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菲利普·津巴多
    时间观念的最佳组合


    你的时间观念会令你产生偏见,它能够遮蔽你的双眼,堵塞你的双耳,阻碍你的思维,剥夺你充分欣赏自己以及憧憬未来的权利。一方面它会令你看待事物一成不变,阻止你学习新东西、享受当下和憧憬未来;另一方面,一个平衡、灵活的时间观念会让你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作出恰当的选择,开阔你的视野,令你放眼全人类的经验。依据特定环境的要求,一种时间观念取得优势地位,必然有另外一种观念暂时消退。当你必须完成某项工作时,未来时间观念一定会占得先机;当你已经完成了某项工作到了庆祝的时间,享受当下的时间观念就占据上风;当你在度假的时候,过去积极的时间观念对你享受家庭的快乐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考虑到我们所做的研究,在承认西方国家公民已有偏见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理想的时间观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过去积极的时间观念强烈;


    ·有适度的未来时间导向;


    ·有适度的享受当下的时间导向;


    ·过去消极的时间观念弱;


    ·现在悲观主义时间导向弱。


    以上几个条件糅合在一起能够产生三方面优势:


    过去积极的感受为你提供了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过去的自我行为依然能影响到你。积极的过去给你继续生活的勇气,令你感受到家庭、传统以及遗传基因的巨大作用。


    拥有未来时间导向,你可以想象一个充满希望、乐观以及力量的未来。未来给你一双飞翔的翅膀,给你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自己的信心和力量。未来能使你做好一切准备,以逃避因为偏离了安全的、已知的方式,抵达目的地而产生的恐惧。


    一个快乐的当下,能够使你的生活充满力量和愉悦。这种力量驱使你去探究人类、未知领域和你自己。享受当下是对生活适度的肯定,因为它能使你敞开心扉欣赏自然、感受一切快乐。


    理想的时间观念中极少包含消极的过去和悲观的现实的认同成分。我们的研究发现这些消极的和悲观的时间观念不能带来任何益处。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拥有消极过去或者是悲观当下时间观念都能把人的精神和肉体推向危险的边缘。有一项针对荷兰青年人的研究,研究对象是正常的青年人和临床治疗的精神病人。他们都完成了津巴多时间观念表,还做了一组标准化人格和其他测验。相对于正常人而言,精神病人则更多带着消极过去和悲观当下的时间观。访谈结果表明,(其中包括一些精神病人)他们大多缺乏自我控制和个人责任感,甚至很难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某些时间观念竟成了出现问题的“预言家”。例如,当下悲观主义和过去消极的时间观念,成了自杀以及有自杀动机最明显的征兆。


    一项英国的研究发现,这两种时间观念都与以下三方面相关,一是无法实现自我的低成就感,二是积极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占次要地位,三是消极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占主要地位。最近,有一项关于病人如何适应慢性疾病——Ⅰ型糖尿病的研究,显示了时间观念对疾病的影响。大多数女性参与者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悲伤以及愤怒都与过去消极和当下悲观的时间观念有关。那些能够很好地适应糖尿病的病人都有着当下积极的时间观念,并能够推及将来,他们主动远离消极对待自己当前病情的想法。通常,能够很好应对过去和当下消极时间观念并能树立未来导向时间观念的病人在治疗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方法,帮助大家改变过去消极的时间观念,使大家尽可能地转化为中间的或者积极的观念。在研究怎样才能让你有建设性的改变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去南方”


    在19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加利福尼亚州,经常能看到一些年轻的嬉皮士在路边搭便车。到摇滚青年这一代,他们会举着写有自己想要去地方的牌子站在路边,大多数时候都是去一些近途的城镇,但是也有一些人就比较另类,他们会问:“加拿大,有人去吗”,或者,“墨西哥,朋友你去吗”。


