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樱笋时
陈氏看得分明,她忍俊不禁,看了一眼旁边那位局促的书生:“看来大嫂是想要成亲了。”
妯娌几个看着那书生不由笑起来,苗氏红了脸颊,朝几个笑容满面的妯娌没好气地道:“莫要看他了,他是个没用的家伙,自小就最害羞不过,到现在也依旧是这般!没个长进!”
虽然是嫌弃的话,语气却颇为甜蜜。
那个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居然走过去开始给她们倒茶,一一给她们递上,递给苗氏那杯更是格外仔细,连她素喜温茶都知道,先倒着,最后放凉了,才用手背试了试温度递给她。
岳欣然接过茶道了谢,微微笑道:“听说李公子您是一个自己写话本的说书人?”
李书生局促地垂头道:“不、不敢当,我、我读书不成,又不能习武,只会写点小话本子糊口……”
当年的他,也只会写话本,骄傲飞扬的夷族少女跑来告诉他,自己要嫁给陆大将军的嫡长子时,他只能低下头小声恭喜她,再也不敢把心意说出口……毕竟,那是陆少将军,少年英雄,而他只是一个会写话本的没用书生。
苗氏看着这样的李书生便有些心疼,当年就是这样,笨笨的小书生,话都说不利索,只有在说起那些山精水怪的奇谈时才会眉宇飞扬,连忙道:“话本很好的,我很爱看啊!”
沈氏几人噗嗤再次笑出了声。
岳欣然却微笑点头:“嗯,你能不能娶大嫂,就要看你的话本写得如何了。”
李书生转过头来,呆呆看着岳欣然,发现对方神情认真,居然不是在说笑之时,他双目中发出灼灼光芒来,急切问道:“真的吗?!”
苗氏从来没有见他这般自信飞扬的神采,到嘴边的调侃竟没忍说出口。
岳欣然却郑重道:“当然。”
故事的力量啊,无知的世族想和自己比舆论操作,真是很甜。
第57章
一更
益州城在封书海整治之下,
连年风调雨顺,世族势力有所收敛,
百姓安居乐业,
身为一州州治所在,益州城自然亦是一副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于百姓而言,
这三年吃饱穿暖的日子,简直人人都要说一句太平盛世。益州之地,因北狄统治之时,
佛风盛行,汉族百姓家中供奉菩萨颇为普遍,临近菩萨圣诞之日,虽是春耕时分,亦有不少百姓收拾好地头活计,
早早往大灵寺而去,
祈求一年风调雨顺。
因年年如是,
尤其是近三年以来,来参加圣诞的百姓越来越多,大灵寺周边便也干脆借此办起了为期三日的庙会,
十分热闹。
圣诞当日,从天光未亮时分,
便有百姓在门外开始排队进门烧香,
而大灵寺外,卖吃食的,有炊饼蒸饼青团炸果子,
五花八门,卖着花饰衣衫鞋履的,目不暇接,更有那些准备百戏杂耍的,赢得阵阵喝彩。
除各类临时搭起来的小摊子之外,大灵寺外的铺子亦是花样繁多,同样是吃食,不再限于那类填肚子的,却多了许多花样,比如各式酒饮、乳酪,这种不是填肚子的吃食,吸引的自然是那等有些闲钱、愿意挑个整洁地方多坐坐休息的人。
而今日,这一类热闹之地,却多了许多古怪的人。这些人一般占着店铺最中央的座位,看着周围人多之时,就开始拍桌子、放大声,高谈阔论,那谈论的内容自然是陆岳氏与流民不可不说的二三事。
有那等讲究的人家,带着女眷,听着这样的话题,立时面色大变,掩了女眷的耳朵夺路便走;还有些正直的人家,听不下去出声制止的,反倒被这些人高声讥嘲,他们说不过人家就要卷起袖子要上前教训,一般人遇上这类事,又与陆家非亲非故,也是匆匆走人了事。
这一幕,在大灵寺最热闹的圣诞日,在大灵寺周遭最热闹的十来家店铺中发生着,但奇特的是,看着这明显古怪的现象,这店铺的掌柜个个装聋作哑,就像没看看到这群故意捣乱的人似的。
这一日上午,圣诞法会结束之时,大灵寺外的人潮达到最高峰,若按往年的节奏,结束今日法会,不少人会在寺外热闹一阵,买些吃的玩的,到得宵禁才会渐渐散去,虔诚的,必是要连续参加三日法会才会作罢,今日不过才第一日。
那十来家铺子里占据中央桌案的那些古怪之人更是摩拳擦掌,散法会时必会有更多人进铺子,必要向进来的人都要将陆苗氏那些破事都说臭才成,嘿嘿,到时候看整个益州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便在这时,忽听外边空地之上,一阵锣鼓喧天,原本如流沙般四散开去的人群都不知这阵锣鼓因何而来,不由便向那锣鼓之处张望,只见那是大灵寺另一头的空地,不知什么时候,搭起了一座结彩高楼,十分引人注目。
那锣鼓之声就是从那里传来,此时百姓娱乐生活贫乏,本就喜欢看热闹,脚步不由自主就朝那处而去。
只听锣鼓之后,便是一阵欢快的萧瑟之声,旁听之人或许不知道那是什么乐器,可不妨碍大家伙觉得这乐声十分动听,不由涌到高楼之下,只见高楼下,不知何时围起了木栏,栏内摆着一排排的胡凳,十分古怪,有年轻的小娘子小郎君请大家伙入内落座。
他们只笑着介绍道:“我家茶铺才开张哩,免费酬宾?”
