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骁骑校
陨石是被驻军守备团接管的,中苏战争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漫长边境线上的守备部队,他们在苏军百万大军铁蹄下全军覆灭,再想找到驻扎四子王旗的乌兰察布军分区第三独立守备团的档案非常困难,十几年前有一部电影叫《集结号》。谷子地寻找老部队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但二十一世纪毕竟是信息爆炸的年代,再加上安太财团无孔不入的关系网,第三守备团的踪迹还是被党爱国找到了。
战争发生后,第三守备团基本上打光了,只有一些后勤人员得以撤离,后来与其他几个部队的残余人马混编成新的步兵师,但是又在八十年代的百万大裁军中被裁撤,士兵退役,指挥机关改编成武警部队,档案几经辗转,现在尘封在湖北省武警总队黄石支队的档案室里。
党爱国连夜飞往湖北,赶往黄石武警支队,甄悦的父亲是江东省武警总队司令员,在他的协调下,党爱国以江东大学历史教授的身份进入支队档案室,管档案的干事帮他找到了一九八五年陆军某团整编为武警部队时候的档案,但是更早的都无从查找了。
凭着少得可怜的档案,党爱国又辗转联系到了当年的团首长,他们都已经是古稀之年了,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党爱国采访了他们,力图寻找1969年9月那天,守备第三团到底找到了什么东西。
“小伙子,我是原陆军155师的,和内蒙古独立守备团是两个不同的部队,你要想找守备团的老人,我给你介绍一位,他原先是守备团后勤处的助理员,兴许知道些情况。”某干休所内,白发苍苍穿着老式军装的老军人这样说。
党爱国按图索骥,找到了当年的守备团后勤处助理的家,这位老战士住在湖南省益阳市郊区一个干休所内,登门拜访的时候,却发现一帮人正在屋里大扫除,一男一女指挥着民工搬运垃圾,粉刷墙壁。
“请问,王振刚老同志的家在这里么?”党爱国问道。
“我爸已经去世了。”胳膊上箍着黑纱的中年男子回答道,脸上却看不到悲伤之色。
党爱国暗道不好,线索再断可就不好找了,忽然他看到地上捆着大堆的信件,灵机一动,老人和战友们的信件来往如此频繁,可以从中找到不少其他线索。
这时候收废品的人已经到了门口,拿出麻袋和秤杆子要去装那些废报纸和信件,党爱国拦住他,对老人的儿子道“首先向您表示一下哀悼,我是研究历史的,令尊的经历正好在我的课题内,我想留下这些信件,您看可以么?”
“行,你都拿走撒。”中年男子倒是个敞亮人。
“不行。”他媳妇眼珠一转,出言阻止,“卖废品还能有几个钱呢,你拿去研究,怎么也得给我们一点费用的。”
党爱国呵呵一笑:“这个当然,一封信一百元,再高我也出不起了,毕竟只是个穷教授。”
儿媳妇眼睛都亮了:“合适,合适,你看还有这些旧报纸,你要么?”
党爱国迟疑了一下,儿媳妇立刻改口:“便宜,不要那么贵,你给一百块都拉走。”
“好吧。”党爱国很痛快,“我都要了,老人还有其他可供研究的遗物么,我可以暂借,用完了完璧归赵,当然费用也是会支付的。”
儿媳妇打发了收破烂的,带党爱国进屋,客厅里挂着老人的遗像,党爱国先三鞠躬,上香,然后才跟着儿媳妇进了内室,这里原来是老人的卧室,陈设朴素,木板床,布沙发,墙上挂着放照片的镜框,打开衣橱,还有些旧军装,这里的一切仿佛都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照片,衣服,日记,还有些零碎的军功章、纪念章什么的,你全要的话,给你打折。”儿媳妇道。
最终党爱国花了五万元,将老人留下的所有东西打包运走,带回去慢慢分析研究。
……
江东大学历史系还山楼,整座楼都是安太财团出资建设的,党爱国的办公室教研室图书室就占了整整一层,夜已深,他还在研究王振刚老人的遗物。
最有价值的并不是那些信件,而是老人的日记,这是一个红色塑料封皮的日记本,纸张很粗劣,笔迹清秀,字体明显带着时代烙印,有很多是文革时期推出,后来又被废止的简体字。
党爱国很快翻到了他最感兴趣的一页。
