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高月
    “皇上,臣本不想说,可不说臣又觉得对不起皇上的圣恩,先请皇上恕罪!”丁大全一咬牙,伏在地上磕头不止。


    “你说吧!什么事?”


    “几天前,孟大人来我府上询问皇上病情,我实话告诉他,当晚他便到四川去了,他是什么目的臣不知,昨天臣派人去他府上问话,才得知他的儿子早去了襄阳。”


    站在后面的乔行简和魏了翁都脸色大变,丁大全之意,不就是暗示孟拱要造反吗?二人面面相视,乔行简急扑上来奏道:“皇上,孟大人给臣说过,他去四川是防备蒙人突袭。”


    赵昀脑海里已经一片空白,他的神思已经在空中遨游,听不到一句话,他即将要赴天国去见太祖,人间的事已经和他无干。


    良久,他又回到人间,交代最后一句话:“卿等都是栋梁之才,可和丁相国一起辅佐幼帝,朕就不一一交代了。”言罢,闭目而崩。


    第六章


    风起云涌(六)


    嘉熙三年夏,宋帝赵昀驾崩,膝下无子,立年仅一岁的侄赵淳为帝,由太后谢道清垂帘听政,丁大全、魏了翁、乔行简三人为辅佐大臣。宋帝驾崩的消息传遍天下,蒙古、金国、山东都为之震动,纷纷调整了战略决策。


    经过三年的拉锯战,忽必烈率二十万大军包围了大瀚耳朵,走投无路的斡兀立海迷失自焚而亡,北蒙大汗失烈门遂向忽必烈投降,两蒙终告统一。


    随后蒙哥命阿不里哥留守大瀚耳朵,命忽必烈率军十万返回中兴府,商量下一步的战略部署,三年的战争消耗,也使蒙哥的财力几近枯竭,急需得到补充,按计划剿灭北蒙后,将灭金国,忽必烈已经出兵在即,可就在这时,宋帝驾崩的消息传到中兴府,蒙哥急命忽必烈火速返回。


    一队军马驶进了中兴府,为首将领英气蓬勃,目光深沉似水,举手投足间都充满了令人不可抗拒的力量,他就是蒙古大汗之弟忽必烈。


    “大汗可在?”忽必烈翻身下马,将缰绳丢给亲兵。


    “大汗已经等候亲王多时!”


    忽必烈推开门,只见大汗蒙哥正凝视着墙上的地图出神,他不敢打扰,便停住脚步静立一旁。


    “我们手上还有多少可用之兵?”


    蒙哥突然转过头来,对忽必烈笑笑问道,他已年近四十,相貌威严大器,和所有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贵族一样,岁月在他脸上写满了沧桑。


    “除留守大瀚耳朵的五万外,现在我们手上还有二十万可用,灭金国应不成问题。”


    蒙哥笑笑,突然道:“我突然有个想法,趁这次宋帝之死,他国内不稳之机,一举拿下四川,你看如何?”


    忽必烈微微一楞,随即明白,大哥一定是看上了四川的富庶,以解目前的财政危机,想想,便答道:“当年父汗假道四川,一战击溃十万宋军,以宋国的嬴弱,实不勘一击,臣弟担心的还是金国,臣弟听说金国大乱,皇帝完颜守绪已病入膏肓,恐怕也不久于人世,他一死,那山东的李思业岂会袖手旁观,若他先下手,将来我们再夺中原恐怕就难了。”


    “我何尝不知,灭金国势在必行,至于和李思业的恶战,那也避免不了。”


    说到此,蒙哥有些落寞,当年本可一举灭金国,却因窝阔台大汗的突然去世,蒙古闹了内讧,却让那李思业从山东崛起。


    “此人毒杀窝阔台大汗,又强势崛起,不可小视,我听你以前说过,曾和此人打过交道?”


    “是!那时他还只是熊耳山的一介土匪,想不到今天竟成了山东的大军阀,确实不可小瞧啊!我也刚刚得知,斡兀立海迷失支撑了三年,全是此人在后面一直支持的原故,先祖好容易积攒下来的财富,都被他搬回了山东。”说到此,忽必烈拳头捏得紧紧的,他攻下大瀚耳朵,国库里空空荡荡,金银全被那女人换成了火器,自己的一支亲兵队就被一枚震天雷炸中,死伤惨重。


    “所以臣弟以为,还是先取中原,后取四川!”


