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断刃天涯
    这个城市的几十万人口和守军,实际上已经没有了退路。土军最精锐的部队,全部被包围在这个城市内。巴尔干地区,不可能有增援,海峡对岸也不可能有增援了。


    整个奥斯曼帝国在站前就没有人能想到,大明会来的如此之迅猛。在他们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大明做到了不说,并且在战斗中消灭了十万土军精锐。最终完成了对这个城市的围困,而这个时候,整个土耳其的高层都在这个城市,还没有来得及跑路。


    猛烈的炮火就像在翻地,土军从法国教官那里学会了挖战壕,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也仅仅是这样,在猛烈的炮火面前,就算躲在战壕内,也会有相当的伤亡。明军发起进攻之后,一种曲射炮能够把炮弹打进战壕就算了,步枪的射速和射程也不是土军的滑膛枪能比的。


    天黑之前,城外的最后一块阵地丢失了,一万八千土军战死,万余土军放下了武器。战斗到最后的时刻,土军士兵勇猛的跳出战壕,试图用手里的弯刀击退敌人。但是他们的对手太狡猾了,每个班都配了一把霰弹枪,还有大量的手榴弹。基本上土军没有近战肉搏的机会。即便是有机会肉搏,土军的弯刀在刺刀面前,也占不到任何便宜。一旦被明军的刺刀捅上了,就算不死,也去了半条命。很多俘虏,都是在肉搏战之中负伤,然后感染死去。


    大明的军人有医生治疗,万里之外运来的药物,不可能浪费在这些土军的身上,负伤之后死不死就看神的意思了。


    高大的城墙,坚固的要塞,这就是君士坦丁堡的本钱。不过这些本钱,在攻城战打响的第一天就变得一文不值。天气放晴了,巨大的热气球光临城市上空,指引炮兵精准的射击。


    大口径火炮对准城墙的某一段,进行密集的覆盖。105加农炮甚至都推到了一千米附近,对着城墙进行猛轰。两个步兵师从非别从西、北两个方向发起猛烈的攻击,海峡附近的战舰,无视炮台的要塞炮,抵进炮击,猛轰要塞和炮台。清理干净之后,用炮火猛轰城内。


    笨重的钢铸舰炮,尽管只有150口径,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要塞而言,已经是一种能够毁灭的武器了。激战进行了整整一天,大段城墙被轰塌,无数无辜死于炮火之中。明军沿着坍塌的城墙杀进了城内,城市巷战开始了。


    武装到牙齿的明军,在城市巷战之中,优势也大打折扣。不过明军打过多次巷战了,经验积累的比较丰富。没有任何对平民的心慈手软,什么伤及无辜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是不存在的问题。按照非洲军团的指令,进城之后宪兵三日之内不会出现。尽管巷战进行的颇为艰难,但是进入城内的部队,并没有太多的伤亡。


    第九百零五章


    明军的伤亡小,意味着土军和市民的伤亡大。这与战斗手段有直接关系,明军在进城之后的战斗方式如出一辙,一旦遭遇抵抗立刻停下,朝建筑内喊话,放下武器出来的就押走,不出来的直接往里丢手榴弹,然后才往里冲。至于里面的人听的懂还是不懂,根本没人关心。


    这样一来,战争造成的伤亡急剧增加,任何一片区域,一旦有抵抗,立刻进入这种模式。这里是奥斯曼帝国的王城,抵抗自然非常的激烈。虽然没有家家户户都在抵抗,但是那些大户人家肯定是有抵抗的。从两个方向进程的明军,行动速度因此放慢了许多。


    城内的战斗持续了三天,最终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派出了使者,提出停火。明军的态度很明确,无条件投降,否则不介意杀光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贵族。


    十万土军在苏丹的命令下投降,这场灾难就此结束。俘虏经过伊布拉欣的筛选之后,愿意跟着他混的就地释放,顽抗到底的被押到码头干活,该装船运走的东西运完后,战俘也得运走,这一辈子估计都得在工地上干到死。这个说法一点都不夸张,苏伊士运河动工的同时,还有一条铁路连接亚历山大港和苏伊士。还有公路建设等等,干活的地方多了。