“1969年9月11日,晴
上午团部打扫卫生,政治学习,突然接到牧民报告,说草原上发现奇怪的东西,我部立即派了一个排的骑兵前往查看,后又调解放牌卡车一辆,在牧民配合下拉来一块巨大的陨石,据张排长反映,现场有大量飞机残骸。
1969年9月12日,晴
北京派直升机运天文专家来检查陨石,后勤处接待,有手抓羊肉和马奶酒,下午,陨石军分区派来的车运走,我部派了一个连的骑兵护送。
1969年9月13日
军分区电令,一级战备,部队发实弹进入阵地,上午八时,我听到坦克群的轰鸣声。”
再往后的日记就中断了,下一篇就是半年后在湖北记录整编的事情了。
党爱国掩卷长思,根据巴特尔老人的口述,陨石有办个蒙古包那么大,质地类似于金属,按照常理推断,重量是非常可观的,但是根据王振刚的日记,一辆解放牌卡车就把陨石拉走了,那个年代的解放牌卡车是仿造苏联的吉斯150,六缸汽油发动机,载重量四吨,考虑到一定的冗余,也就从侧面证实陨石的重量在五吨上下,那么说陨石至少是空心的,地外文明的星际飞行器假想可以成立。
第五十七章
快速消耗品
还有一种更为可怕的假设,就是这个所谓陨石并不是来自地外文明,而是若干年后的地球人穿越回1969年。
真相到底是什么,穿越到1969年9月11日那天去四子王旗看看就知道,但是穿越并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穿越舱需要调试维护,重新运算路径坐标,每次运行的成本高达上亿人民币,再快也要一周时间才能投入使用。
党爱国打开电脑,给研发小组写了一封邮件,经历过前几次的穿越后,他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误区,过于担心现代的高科技产品流落过去,对历史进程造成影响,但是这是不必要的,因为穿越小组本身就是最大的历史BUG,在装备上过于追求和穿越年代同步是束缚自己的手脚,所以他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采购最先进的间谍设备,如果买不到,就自己研发。
……
绿茵场上,柱子正带球飞奔,他技术不咋地,只是初学阶段,但是对足球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他们对阵的是安太员工队,一支很弱的技术员队伍,向来都是被虐的份儿,但技术宅男里也有血性男儿,研发部新来的小伙子冲过来抢球,一脚铲过来,柱子翻了个跟头倒在地上,试图爬起来,又跌坐下去。
裁判吹哨,队友跑来查看,刘彦直弯腰一看,柱子的腿骨断了,白森森的茬口从肉里刺出来,触目惊心,但是柱子似乎并没有多少痛感,皱着眉看着自己的伤口,傻呆呆的没说话。
其他人也围拢过来,闯了祸的小伙子脸都白了,喃喃道:“我不知道踢这么重。”
“操你妈的,你不知道,我踢你一脚试试。”雷猛抬腿就要踢人,被刘彦直拉住:“情况不对,就算他故意踢人,也不可能把柱子的腿踢断。”
安太的内部足球场设施齐全,救护员给柱子喷了快速止疼剂,担架迅速来到,众人将他抬离球场,送入医院救治。
一小时后,手术室的门开了,医生走了出来,刘彦直等人围上去:“怎么样?”
“非常奇怪,伤者有严重的骨质疏松,骨骼很脆弱,相当于七十岁老人的骨龄,一碰就断。”医生说,他也是安太财团的员工,但并不是专家小组的成员,不清楚柱子的来历。
大家目瞪口呆,柱子是人造人他们都知道,真正的寿命可能只有一岁,还在生长发育初期,怎么就相当于七八十岁老人的骨龄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手术很成功,好好补钙。”医生扬长而去,留下他们在原地发呆。
大家走进病房,柱子躺在床上,神色如常,刘彦直安慰了他一会,说赶紧养好伤带你去KTV唱歌。
“还唱歌啊。”柱子羞涩的挠挠头,上次的事情害雷大哥花了十万块,他挺过意不去的。
众人在病房里坐了一会,互相使个眼色,告辞离开。
情况很快通报到了党爱国处,正好专家组的研究报告也来了,据查,柱子的新陈代谢速度是正常人的一百倍,正常人的身体细胞会在七年内全部更新一遍,柱子只需要二十六天就能全部更新一遍,也就是说,他的整体寿命只有八个月!
