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节 陈发老汉的一记耳光
3个月前 作者: 四十八顷村
陈秀丽真的急了,在这种革命的最紧要关节,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你管什么管,你能管个屁,你怎么管到底,别再给我老陈家丢脸了,给我滚回家去吧!你娘快让你给气死了呀!背兴的玩意儿!”
人堆儿里,突然蹿出来一个人,朝着陈秀丽的脸蛋子就是一记耳光!
这个蹿出来的人就是陈秀丽的大,陈发老汉!
头一天晚上,闺女回来的很晚,让这个当大的很是纳闷儿。
“唉,这闺女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她去哪儿了呀?”
“说是去找马红学商量村子里的革命事业了,我还让她早回来了呀。”
“唉,跟那个马驹子商量什么革命事业呀,还是先把自己的事儿处理好吧。”
老两口儿躺在炕上,心里惦记的还是自己的闺女。
“娘,大,我回来了。”
终于,闺女回来了,语气很是轻松,好像很是顺心顺意的。
“你咋才回来了呀,我跟你大正在惦记你呀,这黑灯瞎火的咋才回来呀,挺大的闺女家家的,别乱跑了,会被人说闲话的呀。”
“娘呀,没事儿呀,我是跟马红学商量正经事儿去了,商量正经事儿要是还有人说闲话,那就让他们说去吧,早晚把他们都打成反革命。”
“闺女呀,听大的吧,别再掺和村子里的事儿了,村子里的那帮人整的那叫啥事儿呀!你说你这么晚了,又跑到马红学他们家去了,唉,有啥事儿还得黑灯瞎火的时候商量呀?”
“大呀,你不懂,是革命的事儿,明天早上你就瞧好吧,你闺女要在明天早上发动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批斗大会,闺女希望亲大和亲娘能够给闺女助助威,打打气!娘呀,记得呀,明天早叫我一会儿,我要早起的!”
陈秀丽一边跟大和娘搭讪着,一边回到自己的屋里,脱吧脱吧,洗吧洗吧,心满意足地躺进了被窝儿,睡了。
闺女睡了,当大和当娘的却怎么也睡不着了,像两张大饼子,在炕上翻来覆去地翻着个儿。
“唉,你说这可咋整呀,中邪了吧。”
“唉,闺女大了不能留哟,留来留去留冤仇。找个人家嫁了吧,眼不见,心不烦,放到家里早晚是个愁哟!”
第二天一大早,马红学就在广播喇叭里嚷嚷上了。
广播喇叭里一嚷嚷,陈秀丽就快步走出了家门,她的大也跟着她快步走出了门家,脚前脚后地来到了生产队的院子。
这个生产队的院子其实就是那个没被完全烧毁的小庙,就是那个小学校。
“文化大革命”开始没几年,费璋就被扣上了帽子,小学校也就办不下去了,就成了生产队的院子了。
原来的那个生产队的院子划给了基干民兵排,成了马红学的地盘儿,那几个牲口棚成了关押“黑五类”的地方,费璋和费凡都在那里住过几个月,跟牲畜混住在一起,那叫“专政”的“专”吧。
陈秀丽的大来到那棵歪脖子老榆树下,站在那里,眼瞅着人们从村子里的各个旮旯里慢腾腾地走过来,慢腾腾地停下脚步,又慢腾腾聚成几堆儿,东一堆儿,西一堆儿。
“哟,陈发呀,你看你闺女可是成精了,听说刚从大城市里当代表回来,今天就坐在上面了哟。”
“唉,不知天高地厚的玩意儿,怎么跑到那上面去坐了,也不是个什么领导,怎么坐到那上面去了。”
一个老头子慢腾腾地走过来,叫着陈秀丽的大的名字,一边往烟袋锅里装着烟末,一边借着火,说着话。
开会了。
陈发越听越来气,这个死丫头,气死人了,说的那是啥话呀,这不是被人家当枪使了吗?
“你跟我死回去,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大呀,你怎么打我呀,你打我干啥呀!”
