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崔瑞德
    公孙述的军队在三峡下游架一座横贯长江并有军事塔楼的浮桥,浮桥与长江两岸的要塞相连。公元35年4月或5月,汉的水师发起进攻,并借东风之助逆流而上驶向浮桥。浮桥被火炬点燃,迅速着火倒坍。[83]汉军这时可以通过水陆两路侵人公孙述的领地。由于巨大的地形障碍,远征必然是艰难和缓慢的。汉军直到公元36年12月才抵达成都,当时他们只有一个星期的给养。当公孙述在12月24日出击时,指挥将领几乎要放弃战斗和准备撤退。公孙述在交战时受伤,当晚死去。成都在次日投降,[84]这就使光武帝成了全中国的主宰。


    这场内战是用刀、枪、弓弩和宣传进行的。当时流行的一般心理学手法被用来争取民众的支持,这些手法有预言、图谶、五德始终论和押韵的讽刺文。公孙述曾大胆地承认王莽就是以土德当运的一个合法的皇帝。他自己则依次应在五行中的金德当运下进行统治,这意味着他应该用白色。[85]金与罗盘中的西方有关,而公孙述的帝国正位于中国西部。这种合乎他心意的五行始终论排列否认光武帝称帝的权利,并给他贴上了骗子的标签。担心这种宣传的光武帝别无其他选择,只能宣称火德未被代替;它只是暂时衰落,随即会重新取得力量。因此,五行中的下一行尚未来临,所以王莽和公孙述是篡位者。


    此外,光武帝和公孙述互相以预言攻击对方,都设法证明他们身受天命。甚至发生了同一预言为对立的双方所用的情况。公孙述断言他梦见一人对他说:“八厶子系,十二为期。”十二之数指的是前汉12个君主(包括吕后),因此根据这个启示,汉朝的气数已尽,而公孙述注定要代替汉朝。后来,光武帝的宣传家们重新解释了这个预言。他们注意到公孙述在他统治的第12年遭到攻击,于是转用这个预言反对他:“八厶子系,十二(年)为期。”[86]


    强烈的地方主义是整个这场内战的典型特征;光武帝的胜利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家乡南阳郡的胜利。通过他,来自南阳的人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期中取得并保持显赫的地位。这个动乱年代中的另一个特征是缺乏革命目标,没有证据能说明,斗争的任何一方被革命的目标所推动,或者任何领袖设法推翻由帝皇统治的公认的制度。当赤眉军在中国流窜以及头目们与南阳绅士在更始帝治下对抗时,所反映的并不是一场阶级斗争。不论他们的背景如何,他们都接受现存的社会和政治秩序。他们只是为争夺这个秩序中的统治权而进行斗争。


    新皇室


    随着汉朝的中兴,光武帝面临着如何处理前汉皇室各封地幸存的后裔的问题。封地已被王莽取消,各侯已被贬为平民。公元27年1月26日,皇帝决定寻找将重立为侯为后裔。[87]但寻找可能不太彻底,因为在公元37年,皇室的侯只有137人。此数比公元5年皇室的侯的总人数约少100人。考虑到光武帝还新封自己的亲族为侯这一事实,可以说大部分旧的侯没有被恢复。


    在对诸王国的问题上,光武帝不愿完全恢复旧秩序的情绪表现得甚至更加清楚。在前汉,历代皇帝的儿子除太子外,已被封为指定地区的王。公元5年,已有23个这样的王国存在。[88]出于政治的原因,光武帝最初恢复了许多旧王国,并为自己的亲族另设七个新王国。公元34年和35年,三个国在它们的王死后废除。公元36年随着内战的结束,光武帝可以不用前皇室的支持进行统治了。公元37年4月1日,他废除了所有的国,并把它们的王降为侯,只有三个例外。[89]这三个国的王是其叔刘良和已故刘伯升的两个儿子,即他的侄子刘章和刘兴。过了一天,这三人又被降为公。公元39年5月13日,除太子外,光武帝又赐给他所有儿子以公的领地。[90]同年,他的三个大女儿被封为公主,也许是一次封的。两个小女儿分别在公元41年和45年被封为公主。光武帝的姐妹早在公元26年被封为长公主。公元41年12月1日,光武帝升诸子为王,公元43年6月21日还把他的侄子和已故的叔叔的公的领地升格为国。


    通过这些措施,光武帝已恢复了汉皇室支持其成员的传统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国集中在大平原和山东半岛上。不能断定它们的数字,因为国的多少取决于皇室的出生率,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的面积略有扩大。在公元2年和140年,国的数字相同,都是20个国。但在公元2年,皇室成员的封地包括135.


