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珩毅
炼铁技术快速发展中,夏国的铁产量已经超过铜产量,不过由于炼铁技术还没有提升到足够高的地步,铸造或者锻造出来的铁制武器还无法和铜制武器相比,也就没有铁制武器装备军队,但铁制农具已经将铜制农具取代。
这还不够,苏焱需要用铁制武器将铜制武器取代,希望在下一个五年时间里,炼铁技术提升到足够高的程度。
至于指南针、火药、玻璃、水力机床这些技术都已经在夏国出现,指南针可以帮助征战草原的骑兵部队和远离城池征战队伍辨认方位,再有地图配合,更难简单的计算出位置和距离。
虽然制作一个罗盘需要用掉不少时间,但是罗盘这种东西又不需要人手一个,一个队拿两个罗盘足够用了。
火药的产量受到硝酸钾限制,但产出的火药足够夏国使用,主要用在建城、修路、开矿三件事情上。
黑火药的效果主要由各种原材料配比决定,工部已经研究出多多种不同的原材料配比的火药,但黑火药的威力上限在那里,偏偏夏国短时间里无可能制造出比黑火药更好的火药或者炸药,就连火器这种东西,夏国最多就是研究研究,起码十年里内部列装军队。
玻璃技术上,制造大块玻璃的技术已经得到解决,也能用玻璃制作望远镜,即便望远镜的倍数不高,但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只要给工部的工匠们足够的时间,必定会制造出倍数高的望远镜。
望远镜绝对是战场上的神器,特别是对于骑兵部队来说,可以远远的发现敌人,迅速做出最恰当的安排。
同时对商部的贸易船队来说,有了望远镜就会方便很多,行驶在黄河上,与之接触过的部落分布在黄河两岸,黄河那么宽阔,站在船只上无法望到两岸的情况,只能让船队靠近河岸一些才行。
若是有倍数高一点的望远镜,直接用望远镜观察河岸,看看是否有白旗悬挂,船队就能快速做出决定,而不是频频变换航线。
望远镜能够制作出来,但用玻璃制作镜子却是一个难题,苏焱将制作镜子的难题交给工部,工部那边短时间里也没有头绪,希望在下一个五年中能够解决制作镜子的难题。
水力机床或者水力机械,在夏国里不是什么陌生的词汇,水碓、水力风箱、水磨、水车等等夏国可见的器械都是水力器械,通过它们,夏国国民可以省下很多力气,相关劳作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比如说用石磨加工成粉末,从人力到畜力,再到水力,未来还有蒸汽动力。
蒸汽动力无疑是需要条件最小的,但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需要制造出蒸汽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那么在蒸汽动力之前,水力就是最好的选择。
锻造机、铸造机、冲压机、切割机、压弯机之类的各种机械,若是都能够用水力带动,绝对会大大推动夏国的科技发展,甚至是加快炼铁技术的发展。
有水碓、水力风箱、水磨、水车这些水力器械作为参考,工部人员倒是制造出来水力锻造机、水力铸造机,但仅仅是制造出来而已,制造出来的水力机械还无法达到应用的水平,需要工部人员进一步改进,预计在下一个五年时间里,苏焱就能在河岸处看到更多的水力机械。
炼铁技术、水力机械、玻璃技术这三种依旧《夏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科技篇中的重点项目,需要研究的新技术倒是比较少。
农业篇
对于农业上发展,在今年技术结束后,苏焱已经具体了解过了,种植最新的高产农作物种子,夏国四种主要农作物粟、黄豆、小麦、水稻亩产量分别达到二百零五斤、一百七十八斤、一百四十三斤、一百八十五斤,和五年前相比有很大的提高。
主要还是多年时间里,农业部人员积累丰富的种植经验,已经知道该怎么定向培育需要的农作物品种。
第578章
官员和军人等阶
产量是一个问题,农作物的品种也是一个问题,夏国疆域内连带着新航线区域发现的可以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都被夏国尝试种植,然后选择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扩大种植规模,主食要有,蔬菜也要有。
但有一种农作物是现在苏焱最渴望得到的,甘蔗,若是能够得到甘蔗,夏国就可以大规模产糖了,现在夏国只有麦芽糖。
疆域篇
疆域篇倒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夏国的疆域要少于夏国的势力范围,主要是夏国不断对外征战,城池外七天路程内都没有其他部落存在。
不过势力范围却不能算是夏国的疆域,夏国本土四个方向尽头的城池最多一天路程远的地方,然后用直线连接起来,算是夏国的大致疆域,大部分夏国人只会在这个范围内活动,很少远离这个范围。
从五年前的二十一座城池增加到如今的四十一座城池,数量几乎翻倍,夏国疆域增加面积可想而知。
其实疆域大小对夏国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口,人口多了,才需要大一些的疆域,人口少却占据大面积疆域,光是各座城池之间的沟通就需要浪费大量时间。
