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施耐庵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且说中路大队军兵,前队关胜,直哨到东新桥,不见一个南军。关胜心疑,退回桥外,使人回复宋先锋。宋江听了,使戴宗传令,分付道:“且未可轻进!每日轮两个头领出哨。”头一日是花荣、秦明。第二日徐宁、郝思文。一连哨了数日,又不见出战。


    此日又该徐宁、郝思文,两个带了数十骑马,直哨到北关门来,见城门大开着。两个来到吊桥边看时,城上一声擂鼓响,城里早撞出一彪马军来。徐宁、郝思文急回马时,城西偏路喊声又起,一百馀骑马军冲在前面。徐宁并力死战,杀出马军队里,回头不见了郝思文。再回来看时,见数员将校,把郝思文活捉了入城去。


    徐宁急待回身,项上早中了一箭,带着箭飞马走时,六将背后赶来。路上正逢着关胜,救得回来,血晕倒了。六员南将,已被关胜杀退,自回城里去了。慌忙报与宋先锋知道。宋江急来看徐宁时,七窍内流血。宋江垂泪,便唤随军医士治疗,拔去箭矢,用金枪药敷贴。宋江且教扶下战船内将息,自来看视。当夜三四次发昏,方知中了药箭。


    宋江仰天叹道:“神医安道全已被取回京师,此间又无良医可救,必损吾股肱也!”伤感不已。吴用来请宋江回寨,主议军情大事,勿以兄弟之情,误了国家重事。宋江使人送徐宁到秀州去养病。不想箭中药毒,调治半月之上,金疮不痊身死。这是后话。


    且说宋江又差人去军中打听郝思文消息。次日,只见小军来报道:“杭州北关门城上,把竹竿挑起郝思文头来示众。”方知道被方天定碎剐了


    (36)


    。宋江见报,好生伤感。后半月,徐宁已死,申文来报。宋江因折了二将,按兵不动,且守住大路。


    却说李俊等引兵到北新桥守路,分军直到古塘深山去处探路,听得飞报道:折了郝思文,徐宁中箭而死。李俊与张顺商议道:“寻思我等这条路道,第一要紧是去独松关,湖州、德清二处冲要路口,抑且贼兵都在这里出没。我们若当住他咽喉道路,被他两面来夹攻,我等兵少,难以迎敌。不若一发杀入西山深处


    (37)


    ,却好屯扎。西湖水面好做我们战场,山西后面通接忠溪,却又好做退步。”便使小校报知先锋,请取军令。次后,引兵直过桃源岭西山深处,正在今时灵隐寺屯驻


    (38)


    。山北面西溪山口,亦扎小寨,在今时古塘深处。前军却来唐家瓦出哨


    (39)


    。


    当日张顺对李俊说道:“南兵都已收入杭州城里去了,我们在此屯兵,今经半月之久,不见出战,只在山里,几时能够获功?小弟今欲从湖里


    水过去,从水门中暗入城去,放火为号,哥哥便可进兵,取他水门。就报与主将先锋,教三路一齐打城。”李俊道:“此计虽好,只恐兄弟独力难成。”张顺道:“便把这命报答先锋哥哥许多年好情分,也不多了。”李俊道:“兄弟且慢去。待我先报与哥哥整点人马策应。”张顺道:“我这里一面行事,哥哥一面使人去报。比及兄弟到得城里,先锋哥哥已自知了。”


    当晚,张顺身边藏了一把蓼叶尖刀,饱吃了一顿酒食,来到西湖岸边,看见那三面青山,一湖绿水,远望城郭,四座禁门,临着湖岸。哪四座门?钱塘门、涌金门、清波门、钱湖门


    (40)


    。看官听说,那时西湖不比南渡以后,安排得十分的富贵。盖为金、宋二国讲和,罢战休兵,天下太平,皇帝建都之地,如何不富盛?西湖上排着数十处游赏去处。那时,三面青山,景物非常,画船酒馆,水阁凉亭,其实好看。苏东坡有诗道


    (41)


    :


    湖光潋滟晴偏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也相宜。


    又诗曰


    (42)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43)


    。


    这西湖景致,自东坡称赞之后,亦有书会吟诗和韵,不能尽记。又有一篇言语。单道着西湖好景,曲名《水调歌词》:


    三吴都会地


    (44)


    ,千古羡无穷。凿开混沌,何年涌出水晶宫。春路如描桃杏发,秋赏金菊芙蓉,夏宴鲜藕池中。柳影六桥明月


    (45)


    。花香十里熏风。


    也宜晴,也宜雨,也宜风。冬景淡妆浓。王孙公子,亭台阁内管弦中。北岭寒梅破玉,南屏九里苍松。四面青山叠翠,侵汉二高峰。疑是蓬莱景,分开第一重。


    这篇词章,说不尽西湖佳景,以致后人吟咏颇多。再有一篇词语,亦道着西湖好处,词名《临江仙》:


