火力密度占绝对优势。
实际上讨论双方的武备有些半斤对八两的噱头,战场敌我双方的较量是综合因素构成,尤其是进入热兵器时代,对阵的双方不仅仅拼的是人数,而是拼后勤、拼经济、拼技术、拼勇气、拼毅力的综合体。满清八旗绿营,此时早已失去入关时的威风和锐气。
作为大清国常备军,满清八旗绿营早已是落日黄花,糜烂而不能战。史书曾详细记载,此时的八旗绿营虽然保持60万兵力,但几乎成为吃喝嫖赌抽的代名词。尤其是八旗子弟更甚,完全变成只会遛鸟、逛街、赌博、玩女人的纨绔子弟。由此可见,清军八旗绿营与能征善战的法军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至于说道胜负也就不用再鼓噪。
说到爱国,满清王朝200多年的统治,完全采用愚民政策。老百姓根本没有国家的概念,当兵吃粮完全是为了生存。打仗、战争是朝廷的事情,与草民没有任何关系。大清国的臣民,百分之九十是文盲,虽然有少量有文化的汉臣摇旗呐喊、励精图治。但是残酷的现实,只能是暂缓困境,治标不治本。如果没有外来因素,可以说清廷控制少量文人的愚民政策是非常成功的。可是世界进入海洋热兵器时代,清廷的国策注定是一步死棋。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成全了曾国藩,包括其麾下强悍的私人武装―湘军。清廷不需要能人、需要奴才。绞杀了太平军,战绩辉煌的湘军便失去存在的价值。说白了湘军是私人武装,随时威胁朝廷安危,而八旗绿营是奴才听话。叛乱镇压了,曾国藩被迫遣散湘军,但是他聪明的玩了一个噱头,那就是裁兵不裁将。如此这般演绎出来的淮军,成为稳固大清江山的军事力量。湘军与崛起的淮军,竟然活跃三十年之久,是私家军在支撑大清朝的半壁江山,这在世界各国历史上绝对是异数,令人扼腕悲哀。
回到本书的情节,主人公正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卧薪尝胆培植自己的军事力量,并且在各个领域入手准备。邓子轩不担心八旗绿营,实际上对手就是湘军、淮军,另一个最强悍的敌人是洋人。邓子轩选择第一个对手法军,其目的有四。
第一,一战成名,威震天下。第二,逼迫清廷把目标对准自己,借此揭竿而起。第三,法国陆军的战斗力强于英军,如果在战场上打败法军,日后面对英军、湘军、淮军,士兵们就会在精神上、士气上勇敢无畏,并为彻底推翻满清王朝创造条件。第四,以此为契机,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唤醒民众为争取自由二战。
法军北进的战火首先在府谷拉开帷幕,守卫在府谷的是安南小朝廷的军队,兵力有1万人马。这时候两军对阵依然是摆开阵势。安南军队在城池上布防,密密麻麻的人群简直像蝗虫。法军士兵列队排成进攻队形,火炮按照步兵操点错落有致布阵。
“报告将军,火炮准备完毕!”一名高大的法军军官向里维利禀报。司令官里维利头戴高筒帽,有些蔑视的拔出指挥刀,接着指向前方。顿时炮火轰鸣、黑烟弥漫。此时西洋各国的火炮已经猎装开花弹,炮弹在城墙上炸响,奏响了进攻的号角。
爆炸的气浪四处飞舞,安南军防守士兵太密集,眼见得士兵的尸体在空中飞舞,死伤无数。炮弹爆炸的效率简直是高的离奇。安南军那里经过这种阵势顿时乱套了,只是一轮炮火,安南防军最高指挥官便下令逃跑。兵败如山倒,安南军像羚羊般的溃败速度简直惊人,不少吓傻的士兵干脆举起白旗投降。
见到这番情景,司令官里维利命令停止炮击,接着命令士兵前进。“将军阁下,对面守城的不是清军、也不是黑旗军是安南军,我们的情报有误!”一名属下道。“这些安南猴子浪费了我们的炮弹,命令部队迅速占领府谷向河内挺进。”
眼下河内北部的太原似乎很安静,仿佛与世隔绝。暂编第2旅旅部,冷一飞与第4团长哈立德以及几名作战参谋注视着军事地图沉迷不语。“旅长,根据侦查,法军轻松占领了府谷,兵蜂直指河内。我不明白,刘永福为什么不让我们参战?”哈立德询问。
冷一飞耸耸肩道:“这几年刘永福购买了大批洋枪,他认为自己的势力完全可以顶住法国人的进攻。况且河内有安南军3万多人,他认为完全可以一战。另外咱们的势力逐渐扩大,已经让他起了疑心,这是不让我们参战的主要原因。”
“没有想到法国人来的这么快,咱们没有换装,这仗怎们打?”哈立德郁闷。正在这时外面传来马蹄声,“报告旅长,何副旅长驾到!”一名属下急报。随着话音,何猛匆忙进来,“旅长广州派人来报信,总司令已经从上海起程,这是他给你的命令!”何猛说完把一张点电报纸递给冷一飞,显然这是邓子轩从上海发电报的原文。
冷一飞迅速看完电报果断道:“总司令已经从上海动身南下,通知连以上军官,立即召开军事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