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绯红之月
    虽然裕仁心里面很希望现在蹦出几名抢手把陈克击毙,但是他也很清楚他是日本最需要阻止这种事情发生的人。礼节性的接待了陈克,尽了地主之谊之后,裕仁就把更具体的会谈工作交给了北一辉。


    “陈主席,我们想向英国宣战。”北一辉先是为陈克受到惊扰道歉之后,随即提出了日本的意图。


    陈克突然觉得很滑稽,与历史上相比,这次日本的宣战倒是充满了正义性,至少是放到21世纪都不能完全否认的正当性。历史这也终于走到了这一步,让陈克忍不住想笑。


    北一辉很明显错误的理解了陈克的笑意,他连忙解释道:“我们并不是想借这次战争从英国夺取土地,这点请您放心。”


    陈克本想阻止一下,但是转念一想,日本宣战本身也是有相当正面的意义。好歹日本也能借这次宣战,彻底与殖民主义旧时代决裂。想来北一辉绝对不会打着旧时代的理由参与这次战争的。如果能让日本人民认为殖民主义不对,是需要打倒的东西,对日本国家理念的清理也是好事。


    “既然要宣战,那也得事实清楚,不能让人觉得日本这是要趁火打劫。”陈克答道。


    “请放心,我们正在仔细调查,绝对不会让英国人逃脱此事。”北一辉认真的答道。


    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变(十五)


    “陈克主席在日本访问,表明了日本与中国的全新友好亲善关系!”


    “中日携手,共向未来!”


    ……


    日本报纸对这次陈克的访日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在标题上以及主题中颇能看出不少门道。把陈克的这次访问当成日本天皇裕仁对中国“访问”的回访的,无疑是保皇党。主要探讨陈克出访与深化中日经济合作未来的,无疑是财经商界人士。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的无疑是社会主义派。当然还有提倡全球化的一批人,那则是普通新派以及想更多更快捞好处的一批人。共同点是日本利益集团都表示了对光明未来的期待。


    上层既然都是这么一个态度,日本民间更是洋溢着亲华以及回归居于世界最先进行列的亚洲的氛围。大家都是想过上更好的日子,靠战争解决不了日本的困境,那么日本自然也愿意选择和平。


    北一辉不是特别热爱战争的一个人,这次他选择对英国宣战的一个原因是想切割与旧日本的联系。英日同盟无疑是旧日本的象征,跟随殖民主义,跟随帝国主义以及霸权主义,日本如果还是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世界,迟早要和中国闹起来。与其那样,还不如直接定下日本未来政治的方向。


    陈克多次发表了演讲,他那高挑的个头在陪同的日本官员中十分醒目,生气勃勃的动作,光是观感就令日本人觉得非常敬畏。在敬畏、期待的心情中,陈克有关中日友好的演说得到了日本人山呼海啸一般的相应。


    有人欢喜有人愁,英国突然遭到了日本关于英国策动在日本刺杀陈克的指责,这些指责证据清晰,内容翔实。暗杀交战国家的领导人,这也不是什么特别奇怪的事情,如果能够成功的话,甚至还能成为拥有极大威慑力的行动。


    只是那种威慑需要成功才行。暗杀战是以肉体消灭为目标,那已经谈不上任何所谓战争底线的问题,以现在国际普遍认同的对等报复的原则,英国人就得考虑一下自己国家的领导人会不会遭到中国方面的暗杀。中国毕竟是一个大国,他们能够动用的暗杀力量也足够强大。暗杀行动会将战争推向毫无怜悯的新阶段,双方从战争升级为了包含对方所有人员的杀戮。


    对英国更加不利的是,暗杀行动是在第三国失败的。日本除了向英国宣战之外,貌似也没有别的选择可言。


    英国当然第一时间就跳出来否认,他们声称自己绝对不会使用情报人员暗杀的方式进行战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英国的殖民地能够依赖的核心人员很少,如果中国对这些人实施了大规模的暗杀行动,英国殖民地崩溃的速度会更快。


