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荣小荣
    唐宁轻叹口气,他的确是有些愧对赵蔓,这次本来是让她风风光光出嫁的机会,又被陈皇这么给搅合了……


    唐宁想了想,低头看着她,说道:“那也不能这么算,就算她嫁过去的早,也得排在你的后面,叫你姐姐……”


    赵蔓猛地抬起头,惊喜道:“真的?”


    唐宁有些哭笑不得,她在乎的,果然只是谁大谁小的问题,这种情况要是换在唐夭夭身上,唐宁早就被大卸八块了。


    唐宁陪了赵蔓一会儿,未免惹人非议,和她约定好下次见面的时间,便准备出宫了。


    他走到宫门口,一辆马车在宫门口缓缓停下,怀王从马车上走下来,向宫门口走来。


    两人远远的见过礼之后,又很快分开。


    赵蔓已经回京,唐宁在京的最后一个任务,就是将她安然的带走,但因为白锦的那些话,让唐宁将视线再次放在了怀王身上。


    回到家里,唐宁暂时将对怀王的怀疑压下,走进院子,看着坐在院子里的安阳郡主,问道:“小蔓回来了,你进宫看过她了吗?”


    “没,没有……我晚点再去看她。”安阳郡主摇了摇头,眼神躲闪,颇有些做贼的样子。


    怀王和福王一家走的并不远,唐宁看着安阳郡主,问道:“怀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怀王皇兄?”安阳郡主诧异的看了他一眼,问道:“你问这个干什么?”


    “好奇而已。”唐宁笑了笑,说道:“他有才能,又稳重老成,年轻人很少有像他一样的。”


    “可能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吧。”安阳郡主摇了摇头,说道:“杨妃娘娘死得早,抚养他的皇后娘娘也早逝,他一个人在宫里没少受欺负,所以才养成了如今的性格。”


    安阳公主说完,才丢给他一个白眼,说道:“说的好像年轻人有像你一样的……不过,你和怀王皇兄,有些地方真的挺像的。”


    唐宁问道:“一样的英俊?”


    安阳郡主瞥了他一眼,说道:“你们做什么事情都很冷静,而且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唐宁自己做事,有时候也不是尽善尽美,但是他很同意安阳郡主对于怀王的评价。


    也就是说,如果他想要造反,很可能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怀王的岳父,是右羽卫大将军,负责皇宫一半的防卫,如果他联合李家,那么他距离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就已经很近了。


    恐怕就连陈皇都不会想到,负责守卫皇宫的天子近卫,会造他自己的反。


    虽然已经猜到了怀王有可能的行动,但唐宁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如果说怀王真有造反之心,那他的破绽也太明显了,而这种破绽,显然是不会在怀王这种心思缜密的人身上出现的。


    对付不同的对手,需要有不同的策略,如果站在他对面的是怀王,唐宁必须得打起十二分的小心。


    之后的几日,他的目光一直在怀王的身上,然而怀王一直都没有什么异动,只是遵从陈皇的命令,处理梁国余党之事的收尾。


    唐宁的视线,全在怀王身上,但就在他的视线之外,却发生了一件轰动京师的事情。


    刑部新上任的侍郎,新官上任三把火,想要做出一件拿得出手的政绩来,从案牍房中翻出了不少的陈年旧案,想要做出一些成绩,在刑部建立自己的威严。


    这位黄侍郎,能坐到刑部侍郎的位置,倒也有两把刷子,居然真的让他连破了两件陈年积案,进入了众人的视野,成为了朝堂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这似乎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忘乎所以的一头扎进刑部的案牍房中,就在前几日,居然又被他翻出了一件疑案。


    而这件案子,真的是一件了不起的大案。


    二十多年前,陛下的宠妃杨妃,以及皇后娘娘先后因病逝世,自那以后,后宫正式的变为唐惠妃、方淑妃,张贤妃三妃鼎力的局面。


    尤其是唐惠妃,她跟在陛下身边的时间最短,却在短时间之内,成为了后宫的无冕之主,把持后宫长达二十年。


    当年并不是没有人怀疑杨妃和皇后的死因,但刑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对于她们的死,最终还是定性为病逝,这件事情在当时曾经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但二十多年来,已经没有人还记得这些事情了。


    新任刑部黄侍郎,手段也非一般人能比,他找到了几名二十年前的刑部主事,居然真的搜集到了一些刑部没有记录在案的线索。


    之后他又顺藤摸瓜,找到了一名当初伺候在皇后娘娘身边的老宫女,从她口中,挖出了一些所有人都不知道的隐秘。


    等到他将此案的几个疑点写成折子,递上去的时候,他的手中,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线索在,足以证明皇后和杨妃的死另有隐情。