    自古钱塘风景,西湖歌舞欢筵。游人终日玩花船,萧鼓夕阳不断。昭庆坛圣僧古迹


    (46)


    ,放生池千叶红莲。


    苏公堤红桃绿柳


    (47)


    ,林逋宅竹馆梅轩


    (48)


    。雷峰塔上景萧然


    (49)


    ,清净慈门亭苑。


    三天竺晓霞低映,二高峰浓抹云烟


    (50)


    。太子湾一泓秋水,佛国山翠蔼连绵。九里松青萝共翠,雨飞来龙井山边。


    西陵桥上水连天,六桥金线柳,缆住采莲船。断桥回首不堪观


    (51)


    ,一辈先人不见


    (52)


    。


    这西湖,故宋时果然景致无比,说不尽。


    张顺来到西陵桥上,看了半晌。时当春暖,西湖水色拖蓝,四面山光叠翠。张顺看了道:“我身生在浔阳江上,大风巨浪,经了万千,何曾见这一湖好水!便死在这里,也做个快活鬼!”说罢,脱下布衫,放在桥下,头上挽着个穿心红的觜儿,下面着腰生绢水裙,系一条搭膊,挂一口尖刀,赤着脚,钻下湖里去,却从水底下摸将过湖来。


    此时已是初更天气,月色微明。张顺摸近涌金门边,探起头来,在水面上听时,城上更鼓却打一更四点,城外静悄悄地没一个人。城上女墙边,有四五个人在那里探望。张顺再伏在水里去了。又等半回,再探起头来看时,女墙边不见了一个人。张顺摸到水口边看时


    (53)


    ,一带都是铁窗棂隔着


    (54)


    。摸里面时,都是水帘护定


    (55)


    ,帘子上有绳索,索上缚着一串铜铃。张顺见窗棂牢固,不能够入城,舒只手入去扯那水帘时,牵得索子上铃响,城上人早发起喊来。


    张顺从水底下再钻入湖里伏了。听得城上人马下来看那水帘时,又不见有人,都在城上说道:“铃子响得跷蹊,莫不是个大鱼顺水游来,撞动了水帘?”众军汉看了一回,并不见一物,又各自去睡了。


    张顺再听时,城上已打三更。打了好一回更点,想必军人各自去东倒西歪睡熟了。张顺再钻向城边去,料是水里入不得城。扒上岸来看时,那城上不见一个人在上面,便欲要扒上城去。且又寻思道:“倘或城上有人,却不干折了性命。我且试探一试探。”摸些土块,掷撒上城去。有不曾睡的军士叫将起来,再下来看水门时,又没动静。再上城来敌楼上看湖面上时,又没一只船只。原来西湖上船只,已奉方天定令旨,都收入清波门外和净慈港内,别门俱不许泊船。众人道:“却是作怪!”口里说道:“定是个鬼。我们各自睡去,休要睬他。”口里虽说,却不去睡,尽伏在女墙边。


    张顺又听了一个更次


    (56)


    ,不见些动静,却钻到城边来,听上面更鼓不响


    (57)


    ,张顺不敢便上去,又把些土石抛掷上城去,又没动静。张顺寻思道:“已是四更,将及天亮,不上城去,更待几时!”却才扒到半城,只听得上面一声梆子响,众军一齐起。张顺从半城上跳下水池里去,待要趁水


    时,城上踏弩硬弓、苦竹枪、鹅卵石,一齐都射打下来。可怜张顺英雄,就涌金门内水池中身死。才人有诗说道


    (58)


    :


    浔阳江上英雄汉,水浒城中义烈人。


    天数尽时无可救,涌金门外已归神。


    当下张顺被苦竹枪并乱箭射死于水池内。


    话分两头。却说宋江日间已接了李俊飞报,说张顺


    水入城,放火为号,便转报与东门军士去了。当夜,宋江在帐中和吴用议事到四更,觉道神思困倦,退了左右,在帐中伏几而卧。猛然一阵冷风,宋江起身看时,只见灯烛无光,寒气逼人。定睛看时,见一个似人非人,似鬼非鬼,立于冷气之中。看那人时,浑身血污着,低低道:“小弟跟随哥哥许多年,恩爱至厚。今以杀身报答,死于涌金门下枪箭之中。今特来辞别哥哥。”宋江道:“这个不是张顺兄弟?”回过脸来,这边又见三四个都是鲜血满身,看不仔细。宋江大哭一声,蓦然觉来,乃是南柯一梦。