    美国也跳出来帮着英国灭火,他们旗帜鲜明的反对政治暗杀行动,认为“哪怕是战争也得是有底线的”,必须彻底禁止这样的暗杀行为。既然中国方面已经占据了反殖民主义的立场,美国也不想轻易跟进,那么美国人要做的就是提出“更人道”的观点,为世界树立更加文明的模式。而反对暗杀,至少是反对在之后的时间中出现这种暗杀行动,成了美国标榜自己的一个大卖点。为此,美国所幸向世界各国发出了文件,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更明晰的对战争行动的条约。


    没等这个呼吁得到中国、苏联、德国、英国的回应,南美一些报纸已经对罗斯福的呼吁大肆嘲笑起来。美国人在南美有搞政变搞暗杀的传统,南美各国都深受其害。罗斯福的手上也不干净,他自己就下过相当的命令去搞掉南美政权。貌似这样的试图建立美国正面形象的宣传并没能够塑造起美国的正义形象。


    此时,在印度的好几个邦,都出现了起义。起义者们对当地的英国官员实施了暗杀行动。这让英国如获至宝,他们立刻开始指责中国在印度针对英国官员实施暗杀行动。一面极力宣称自己没有暗杀陈克的行动,一面极力把水搅浑,英国也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


    陈克回到国内之后,同志们对英国人的表态感到无言以对。


    “这都谈不上是伪善了吧?这简直就是不要脸!”有政治局的同志如此评价道。


    陈克笑道:“伪善是邪恶对善良不得不进行的致敬。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英国人现在的表态证明了世界上大部分力量还是追求正义的。”


    “这世界上大部分力量是指中国吧。”章瑜笑道。虽然这话听着和玩笑一样,实际上章瑜说这话的时候根本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思。


    “美国人看样子已经决定要介入战争了。”陈克也不想在是否伪善上做文章,正义是必须有力量来支撑的东西。即便是鸦片战争期间英国的行动如何的不正义,中国没有力量,照样被打得割地赔款。而历史上殖民地解放,从来不靠宗主国的仁慈,而是靠的力量的对比。所以英国人的态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力量的国家的行动。


    美国这次试图在国际上树立新秩序,南美国家报纸对美国的嘲笑根本不重要。南美国家根本没有改变世界局势的力量,如果世界局势变化过程中需要美国的强势介入的话,其他国家根本不会重视南美国家的立场。这就是正义的本来面目之一。


    “现在美国只能在欧洲方向上动手了吧?”伍翔宇问。美国更深入的介入欧洲是中国最希望发生的事情,此时西太平洋的战略局面已经愈发明显,中国需要的仅仅是时间而已。


    李润石答道:“美国的战备准备依旧不足,重要的是美国发现如果再不介入世界局势,他们以后就无法再有效的插手世界事务。罗斯福的表现也只能看成一种战前动员的尝试,没必要进行过度的解读。”


    不要进行过度解读,是人民党最近几年使用的比较多的观点。这几年解读陈克言行的事情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新的文人阶层以及年轻干部中,试图从陈克的言行中解读出更多“隐含的内容”,以“深入挖掘”理念的做法越来越盛。陈克对此专门进行过严厉的批评。好不容易算是暂时压制了这个趋势。


    对这件事,陈克的评价是“我年轻的时候也这么干过!现在我对此的感觉是,纯熟浪费时间,而且还坏了心性。”


    政治局的同志们对此比较赞成,他们中间大多数都是实践丰富的高情商份子,需要解读的是每个人在言行中表示出来的各种需求。至于言行本身的深刻含义么……,大家觉得有时候说话其实都挺多余的。


    中国与美国之间随着了解越来越多,大家对美国的误判也越来越少。打仗靠的是那些现实的武器,现实的指挥系统,还有军人的浴血奋战。再能解读别人想法的人上了战场,脑袋上挨一颗子弹也会死亡,这就是物质决定一切的本质表现。


