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五帝治世(6)

3个月前 作者: 小VS枫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二百六十章五帝治世(6)


    人族,经此一事之后团结心大增,在大禹的带领下披荆斩棘,终于凿穿高山大林。实现了水域相通,排洪除涝的目的。而后,在大禹的领导之下,人族更是兴修水利,筑坝建堤。


    时间如梭,转眼间就过了十三年,肆虐洪荒五十多年的水患终于尽数平息,经过禹的治理,形成两大水系,以黄河、长江为河流源头主干,其它江河沟渠大多与此相连有关。水患期间,人族虽受灾极重,民生生产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很多民众不得已背景离乡;但在治水过程中,受灾各部族不分彼此,协同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分配了生产资料,进一步加强了各部族的交流融合。


    由于事先规划得当,并不单单是平息水患,禹借此机会整合了大半人族的劳动力,统一调度、集中劳力开辟了密布的水网沟渠。以逍遥的眼光来看,虽尚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但这次行动极有历史意义的,在整个种族的传承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人族暴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力量,这是人族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集体协作工程。


    在这一过程中,人族的人口基数虽然锐减,但总体生产力却得到了极大提升,为以后发展农耕畜牧打下坚实的基础。得益于密布的水网工程,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生息,人族很快便会恢复活力,将迎来一次人口的大暴发,也许仅在百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人族对整个洪荒的影响力就会超过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


    由于大禹治水成功,帝舜特别在祭祀仪式上,将一块黑色的玉圭赐给大禹,以表彰他的功绩,并向天地万民宣告治水成功和天下大治。


    不久,又封禹为伯,以夏为其封国。禹在天下的威望达到顶点。


    万民称颂说:“如果没有禹,我们早就变成鱼和鳖了。”帝舜称赞禹,说:“大禹啊!你是我的胳膊、大腿、耳朵和眼睛。我想为民造福,你辅佐我。我想观天象,知日月星辰、作文绣服饰,你谏明我。我想听六律五声八音来治乱,宣扬五德,你帮助我。你从来不当面阿谀背后诽谤我。你以自己的真诚、德行和榜样,使朝中清正无邪。你发扬了我的圣德,功劳太大了!”


    然而,即使禹之功劳如此之大,但舜帝却由始至终没有把人皇之位传给他的意思。舜妃娥皇,一生不育。女英却连九子,其中八人无才,十分平庸,唯义均聪敏,故封于商,号商均,这商均就是舜帝心目中的下一届人皇之选。


    考虑到如今大禹势大,外有东夷强族支持,内有不少人族百姓感恩戴德,再加上治水期间大禹聚敛兵力,集中权力,如今大禹的已是建立起了以自己个人为中心,**于舜帝控制之外的体系,舜帝对此十分忧虑,生怕自己离去之后大禹会发动叛乱,于是也不敢妄动,只是不停的安抚,同时让儿子商均逐步的接触政务。


    可惜天佑不测风云,舜帝于尧帝仙逝后在位三十九年,这年于南方巡守之时,经过苍梧之野时,忽然心神大动,昏了过去,众臣子抢救了三日三夜方醒过来,只是此时他已是双目失神,脸色无力了。舜帝知自己来日无多,而眼下商均却未能服众。于是找来众大臣,嘴角颤抖着对大禹说道:


    “大禹,吾知你一直以来对吾斩了你父鲧耿耿于怀,其实,吾又怎忍斩他,只是不斩鲧,则如何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大禹闻言欲言又止!


    舜帝拉着大禹的双手摇头说道:“你无须再多言!吾自知大限已至,从此吾将人族交与商均手中了,你要好生辅佐于他”。


    大禹已是泪流满面,却还是不开一声!


    舜帝无奈,对着群臣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经历一世,瑕庛难免,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皇者的威严是靠百姓的尊敬而得来。今吾向天下百姓下罪己诏,以此来为鲧正名,也能彰显大禹的贤德。”


    话刚说完,大禹终于反应过来,他哽咽着道:“陛下放心,臣定当带领好我人族,尽心辅佐商均殿下,不负圣父、圣母、三清天尊的教导!”


    舜帝闻言道:“如此吾可安心去矣!”言罢微笑而逝。众臣见状,忙纷纷跪倒于地,哭声一片。只见一条九爪神龙陡然从舜帝身上飞出,在苍梧之野上空盘旋九圈,旋即吟啸着飞上九天,朝着火云洞的方向飞去!


    商均和大禹领着一干人等朝着九爪神龙消逝的地方拜了九拜,随即带着舜帝的遗体,回转国都,宣告天下,举国大丧!


    大丧之后,依照舜帝临终前地旨意,商均登上了共主之位。为了避嫌,大禹躲避到阳城,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而去朝见大禹。在诸侯的拥戴以及三番四次的较量之下,商均退位让贤,五十三岁的禹正是即天子位,以安邑(竟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姓姒氏,史称夏禹。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


    夏禹接位后,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为中心的领导集团。夏禹在这个集团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权性质。他让治水时专司刑罚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规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听号令者,就要以刑罚来惩办。


    当时,古越部落族长防风氏,总想独霸一方,自称越人各部落之长,不听夏禹的命令。夏禹在苗山大会上当众命令将他处死,并暴尸三天。各地诸侯、方伯深知夏王朝的威力和夏禹的神圣,再不敢冒犯禹王。那些没有参加朝见禹王的氏族部落听说此事,也纷纷向夏王朝进贡称臣。自此夏禹的势力范围达到江淮流域,武功赫赫,震慑天下,人莫不尊!之后,“四方归之,辟土以王”


    在治水的過程中,夏禹曾经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都瞭如指掌。


    夏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個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进行管理,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


    帝夏禹王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朝政教。


    夏禹掌权初期,阐截两教回归。上代帝师广成子自然是不遗余力的在人族重要事务中安插阐教中人,而截教在长耳定光仙的主持下,也开始与阐教争夺权利,以便发展壮大自己的教派,传承道统,双方争的个你死我活,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弄的满朝文武人心惶惶,不可开交。


    夏禹眼看着阐截二教相争,弄的鸡飞狗跳的,心中不喜。两教中,阐教自五帝之始便扎根于人族庙堂之上,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势力庞大,根基深厚;而截教也是在五帝之始扎根于人族,但它的势力多在底层百姓,虽然还比不上阐教的高层优势,但盛在势力新生,劲猛势足。朝堂之上多是两教中人或是两教信徒,你争我夺,自是不肯干休,夏禹有心无力,自己继位时日尚短,深知实力浅薄,苦无良策。


    夏禹是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伟人。他治水是与治国养民结合进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时,还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兴水上运输,重建家园。每治理一个地方,都主动团结氏族部落酋长,完善政权建设,使百姓安居乐业。史书记,洪水退去后,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他带领人们在田间修起条条沟渠,引水灌溉,种植粟、黍、豆、麻等农作物,还让人们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不仅治理水患获得巨大的成功,而且农业生产也取得了进步。孔子曾颂扬禹治水的功德说:我简直找不到他的一点缺点,他的宫室简陋却没有想到改善,而是尽全力平治水土,开沟洫,发展农耕,鼓励人民从事劳动。


    至此,人族由于有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集体协作以及密布的水网工程之后,在夏禹的英明领导之下,人族迅速从之前大水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且他们还迅速打破了阻碍前进的囚笼,人族进入了了史无前例的辉煌时期!


    夏禹是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於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意识形态,创造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帝夏禹王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初级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时代社会代替野蛮时代社會,推动了中国皇室历史的发展。


    ··························


    {.piaotian.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