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五章 石破天惊

3个月前 作者: 尹三问
    虚弱不堪的赵顼在朝堂上做出了最后的努力!


    表示自己只是生病昏迷,不能视朝,所以才让扬王监国,主持政务的。


    如此一来,便不存在乱臣贼子意欲谋夺皇位的说法,皇太后和扬王也不曾有谋逆举动。


    那么秦王所谓的靖难,匡扶社稷而出兵也就说不通了。


    当然了,秦王也可以说赵顼是被胁迫了,并非实话。但这种事情本身就在模棱两可之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秦王可以不承认,找各种理由进行否认。


    高滔滔和赵颢也可以说,秦王实际上贪恋皇位,居心叵测,意图谋反。


    虽说只是相互指责,扯皮的事情,但绝对是有效果的。最起码可以动摇舆论对秦王一边倒的支持,打击赵昭的威望,分化民心,改善眼下的不利局面。


    尤其是对观望的中立者有很大的影响,多少还是有些效果的。


    除此之外,赵顼还当众宣布,册封皇子赵煦为皇太子。皇帝病重,唯恐来日无多,由皇太后垂帘听政,宰相韩琦为顾命大臣,辅佐幼主,直到太子成年亲政。


    此举明确告诉天下人,继位的不是扬王,多少可以洗清赵颢谋朝篡位嫌疑,之前的流言也能不攻自破。至少能让天下人起疑心,不至于盲目地支持赵昭。


    同时皇太后垂帘听政,宰相为顾命大臣,等于是公开否决了秦王辅佐摄政的可能。之前看似无懈可击的流言,逐渐动摇,漏洞百出,百姓心中自然生出疑心。


    赵顼请礼部尚书张宗益传旨秦王,解释误会,并令其率军返回长安。


    虽说秦王是皇叔,可终究君臣有别,就必须得听从皇帝的旨意。若是赵昭不遵,那就等于是抗旨。


    靖难就变成了谋反。匡扶社稷就变成了谋朝篡位。


    与此同时,流言再次传开。说是秦王有意谋反,故意设计陷害太后和扬王。秦王的家眷早就溜出城了,一切都是秦王编造的谎话和借口,其真实意图就是想要谋反,夺取皇位。


    流言这东西谁都会编,吃过一次亏的高滔滔,也懂得了借助悠悠之口,赢得舆论支持,改变人心向背。


    果然。消息一出。又是一片哗然。


    有人不信。赵昭到底威望高,功勋卓著,百姓还是愿意相信他的。


    却也有人信了,声称秦王虽然是仁宗皇帝的亲生子。流落民间是意外,皇位既然传给了英宗和当今官家,君臣名分就定了。


    如果想要动兵夺权,登上皇位,也算是谋反。


    毫无疑问,本来对秦王一边倒的舆论支持开始动摇了。各种猜疑,各种分析,流言满天飞,成为老百姓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秦王的回应。


    赵昭的这个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决定民心向背!


    可结果却出人意料,秦王做出解释之前,有一个人站出来了。


    濮王赵宗晟,他带来了石破天惊的消息!


    赵宗晟公开向天下臣民宣称。宋英宗赵宗实与如今的太后高滔滔昔年犯下了何等滔天罪行。


    仁宗皇帝有四子,除了秦王赵昭,前面的三个孩子全都幼年夭折。


    在长子杨王赵昉出生之前,当时的皇后曹氏感念仁宗皇帝无子,江山社稷后继无人。


    景佑二年,曹皇后未雨绸缪,先将当时的汝南郡王赵允让年幼的儿子赵宗实接入宫中抚养,仿照真宗皇帝养赵允让于宫中的先例。就是为了以防万一,若是仁宗真的无子,就过继赵宗实,养在宫中是为了培养感情,教育培养。


    曹皇后深谋远虑,乃是一片好意。不过后来仁宗长子褒王(徽宗时改封杨王)赵昉出生,可惜出生之后就夭折了。赵宗实的意义看起来越发重大,领了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等一大串头衔。要知道昔年太祖皇帝长子赵德昭最初也不过是为贵州防御使,赵宗实的地位已经相当显赫。


    可惜好景不长,宝元二年,昭节贵妃苗氏(赵福康生母)诞下一位皇子,是为雍王赵昕。


    也就是在这一年,赵宗实被礼送回汝南王府。毕竟仁宗皇帝有了亲生儿子,江山社稷后继有人,再将侄子养在宫中就不合适了。


    遗憾的是赵昕也早早夭折了,或许是天意吧!