    “那么我们要不要考虑一下制定进攻美国的军事计划?”蒲观水问。现在部队方面对美国的担心越来越小,美国很明显失去了参与世界大战,至少是参与西太平洋战争的最佳时机。中国现在把英国与法国在太平洋中的岛屿,特别是在中太平洋的岛屿都给拿下了。随着中国在这些岛屿上的军事建设,中国进攻夏威夷的胜算在不断扩大。作为军人而言,做出这样的战争预案也算是一种职业病。


    “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大力援助印度反殖民运动的人士。我们缴获以及淘汰的武器都给他们运去,他们要多少就给多少。”陈克对此更是在意。连美国都尝试占据道义的制高点,中国更没有理由在未来的殖民地独立风潮中放弃自己已经拥有的优势。


    “现在很多印度革命者已经到中国来,请求得到中国的武器支持。还有一些地方上的独立势力希望能够得到中国的全面培训。”李润石答道。


    “对于这些革命者都要给与支持,我觉得现阶段有两件事,一个是与伊朗恢复全面的石油贸易。第二个是看苏联同志最近会有什么动作不会。”陈克答道,“苏联同志到现在还在沉默,我觉得不正常。”


    苏联同志的行动的确有些不正常,陈克在美国向全世界正式发表了中国要推翻世界殖民体系的宣言,英国肯定是要权力反对,美国也有菲律宾这块殖民地,他们肯定不会心甘情愿的退出。然而苏联到现在都没有明确的反应,陈克认为这个不正常。


    中苏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很微妙的,两个国家都是大国,有着漫长的边界线。尝试在这么长的边界线上维持和平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历史的时机实在是太好,陈克好不容易才与苏联维持了一条和平的边界线。


    中苏两国也需要对方的支持,这是有足够智商的领导人都明白的事情。但是这不等于两国之间在其他事情上就能有一致的看法。


    陈克是个很务实的人,历史上同一社会主义阵营的教训太多,只要国家这个人类社会中诞生的最高矛盾体还存在,在眼下的世界中就不能有太多的幻想。


    意识形态这种高端领域的事情,维持对立是非常容易的。例如中国与德国,双方都把对方看成某种程度上的敌人,最多不过是爆发战争而已。这反倒是容易进行坦率的沟通。


    可中苏这样有着基本相同旗号的国家,维持意识形态上共同一致就需要太多条件。与其最终弄成不可收拾,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靠的那么近。


    既然是用这样的观念来处理中苏关系,就免不了有些生分的感觉。两国并不像是一条战壕里面的兄弟,倒像是试图维持不冲突的邻居。


    但是苏联与中国也曾经在反殖民地方面有过交流,中国也曾经明确告知苏联方面,中国在亚洲的解放战争中会打出的旗号。中国把旗号向全世界公开的现在,苏联到现在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这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就是苏联有自己的打算,第二种可能则是苏联对摧毁殖民地体系没有兴趣。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陈克都觉得苏联眼下的态度显得不正常。


    第一百五十七章


    巨变(十六)


    陈克觉得苏联的态度不太正常,而铁人大叔觉得苏联暂时保持沉默的做法很正常。


    中国与苏联几乎同时建国的时候,包括列宁同志在内的苏共就认为苏联终于从四面受敌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了。哪怕是在领土问题上让中国占了不少便宜,苏联同志当时也咬着牙忍了。


    事实证明当时苏共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中苏将近二十年的真正和平令苏联避免了在各条战线上都处于敌人的围攻状态。远东方面苏联唯一头痛的是苏联公民比较喜欢跑去国界的中国那边生活工作。这个麻烦就是全部的麻烦所在。在根本没有军队驻扎的中苏边界上,苏联在1935年终于把部队削减为五个师,这五个师主要是防备被日本或者美国突袭白令海地区。