苏焱想了想,在《夏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中为夏国的疆域立下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优先将夏国本土和蓄城区域连接起来,即从蓄城区域到夏国本土最西方的城池之间,用多座城池连接,两座城池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
第二个目标则是人口篇中的每年最少建造五座城池。
实际上还有第三个目标,即县镇制。
今年里苏焱已经将县镇制计划制定完成,明年就会施行。
初步将夏国四十一座城池划分为七县,县的名字不另起,直接用县城的名字。
七个县分别是:
以中京城为县城的中京县,下辖包括两座远离黄河的城池在内共六座城镇;
位于中京县北方,以源城为县城的源县,下辖三座城镇;
位于中京县东方,以漓城为县城的漓县,下辖七座城镇;
位于漓县东方,以泱城为县城的泱县,下辖五座城镇;
位于中京县西方,以温城为县城的温县,下辖六座城镇
位于温县西方,以泺城为县城的泺县,下辖五座城镇
位于泺县西方远离夏国本土,以蓄城为县城的蓄县,下辖二座城镇。
如此一来,夏国的四十一座城池将按照等级分成王城一座、县城六座、城镇三十四座,城镇的规模暂时保持不变,陆续的将会扩建王城和各座县城,使之能够容纳更多人口,以此作为一国和一县的中心。
另外城主的称呼也要进行改变,城镇的城主为镇长,县城城主为县长,都城城主也是县长,唯有苏焱是王。
县镇制出来了,夏国的十二部也要进行一些改变,十二部位于城镇的分支机构为“处”,位于县城的分支机构为“局”,处设处长,局设局长,部设部长
以户部、源城、赤城举例,户部源城分局,户部赤城分处,而不是户局、户处这样的称呼,非常不好听,只有将“户”扩大到两个字叫起来才能好听一点。
夏国的管理机构扩大了,与此同时,苏焱也制定出一个不算是品级的官位等阶。
第一阶,中京城县长、十二部部长;
第二阶,中京城副县长、十二部副部长;
第三阶,普通县县长;
第四阶,普通县副县长、局长;
第五阶,镇长、副局长;
第六阶,副镇长、处长;
第七阶,副处长;
还有第八阶和第九阶,都是副处长之下更小的官吏。
这只是官员体系,还有军队体系。
第一阶,兵部部长;
第二阶,兵部副部长;
第三阶,旅帅,两团为一旅,共一千八百九十四人;
第四阶,校尉,两镇为一团,共九百四十六人;
第五阶,镇守,五队为一镇,共四百七十二人;
第六阶,队长,两屯为一队,共九十四人;
第七阶,屯长,四什一屯,共四十六人;
第八阶,什长,两伍一什,共十一人;
第九阶,伍长,五人为伍,共五人。
什长和屯长之间实际上还有副屯长,副屯长等阶为七阶半,副队长即六阶半,依此类推。
目前夏国最大的单独作战单位是骑兵部队,是一个团的规模,苏焱会在明年里正式确定骑兵团的编制。
就像是之前夏国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其实都是一团的规模,征战日部落阵营和渔部落时将两个军团合在一起,即一个旅的规模,更大的师编制短时间内不会出现,等师编制出现的时候,苏焱会再一次更改军队体系。
另外需要说一下,官员体系和军队体系有部分接触,毕竟夏国的军队类属于兵部,但军人晋升体系不会按照官员体系走,只会按照自身军队体系走。
夏国施行县镇制后需要改变的地方还有很多,县城扩大规模只是一个,处级机构不需要变动,但局级机构需要变动一些,比如说兵部分局,县城的规模扩大了,人口增多了,与此同时,野战军和城防军的人数也要增加。
问题多,但都能够解决,苏焱和夏国诸位高层将县长、副县长、局长、副局长、镇长、副镇长、处长、副处长的名单定下来后,剩下的事情最多两年就能全部解决。
正好夏国的规模还不算大,早点解决更简单,等到夏国的规模更大一些,那解决起来就会麻烦许多,等到夏国人口达到一百万以上,到时候还会在县基础上增加郡,到时候又是一次大的改动,但这都是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教育篇、文化篇、医学篇
教育篇和医学篇都是正常发展的,几乎没有定下什么目标,倒是文化篇让苏焱更加重视。
龙语、龙文或者说现在的夏语、夏文,龙神信仰,夏国的历史乃至神话传说,都是文化篇的重点,主要由礼部的众位巫和巫的弟子们负责进行。
每一个加入夏国的人,最先要学习的就是夏语、夏文,同时学习了解夏国的历史,最后转变信仰,成为一个真正的夏国人,其已经彻底融入到夏国中。
一个外人加入夏国还不够,对夏国的一切会产生格格不入的感觉,只有在文化上同化,才能消除隔阂的感觉,也是真正的加入到夏国。
不单单是那些加入夏国的人,苏焱也重视对夏国未成年国民的教育,历史课的地位大大提高,那些神话传说也算在夏国的历史中,在历史书中有两个重点“人物”,一个是夏国人的信仰龙神,另一个就是夏国的开创者苏焱自己。
苏焱想要让所有的国民都牢记自己给他们带来这一切,自己是夏国的王,受到所有国民的尊敬和忠诚,不能有任何背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