    帐外左右听得哭声,入来看时,宋江道:“怪哉!”叫请军师圆梦。吴用道:“兄长却才困倦暂时,有何异梦?”宋江道:“适间冷气过处,分明见张顺一身血污,立在此间,告道:‘小弟跟着哥哥许多年,蒙恩至厚。今以杀身报答,死于涌金门下枪箭之中,特来辞别。’转过脸来,这面又立着三四个带血的人,看不分晓,就哭觉来。”吴用道:“早间李俊报说,张顺要过湖里去,越城放火为号。莫不只是兄长记心,却得这恶梦?”宋江道:“只想张顺是个精灵的人,必然死于无辜。”吴用道:“西湖到城边,必是险隘,想端的送了性命,张顺魂来,与兄长托梦。”宋江道:“若如此时,这三四个又是甚人?”和吴学究议论不定,坐而待旦,绝不见城中动静,心中越疑。


    看看午后,只见李俊使人飞报将来,说:“张顺去涌金门越城,被箭射死于水中。见今湖西城上,把竹竿挑起头来,挂着号令。”宋江见报了,又哭的昏倒。吴用等众将亦皆伤感。原来张顺为人甚好,深得弟兄情分。宋江道:“我丧了父母,也不如此伤恼


    (59)


    !不由我连心透骨苦痛!”吴用及众将劝道:“哥哥以国家大事为念,休为弟兄之情,自伤贵体。”


    宋江道:“我必须亲自到湖边与他吊孝


    (60)


    。”吴用谏道:“兄长不可亲临险地。若贼兵知得,必来攻击。”宋江道:“我自有计较


    (61)


    。”随即点李逵、鲍旭、项充、李衮四个,引五百步军去探路。宋江随后带了石秀、戴宗、樊瑞、马麟,引五百军士,暗暗地从西山小路里去李俊寨里。李俊等得知,接至半路。接着,请到灵隐寺中方丈内歇下。宋江又哭了一场,便请本寺僧人,就寺里诵经追荐张顺。


    次日天晚,宋江叫小军去湖边扬一首白幡,上写道:“亡弟正将张顺之魂。”插于水边西陵桥上,排下许多祭物。却分付李逵道:“如此如此……”埋伏在北山路口。樊瑞、马麟、石秀左右埋伏。戴宗随在身边。只等天色相近一更时分,宋江挂了白袍,金盔上盖着一层孝绢,同戴宗并五七个僧人,却从小行山转到西陵桥上。军校已都列下黑猪白羊金银祭物,点起灯烛荧煌,焚起香来。宋江在当中证盟,朝着涌金门下哭奠,戴宗立在侧边。先是僧人摇铃诵咒


    (62)


    ,摄召呼名


    (63)


    ,祝赞张顺魂魄,降坠神幡。次后,戴宗宣读祭文,宋江亲自把酒浇奠,仰天望东而哭。


    正哭之间,只听得桥下两边,一声喊起,南北两山,一齐鼓响,两彪军马来拿宋江。正是:方施恩念行仁义,翻作勤王小战场。正是:直诛南国数员将,搅动西湖万丈波。


    毕竟宋江、戴宗怎地迎敌?且听下回分解。


    此一回内,折了三员将佐:


    郝思文


    徐


    宁


    张


    顺


    京师取回一员将佐:


    安道全


    --------------------


    (1)


    涌金门——此门乃吴越王钱镠所建,门内有涌金池。杭州西四门之一。城西四门:钱塘门、丰豫门(即涌金门)、清波门(俗称暗门)、钱湖门。


    (2)


    香烟——指烧香冒出的烟。


    不断头——犹言连续不断,没完没了。


    (3)


    挫动锐气——谓挫伤动摇旺盛的气势。


    (4)


    了身达命——犹谓安身立命。


    (5)


    人——疑当为“个”。


    (6)


    净办处——指清静安宁的地方。


    (7)


    姑待——谓姑息接待。


    (8)


    天实厌之——此乃上天不容之意。誓语。


    (9)


    走路——此乃逃奔之意。


    (10)


    魂消胆丧——形容惊慌失措的样子。


    (11)


    六师——昔周天子所统之六军之师。周制一万两千五百人为师。以此泛指全部军队。


    (12)


    清溪——此以地名喻指方腊。


    破竹——以劈竹之易,比喻迅速破亡、无法阻挡之势。


    (13)


    国师——本指帝王封赐给僧人的尊号。此乃指自称帝王的方腊所赐之尊号。


    (14)


    遮莫——犹言即使,哪怕。


    (15)


    槜李——古地名。在今浙江省嘉兴西南。


    (16)


    见机而作——语出《周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意谓:君子看到预兆就去作,不必等一整天。几,通机。迹象,先兆,机会,时机。此谓事前已从事物的微妙变化中预见到将会发生的事,故能抓住有利时机去行动。