    在中亚里海地区,苏联只用防备一下伊朗以及中东的英国殖民地军队,那都是很弱很弱的对手。高加索地区面对的则是土耳其,现在的土耳其根本不是那个与沙俄进行漫长战争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而是一个软弱的国家。在中欧北欧还有波兰与波罗的海三国的时候,苏联的战略局势甚至能称为不错。周边各国都很衰弱,并不是苏联的对手。


    铁人大叔的战略观中,新的世界大战迟早要开始,苏联与中国的贸易,以及从中国得到的援助,让苏联熬过了最初的艰辛。大萧条让苏联得到了全面进口欧美先进设备的机会,苏联的工业实力随之突飞猛进。


    在1940年,苏联的钢铁产量达到了2200万吨,与德国的水平相当。尽管苏芬战争打的并不好,但是苏联依旧从1939年到1940年,通过种种办法瓜分了波兰,重新控制了波罗的海三国,通向欧洲的道路再次对苏联敞开。在战略上,苏联已经由守势转为了攻势。


    在这个阶段有两件事超出了铁人大叔的意料之外,首先就是德国干净利落的解决了法国。在铁人大叔的计划中,德国应该和法国之间来一场如同一战一样尸山血海的战争。


    另一个问题则是中国的表现实在是太惊人了。全力南下的中国吞下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还有中太平洋上的一系列岛屿。在中国的帮助下,整个西太平洋殖民地都获得了独立的地位。这些地区都已经纳入了中国主导的西太平洋体系内。


    近期中国的手甚至伸到了美国,陈克在美国的公开演讲明确表示了中国反殖民主义的立场。美国佬对中国的强硬态度竟然大有逼迫承认的意思。这就让铁人大叔感到十分意外了。美国是在30年代才承认了苏联政府,正式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战略沟通的地步。


    中国的国力也让铁人大叔觉得很不舒服。根据中国自己公布的数据,中国钢铁产量达到4500万吨之多。这个数字是苏联与德国两国的总和。中国有将近八亿人口,世界上基本都承认这个事实。八亿人口加上4500万吨的钢铁,这是一种毁灭性的力量。最扯淡的是,在于中国同志的交谈中,中国同志认为到1942年,中国的钢铁产量或许可以达到6000万吨的水平。靠宣布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来恐吓其他国家,也算是谋略的一种。可这6000万吨的产量也未免太离谱了。铁人大叔现在认为或许中国宣布的1940年4500万吨的钢铁产量里面也大有水份。


    总的来看,铁人大叔发现自己对欧洲的判断大概是准确的。只是在欧洲之外的其他地区,特别是中国与美国这两个强大国家的判断貌似失去了准确性。铁人大叔对战略的判断就有了不小的偏差。


    首先,在美国的支持下,英国或许还有能力与德国进行战争。不过英国却根本没有与苏联达成妥协的打算。


    铁人大叔数次与英国联络,希望能够英国能够同意苏联与英国共同夹击德国。本来是很有可谈的内容,现在就变成了尔虞我诈。苏联希望英国先登陆欧洲与纳粹德国作战,苏联会配合英国一起夹击纳粹德国。英国当然完全反对,他们要求苏联先出兵进攻德国,英国会想办法配合苏联的战争。两国都希望对方能够玩命一击,自己在后头摘果子。


    当然,从理论上英国现在正被德国的潜艇封锁的惨不忍睹。为了得到反潜的装备,英国把自己在世界很多地区的军事基地转手给了美国,换取了50艘破烂的驱逐舰。现阶段英国的确无力到欧洲大陆上作战。但是英国态度很坚定,他们首先就要求苏联不能进入西欧,而且要求苏联不能加入任何反对殖民地的同盟里面去。


