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孑与2
第十七章
锦江书院
“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气习名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服食宜从俭素;外事毫不可干;行坐必依齿序;痛戒讦短毁长;损友必须拒绝;不可闲谈废时;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页;通晓时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读书必须过笔;会课按时蚤完;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
云峥站在锦江书院的训诫碑之下,双手抱在胸前,恭敬的听着张士先生一字一句的讲述学规,神情严肃,态度恭敬,不这样做不成,一位和自己同时进入书院的胖子,已经被狠狠地抽了三戒尺,伸出去的左手几乎以肉眼看见的速度肿了起来。
要一个胖子彻底的站直根本就是不讲理,硕大的肚皮已经挡住了视线,看不见脚跟,那么大的肚子你非要他收腹挺胸和云峥站成一排,天下间有几个能做到?
“弟子一定谨遵院规,事实请益,时时奋进,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张士先生讲完了院规,云峥立刻就非常懂事的做出了保证,至于迟钝的胖子又挨了三戒尺……
“长得痴肥就是过错,君子好勤,从明日起,每日从锦江挑水满缸是为功课。”胖子挨了揍,还要挑水,云峥偷眼看了看书院竹楼前放的两只荷花缸就为胖子感到悲哀,因为云峥觉得自己跳进大缸里洗澡没有半点问题。
天知道张士先生为什么要收五条子腊肉,不过看到张士先生拿鼻子闻着云家送来的腊肉露出满意的神色,云峥也非常的骄傲,云家人的手艺不是普通人家能赶得上的,腊肉丫头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腊肉,如今云家已经算得上大户人家,她看到房梁上吊的腊肉还是会不由自主的流口水。
所谓同窗,就是俩人共用一个窗子,诗里面描写得非常优美,但是云峥很不喜欢,一张不大的通铺胖子一个人就占了一大半,留给云峥的就只有窄窄的一条,这还是胖子同学感到非常地不好意思特意给同窗留出来的位置。
“想要单间?勤学期间不得有单人居住,同窗间必须相互砥砺才能有所进益,刚刚学过的学规难道你转眼间就已经忘掉了不成?服食宜从俭素,当然包括住处,明日起随崔达一起挑水十日,以为惩戒,再有问题,惩罚加倍!”
云峥碰了一鼻子的灰,这个该死的书院严格的有些过分,多问了一句话,就立刻受到惩罚,从山底下的锦江挑一趟水上来,最少需要一柱香的时间,想把哪口大缸装满,如果没有半天的时间根本就是休想,自己是来上学的,不是来当苦力的。
这就要发作,却看见彭蠡先生背着手从书院里走了出来,抬头看到墙上的惩戒牌子,点点头对张元说:“我就是担心你对他们过于松懈,这才过,既然当日就有了惩戒这很好,云峥的性子过于疏狂,磨练一下方能成为温润如玉的君子。”
这还求什么情啊,老头子根本就没打算让自己的日子好过。挑水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己在豆沙寨早就锻炼出一副好身板,挑点水不算什么事,倒是那个胖子却趴在床上嘤嘤的哭泣起来,也是,这家伙能把自己平安的送到锦江书院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给你五百文钱,帮我把水缸挑满!”等到先生们说笑着走了,崔达立刻就一骨碌爬起来,岔开肥硕的手掌向云峥开了一个价钱。
云峥上下打量一下自己的衣着,然后奇怪的问崔达:“你看我全身上下的装束,像是一个缺少五百文的人么?书院的规矩制定了就是让人来执行的,你要是花钱让别人帮你,相信我兄弟,你接受的惩罚一定比现在更重。别想了,我之所以会和你一起挑水,也是受了你的牵连,明天起早跳水吧,没听见先生说缺一堂课,惩戒就会更重?”
崔达一屁股将竹床做的咯吱咯吱的惨叫不已,哭丧着脸说:“云兄,您说怎么办啊,小弟从小娇生惯养的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苦,明天挑水回来还不得活活累死?”
