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庚新
    桓彦范想了想,沉声道:“既然如此,我便再劝说他一遭。


    只是他的脾气太倔,非我能够左右。若是青之你能亲自与他交谈,说不定效果更好。”


    杨守文颇以为然。


    他这次出巡,目的地便是九真,也就是爱州州府所在。


    桓彦范如今就在爱州督战,所以杨守文的另一个目的,便是和桓彦范商议这件事。


    桓彦范早已得知杨守文的行程,所以早早在日南港口等候。


    杨守文下船后,与桓彦范在日南县衙里交谈了两个时辰,而后便决定改变行程,直接返回交趾。


    桓彦范,同意了他的建议,决意留守安南。


    ……


    而就在杨守文启程离开日南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洛阳,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在进行。


    长安二年正月十六,上元节。


    沙陀州的突厥人突然造反,杀死沙陀州都护府都护。


    北庭都护府都护郭虔瓘得知消息,立刻出兵救援,在咸泉镇遭遇埋伏,全军覆没。


    郭虔瓘,战死!


    消息传到了洛阳,满朝哗然。


    所有人,都义愤填膺,叫嚣着要出兵漠北。


    武则天下旨凉州都督郭元振出兵庭州,平定叛乱。


    同时,该派何人前往庭州接掌北庭都护,也成为许多人讨论的重点。


    “老臣举荐一人,东都留守杨承烈,可为北庭都督。”


    凤阁侍郎张柬之挺身而出,举荐一人。


    只是这个人,却使得武则天颇感为难……北庭都护府,是拱卫安西,连通西域的重要所在。若是派杨承烈前往,的确可以让武则天放心。不说别的,杨承烈不会拉帮结派,绝对忠于武则天。而且他性子沉稳,又通晓胡人习性,的确非常合适。


    可是,若杨承烈走了,谁来统领千骑?


    武则天一时间陷入了纠结之中,拿不定主意。


    回到上阳宫后,武则天便一个人在观风殿内,谁也不见。


    她找来了上官婉儿,“若文宣前往北庭,朕倒可以放心。


    可是,满朝文武之中,难道就没有第二个合适人选吗?文宣一走,谁来统帅千骑?”


    上官婉儿同样不舍,因为北庭远在西域,杨承烈一去,想见他便越发困难。


    而且,北庭多危险,上官婉儿同样不太放心。


    不过在三思之后,上官婉儿还是开口道:“陛下,从目前而言,杨文宣的确最合适。


    北庭乃安西重地,不可轻待。


    杨文宣敢于用事,又有足够的能力……况且,他自回来以后,得陛下重用,从一介白身,至今日东都留守不过三载,说实话难以服众。北庭,是他获取功勋的重要之地。若杨文宣能够在北庭有所为,那么他日返回洛阳,谁又能够阻止陛下重用?”


    武则天闻听,顿时醒悟过来。


    没错,杨承烈这些年的升迁很快,但说实在的,却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劳。


    如果再想升迁,会困难重重,阻力很大。可如果让他在北庭历练几年,谁又能阻止?


    “至于千骑,臣妾倒是想推荐一人。”


    “谁?”


    “陛下以为,青之如何?”


    武则天眼睛一亮,旋即露出了笑容。


    杨家父子,她都很看重。或许一开始的时候,武则天对杨守文多少有些不太满意,而且还特别能惹祸。可是这两年下来,但凡安排给他的事情,他一定能够办得妥当。


    不管是此前的西域之行,还是后来的剑南道平叛,以及现在的安南战事……


    “况且,三年之期即将到老。


    裹儿已十七了,难不成让她就这样耗着吗?


    青之返回,他们的婚事也该着手操办。虽说裹儿舍了公主封号,但毕竟是皇家贵胄,若青之身份不够,如何相配呢?以前,青之统帅千骑,估计会有很多人反对。


    可现在,青之先平剑南叛乱,又在岭南立下大功。


    满朝文武中,谁能比他更有资格统帅千骑?谁又能站出来,阻止他统领千骑呢?


    陛下莫忘了,青之可是武魁!”


    武则天听罢,着实有些意动……


    她沉吟良久,突然看着上官婉儿道:“婉儿,若是文宣离开,你舍得吗?”


    上官婉儿的脸顿时通红,低下头,不知该如何回答。


    武则天笑了,指了指上官婉儿道:“你的心意,朕很明白。


    放心吧,朕这次会给你一个交代……立刻传朕旨意,招杨守文返回洛阳,不得耽搁。”


    第七百二十二章


    归途(二)


    三月,北方大地尚为暮春,而岭南却已热浪滚滚。


    长安二年,交州的天气比往年要热很多,还未进入夏时,就已经热的让人很不适应。


    岭南的炎热,和北方的炎热不太一样。


    这个时节,雨水渐渐频繁,使得空气中总带着几分湿漉漉的味道。


    坐在屋中,就好像是身处于桑拿房里,即便是一动不动,也会出一身的白毛汗。


    杨守文干脆把外套脱下,只穿着一件半臂汗衫,半敞着怀,犹自是汗涔涔。


    他一手拿着蒲扇,一边翻看公文。


    叛军已经渐趋崩溃边缘,桓彦范稳扎稳打,不断压缩着叛军的生存空间。最初,还有不少本地的土著在暗地里帮衬。但随着桓彦范在二月末一次极为凶残的屠杀过后,土著们也就认清楚了局势,不敢再与叛军产生关联,甚至开始协助官军。


    叛军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便是在这交州,坐拥人和。他们大多和土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失去了土著的协助,便如同被束缚住了手脚。再次情况下,清明过后,桓彦范便加大了围剿的力度。同时,王元珪自近海登陆,一举攻克叛军老巢,把叛军压缩在了爱州境内。


    甘勇身受重伤,已无力继续指挥。


    如此一来,更使得叛军雪上加霜,变得四分五裂。


    “桓公的策略极好!”


    杨守文看完了公文之后,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慨。


    他对诸欢道:“如果这时候发起强攻,叛军说不定会狗急跳墙,重又团结起来,做亡命抵抗。虽说结果一样,但与我等而言,死伤太大,着实没有什么必要……桓公围而不攻,叛军又群龙无首。除非再出现一个甘猛,否则绝无可能来扭转局势。”


    诸欢微微点头,却露出别样表情。


    苏摩儿忍不住道:“诸先生,你莫非不同意阿郎的看法吗?”


    杨守文而今身边有两个亲随,一个杨茉莉,一个苏摩儿。杨茉莉心思单纯,只要没人伤害杨守文,他基本上什么都不在乎,只要跟随在杨守文的左右便能满足。


    可苏摩儿却希望能更进一步,得到杨守文的赏识。


    他很清楚,以信任而言,他无法和杨茉莉相比,更不可能得到杨茉莉的那种重视。


    所以,他希望能用另一种方式来得到杨守文的赏识,比如,维护杨守文的威望。杨守文身边,明秀已经离开,便只剩下了孙处玄、桓道臣与诸欢三人。孙处玄踏实做事,桓道臣是官宦子弟,苏摩儿招惹不得,也不想去和这两人产生什么矛盾。


    相比之下,诸欢就显得很弱势。


    他是飞乌蛮人,为人不拘小节,有些肆意,更经常和杨守文发生争执。


    这,也让苏摩儿非常不满……


    杨守文抬手,打断了苏摩儿的话。


    他轻轻摇着蒲扇,看着诸欢道:“老诸,有话直说,休得装神弄鬼。”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