    这不能不让铁人大叔开始认真盘算未来的战略进程。


    苏联承诺在欧洲单独行动,如果现在就对德国进行战争,同时还旗帜鲜明的支持中国的反殖民主义行动,保不准德国与英国就会联起手来一起对抗苏联。英国背后站的还有美国,就美苏谈不上任何友好的关系,苏联很可能就得以一国之力对抗这三个国家。


    局面变成这样的话,苏联就只能与中国联合,以中苏两国联盟对抗世界上其他工业国。这是一个巨大的赌博,首先苏联就不能保证中国是否愿意参与到这样的战争里面来。而且从中国方面得到的情报,中国正在拼命消化最新得到的西太平洋地区。铁人大叔完全能够理解中国现在的做法。但是战争时机稍纵即逝。如果给中国几年时间,让中国能够消化完毕西太平洋,那时候欧洲的战略局面天知道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不仅仅是苏联与英国勾结,德国也在不停的提出与英国媾和的要求。英国的战时首相丘胖胖其实既不想与德国媾和,也不想与苏联联合。他真正希望的是与美国联合起来反攻欧洲大陆。


    从这个意义上讲,陈克也明显察觉了这个事实,不然的话陈克为什么要万里迢迢的亲自跑去美国于罗斯福谈判?


    经过了整顿清洗之后,苏军解决了部队中的山头主义,无论在部队的数量以及装备上都超过德国军队。铁人大叔并不害怕德国军队。眼下要做的事情,反倒是与英国达成协议,尽量把美国排斥在外。苏联军队一旦击败了德国军队,从沙皇俄国时期就渴望的东欧将完全落入苏联手中。甚至连西欧也很可能向苏联打开了大门。


    想到中国获得的胜利,铁人大叔就觉得很是遗憾。在战争之前,谁也想不到中国能够一路打到万里之外。从现在的苏德边境一路打到现在还在激烈内战的西班牙,最多也不过是2000公里的距离。在法国沦陷,英国自顾不暇,美国尚未全面武装的现在,苏联有信心全面战胜德国。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完成欧洲的解放。


    既然这样的话,苏联就不得不暂时拉开与中国的距离,至少首先得糊弄住英国才行。如果苏联也如同中国一样,以殖民地解放为旗帜,明刀明枪的要彻底干掉英国。那么这个短期内的苏英军事同盟根本就无法达成。


    确定了近期战略之后,铁人大叔也开始考虑该怎么做。由于现在不能打出反殖民主义的旗号,那么剩下来的旗号就只有反法西斯了。


    有没有共同的意识形态的好处就是,双方在面对其他意识形态国家进行战争的时候,可以很方便与本阵营的人沟通。铁人大叔就不想向陈克隐瞒什么,直接告诉了陈克自己对时机的判断。


    陈克虽然对苏德之间的战斗力心里面比较没底,不过铁人大叔真的是个独立自主的人,还是个不听劝的人。再说凭什么中国在海外攻城略地,然后就说苏联同志的战争会表现不佳?苏联同志也不是儿戏的人,他们深知战争的可怕,也会努力尝试把每一仗都打好。现在的历史不是陈克时期的历史,对于这样的历史中会发生的事情,陈克也没底。


    所以陈克最终表示,他尊重苏联同志的意见。只是建议苏联不要被英国人给骗了,毕竟英国佬的奸猾是非常有名的。


    当然,陈克也有些利己主义的想法。如果欧洲再爆发全面战争的话,中国面对的压力也会大大降低。只要能够支持印度自己获取独立,就英国眼下的力量,他们能玩出的花样非常有限。


    在独立自主上,陈克是毛爷爷的坚定信徒。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在陈克所见到的历史上,中国谁都靠不住,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只要苏联没有傻到加入全世界围攻中国的行列,中国现在就算是面对欧洲美国的合力围攻也不是多么稀奇的事情。中国南下的目的就是试图建立起一个能够自己对抗欧美围攻的体系来。或许是因为陈克太习惯了一个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能够帮助中国守住北方的俄罗斯,就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个堪称最优秀的战略合作伙伴。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