    蒙哥叹了口气道:“从军事上你的策略很对,但我们的财政状况已经没有选择。”他从桌上的文书中找出一本奏折,扔给忽必烈道:“这是孛鲁的财政报告,你看看吧!”


    忽必烈默默地翻了翻,为支撑蒙古统一,财政确实已经严重透支,中原虽贫瘠,可此时的良机,如果不早取它,恐怕日后就要付出十倍的代价。


    “这样,我们分兵两路,我亲率左路军取四川,你率右路军出潼关取中原,你看如何?”蒙哥笑了笑,他知道自己幼弟的固执,早已想好的两全的方案,夺四川势在必行,拿下它,几乎就是打开了宋国的大门,当年秦国不就是依靠拿下巴蜀,才最终有实力统一全国的吗?


    忽必烈明白大哥的决心,他点点头道:“就这样,我尽量速战速决,包抄川南来接应你!”


    一个月后,蒙军分兵两路,一路由大汗蒙哥亲自率领,经凤翔府南下入川,另一路由忽必烈率领经京兆府出潼关,直扑洛阳。


    金中兴元年八月,十万蒙古军由忽必烈亲率经潼关向金国发动大规模进攻,当先遇到盘踞洛阳的武仙军,武仙未料到蒙古会突然出兵,不及收回散布各地的兵力,只得率八万军仓促迎战,但忽必烈只派虚兵应战,主力则绕过敌军,奇袭洛阳得手,随即以逸待劳,在洛阳西一战全歼张惶回撤的武仙军,武仙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


    武仙既死,忽必烈集中兵力北上,将其手下各个击破,四十万武仙军闻蒙色变,或逃或降,十天内全部分崩离析,忽必烈随即分兵二路,命大将兀良合台继续东进,要拿下大名府,割断南京与北方的联系,自己则亲率十五万军回师洛阳,虎视眈眈南京振威军。


    蒙古人击溃武仙军的消息传到南京,女真贵族和官员立刻陷入极度恐慌,听说蒙古人所过之处,摧毁了所有女真人的田庄,平日养尊处优的老爷们被抓去做了奴隶,这种恐惧远远超过了崔立血洗中都,中都和他们关系不大,可蒙古人的残暴却从他们的父辈起就深深刻在了心上。


    皇帝只有两岁,承担不起他们的恐惧,于是,一大早,丞相府门前就站满了自发赶来的官员,个个惊惶不已,连招呼也不打,仿佛那蒙古人已经兵临城下。


    李思业的丞相府就是当年李蹊的府第,桃林依旧茂盛,而主人早已命归黄泉。


    ‘吱嘎嘎’府门的开启还是和从前一样滞涩刺耳,李思业从里面疾步走出,迎面便看见上百双恐惧而期望的目光。


    “丞相!蒙古人已占了洛阳,这可如何是好?”


    “驸马可有把握击败那忽必烈?”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吵嚷嚷,将丞相府门口俨然变成个菜市场,望着一个个肥头大耳的皇亲国戚,李思业心中憋了一股恶气,要是这帮人平时收敛些,体谅百姓和朝廷之苦,金国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他这两天翻看金国的户部资料,才知道朝廷掌握的土地,还不到私人庄园的二成。


    “自己早晚要收拾他们!”


    心中犯恶,但脸上却笑容不减,突然他在人群里见到了完颜阿虎,哑然失笑道:“老将军,怎么你也来了?”


    完颜阿虎脸微微一红,有些难为情地笑道:“我是散步路过这儿,看大家都往这里赶,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便过来瞧瞧!”


    “老将军既然来了,就请进来喝杯茶!”李思业拱手对众人笑道:“各位安心回去,忽必烈虽厉害,可我李思业也不是吃素的,我已经从山东又增兵十万,正在赶来的途中,明后日便到。”


    众人听他说得郑重,便信了几分,有些不信的却也无可奈何,又叫嚷一阵后,这才逐渐散去。


    “驸马真的增兵了吗?”完颜阿虎半信半疑道,他和李思业相交多年,实在是了解他。


    李思业哈哈大笑道:“我若不说增兵了,他们如何肯走!我在南京附近本来就部署了十五万大军,何需再增什么兵!”