    从战斗发起到结束,整个战役历时21天,明军伤亡不足一万,土军伤亡据不完全统计为三十万。平民伤亡无法统计,战争的残酷性再次暴露出来。


    入夜,整个城市并不安静,断断续续的能听到零星的枪声,哭喊声,叫骂声,哀求声,惨叫声。类似的夜晚,持续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才慢慢的平静下来。


    张广德的这一次旅途结束了,登场离开这个城市,前往下一站。陈平暂时走不了,这个城市值得运走的东西太多了。这些要运走的东西,不是什么贵重金属,而是各种文物。非洲军团对这些东西不在意,论堆的打包卖给了大发银行。军队更在意的是金银等贵重金属,普通百姓还算运气,大户人家是一个都不放过,抢劫一空之后,交给银行换成钱。


    这就是陈平为何要留下来的原因了,银行的人员忙活着给军队和士兵折算成华元,然后一船一船的金银运走。据不完全统计,这个城市被抢劫走的贵重金属,折算之后价值三千万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白银三千万两的黄金和白银被抢走了。


    除了贵重金属和文物的损失,还有人口。大约十万年轻女子在今后的一年时间内,被贩卖到大明所属的时节各地。这就是战争,这就是侵略者。这个城市的抵抗一直没停止过,尽管在这场战役结束后的一周后,“解救”了大批贵族的伊布拉欣宣布出任新苏丹,并且与大明签署了明土合约。抵抗都是一些小规模的战斗,没有给明军造成太大的麻烦。但是陆陆续续的,也有不少士兵伤亡。


    根据合约,这个城市靠码头附近的三分之一的范围,成为了大明的租借。其余部分交还给伊布拉欣,两国宣布战争就此结束。随着两国之间战争的停止,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内战却爆发了。伊布拉欣尽管得到了大量贵族和军队的效忠,但还是有在外的贵族和军队不买账。于是,一场“平叛”的内战爆发。靠着一些贵族的支持,伊布拉欣向大明采购了大批二手装备,武装了十万军队,镇压那些不服他的贵族和军队。


    这个时候,陈平又发挥作用了,采购军火的款子,都是从陈平这里借出去的。年利息四分的良心价。一口气借了五百万,当然不是白银,是大明的华元。你还别说这钱的信誉绝对靠谱,拿到在码头开设的分行去,别说用了,直接都可以换成白银和黄金。


    因为这个银行的存在,大明的华元在这个国家的信誉,一下就站住了。印刷精美的华元,使用和携带都非常方便,半年不到就成为了这个城市最坚挺的货币。不能不说这是个神奇的事情,实际上说穿了很简单,对于普通人来说,生活总归是要继续的。不论仇恨有多深,穿衣吃饭,养家糊口,都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合约签署后,明军非常合作,陆陆续续的退出了这个城市的重要建筑。转而盘踞在码头附近,今后的三年内,陆续撤军是必然的,最终留下的军队不过是一个步兵师,镇守这个重要的城市,堵住黑海的出海口。北方的那头熊想南下的爪子被斩断,发展方向只能是朝着波罗的海或者更北面。


    合约规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向大明赔偿三千万华元,单方面最惠国待遇,等等,一份标准的不平等条约。这是站在后人的角度看问题,但是站在当下的奥斯曼贵族们看这个问题,则不这么想。他们是失败者,能够保住这个城市的大部分地区,还有国家的完整性以及税收,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新苏丹在即位后,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什么安民,而是向政敌会晤屠刀,内战的目的就是为了权利。


    尽管得到了大明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伊布拉欣的统一之路不算太顺利,内战陆陆续续的持续了五年之久,最终才算是平定了所有叛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失去了三分之二个阿拉伯半岛,这其中有独立的土著,也有割让给大明的土地。