云峥笑着说:“锦江书院意培养蜀中人才为己任,说白了就是要把更多的蜀中学子送去当官,你我越过开蒙,现在正是在明理的阶段,所以,书院不会和我们讲道理的,做官其实还有仪容这一关需要过,如果你的身子过于痴肥,必然会在选官这一个关口上栽跟头,还是先减肥吧。”
两个愁容满面的人从宿舍里出来,开始熟悉自己将要求学三年的地方,锦江书院并不大,比不上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嵩山书院那样宏大,更没有白鹿洞书院那样的严整。
江岸建有石坊,名为“黉门”。采用南方将军门式结构,建于十二级台阶之上,五间硬山,出三山屏墙,前立方形柱一对,白墙青瓦,置琉璃沟头滴水及空花屋脊,枋梁绘游龙戏太极,间杂卷草云纹,整体风格威仪大方。
这个门楣就是陆家捐赠的,进了大门还有二门,二门中平,只有矮墙环绕,透过门洞,就能看到学堂,今日的学堂显得异常的清幽,没有丝毫的嘈杂,云峥回头看看背后繁华的成都城,立刻就明白书院的学生都到哪里去了,今日恰好是七夕,不只有多少寂寞的女子需要一位文质彬彬的情人的陪伴,见不到人丝毫不奇怪。
其中文庙是书院中等级最高的建筑物,歇山重檐、翼角高翅,回廊环绕,但与一般文庙大成殿有所不同,而是青瓦粉墙,使这座恢弘、庄严的殿堂,又显出几分清幽和肃穆,与四周坡屋面、硬山造带有民间风格的建筑和谐、协调。
文庙里自然少不了孔夫子的存在,所谓天不生圣人,万古如长夜,如今这位夫子笑容可掬的立于大殿之上,似乎对云峥和崔达的到来非常的欣喜。
夫子是有教无类的,不管面对的是贩夫走卒还是汪洋大盗,都是这副面容,也不知道能感化多少人幡然悔悟,反正云峥的心里只有对古人雕塑技艺的赞叹。
锦江书院其实并不大,那些有钱人最喜欢给书院建造门楣,牌坊,塑像,但是对于那些最重要的学舍和教室似乎并没有兴趣,云峥探头瞅了一眼教室里的木地板,上面的漆都已经学生的屁股生生的磨掉了,看样子坐不住的人不光只有云峥一个人。
总共五进的院子不大工夫就看遍了,只是藏书楼被看得很严格,只有当云峥和崔达将自己的腰牌递上去之后,一个阴森森的老头子才会放他们进去。
见识过后世庞大的图书馆之后,实在是对面前这座小小的楼阁提不起兴趣,里面的书也不多,当然这是云峥的看法,崔达张大的嘴巴说明,面前的这些书籍让他非常的震撼。
看到彭蠡先生坐在一间房子里看书,这个时候去打扰山长是不合适的,云峥带着崔达出了书院回到竹林边上的宿舍,开始考虑今晚的睡觉问题。
幸好云峥早就有准备,上辈子上学的时候六个人挤一间屋子,所以经验非常的丰富,一条宽大的吊床被云峥挂了起来,崔达见到这张床,非常的羡慕。
“这东西不是你能睡的,会把绳子崩断,所以你以后也不要上去,整个竹床都归你,我打算在中间扯一条帘子……。”
崔达一副被人遗弃的怨妇模样坐在竹床上,很想和云峥再说几句话,但是发现云峥已经跳上了吊床闭着眼睡觉,只好低下头开始整理自己的包袱。
偷眼看一下云峥,故意先把自己带来的食盒打开,一股甜香顿时就弥漫了整间屋子,这家伙从食盒里拿出来的就是一座食物堆积成的山,这是大宋最著名的插食,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用银丝扎出造型,然后把各种各样的美食挂上去,形成一座层次分明的假山。云峥翻身而起,毫不客气的从假山上,摘下来两块桂花糕塞到嘴里,大宋做的这东西味道极美,他从来都没有吃够过。
“这是俺娘的手艺,不是吹啊,俺家的插食在成都府都是有名的,逢年过节,俺娘都会做插食,尤其是过年的时候,俺家的插食足足有一人多高,你不知道炙炊饼和不炙炊饼高高的挂在上面,浇上蜂蜜,俺从来就没有吃够过。
佛爷过节的时候,俺家也会做插食,不过上面挂的东西就不是炊饼了,而是各种添了颜色的粉糕,你尝尝这块罗汉糕,里面加了猪油……”
这就是一个自来熟的,崔达家里就是开粮店的,他家本来就是成都府的大户,据说水碾河边上的土地全是他家的,崔达一见面就向云峥把自己的底细说了一个底掉。
云峥笑着听崔达说话,这个胖子虽然痴肥一些,却是一个不错的人,身在巨富之家,却没有沾染上纨绔之气,说到学问的时候,也能对答如流,这就是下了苦功的。
