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寂寞剑客
    马跃道:“不过,该如何防备火攻呢?”


    贾诩道:“吴、楚联军要想火攻,无非有两种方式。”


    马跃道:“哪两种?”


    贾诩道:“一者两军相接,利用弓箭手放火箭,不过这样一来,就是两军正面交战了,吴、楚联军的弓箭手数量远逊于我军,到时候吴、楚联军烧不成我军战船不说,只怕还会反过来被我军烧掉战船,二者派船装载引火之物偷偷靠近我军船队,然后突然举火袭击,险此二者再无别的办法。”


    马跃回想起正史中周瑜之所以能一把火烧了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可不正是因为中了黄盖的诈降之计,让装满了引火之物的艨冲斗舰冲进了连环大船船队里才坏了大事?如果当初曹操没有中计,没有贸然率领大队战船出寨接应黄盖,也许历史就将改写了。


    想到这里,马跃不由心头一动,问贾诩道:“也就是说,只要不让可疑船只靠近,吴、楚联军要想实施火攻就只能从正面发动进攻?”


    贾诩道:“正是。”


    “哈哈,好,这的确是个好建议。”马跃欣然道,“大家还有没有别的建议?”


    帐中一片肃静,马跃正感到失望时,鲁肃忽然出列奏道:“陛下,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不过却也想到了一个笨办法。”


    马跃忙道:“子敬快说。”


    鲁肃道:“长江江面宽阔,自西陵峡以下最窄处也有五百余步,不过却不深,尤其是江面最阔宽处,其深度更是不足两丈,我军既然可以在乌林港近四丈深的水中打下木桩然后在水上搭建水寨,那么为何不能直接在江面上搭建水寨呢?”


    马跃闻言一呆,愕然道:“在江面上直接搭建水寨?这是为何?”


    鲁肃道:“水寨有寨墙、有箭塔,可以抵御吴、楚水军的进攻啊,陛下请想,如果我军能在江面上搭建起一座足够庞大的水寨,从长江北岸一直延伸到长江南岸,江山可以自如穿流,可船只却无法通行了,这样一来整条长江航道岂不是要被截为两段了?”


    “这……”


    马跃心头一跳,眼前忽然浮起一幅诡异的画面。


    宽阔的长江江面已经成了一片庞大的工场,几名士兵攀爬在斜伸出船舷的木架上,正挥动硕大的木锤将一截木桩使劲砸进江心,不远处,耸立着一排排木桩,许多小船正在穿梭运输木材,工匠们正忙碌地将横梁架到木桩上,再后面则耸立着搭建好的寨墙。


    寨墙前遍布锋利的鹿角,尖角向前,随时准备着扎穿试图靠近的战船船舷,寨墙后耸立着一座座箭塔,严阵以待的弓箭手正警惕地守在箭塔上,随时准备抵御来自水面上的袭扰,水寨中央,几座更大型的高塔上,则耸立着几架庞大的投石机,就像一头蛰伏的猛兽,正等着猎物送上门来。


    鲁肃道:“这办法虽然笨,需要耗费的时间恐也长达数年之久,可好处就是我军可以步步为营、节节推进,吴、楚水军就是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鲁肃并没有说错,这的确是个笨办法,但却笨得根本无从破解。


    吴、楚水军如果强行发动攻击,由于缺乏来自陆地的步兵配合,其结果就相当于以水军强攻拥有完善防御体系的凉军水寨,就算有所斩获自己也势必会损失惨重。


    最终,凉军的水寨推进战略将演变成旷日持久的水上攻防战,凉军损失的是廉价的步兵以及取之不尽的木材,而吴、楚联军损失的将是精锐的水军将士以及有限的水军战船,凉军步兵数以百万计,而吴、凉水军却仅仅只有十万余人,所以最后首先坚持不住的肯定是吴、楚联军而不会是凉军!


    “陛下,这办法不错!”贾诩击节叹道,“臣以为值得尝试。”


    “好!”马跃欣然道,“鲁肃、徐晃听令!”


    徐晃、鲁肃急踏步上前,朗声应道:“臣在。”


    马跃道:“徐晃可率本部十五万荆州兵听候鲁肃大人调谴,择地搭建贯通南北两岸的超级水军大寨!”


    “臣遵旨。”


    徐晃、鲁肃拱手一揖,领命而去。


    马跃又道:“法正、方悦、张绣听令。”


    法正、方悦、张绣三人急上前应道:“臣在。”


    马跃道:“率兵三十万,分三处扎营,就地搭建浮桥,以吸引吴、楚水军分兵袭击。”


    “臣遵旨。”


    法正三人也领命而去。


    马跃又道:“蒯越、高顺听令。”


    蒯越、高顺急出列应道:“臣在。”


    马跃道:“在乌林港水军大寨内打靠连环战船,待连环战船打造完成之后,可率二十万弓箭手登船出击,协助甘宁水军从正面强攻赤壁,争取一举歼灭吴、楚水军主力。”


    “臣遵旨。”


    蒯越、高顺亦领命而去。


    待诸将皆各自领命离去,马跃才得意地仰天长笑三声,环顾众人道:“朕三箭并发,倒要看看曹真、孙权小儿如何招架?哈哈哈……”


    第362章


    赤壁之战(上)


    夏口,东吴水军大寨。


    周瑜正召集吴军将领议事,忽有小校入报:“大都督,楚国丞相诸葛亮携大将军张辽、骠骑将军张郃、水军都督蔡瑁于帐外求见。”


    “哦?”周瑜神色一动,欣然道,“诸葛亮?”