    不管怎么说,作为战败的一方,首都都丢掉的奥斯曼帝国,神奇的保住了一个大帝国,还能继续存在下去。至于靠近俄罗斯方向丢失的土地,将来再谋求夺回来就是了。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相爱相杀,绵延几十年是很正常的事情。


    早春的严寒湿冷入骨,尽管有一个冬天的准备期,路易十四依旧无法安心。大明拒绝了谈判,理由是没有谈判的先决条件,路易十四不退位,大明就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谈判。同样尴尬的还有英国,大明开出的条件很高,而且不还价。


    两国想联合却又没有那个条件,英吉利海峡保卫了大英帝国,也阻断了两国之间的联系。作为一个海岛国家,英国面临的问题更为严重。大明的舰队在欧洲四处横行,只要看见挂着英法旗号的船只,一律击沉。就算没有挂着英法的旗号,也要接受检查。发现是两国的船只,照样要扣留。在航速高达十一节的蒸汽巡洋舰面前,当今欧洲的任何船只,都没有跑掉的可能。除非运气好,遭遇大雾天气。


    一场春雨过去之后,迎来了连续一周的晴天。小城土伦就像死了一样,码头上的船只都安静的停着,没有哪怕一艘船在移动。在地中海,只要出航,就有可能回不来。


    炮台上的士兵跟往常一样,早早起来换岗。冬天虽然过去,来自大明帝国的威胁却没有消失。紧绷的那根弦还在,作为地中海沿岸的一个重要港口,土伦随时可能遭到攻击。


    清晨的天气不错,士兵冉阿让爬上了炮台,向值夜班的同伴招呼一声后,举起望远镜看着遥远的海面。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至少现在战争没有来临。但是下一刻,他的嘴张大的合不上了,呆呆的看着海面,凝滞了好久之后,疯子似得从到铜钟的跟前,拽着绳子使劲的敲。当当当……急促的钟声惊醒了还在沉睡的士兵们,他们纷纷从住处冲出来,穿戴完毕登上炮台。


    “上帝啊!”一名军官呆呆的看着海面,发出了一声无奈的哀叹。


    密集的烟柱,意味着大明的战舰来了,而且数量众多。那么到底来了多少战舰呢?蒸汽装甲战舰24艘,风帆战舰36艘,运输船只八百艘,都在这附近的海面飘着。当然了,这仅仅是第一批,完成了伊斯坦布尔战役后,非洲军团终于可以从容的发起对法国的登陆战。实际上这次战役准备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在此之前,海军陆战队已经占领了科西嘉岛,并以此为跳板,囤积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员。因为两面临海,法国的防御非常尴尬,一方面要防备地中海,一方面还要防备来自大西洋方向的进攻。而明军则非常从容,可以从西班牙北面的港口出发,也可以从地中海的科西嘉岛出发。


    总的来说,被动防御的法国陆军,只能等待最后的审判。那么现在,审判来临了。


    呜呜呜,空气中传来了尖锐的呼啸声,炮弹发出的破空之声,刺的人耳膜都疼。


    海面上腾起一片又一片硝烟,开火的是大明舰队的105炮和150炮,仗着射程的优势,用密集的炮火覆盖土伦的炮台。炮火准备整整一个小时,然后才是炮火延伸,这时候风帆战舰靠了上来,用75炮轰击海岸,放下小船,大批的士兵从绳网上下来,登上小船后使劲的划动。不能不说,没有登陆艇的时代,登陆作战就是一份苦逼的差事。


    轰轰轰,炮台开火了,打击的目标是海面上的小船,想打大船的可能性为零,射程不够,威力也不够。正因为如此,被主力战舰洗过一遍之后,零星的炮火甚至连风帆战舰都不怕。


    第九百零六章


    小小土伦,因为地理位置距离科西嘉岛最近被选作登陆场,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法军实际上是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对大明的运力没有一个明确的估计。投入欧洲战场的军队,多达五十个师,尽管有埃及这个跳板的长期经营,囤积了大量的军需物资,但是以明军现在的海上力量和陆上力量,根本就不必遮掩其行动。那条路最近就走哪条好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大大的缓解后勤压力。为何大明要去占领希洪那个小镇,不就是那里出煤炭么?为何要选择科西嘉岛作为第二跳板,因为近啊!