    (17)


    恰限——犹谓恰巧,刚好。


    (18)


    祸梯——犹祸阶。乃谓祸是一阶阶来的,有其途径。


    (19)


    钱塘江——乃浙江之下游,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造成大潮,每年八月可观钱塘大潮。潮奔腾冲击,其声撼天动地。


    (20)


    赭山门——本在浙江海宁县西南,南与萧山县之龛山相对,东接鳖子门,为江海门户。后江流改道北移,遂与龛山同在江南。因其山土石皆呈赤色,故名赭山。


    (21)


    书会——宋元时说书人、戏曲作者与演艺者组成的同业性团体。


    (22)


    敷演——犹表演。


    关目——谓戏曲、小说所演话本之重要情节。


    (23)


    安子——指安道全。


    青囊——古代医家存放医书、医术记录的口袋。此乃借用有关华佗的故事,《华佗传》、《三国演义》七十八回均写及青囊,谓华佗在狱,有一姓吴的狱卒,人皆称吴押狱。此人每日以酒食供奉华佗。华佗感其恩,乃告曰:“我今将死,恨有青囊书未传于世。感公厚意,无可为报,我修一书,公可遣人送我家,取青囊书来赠公,以传吾术。”


    (24)


    行散——谓处方抓药治病。散,指散剂,需按处方配置后煮好服用。


    (25)


    仓公——淳于意,汉临菑(今山东桓台东南)人。曾任太仓长,因称太仓公。从师阳庆学医,授以秘方及黄帝扁鹊脉书。相传能察人面色,知人生死,据以诊病。后因获罪当受刑,其小女上书汉文帝,愿代父受过。帝悲其意,遂废除肉刑。《史记》有传。


    (26)


    蓟子成——当作“蓟子训”。不知所由来,姓蓟子,名训。建安中,客在济阴宛句(今曹州县)。有神异之道。尝抱邻家婴儿,故失手落地死,遂埋藏之。后月馀,子训抱儿归,儿识父母,大喜庆。于是流名京师,士大夫皆承风向慕,既到京师,公卿以下侯之者恒数百人,皆为设酒脯,终日不匮。旋遁去。后有人于长安东霸城,见其与一老翁其摩挲铜人,相谓曰:“适见铸此,已近五百岁矣。”(此铜人乃秦始皇二十六年铸,至此四百二十馀年)后不知所终。(《后汉书·方术列传》有载)


    (27)


    颁降——犹言颁发下来。


    (28)


    龙翔宫——据《西湖游览志》知:龙翔宫在清湖桥西,乃一道宫,赐名龙翔,以奉理宗感生帝。宫在后市街。


    (29)


    平折——犹言平白损折。


    (30)


    临平山——距仁和县旧治五十多里,山高五十多丈,周围近二十里。山上有塔、龙洞和天井等,山下有东岳庙、景星观对峙,又有鼎湖。


    (31)


    长安坝——即长安镇,在浙江海宁县西北与杭县接界,宋时筑长安堰于此,今称长安坝。为舟车要冲之地。元军进至长安镇,屯驻皋亭而宋亡,即此。


    (32)


    皋亭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北郊。俗称半山。南宋时为临安(今杭州)防守要隘,元兵攻至,宋君臣在此投降。


    (33)


    东新桥——在临安城北五里塘大路口。


    (34)


    北新桥——在临安香积寺北,宋绍兴年间建。


    (35)


    北关门——乃宋时馀杭门之俗称。


    艮山门——俗称坎子门,在临安城东近北,乃南山之馀脉。


    (36)


    碎剐——古时的一种处死方式,即把人体零零碎碎切割成碎块致死。


    (37)


    桃源岭——於潛县桃源山即桃源岭,在县东二里许。


    (38)


    灵隐寺——在今杭州西湖西北之北高峰下。乃晋时僧慧理建,寺有四石塔,皆吴越钱王所建。


    (39)


    唐家瓦——即唐家衕,在九里松慕容妃墓之西。


    (40)


    钱塘门——宋时建筑,在钱塘县西南,灵隐寺在其上。


    涌金门——南宋临安(今杭州市)的西城门。门临西湖。


    清波门——宋时称暗门。


    钱湖门——一云在清波门之南。据张君房《辨钱塘》引《十三州记》云:万松岭下西城第一门钱湖门,行次北第二门曰涌金门,第三门曰钱塘门。说法均有不同。此见《云麓漫钞》卷五。


    (41)


    苏东坡——宋代大诗人,名轼,字子瞻,号东坡。此诗题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此其二。文字与本集所载有异:“湖光”作“水光”,“偏”作“方”,“欲”作“若”,“也”作“总”。


    (42)


    此诗乃宋代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只”,一作“直”。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