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雪满林中
    礼仪可是朝廷最大之事,一个嘉靖年间一个大礼仪之争,就延续了十几年的时间。贯穿了半个嘉靖朝的政治走向。


    以何等礼仪拜见文大天师这事情,即使皇帝说了也不能算。甚至在南京朝堂上,都已经吵翻了天。


    这太子始终不发一言,却没有想到,居然就这般自顾自的妄为起来。


    事到如今,太子都已经拜了下去。后面大小官员措手不及。在他们看来,神人飘渺,文大天师的这个身份原本就难说的很。


    原本文大天师把自己定位的身份,便是鬼帝大尊的传人,行走在世间的弟子。


    再加上就算是鬼帝大尊亲自现身,这到底要用何种礼法,都还有极大的争议。


    毕竟天子本身位格就是极高,不下于寻常神祇。太子为储君,那就同样尊贵了,哪里又有见人就拜的道理?


    莫要觉得这些朝廷大臣吃饱了饭,斤斤计较,却是极其现实的政治意义的。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整个王朝运行基础就建立在这礼法上,不得不计较。


    “太子请起!”


    文大天师轻轻抬手,就有着一种柔和的力量扶起朱慈烺。


    却见朱慈烺更要固执的拜下去,口中说道:“我父皇说过了,从私来说,大尊是我父子救命恩人。从公来说,大尊又是挽回我大明江山社稷。无论于公于私,大尊都要受我这拜!”


    文飞含笑说道:“贫道非是大尊,神明不显人世。贫道只是代替大尊行于人间罢了!”


    “既是如此,更要代替大尊受我等之拜……”朱慈烺转身对身后大臣们说道:“诸位,都是我幕府之中贤臣。便随我一起拜见!”


    说着,当先拜下去。后面的那些大臣们这个时候,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给打蒙了。


    这个时候简直朱慈烺都拜下去,自己是臣子的,不跟着拜下去,恐怕不太好吧?


    就有很多人忘记了原本的坚持,糊里糊涂的跟着跪了下去,然后有些意志不坚定的,看着这么多人拜下去了,就跟着随大流的也拜了下去。


    再然后,眼见大势已去。最后坚持的人也只好跟着拜了下去。


    整个朝廷之中商量好的礼仪,却就完全算是被废了。


    这次,文大天师却就没有拉着。任凭太子带着诸位大臣下拜。


    心中不由暗自赞叹,朱慈烺这小子虽然年轻,但是手段却要比他父亲可是要灵活厉害多了。


    便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已经操纵了这么多的大臣,已经是学会了驾驭朝堂的“势”了。当然也和那些真正老奸巨猾的大臣们,大都留在北京,或者南京有关。


    如今太子身边的,都只是年轻的官员。却要好收拾多了。


    正感叹之间,就有着一股浩大的气运降临下来。一下子贯穿文大天师浑身上下,似乎从浩然苍穹之间落下,直入九地黄泉之中。


    这就是朝廷气运赋予了!


    文飞直到这个时候,方才说道:“太子请起,诸位请起!”


    浩大的力量轻轻一震,就让所有人站了起来。


    这个时候,那些大小官员们,却才惊骇的望了过来。道不显于世,法不施于贵人。


    这些道理,许多精通典籍的人都是知道的。自宋元之后,大明开国,太祖分封天下城隍之后,神道力量就开始被压制。


    到了这个时代,或许心中对于鬼神还有几分敬畏。但是却再不会像以前时代那般依赖了。


    甚至一般官员贵族,甚至王侯。私下都不准接触僧道,不准结交术士。怕的是被蛊惑着谋反。但是到了这个时代,这些人手中,却也没有多少法力了!


    真正只能变一些戏法罢了!


    而现在,文大天师这区区一个动作,就展现了绝对和那些术士们不同的强大力量。使他们心中惊疑。


    文大天师细细体味这种力量,强大的王朝气运,即使在衰微的时刻,也有着大宋的一半以上。


    不是这大明气运太强,只是大宋太弱而已。这其中就有人道一直在发展的道理了。


    “轰……”


    便是在这个时候,气运如同金光,贯穿阴世。就照在一边废墟一般的残垣断壁之上。


    只见那废墟正中,还有一点微微的亮光,得了这庞大的气运贯穿,猛然间就是一震,飞入文大天师体内。


    两者一相合,文大天师再是一震,身后圆光就不由自主的放了出来,尽管只是一触即收,但是还是晃瞎了许多人的眼睛。


    光芒照耀了半个泉州,空中甚至响起了玄音。那圆光之中,最后一点的破绽也被补齐了起来,变得彻底圆满无暇。


    这是分出去的神胎分神,彻底归位,就补上了当初分出去的一点神魂,也就彻底大圆满了。


    “我还当这神胎分神,已经为了那一句户受到昊天反噬,已经彻底陨落。却根本没有想到,居然还有这么一点灵光不绝于缕。”


    他感叹一声,这才有闲暇去看这泉州。这个宋代最为兴盛之一的港口,现在已经彻底的衰落了。


    这就标志着中国-阿拉伯国际贸易体系的彻底衰落解体了!