    “可我听说驸马的兵大部都派到邓州去了,这南京的兵力恐怕最多不过五万。”


    李思业看了他一眼,却又默默地点点头,新帝即位后,那武仙坚决不承认,李思业便命李思齐率大军前往邓州端武仙的老巢,可刚刚发兵没多久,蒙古军便杀来,紧接着武仙军全军覆没。


    “老将军说得不错,振威军主力都去了邓州,我已经派人火速前往传令,大军很快便返回,我想那忽必烈虽善用奇兵,可到底还是个谨慎之人,我断定他决不会贸然进攻南京。”


    “在我印象中,驸马好象并没有和那忽必烈交过手,但听你的口气好象倒知他甚深,这却是为何?”


    李思业突然不语,忽必烈,一部南宋史上写满了他的名字,掩盖了汉人被屠杀过半的历史,一群摧毁了汉文明的蝗虫的头领,他李思业能不了解吗?何况,还有多少年前,内乡那惨烈的一幕,让他这一生也无法忘怀。


    “那忽必烈用兵如神,加之蒙古骑兵骁勇善战,驸马切不可轻敌啊!”


    李思业自信地一笑,斩钉截铁道:“我一定会击败他的!”


    他起身推开窗,历史已经改变,此忽必烈已非彼忽必烈,他山东兵强马壮,人才济济,武器先进,工商业发达,如此,他还惧什么!


    第七章


    风起云涌(七)


    就在蒙古军迎战武仙军的同时,振威军的十五万大军正在邓州一线扫荡武仙军的老巢,闻武仙失利,李思业急将主力撤回,又任命大将余阶为邓蔡团练使,继续剿灭武仙余部。


    这日是新皇即位后的第五次早朝,太后抱着年幼的皇帝,高高坐在龙座之上,朝会刚刚开始,新任知政事、六部尚书元好问突然抛出了二十项改革措施,这也是他与李思业事先商定的策略,此次改革暂不碰土地,当务之急先要把朝廷和地方的军政大权抓到手。


    一、统一军权,加强枢密院的调控,改各路元帅不服朝廷调度的局面,枢密院使可在战时或紧急状态时自动获得军队的全部调配权。


    二、增设度支使,独立于户部,负责财政预算及收支,预算由六部尚书、左右相审阅后通过。


    三、设税监。


    四、在各大州府设团练使,负责地方治安及民团操练,由枢密院任命、并向其负责。


    五、设立爵制,以改变职官、虚官并存的局面,理顺官员职能。


    ※※※


    “太后,各位大臣,此我金国生死危亡之际,若还死守祖制不变,不思改革,不下猛药医治,那就算尧舜再世,也救不了我金国灭亡的命运,这二十条改制,正切中我金国积弊,势在必行,各位大臣可有意见?”


    虽是当众宣读,但既无事先照会,也没有提前发稿,只在朝堂上念一遍,便要众人表态,恐怕这征求意见之说,不过是个形式而已。


    朝堂里一片寂静,几经战火幸存下来的官员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宝贵。


    “近来学得乌龟法,能缩头时且缩头!”


    大部分官员都选择了沉默,二十项改革似乎没有涉及到土地和奴隶,并没有触动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既如此,又何苦去做恶人,自讨苦吃,且大多数人都听出味来,这二十条改革中至少有十条是为李思业量身打造的。


    但赤裸裸的夺权还是让一些大臣按奈不住。


    “太后,臣有话说!”


    枢密院副使习捏阿不从朝班里站出来道:“此等改革干系重大,焉能说定就定,就算元大人好意,但也需事先让众大臣考虑,充分讨论后决定,才有利于社稷稳定。”


    “讨论?讨论的结果只会是不了了之,先帝在时,讨论还少吗?讨论了几十年,把社稷都快讨论没了。”新任平章政事姚枢连声冷笑,站出来道:“太后,若真要讨论,臣倒觉得应将土地权和各庄园的奴隶自由也一并放在讨论的范畴里。”


    太后只左右为难,她从未经历国事,元好问所言二十条,她恍若听天书一般,不知其意,只眼巴巴地向李思业望去。


    但姚枢的最后一句话,却如同捅了马蜂窝,原本安静的朝堂慢慢地变得喧嚣杂乱,一片嗡嗡之声大作,李思业向元好问使了个眼色,元好问点点头,便要出列说话。突然,殿外有侍卫跑进禀报,诏曹门外有邓州来使,武仙军愿向朝廷投降。


    突来的消息,将几近沸腾的朝堂立刻冻成一潭冰水,众人面面相视,目光不约而同地向左首的李思业望去。


    “此来者当诛!”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