大家面面相觑,柱子只能活八个月,也就是说他的寿命已经走到了终点。
“有没有办法延长他的寿命?”刘彦直道,“哪怕把他当做灯枯油尽的老人养起来,能多活一天是一天。”
“不行,研究体的各个脏器都在快速的衰竭,他和那些305医院里苟延残喘的老革命不一样,即便上呼吸机,打营养针都是无济于事的,换句话说,研究体是自然死亡,纯粹老死的。”穿着白大褂的专家这样解释道。
“怎么衰老的这么快?”党爱国也很惊诧。
“本来也不是线性的。”专家扶了扶眼镜说,“我们推断,人造人是作为一次性快速消耗品研发出来的,八个月的寿命已经够长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前线战壕里的士兵,寿命只有几星期而已,最后打到人口枯竭,青壮年全都成了炮灰。”
党爱国接着分析道:“作为普通步兵而言,确实没有活的太久的必要性,八个月时间,基础知识学习加军训最多两个月,然后半年时间用来打仗,大部分消耗掉,残存下来的人道毁灭,军队不需要他们活得太久,因为战争结束后,计划经济时代人口并不是优势而是负担,国家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和适龄女青年来配对。”
“生产女青年人造人不就行了。”雷猛提出一个很愚蠢的问题。
党爱国说:“为正常人类生产人造人女青年,都涉及到伦理问题,更别说生产一大堆男女青年让他们配对繁衍后代了,再说这些速生人肯定是有隐患的,我怀疑八个月的生命周期也许不是九机部的科学家设定的,而是他们只能活这么久。”
刘彦直立刻想到了216所里的那些培养液里疯长的人造肉,九机部里疯长的大概就是人了,柱子从一个小胚胎开始分裂,成长,在极短的时间里长成一个外形十八岁的青年,然后接受基础教育,能掌握轻武器的使用,懂得基本步兵战术,这样就能直接派上战场拼杀了,或许大多数人造人士兵在惨烈的战争中甚至活不到寿终正寝,货真价实的炮灰不过如此。
雷猛说:“昨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衰老了。”
专家说:“这里面的病理机制我们还在研究,我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吧,日本车质量好大家都知道,保修期内一点毛病没有,但是过了保修期,很可能就毛病全出来了,人造人也是这样,设计寿命之内怎么用都行,过了寿命期,不说立刻报废吧,也不能正常使用了。”
刘彦直说:“想想办法吧,让柱子像个正常人那样活着。”
党爱国也神色黯然,他并不是冷血无情的资本家,而是一个颇具情怀的知识分子,柱子是他从1970年带来的,虽然是人造人,但拥有独立的意识,是一个真正的人类,一个淳朴的小兄弟,他不希望年轻的柱子还没体验到生活的快乐就老死在病床上。
“有办法么?”党爱国拿起了烟斗和火柴,正好烟叶没了,雷猛很有眼色的递上一支烟,并且帮老板点上,这是他第一次见党爱国抽卷烟。
专家早有腹稿,从容答道:“没有办法,除非提取DNA再克隆一个,或者冰封起来,等有了技术再处理。”
“双管齐下。”党爱国立刻做出决定。
……
手术室内,再见到柱子的时候他已经变了模样,衰老的速度超乎想象,脸上已经遍布老人斑,一头白发,眉眼依稀还能找到年轻柱子的轮廓。
“我咋了?”垂暮之年的柱子声音嘶哑低沉,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看到兄弟们表情严肃,不像平时那么喜笑颜开了。
“你得病了,需要疗养,好好养病,别多想。”刘彦直安慰他道。
“啥时候才能好啊?我不喜欢住医院,消毒水味可难闻了。”懵懂的柱子看着他们,不明所以。
刘彦直眼圈一红,他是见惯生死的人,却从没经历过身边人慢慢的离开自己,他和柱子认识的时间不长,却像是亲兄弟一般。
“一两天就好。”大家都哄着柱子,目送着他被推入速冻车间,隔着玻璃,他们看到白发苍苍的柱子前一秒还微笑着,后一秒就被零下196度的液氮速冻成了冰雕。
“想开点,他就是个产品。”于汉超善意的拍拍刘彦直的肩膀开解他。
刘彦直单手拎起于汉超的领子,硬是将他提离了地面,怒目而视道:“你再说一遍!”
于汉超脸红脖子粗,憋得说不出话来,雷猛急忙打圆场:“小于不会说话,别别怪他,柱子是人,是咱们的好哥们。”
刘彦直这才将于汉超放下,头也不回的走了。
于汉超整理着衣领,嘀咕道:“冲我发什么火啊。”
雷猛又劝他:“彦直是性情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