    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近,明军不可能选择其他地方登陆。马赛不是不行,但是那边海岸线山区颇多,易守难攻。土伦的情况则好多了,法军在此投入的力量不大,更多的是主观判断,将兵力投入到马赛和英吉利海峡沿岸。


    更为悲剧的是,本土作战的法军,在情报上居然完全被明军甩出去几条街。明军有多少兵力,不知道,有多少船,不知道,有多少大炮,不知道。总而言之,各种的不知道。但是法军的一举一动,明军都能了如指掌。比如在土伦,区区三千法军镇守,跟送有什么区别?最悲剧的,在附近没有法军的重兵集团,在法军看来,土伦登陆之后,打到巴黎去你得走很多的路,而这条路可不是什么通衢大道,不好走啊。累你个半死,路上吃啥?饿你个半死!


    问题是,有一种人叫法奸!从土伦到巴黎,沿途有几十个堆满了粮食的仓库。只要明军开过来,这些人立刻跑去欢迎,告诉明军法军在哪,我准备了多少粮食给王师。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路易十四在法国指正期间的穷兵黩武,民间怨愤颇深。


    这么说吧,除了军队,路易十四现在已经是众叛亲离了。


    三千法军的战斗不能不算英勇,最后时刻这些士兵甚至高呼法兰西万岁,挺着刺刀肉搏。可惜,他们的行为没有任何效果,明军的突击部队装备的霰弹枪,分分钟教他们做人。肉搏?明军其实一点都不差,但是能用弹药解决的问题,就用弹药解决,这是明军的习惯。


    冉阿让的运气不错,炮击中被震晕,醒来时战斗已经结束了。三千法军,伤亡一千八百,余者投降了。不是每个法军都能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实际上最后一个军官阵亡后,法军就崩溃了,跑了一部分,其他没跑掉的投降。


    登陆明军沿着海岸线往西推进,一个师的兵力在此遭遇五千法军,排着整齐的方队,跟着鼓点前进的法军士兵,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勇武将他们推进了坟墓。这个时候的法军,依旧固执的采用他们习惯的战术,排队枪毙。西班牙的惨案,没有给他们任何启示。


    面对这样的敌人,一个先头团立刻收缩,构筑了简单的阵地后,推着大炮,排着队伍的法军出现了。军官走在最前面,手里斜着指挥刀,带着形状特别的帽子,穿着造型独特,颜色醒目的服装。毫无疑问,军官是神枪手最好的目标。新式步枪的最大射程八百米,不敢说在最大射程上击中目标,三百米内,这些神枪手指哪打哪。


    英勇的法军首先遭到的是猛烈的炮击,顷刻之间他们还在找阵地的炮兵就变成了废铁。发出尖锐呼啸声的迫击炮打的又快又急,连续的爆炸在人群之中掀起一片腥风血雨。


    尽管人数上只有对手的一半,但是一个先头团的火力输出,则远远超过对手不说,重点是距离上的优势。严阵以待的明军,以密集火力大量杀伤法军,期间精确射手点杀军官。不到一个小时,法军退却了,明军随即发起反击。


    五千法军在退却的过程中,真正体味了一把什么叫撤退比进攻难。想撤是不可能的,后面的明军根本甩不掉。小口径的迫击炮就跟地狱里的恶魔一样,追着法军的屁股捅,来回抽插。大批法军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放下武器跪地投降,追击战斗持续到黄昏才结束,五千法军最终逃回马赛者不足五百。