    大将太史慈道:“诸葛亮来干什么?”


    祖郎道:“该不会是来讨取联军的指挥权吧?哼,我们吴军是来帮助楚国杀凉贼的,可不是来给楚国君臣当奴隶的,想让我们吴军听命于楚国丞相,门儿都没有。”


    “哈哈。”周瑜朗声笑道,“祖郎将军多虑了,诸葛亮此来非但不是为了讨取指挥权,只怕是要将楚国水陆大军的指挥权拱手让与本督。”


    “哦?”祖郎不信道,“末将不信。”


    周瑜微笑道:“将军敢赌否?”


    祖郎大声道:“有何不敢。”


    “好。”周瑜长身而起,朗声说道,“传令,有请楚国丞相诸葛亮一行。”


    小校领命而去,帐外旋即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当诸葛亮一行从容入帐时,周瑜才笑吟吟地站起身来,拱手作揖道:“哎呀呀,诸葛丞相及诸位将军大驾光临,本督因军务在身未能远迎,失礼失礼。”


    诸葛亮也是拱手一揖,微笑道:“大都督见笑,叼扰之处还请见谅。”


    “丞相客气了。”周瑜肃手道,“请坐,诸位将军请坐。”


    早有亲兵搬上席案,置于周瑜主案左首,诸葛亮也不推辞与张辽、张郃、蔡瑁诸将欣然入席,周瑜这才欣然说道:“丞相,三位将军,此次马屠夫扬言欲与我主及楚皇会猎于赤壁,可谓狂妄,我主已令本督统率三军尽前来夏口听命,所谓个人荣辱事小,吴、楚存亡事关重大,为了联手共抗强敌,本督决意举东吴之兵听从丞相调谴,丞相且不可见外。”


    诸葛亮欣然点头,悄然侧头掠了张辽、张郃一眼。


    张辽、张郃不由面露羞郝之色,来夏口之前,两人还对楚国水陆大军要听从于吴国大都督而耿耿于怀,却万万没有想到吴国大都督周瑜为了顾全大局,竟然主动提出要让吴军听命于楚国丞相,这份胸襟、这份肚量,当真是令人钦佩不已。


    诸葛亮一正脸色,肃然道:“大都督,亮有一言。”


    周瑜亦肃然道:“请讲。”


    诸葛亮道:“大都督用兵之能天下皆知,纵然是马屠夫亦自愧不如,我楚国虽然不乏英勇大将,亦不乏智谋之士,但若论统兵之能,却无人能出大都督之右者!是故,我主决意举全国之水陆两军,悉听大都督调谴,今有我主佩剑在此,楚国将士但有不遵大都督号令者,皆斩之!”


    说罢,诸葛亮一挥手,早有张辽亲自呈上曹真的佩剑——赫然是曹氏传家之宝青虹剑。


    诸葛亮话音方落,帐中吴将纷纷色变,一个个全都睁大眼睛瞪着周瑜,尤其是祖郎更是差点连下巴都掉了,这诸葛亮怎么搞的?


    真要让楚国水陆大军听从大都督调谴?


    周瑜急忙遥向西方拱手一揖,肃然道:“楚皇厚爱,瑜感激五内,不过瑜实不敢当此重任,且吴军此来楚地实为助战而来,楚国为主,吴国为客,瑜岂有反客为主之理?还请丞相奉还楚皇宝剑,并代转楚皇,吴军此来楚国乃是为了吴、楚之生死存亡而战,绝不会为了保存实力而隔岸观火。”


    帐中的吴军将领纷纷又将目光转向诸葛亮。


    诸葛亮沉声道:“大都督如果忍心看着楚国大军为凉军所灭,亮即将此剑奉还我主。”


    诸葛亮这话无疑是说得极重了,意思就是说你周瑜如果不领此剑,那就是见死不救,有意让楚军自生自灭,话说到这份上,周瑜当然是不能再推辞了,更何况周瑜内心其实也并未打算推辞,大家都是明白人,放眼荆、扬,除了他周瑜,还有谁能担当此重任?


    刚才说那些虚的,不过是摆摆场面。


    张辽、张郃、蔡瑁亦适时离席,单膝跪倒在周瑜案前,极为诚恳地唱道:“某等情愿受大都督节制,若有阴奉阴违之举,情愿领受军法。”


    “瑜若执意不受,倒是矫情了。”周瑜肃容道,“也罢,既然如此,本督就不客气了。”


    张辽、张郃、蔡瑁三将起身抱拳道:“愿遵大都督号令。”


    周瑜点了点头,朗声道:“张郃听令!”


    张郃急上前应道:“末将在。”


    周瑜道:“派兵在长江南岸大肆修筑烽火台,监视对岸凉军的一举一动。”


    “得令!”


    “蔡瑁听令。”


    “在。”


    “派水军晶夜巡视长江,尤其密切监视乌林港水军大寨,但有风吹草动即刻回报!”


    “遵命。”


    “张辽听令。”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