云峥看着外面逐渐回来的学生,叹了口气说:“崔兄,相信我,你很快就会瘦下来,明日书院的大门关上之后,你就会开始变瘦,一定的。”
第十八章
小人的盛典
崔达不明白云峥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正要发问,就听有人隔着窗户说道:“哎呀!原来是云兄,多日不见想煞小弟了,听说云兄和陆家娘子喜结连理,如今正是琴瑟和鸣的时候,为何就匆匆进了书院?先生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一个头上扎着丝巾看起来很面熟的家伙大笑着和云峥打招呼,嘴里说的不停,手底下也没有丝毫的怠慢,两块糕点在寒暄的时候就已经进了那个家伙的嘴巴。
总以为大宋的学子都是有涵养的人,云峥忘记了这也是一个最不要脸的群体,有一位士子,考上进士之后,朋友用银器装满了饭食招待他,这个家伙不但吃了饭,而且连人家的银器也偷跑了,这本来是非常没品的一件事,但是在士人圈子里却被视为雅趣,云峥想不到这是有趣的地方在那里?现在自己碰到了,只能无言地看着。
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来寒暄,片刻功夫,那座美丽的食物小山就消失的殆尽,云峥对不知所措的崔达说道:“以后有好吃的就先把自己塞饱,要不然你会没有饭食可以吃。”
“刚才拿糕饼的是谁?你们认识?”
“不认识,最多见过一两次面!”
“为何不告而取?”
“这是为了将来做官做准备,反正将来大家都是要不告而取的。把你的银架子收起来,免得一会连这个架子都不见了。”
崔达赶紧收起了架子,把笔墨纸砚一股脑的摆在桌子上,路过的人见没有了吃的,这才各自忙着干自己的事情。
云峥打开自己的食盒,从里面拿出几个凉包子递给崔达说:“垫一点,咱们同一天进入书院也是有缘,你说得没错,将来相亲相爱也就是了,不过你的身子确实需要主意一下,这样胖下去实在不是个好事情。”
崔达一边吃着包子一边看着云峥,看得出来,他对书院的生活是没有半点心理准备的,猛然间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自然而然的想要找一个心理支点。
不知道为什么,云峥对书院的生活没有半点排斥的感觉,反而觉得有些亲切,站在窗前,看着那些装模作样刻苦攻读的学子,感动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这一且和自己以前的大学岁月有什么区别?一样的人模狗样,一样的狡狯多智,一样的在混日子,一样的在……太他娘的熟悉了……
眼看着星星布满了天空,这个时候,陆轻盈和腊肉她们抓来的蜘蛛恐怕正在吐丝结网吧,作为七夕节不可或缺的一项游戏,她们应该对明天蜘蛛网的形状充满了期待。
七月七日也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
等到银河横跨天上的时候,书院里就多了很多的供桌,供桌上面很简单的供奉着一些糕点,今日大家之所以从崔达那里拿糕点,就是为了供奉魁星。
除了一点糕点之外,就只有笔墨纸砚了,好多的学生正在低声的吟诵自己的文章,想请文魁星帮自己看看火候,这样的文章能不能在明年的大考中获得一个好的名次。
吟诵完毕之后,就会把卷子点着,所有的文字就会随着一缕青烟直上九云霄,不知道天上的文魁能不能看得过来。
刚才的荒唐,和现在的郑重,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文章千古事,万万轻慢不得啊。
博学之,审慎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读书路上层次非常分明的四个阶段,在彭蠡先生看来,云峥现在最多达到审慎的阶段,想要明辨之,还需要继续学习。
云峥也只有来到这里才知道大宋文宗深厚的底蕴到底从何而来,不管自己抱着多么批判的眼光看这个时代,也不能抹杀他们灿烂的思想火花,高人太多了!