茶铺?
益州百姓是知道茶的,可那玩意儿,生吃着发苦,若不是生病了有偏方说嚼那玩意儿有用,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吃点,平时可没谁吃那玩意儿!听闻那些富贵人家倒是有人爱喝这古怪东西,他们可不爱!
佛家讲究众生平等,这等大法会除了寻常百姓,自然也有家世不错的人家,听闻这茶铺开张,都大感好奇,如今好茶在世族,哪家有茶,不是作为家珍妥藏,除了相交人家往来相赠,拿出来卖?简直是笑话!暴殄天物,还让同一阶层的世族瞧不起!
到底是谁在益州做这等粗鄙之事,竟把茶拿出来卖?
于是,倒引得他们入内坐下看看的,只瞧这简陋的胡凳,几条凳子共用一张桌案,真真是寒酸至极,登时就有人眼带轻蔑。
看到有人进去坐了,才有百姓大着胆子问:“可以坐?”
这铺子里的小娘子小郎君个个笑容满面:“自然。”
要是人不进围栏中,他们也不着恼,依旧笑眯眯的,倒是叫人心生好感。
外边围着的人越来越多,不知那美妙乐声到底是什么,倒是有那见过“世面”在调笑着说是不是哪家勾栏院新开了张,立时被周遭百姓怒目而视,佛门清净之地!亵渎菩萨也不怕遭报应!
便在这时,乐声一变,一阵欢快的歌声自楼上响起,那是一众女音的合声齐唱:“春莺争暖树哟~”
清亮娇脆的嗓音合到一处,竟如光华自楼上倾泻下来,坐在围栏内指点轻蔑的、场外议论嘲笑的、纯粹看热闹的,所有人竟情不自禁静了下来。
这个时代一样是有音乐的,但那有的是关在世家豪族深深庭院内的,与寻常百姓无缘,有的是田间街头信口随唱的,抒发心意却无甚讲究。
极少有人,将这样结构完整、整齐排演过的乐曲面向公众演唱,就是家中蓄了歌伎的人家,也必须承认,这美妙的歌喉、活泼的形式,颇叫人耳目一新。
便在此时,整齐的男声响起:“莺声呖呖逊晴娘~”
女声接着唱:“早花吐芳华~”
男声接上:“春花烂漫亦黯然哟~”
听到这一段,大家都听出来了,这是在夸一个叫晴娘的小娘子呢,她歌儿比春莺唱得好,生得比花儿还漂亮。
比喻浅白,大家都听得明白,那些世族之人亦在暗自想,写得是粗浅了些,可也算别有趣味吧。
便在此时,一道激越清澈的女声仿佛九天之上直直坠落,然后又清浅低婉,极其动人,听得所有人眼前一亮:“十五芳华龄,不肯轻抛却!与春共颜色,只怕花落犹不知……”
然后,楼上绿带拂动间,花瓣纷纷洒下,竟好像真有那么些春日百花齐放的意味,一个小娘子就那样轻盈地唱着歌儿出现在楼上,她还是云英未嫁的打扮,身形窈窕,顾盼生姿,就像大家最喜欢的那种小娘子,漂亮又聪明。
楼下众人瞧得分明,呀!她眉宇间似喜还忧……原来她就是晴娘!果然又好看,又好听,只是她愁什么呢?那看过几本书的便心中明了:“这小娘子是愁嫁了吧,花落犹不知啊……”
果然,只听台上晴娘轻轻跺脚,咬着嘴唇道:“不知道阿父会给我相中哪一个良人,哎哟~”
小娘子羞不可抑地捂住脸,全然就是一副沉浸在少女心事的羞涩期盼模样。
台下百姓看得住了,半时有人大叫:“晴娘嫁到我家来!”