    皇帝无子,国家却要有储君,赵宗实无意是成为头号人选。再加上渐渐长大的赵宗实谦逊有礼,仁孝忠厚,在百官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故而都对其十分看好。


    仁宗皇帝却不甘心,再接再厉之后,后宫的朱才人生下了第三子,取名赵曦。


    因为已经夭折过两个孩子,赵曦格外受到仁宗皇帝重视,出生之后照顾的十分精细。很幸运,这个孩子健健康康,逐渐长大。


    庆历三年正月初一,仁宗皇帝下诏,封皇子赵曦为鄂王。显而易见,这是培养储君的节奏。


    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正月初二,也就是封王一日之后,身体健壮的赵曦莫名其妙地夭折了!


    仁宗皇帝悲痛欲绝,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曾再生下男孩。


    有人说,也许是天意,仁宗皇帝命中注定无子,所以连续三个孩子都夭折了。


    可是——


    今天,濮王赵宗晟却告诉天下人,这不是意外,鄂王赵曦是被人毒害的。


    而凶手,正是他的十三弟赵宗实好其妻高滔滔!


    消息一出,天下哗然,宛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掀起惊涛骇浪!


    赵宗晟声称,连续两位皇子夭折,让赵宗实心生妄念,一心想要取得太子之位。但有三皇子赵曦在,他根本没有继位的可能,因而动了杀心。


    只是宫女乳母照顾精细,他一直不曾找到机会。直到庆历三年,正月初一乃是新年,宫中与民间一样,也都一片欢声笑语。再加上三皇子封王,宫中有庆贺,连带着宫女乳母都得到赏赐,得意欢乐之下有了疏忽。


    不想却乐极生悲,熟睡的三皇子被人掩住口鼻,活活闷死了。


    当年以为只是乳母的疏忽,认为赵曦死于意外。可赵宗晟却说,实际上是赵宗实胁迫了一位宫女所为。


    已经头发花白的老宫女也亲自出面承认此事,声称是赵宗实抓走了她的母亲和弟弟,威胁她必须听命行事。她一时糊涂,犯下了弥天大错。


    后来赵宗实还派人灭口,母亲和弟弟被活活烧死,她因为躲进水缸侥幸逃过一劫。


    赵宗晟说了,赵宗实登基之后曾经要他寻找这位宫女,并且灭口。因为是亲兄弟,又惧怕其为皇帝,手掌大权,所以违心答应了。


    但找到宫女之后却动了恻隐之心,加上良心谴责,下不了手。


    除了谋害鄂王,赵宗实还曾害的秦王赵昭险些不能降生,秦王之所以流落民间多年,罪责也在他!


    欧阳修出面作证,昔年林妃梦见五彩祥云绕身,旭日东升而有孕,仁宗皇帝料定是个男孩,将来会有出息。


    赵宗实唯恐即将出生的四皇子阻碍了自己的太子之路,丧心病狂地火烧宫室,若非有人相救,林妃将丧身火海,秦王也会未生而死。


    同样,与当年有关的人,赵宗实都委派他灭口。但这些人都被赵宗晟留了下来,这些年来夜不能寐,良心不断受到谴责,如今看到高滔滔再次扰乱朝纲,而大为愤慨,所以揭发旧事,公告天下!


    石破天惊,天下哗然!


    臣民都张大了嘴巴,想不到大宋皇位更迭中还有这种的事情?


    信不信?


    信!


    天下士子已经信了八成,首先是爆料人的身份很有可信度。濮王赵宗晟是英宗的亲哥哥,知晓内情合情合理。若非确有其事,赵宗实父子与高滔滔倒行逆施,濮王愤慨,哪里能这般污蔑他们?关键的是证据确凿。


    对于濮王的这种举动,没有人质疑。濮王和秦王之间并无关系,更谈不上亲密,相反还是英宗的亲兄长。他与秦王完全没有勾结的可能,更不会无缘无故诽谤君上,因此只能说是大义灭亲,民间对此多有称赞。


    再者,为了皇位,赵宗实完全行凶的动机,逻辑是通顺的。何况他有过忤逆曹太后经历,现在都被无限放大,质疑其人品。


    事情本身之中也有许多蛛丝马迹可循!


    一次是偶然,两次是巧合,那么第三次,第四次呢?


    皇长子夭折了,皇次子也夭折了,精心照顾的皇三子赵曦身体健壮,头一天封王,第二天就莫名其妙死了?


    这正常吗?


    再说秦王,林妃梦旭日而有孕,望子若渴的宋仁宗格外重视,眼见临盆之期将近,宫殿却莫名失火了?


    这些事情联系在一起,能是巧合吗?涉及到皇位争夺,动动脚趾头都能想到合理的解释。


    秦王还说了,母妃流落宫外之后,还曾遭到过追杀,若非上苍庇佑,险些遭难!


    由不得人不信啊!


    百姓这么想,官员们更是如此了。


    尤其是年纪大些的官员,多少都知道一些当年的立储风波,以及相关的传闻,如今看来都是确有其事。


    连濮王都出来指正了,还能有假吗?


    此事属实,那么……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