崔达听着外面的低语,将最后一个包子拿了出来,从自己的书箱里取出来几张纸,学着别人的样子将包子放在窗前,然后开始诵念自己的文章。
“三坟以上云云、岂道之外又有法欤。民有以见帝王化证效、而亦意其各有浅深迟速也,一息尚存……”
不错的文章,那个胖大的身躯里不光只有肥肉,也有一副七窍玲珑的心肝。
“云兄为何不祭拜一下魁星,入乡随俗也好啊。”
“今晚没月亮,我担心天太黑,魁星看不见我的文章,随意黜落了,我会非常失望的。”
崔达眨巴一下眼睛,不明白云峥在说什么,不过他很聪明的没有问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费力的把身体挪到竹床上,点着了一盏油灯,开始在灯下看书。
油灯的灯火非常的虚弱,真的只是一豆灯火,崔达把身子往后让让,想给云峥留出一点亮光,云峥笑着摆摆手,黑暗的世界里,才是自己的世界,自己读的书太多,但是都不求甚解,晚上的时候正是老牛反刍的时间,同时也是云峥反刍自己学问的时间。
这只是书院一个很普通的夜晚,锦江奔流的声音就像是一声没有止境的叹息。
很奇妙,崔达是自己遇见的第一个肥胖却不打呼噜的人,云峥却因为换了床,久久的不能入睡,彭蠡先生让云峥躲进书院避开尘世的喧嚣,而云峥却感到更多的压迫之感。
书院里的学生,表面上看起来似乎都漫不经心的对待自己的课业,实际上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虔诚的,这一夜,只有云峥没有拜文魁!
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等到鸡鸣的时候,首先醒来的不是云铮,而是崔达,云峥听着外面的喧闹声,痛苦地从吊床上滚下来,吊床只适合偶尔睡一次,睡的时间久了,腰酸背疼得厉害。
清凉的泉水泼在脸上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把睡意驱赶的不知去向,别人都已经端着油灯去了学舍,只有云峥和崔达一人面前有两只巨大的木桶和一根扁担。
心性已经安定下来的云峥挑起了水桶,挑水对他来说不算难事,但是崔达就是一种煎熬,云峥教会了他如何挑水,当云峥已经轻松地将水缸挑满的时候,崔达依然在小路上艰难的跋涉。
他几乎是用一种悲壮的姿态完成了任务,对于这个已经瘫软在地上的同窗,云峥只能拖着他抱着两个人的书本进入了学舍。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这就是张士先生今日要讲述的内容。
这是《战国策》的开篇之语,战国时代风云激荡、群雄逐鹿、弱肉强食,作为日渐衰落的东周的重臣颜率,为应对国难,在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基础上和对游说技能的熟练驾驭下,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三言两语、轻轻松松就挽救了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如果换些没头脑的庸官,那么不仅兴师动众,而且会使尊严、利益丧失殆尽。一切正如刘向在《战国策》书录中所写的:“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专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
一个高明的先生能把枯燥的学问变成一场思想的盛宴,张士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整个事件被他一层层的剥开,最后将最重要的思想暴露在人前,不论是秦人的贪婪,周王朝的无奈,齐国人的愚蠢都在他那张被胡须覆盖的大嘴下,变得栩栩如生。
云峥似乎跟随着张士的讲解,回到了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在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不管是拙劣的,还是精妙的计谋,都在那个广大无垠的舞台上尽情的表演着,生旦净末丑一个都不少,可是有一点,不管多吗奇妙的计谋,在绝对的武力之下,都是虚弱无力的。
“云峥,崔达,你二人来的晚一些,稍后来书寓,老夫单独为你二人授课!”老先生是一个非常尽职的先生,在被先生恶补了《战国策》之后,云峥这才发现,又到了日头偏西的时候。
这就是云峥第一天的课业,在见识了这个时代标准的授课方式后,他悲哀的发现,除非自己完全融进这个时代,否则,自己从后世得到的学识,会被这些古代的知识吞噬的一干二净。
只要是学术思想,他就会有强烈的腐蚀性,而各门各派的学问,说到底就是想控制你的思想,它们的排他性非常的强烈,想要让两者平安存在的可能性非常的低,因为总会有一些矛盾的思潮在你的脑子里不断地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