    还没有从上一次炮击中恢复过来的马赛,守军遭到重创之后,残部连夜逃遁。明军不占而取马赛,又获得了一个吞吐量巨大的港口。占领马赛之后,大量的物资开始从这里上岸,土伦港较小,其重要性远远不能跟马赛比较。


    路易十四接到马赛陷落的消息,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蒂雷纳将军再次被召见进宫,一番商议之后,路易十四在安茹公爵等人的鼓噪之下,否决了蒂雷纳将军迭次抵抗,层层阻击,最后决战的建议。决定亲征,以一次大型会战来决定命运。路易十四的想法很好,他的判断明军最多像西班牙那样投入十万左右的兵力,再多久无法保证补给了。事实证明他的判断误差不大,明军分别从土伦和马赛登陆的部队,也就是九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加上三个独立炮兵团,法军出发的时候,三个独立炮兵团还在马赛卸船。


    法军分成两部分,蒂雷纳甩十万法军在前,自认为能力不差的路易十四,率领二十万法军在后。两者之间保持一天的距离,先后出发。占领马赛的明军,获悉法军主动南下之后,判断法军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马赛。明军指挥部充分利用这半个月的时间,囤积军需,准备一次决战打败法军,奠定法国的局面。


    1693年2月25日,明法两军先头部队在阿维尼翁遭遇。短暂接触之后,法军先头部队后撤,双方主力摆开战场,三日之后的28日,两军部署完毕,一场大会场爆发。


    作为人少的一方,明军意外的发起了主动进攻。左侧以三个步兵师和一个独立炮兵团为辅助集团,右侧则为主力。战斗开始之后,主力明军三十八师为先导,密集炮火猛攻正面的一个法军阵地。在远距离的炮火打击之下,法军伤亡惨重,难以为继。三十八师陈师发起猛攻,一个上午便击溃该部。


    蒂雷纳紧急调集两个师的兵力阻击明军,双方发生激战,装备先进的三十八师,仅仅以自身实力便打的法军两个师节节败退。随后跟上的三十九师进行了一次大胆的突击。法军的侧翼遭到迅猛打击之后快速动摇。


    关键时刻,法军及时增援,勉强稳住阵脚。激烈战斗在方圆二十公里的范围内进行,明军单方面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作为守备一方的法军,在明军猛烈打击面前节节败退。装备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法军想守守不住,想进攻又攻不上去。


    战斗至第三天,明军左侧兵团突破法军防线,法军侧翼暴露,全线告急。明军正面发起全面进攻,激战一日一夜之后,法军陷入了被人数较少的敌军包围的危机之中。雄心勃勃的路易十四连夜逃遁,蒂雷纳将军帅二十万法军苦苦支撑了三日之后,最终因为弹尽粮绝而投降。逃回巴黎的路易十四屁股没有坐热,法国贵族发起了一场政变。


    一万多政变军队连夜发动,路易十四最为信任的特务头子安茹公爵,率部抓住了路易十四,要求其退位。毫无防备的路易十四拒绝退位要求之后遭到了软禁,法国贵族们紧急磋商,决定推举王太子继任皇帝的位子,并效仿大明的体制,成立议会,设立内阁总理掌权。


    安茹公爵被推举为首届内阁总理,亲自出面与明军谈判。


    明军在获得胜利之后停下了脚步,并没有继续向巴黎进军。一直等到法国人自己搞定了路易十四之后,双方开启和谈。对于法国,大明的谈判条件并不苛刻,甚至可以说宽容。除了归还大明公民的资产之外,还有一些个人赔偿,国家赔偿不过五百万华元,这点钱比起其他国家来说,真是很宽容了。其他条件则为双方最惠国待遇,放弃美洲殖民地,恢复经贸往来。这个谈判结果,无疑被誉为一次伟大的外交胜利。大明甚至都没有要求在法国设一寸土地的租借,唯一过分的要求,就是大明的人在法国犯法了,交给大使馆和领事馆裁决。谈判结束之后,明军陆续退出法国,时间大约持续了半年左右。