陈秀丽被大的一记耳光打得有点儿找不到北了,从小到大还没有人敢动过一指头,今天这是怎么了呀,火辣辣的。
陈秀丽捂着脸往家跑,陈发在后面气得直跺脚,人们站在一边看笑话。
大喜大悲,大起大落,这个世界变化得也忒快点儿了吧。
亲大的一巴掌,把亲闺女从天上打回到了地上。
透过镶着玻璃的窗棂儿,可以看见蓝天上纹丝不动的白云。
“唉唉――”
一年来,陈秀丽每天都躺在炕上,呆呆地望着房笆儿,回想着头一年来发生的那些事儿,就像做梦似的,就像过电影似的。
春天在不知不觉之中又来了。
轻柔的带着新翻泥土气息的风儿,从窗棂儿和门缝里吹进来了。
女人们那装模作样的尖笑声,男人们那打浑骂俏的说笑声,还是会穿过土打的围墙,传进那铺寂寞小炕上的那个人的耳朵里的。
她听了心烦,烦一切人的一切声音。
陈秀丽感到除了大和娘的这个小院子以外,再也没有她的世界了。
“我错在哪儿了呢?我没有错呀!”
她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不是领导们亲自跑到她家里,千方百计鼓励她揭发费璋的反动嘴脸儿吗?她当初只是读了和背了别人写的稿子呀,从来没有想到后来去揭发。她当“学用”积极分子,难道不是那个大领导推荐的吗?她回到村子里,想团结同志,把革命进行到底,难道不是领导的重托吗?让她抓对阶级敌人的斗争,难道不是各级领导每一次会议布置的革命任务吗?她从公社到自治区去“讲用”,难道是她自己能决定的事儿吗?
可是现在,四十八顷村的这些势利的庄稼人们,墙倒众人推呀,再也没人把我们的陈秀丽同志高看一眼了,顶多是来上一个翻白眼儿。
那个马红学,天天早上和晚上都会尖着个嗓子在广播大喇叭里宣布着各种指示,还有旗里的,也有公社的,还有四十八顷村的开会通知。
有的通知支书参加,有的通知会计李小算参加,有的通知马红学参加,独独没有通知陈秀丽参加的会议。
“学用”积极分子闲置下来了,陈秀丽被各级政府遗忘了,冷落了。
头两年儿,她在旗、社、盟、自治区各级政府参加了多少次各种名称的会议,会议多得她都开烦了。
这两年儿,没有她出去开会的一次机会。
听着别人去这里那里开会,她心里很别扭,觉得自已被冷落到这样的地步,简直活不下去了。
这一天,陈秀丽难得地走出小屋子,看到娘正在外屋里忙活着什么。
“娘呀,你在干啥呢?”
“呀呀,闺女,你总算是能出来走走了,走走好呀,别整天闷在屋里了。要不,你跟我去下‘下汤米’吧,也算是出去溜达溜达吧。”
“给谁家下‘汤米’呀,谁家有小孩儿了,长得可人吗?”
听娘这样一说,陈秀丽来了劲头儿,那心里的母性涌现了出来,她特别的喜欢小孩儿。
“是费凡和胡芳的,是个小小子儿。”
“啊!”
听娘又这样一说,陈秀丽那刚刚要来的劲头儿一刹那就没影儿了,她呆了,没精打采地又走回到那个小屋,没精打采地躺在了炕上。
“唉,这闺女,怎么一会儿就一出哟,你要是不出,我可走了。别老躺着了,记得你给你大做点儿晌午饭吧,我晌午就在老费家‘看欢喜儿’了。
娘偷偷地叹息了一声,偷偷地瞅了女儿一眼,偷偷地抹了两把泪,满怀心事儿与伤感地走了。
小村习俗:若是哪家新近添丁进口,老邻旧居的都要带上点儿东西去表示祝福和祝贺,主人要准备酒席招待,这就叫“上汤米”,也叫“看欢喜儿”。
只是因为那时候的生活都很紧张,所送的东西大多是几个鸡蛋或几包挂面,主人家的酒席也是清汤寡水的,很少有油星儿。可这也比平时的伙食要好上很多的,最起码能吃上点儿“差样儿饭”,比如小米饭和炒鸡蛋,再比如荞面拔面和酸菜卤子等等。
娘去“看欢喜儿”了,大也不知去哪儿,屋里院外静悄悄的,那只大黄狗又在无聊地打哈欠了。
陈秀丽的心里有了一种无边无际的寂寞感,她好想有人来陪她说说话,让她有个依靠感呀。
“唉,唉,唉!”
她想男人了。
“陈秀丽同志在家吗?看狗呀!”
“汪汪汪!呜呜呜!”
随着一声喊,那只忠心的大黄狗也跟着喊上了。
“谁呀?”
“是我,你出来看狗呀!”
陈秀丽仔细一听,心里有了一阵异样的滋味儿。
果然,是他来了。
”你等一会儿,我收拾一下。”
她忙不迭地下了炕,跑到镜子前,用衣服袖子擦了擦眼睛上的“吃马糊”,系上扣,掸了掸裤子,才走出去,看狗了。
“来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