    “请天师沐浴更衣……”


    就有官员过来提醒,大约是看着文大天师发呆的时间太久了一些。


    文飞一笑,接着清醒了过来,笑道:“不急,先把东西都给拿出来。这些都是送给皇帝陛下的……”


    一声令下,飞云部的战士们把一个个箱子搬了下来。那些个大臣还有好奇的,看着文大天师打开箱子,顿时个个直抽冷气。


    只见箱子之中装着的竟然全部都是黄金,然后就是各种珠宝,最后尽数都是香料,还有其他海外珍奇,随随便便就抬出了数百箱来。


    这些人都是识货的,心中巨震,这么一大批货物,起码值数百万两之多啊!足以支撑朝廷几个月的用度开支了。


    最近朱由检又在和朝廷大臣们闹别扭了,地方上赋税被卡着收不上来。便连修缮南京皇宫的钱都拿不出来。


    事实上,朱由检的处境远比他自己说出来的要困难的许多。


    无他,大明士林风气早已经败坏。或者说是江南士林风气早已经败坏。


    甚至有黄宗羲之流,已经公然喊出来了君者天下大害的口号来。而且丝毫不见怪罪。这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人的事情了,分明就是一种思潮正在酝酿。


    这江南士林么,对于朱家的敬畏十分有限。自然的,也让朱由检的处境十分艰难。


    偏偏历代朱家皇帝对抗朝臣的手段十分笨拙粗糙,往往还是意气用事的多。比如武宗的胡闹,万历的不上朝不合作,万历的木匠……


    看似荒唐之中,其中都有很大部分是在和朝廷的文武大臣置气。


    更别提还有嘉靖这号的变态夹杂其中,用着法架权术,操纵朝局,玩弄大臣于鼓掌之间了。却不知道权术之道,再是厉害,又岂能让人信服?只会更加离心罢了。


    总之,在文大天师看起来,这个时候的士大夫们羽翼都有些丰满了,开始由对抗皇权,发展到初步反噬了。


    若非清军入侵,把这些人杀了干干净净,谁知道这日后局势会如何演化发展。


    记得后世有某位网文作者,曾经推演过出身于江南士林,如何在天启年间崛起,挽回败局的。


    在文大天师看来,其中颇有意思,也有很大可能性。却偏偏被一群自以为是的白痴给骂的狗血淋头。


    说起来那群白痴从来都是半瓶子晃荡,认识道理从来只是认识了一个皮毛,便认为高人一等,无所不知。不符合他们的念头的,便污为屁股不正……


    岂会知道,时移世易。变化之妙,存乎一心!


    便如同文大天师在赵佶的时候,偏偏有许多人要扯着宋朝士大夫的力量有多么强大。一个道士去误国,只会转眼灰灰云云……


    刻舟求剑,不外如是!


    便如这些人,就认为这个时候拯救天下,就只能种田平推云云……这才是屁股,其他都是脑残。


    马可·波罗曾把它同亚历山大港相提并论,感叹道:“此诚为世界最大良港之一,商人商贾聚集之多,几难信有其事。”


    而此后到中国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更是不吝赞叹:“刺桐为世界各大港之一,由予观之,即谓为世界上最大之港,亦不虚也。”


    此地的原住民为古越人,西晋永嘉之乱后始有中原衣冠士族入闽,在泉州生息繁衍。


    第五十一章


    拐骗人口


    到唐代时,泉州地区得到初步开发,海外贸易发展起来。宋代之后,地脉南移,经济中心也转移到南方。


    泉州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宋氏南迁以后,泉州的海外贸易收入成为“天子南库”。


    入元以后,蒙古统治者重用阿拉伯商人蒲寿庚,招揽万国贾客,泉州港终于发展到极盛。


    但是入明以来,随着海禁正常。这泉州却就没有能够像广州一般支持下来,反而彻底的衰落。到了现在,却就早已经泯然众城矣……


    便是在福建一地,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富庶之地罢了!


    却浑然不知道历史之所以是历史,是其中无数暗流涌动之下的偶然结果,有着太多的偶然。


    很多时候,只要在关键节点上,轻轻一推,历史大势就会滑动,迁入谁也不知道的所在。


    将这么多的礼物收了,朱慈烺自然知道这些对于父亲,对于朝廷有着多大的用处了。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