    明军在法国的表现极佳,纪律森严,从不扰民,出手大方。驻扎在法国期间,据不完全统计,至少三万士兵解决了婚姻问题。次年,还有大约两万没爹的新生儿出生,可以说明法两国之间的友好很深入。明法之战进行之顺利,谁都没想到。谈判开始之后,还有大批军需生活物资源源不断的运抵马赛。这些物资成为了士兵们最受欢迎的原因,热情的法国姑娘们,有的不远几十里,也要到马赛周边的军营内转一下,看看有没有机会嫁到传说中的天堂大明去。马赛黑市持续繁华了一年之久,大批军用的罐头、饼干、帐篷出现在黑市上。这些物资,有的是从明军手里搞来的,还有的是明军赠送给法国新政府的。


    法国的失败,给神圣罗马帝国敲响了警钟,战败的法国并未伤及元气,明军撤走之后,法国人的枪口,很可能就会对准他们。


    第九百零七章


    内阁关于对法国的政策曾经有过争论,绝大多数人都在强调,要干掉法国,让这个国家永远无法翻身。最后陈燮说了一句话:“有独裁者和没独裁者的法国是两个国家,当这个国家有独裁者或者皇帝的时候,它会非常的强大。反之,这个国家则会废掉。”


    现在的法国虽然还有皇帝,但是贵族内阁掌权,开始推行“民主”政策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未来就注定了。这话别人说,肯定会被喷死,但是陈燮说了,大家都觉得好有道理,陈相果然高瞻远瞩。


    实际上现在的大明,陈燮已经基本不管事情了,虽然还在内阁总理的位置上,但是却很少就具体事务发表言论。各部门怎么作,议会怎么吵架,陈燮从来都不管。


    上一次的议会流血事件之后,议会制定了新的规矩,吵架可以,动手不行,谁动手就自动丧失议员资格。这一规定,大大的缓解了议会的紧张气氛。不过私底下,不同政见的议员之间的关系,照样是欲致对手与死地。


    现在的议会,第一大党是复兴党,也是媒体的矛头最关注的党派。任何时代都是一样,执政党和在野党相比,在舆论上肯定是执政党吃亏。做事的肯定没有看热闹挑刺的来的轻松,不做事就不犯错,但是现在的大明朝,官员不做事,议员不做事,那就是不作为。麻烦更大,被人揪住这小辫子,基本就政坛无望了。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大明现在的氛围就是这样。什么时候形成这种氛围,大家都不清楚。


    这是大明政坛发生变化最大的几年,从咨议局到议会,现行制度谈不上多好,但从法律上确定了皇权不能独裁。这一点古往今来无人能做到,大明文人念兹在兹的垂拱而治,以这种形式得到实现的时候,很多人最初还是很彷徨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习惯了。如果再有人站出来说什么皇帝乾纲独断的话,大臣们肯定跟他玩命。


    实际上最可怕的还是资本的崛起,这个东西一旦占据了时代的主导地位,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对手。工业化从纺织业开始,分工越来越细致的时候,义务教育制度的执行最热衷的不是什么文人,而是资本家。为什么这么说,很简单的道理,接受过教育的人才能算合格的工人。大文盲一个,顶多能算个匠。


    义务教育何职业教育,从最初的官方强制到后来的民间主动,整个过程真正发挥作用的不是什么政权,而是资本。读过书的人,就是能够批量产生合格的工人,学什么都快一些。而大明到了这个时期,产业工人的需求始终存在巨大的缺口。为了更大的利益,资本很自然的找到了方向。民办的职业教育,在沿海各省发展迅猛。


    这一时期的大明,还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东西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这是历史的必然,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改变。制约西部发展的客观因素太多,根本就无法短期扭转。陈燮作为内阁总理,也没打算短期见效。只能慢慢来,这个事情就算是神仙,也改变不了。


    政府甚至现在都不具备资源倾斜的能力,只能看着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之间的差距不断的拉大。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