    他上书请求朝廷,允许刑部重查当年案件的同时,这个消息也走漏了出去,在京师引起了轩然大波。


    京师从来就不缺大案,这两年光是皇子造反就发生了两次,京师百姓早就见怪不怪了,然而这种二十多年前的大案,到如今才被重新翻出来,还是点燃了京师百姓心中的八卦之火。


    虽然从刑部流出来的消息只有只言片语,但百姓们不难从这只言片语中,自行脑补出一场二十多年前的后宫大戏。


    杨妃和皇后娘娘死后,唐惠妃自此便稳坐惠妃之位,独霸后宫,自然是此事的最大受益者,而当年的唐家权势鼎盛,似乎也有谋害杨妃和皇后的能力。


    这其中,还有不少人的猜测更加大胆。


    当年的唐家如日中天,而陛下刚刚登基,身边无人可用,根本压不住朝中几位皇子的残余势力。


    后来在唐家的帮助下,陛下才肃清了朝中所有的反对声音,彻底的坐上了皇位,那以后,唐家和唐惠妃的地位才越来越高,自杨妃和皇后死后,唐惠妃彻底的掌控了后宫。


    在陛下成为皇帝之前,唐家可选的,可不止是陛下一位,后来则证明,唐家的眼光没有错,有了唐家的帮助,陛下的夺嫡之路有如神助,而在陛下成为皇帝之后,唐家也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唐家嫡女成为了惠妃,生下了端王……


    唐家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这其中,会不会是陛下和唐家达成了什么交易,而让唐惠妃成为后宫之主,就是这笔交易的条件……


    因为这个猜测实在是有些大胆,甚至是大逆不道,百姓们不敢在明面上大肆讨论,却在暗处,卷起了一个又一个漩涡。


    在以刑部侍郎为中心,京师卷起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时,唐宁站在院中,看着阴沉的天空,仿佛看到了黑压压的乌云之后,那一双搅动风波的大手。


    第九百七十五章


    给过机会


    皇宫,养神殿。


    此时殿内只有陈皇和福王,连魏间都被陈皇支了出去,服侍的宦官宫女,更是一个都没有。


    陈皇面色极为阴沉,看着福王,问道:“知道当年事情的人,不是都被你处理了吗?”


    福王一脸的歉意,说道:“都是臣弟的疏忽,或许是还有漏网之鱼……”


    “或许?”陈皇猛地甩了甩手,说道:“刑部的证据都堆到朕的案头了,你还和朕说或许?”


    福王将头埋得更深,低声道:“是臣弟的错,请皇兄责罚。”


    “罚你?罚你有什么用?”陈皇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先下去吧,此事朕会处理的。”


    福王躬了躬身,说道:“臣弟告退。”


    福王恭敬的退了出去,陈皇缓缓的坐在位置上,靠着椅背,脸上浮现出一丝痛楚的追忆之色,随后就变成了满脸的杀机,阴声道:“查,看看是谁在背后煽风点火,朕要将他碎尸万段……”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牙齿紧咬,表情可怖,再也没有了之前稳重威严的样子。


    ……


    二十年前的那桩皇室旧案,这两日在京师传的沸沸扬扬,朝廷却始终没有给出结果。


    杨妃和皇后娘娘的案子,不是刑部想重查就能重查的,这需要朝廷的同意,或者说陛下的同意。


    陛下那里迟迟没有动静,使得此案暂时搁置了下来,但民间的议论,却没有因此停止,反而演变出了各种的阴谋论,使得事态越发的不可控制起来。


    早朝之上。


    礼部尚书刚刚上奏讨论了安阳公主和亲西域的礼仪规制,敲定了半个月后正式送亲,兵部侍郎汇报了草原上的战况,黑蛮已经溃不成军,陈国十万大军不日即将班师,这之后,便没有什么重要的朝事要议了。


    正当魏间即将宣布退朝之时,一道人影从官员中站了出来。


    刑部侍郎抱着笏板,身躯挺拔的站在众人之前,说道:“陛下,刑部已经调查出,二十多年前,皇后和杨妃娘娘的死因另有蹊跷,臣恳请陛下,允许刑部重查此案,找出当年的真相,还皇后娘娘和杨妃娘娘一个公道。”


    刑部侍郎此言落下,原本还有些喧闹的朝堂,陡然安静了下来。


    陈皇的面色古井无波,他只是看了刑部侍郎一眼,便点头道:“既然如此,朕准了,刑部一定要认真对待此案,要是有一丝一毫的糊弄,朕决不轻饶!”


    刑部侍郎躬身道:“臣遵旨。”


    陈皇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说道:“退朝!”


    百官退出大殿,回到各自的衙门。


    刑部,尚书衙中,刑部尚书宋义看着黄侍郎,说道:“此案不要再查下去了。”


    黄侍郎抬头看着他,问道:“为什么?”


    宋义道:“这件案子,不是你能查的。”


    黄侍郎笑了笑,说道:“下官是刑部侍郎,管天下刑狱冤案,这天底下,有什么案子是下官不能查的?”


    宋义看着他,叹了口气,说道:“本官只是奉劝你,趁着现在还来得及,趁早收手,方可免于祸事。”


    黄侍郎道:“陛下说了,要刑部认真对待此案,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怎么能够收手呢?”


    宋义看着他,说道:“该劝的本官已经劝了,你好自为之吧……”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