    一天,津巴多在旧金山到斯坦福大学的旅途中碰到了个搭便车的年轻人,他举的搭车牌上简简单单地写着:去南方。


    一个叫莫西的年轻人(以下简称为“莫”),他跳进我的奔驰车,并把他的大背包和拉布拉多大犬也顺势塞进拥挤的后座。他已经办理了当地一所大学的休学手续,开始旅行。在我们聊了一会儿之后,莫问我他可以抽烟吗?“当然可以,为什么不呢”我回答道,但我不知道他要抽的是大麻。我礼貌地拒绝了他要我和他分享那根大麻烟的慷慨邀请,不过,我很好奇他想去哪。


    “你想去哪儿?我可是只到帕洛阿尔托”,我说。


    “怎么都行”,莫说。


    “你是去圣克鲁斯吗?”


    “不是,只是到南方。”


    “直接到洛杉矶吗?”


    “不是啊,我只是到南方而已。”


    “你是不是想跑到墨西哥那么远的地方吧?我希望哪天我能去一趟。”


    “我只想去南方。”


    我对这种声称要过透明生活的人给我的躲躲闪闪的回答搞得越来越恼火。当我们到了斯坦福出了101高速公路,我告诉他可以下车了。


    “喂,伙计,你怎么一点都不酷啊?”


    “看,我允许你抽烟,尽管我可能会因此陷入麻烦;还让你和你的狗搭车;但是你连你去哪儿都不告诉我,甚至你……”


    “哦,现在我明白了。你以为我可能会去某一个具体的地方,但是你不明白为什么我哪儿都不去,只是到南方。我没有具体的目的地,也没有特定的地方要去,因为我可能搭乘不到带我去那里的车子。那样我会很沮丧,谁愿意带着心理负担出来旅行呢?反正我是不愿意。所以每次出门的时候我只选择一个大方向,即便是做了近途的旅行也不会很生气,全当是去了南方吧。你已经带我赶了一整天的路。即便是不能再往前走了,我也很高兴,你瞧,我这不是到了我想来的南方了吗?”


    “啊,我明白啦,”我说,“好了,你还是下车吧!”


    “先生,谢谢你的顺风车,也耽误你不少时间。祝你天天快乐。”


    事后,我认真考虑了这次经历。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任何事情、去任何地方我都会有目标、有计划。我无法想象如何做到不制定任何计划就去旅行,甚至事先连目的地都没有。事实上,我的愤怒已经变为了嫉妒。我嫉妒他们只为旅行而旅行、嫉妒他们毫无目的的“浪费时间”。可是,我又羡慕他们,他们不用选择固定的目的地,而是充分享受旅行的过程。对于他们而言,过程就是全部。同样我也承认,我已经不再会为了盛开的玫瑰停下来闻一闻花香,因为我甚至就从没有注意到它们。我多么希望自己再变回到孩子时期,推掉所有的约会、撕掉备忘录,把我所有的承诺都标上“以后再做”。


    这之后的启示就是我们在第5章描述过的——催眠疗法,这种催眠疗法能让津巴多当前经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并让他不再担心过去和未来。他开始用一些官方得出的结论来改变自己的个人经验。不管是个人的经验还是官方的研究报告,都告诉我们懂得未来导向的人更懂得珍惜现在。在举出另外一个有着成功改变的例子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津巴多的一些其他看法。


    从那天开始的30年中,每当我对自己的工作感到紧张时,我都会闭上眼睛、用大拇指捏捏食指,然后对自己说“我想去南方”。这个简单的动作能让所有的事情简单和清晰起来。它会提醒我,从那些无休止的事务中抽出时间做下一件事:接收一个短信、给老朋友打个电话、到当地咖啡厅喝杯卡布奇诺,或者在家里准备一顿烛光晚餐。


    改变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可以学习和改变。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我的这一观点。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令未来概念化的能力不可能或者很难由基因决定。类似的观点爱德华·班费尔德也提出过,也是我们在第5章曾经讨论过的。如果班费尔德所说的是正确的,那么当我们成为享受当下的人时都存在“病态”。班费尔德认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从贫困中拯救贫困,因为他们目前选择的生活方式是无法改变的。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