马上有人唾了他一口:“你是什么人家!也不怕辱没了晴娘!”
“莫吵了莫吵了!都听清晴娘说什么了!”
嗡嗡之声中,锣鼓大作,底下再次安静下来。
然后,有一个威武的中年男子与一个少年郎登场……
剧情一幕幕走着,大家渐渐知晓,晴娘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小书生,还有一个远远来求亲的小郎君。
小书生说话羞涩,可待晴娘也是真的好,小郎君英武不凡,对着晴娘之父说,将来定要当个大将军,为晴娘博个诰命。
百姓此时已经顾不上什么楼上楼下了,很多人坐进栏杆里,也甭管什么你穿着锦的贵人,我是身着麻的百姓,前后左右,大家吵得不可开交!
“晴娘就该嫁给小书生!看他多体贴啊,成亲后必是知冷热的贴心人!”这是有过经验的过来人。
“待晴娘好就该嫁吗?嫁过去吃糠咽菜吗?晴娘别听她的,嫁给小郎君,将来当个将军夫人,使奴唤婢的,岂不自在!”这是有过切身之痛的人家。
“哼,若按我说,自然合该是门当户对,她阿父有什么好犹豫的!”这……明显就是同世族沾亲带故的门第。
前后左右讨论剧情,所有人眼珠子却都盯着楼上晴娘的喜怒哀乐而不可自拔,这一幕令许多后头赶来的人大惑不解:“这是干什么呢?”
旁边的人不耐烦道:“莫要说话!不知晴娘她阿父给她选哪一个呢,若是我家阿云,我定会选那小郎君,看起来高高大大,定能护晴娘周全……”
后头赶来的人一头雾水盯着台上,可是,要不了几时,也被楼上晴娘之父的决定给吸引了注意力:哎哟,是啊,这两个看起来,那个高大些的是要可靠些啊……
无数人或站或坐,抬头仰视那小小高台,这一刻,忘却了所有,沉浸在那唱词旁白的故事中,在背景音乐之下,被一个小娘子的喜怒哀乐沉沉浸染,所有人都如木偶般,这个人群的范围,以这小小高楼为中心,不断在扩大。
那十来家铺子的掌柜奇怪极了,往常这时辰,铺子里必是已经满了,怎么这时候还没什么人进来?
而高台之上,晴娘的亲事终于定下,张灯结彩嫁过去了,角色退场,底下却爆发出强烈的议论:“啊!她阿父也未免太势利了些!小书生真是凄凉……远走他乡……”“唉,可却也能理解吧,小郎君家世好些,晴娘也能过得周全些……”“呜,晴娘要与小郎君好生过下去啊,不然小书生这般痴心真是太可怜了……”
观众议论纷纷中,锣鼓声再次响起,所有观众登时精神一振,现在所有人都渐渐晓得,这锣鼓声,就是晴娘再次上台的征兆!虽然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们,什么叫戏曲,什么叫舞台,什么叫角色,什么叫故事,可是,人类喜欢故事的天性令他们对这故事仪式无师自通,并深深沉浸其中、情绪随之起伏而不可自拔。
可是,晴娘再次登台,就令底下观众大哗起来,只见晴娘换了妇人的打扮,却是一身素白,这这这是发生了什么?!所有观众的心都揪了起来!
晴娘悲切的声音凄婉地将事情娓娓道来,她与小郎君成就亲事,夫妻恩爱,却谁能料想,夫君在外征战一去不回,只留下她一个人,守寡已经三年。
这段唱出来的时候,底下好多妇人都哭了出来,晴娘真是太命苦了!没个一儿半女这要怎么过得下去!有的人,与晴娘一般的经历,此时更是哭得不能自已。
便是男子,也少有不心酸的,唉,这么好的小娘子,真是太命苦了。
便在此时,有人上门催利钱,却是去岁借的种子,到得今岁该还了,可她一个妇道人家,男人出去打仗死在外头,又能种多少产出,一来二去,还不上利钱,对方便要以地相抵。
晴娘哭着在唱:“若失田地,如何过活?”
这一段简直再次激发出底下百姓观众的再次共鸣!要是抵了田地,这日子可怎么过!
可那讨利钱的可不管,掏出悬契,只冷笑:“白纸黑字,还不上钱我们就去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