    3万户,而到140年,已增加约50万户,达189.


    2万户。


    从集中皇权和控制的观点看,恢复封国是一个退步。虽然在公元前154年至前145年期间,诸王已被剥夺了一切地区权力,并且政府坚决地要他们居住在京师外的封地内,但他们可能成为皇帝的现实的和想象中的威胁。机会主义者、不满分子和骗子麇集在诸王的朝廷。有的王头脑简单或精神不正常,而历代皇帝易于对有关巫术的报告惊慌失措。[91]光武帝的三个儿子被控谋反,其中二人自尽。


    第一个事件涉及光武帝的继承人明帝(公元57—75年在位)的亲弟兄刘荆,他被一些相士和占星术士所包围。公元57年光武帝死时,他试图煽动一个异母弟兄谋反。此事泄露并被新帝所掩盖,但当刘荆并不改过自新时,他被调到一个较小的封地。在60年代初期,他想自己当皇帝,并问相士他应否起事。此事再次被掩盖。在公元67年,刘荆使用术士行使巫术和祝诅之事败露。一些高级官员提出应处死刘荆,但明帝愤怒地拒绝这个建议。最后,明帝采纳了意见,把他的弟兄处以死罪,据此刘荆自尽。他显然已经精神错乱了。[92]


    另一个更重要的事件与楚(南部平原的一个小国)王,即明帝的异母弟兄刘英有关。他在公元65年提倡佛教的活动是中国奉行佛教的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事例。[93]刘英还对道教和炼丹术感兴趣,让一批道士围着他转。他的目标显然不是皇位,而是长生不老。公元70年,他的这些活动被揭发,一些高级官员建议,他犯有叛逆罪,应该处死。明帝不准,但把他的异母弟兄降级和流放到长江下游之南的某地。公元71年当他抵达那里时,他自尽身亡。数千名他的假定的追随者被捕,在酷刑下互相揭发。审讯和处决一直继续到公元77年6


    月2日明帝之子兼继承者制止时为止。几乎可以肯定,除了一个多疑的君主心中想象的以外,再也不存在严重的密谋活动了。[94]


    第三个事件涉及明帝的另一个异母弟兄刘延,他在公元73年为了谋反的目的而使用巫术。许多人被杀,但刘延只被调到一个较小的国。公元76年他受到类似的指控,这一次他被贬为侯。公元87年他再次被封为王,两年后病死。刘延与其说有罪,不如说他轻信;他对图谶祠祭秘术的兴趣已被夸大为对皇帝的一种危险。[95]


    像所有的成年的和青春期的皇帝那样,光武帝也有一个后宫,它通常被称作掖庭。他简化了掖庭的管理,除皇后外,把宫女从14个等级减为三个等级,即贵人、美人和宫人采女。[96]每一等级累进地包括更多的宫女。有些其他的前汉的等级在后来的几代皇帝时期重新出现。到公元2世纪中叶,后宫的宫女达6000人,两倍于前汉鼎盛期的人数。


    每年阴历八月为后宫选宫女,年13—20岁的清白家庭的处女要经过太中大夫、一名后宫的宦官助手和一名相士的检查,看她们的丽容、肤色、头发、仪表、风度和是否体面,在这个过程中,她们按照显然有九个级别的标准分等。[97]符合标准的被带进后宫,在那里她们要进一步经受考验,才能最后决定是中选还是落选。贵人之一总是被立为皇后,但这是一件大事,单凭出身于清白家庭是不够的。几乎所有的后汉皇后都属于社会的最高层;她们行使相当大的权力,她们的立和废都有政治的动机。皇帝个人的钟爱与此事无关,这也可以从后汉11个皇后中有8个没有生育子女这个事实中看出。


    表9概括了后汉诸帝的家谱。这类内容贫乏的略图是看不清这个王朝十分典型的权力斗争、成功、失败和个人悲剧的。这些内容将在以后讨论,这里只进一步讨论一种意见。


    有的作者主张,帝王的家系必然会退化。开国皇帝具有非凡的能力和精力,他的冲劲只能继续少数几代。以后的君主在奢侈和充满阴谋的宫廷中长大,迷恋酒色,很可能是低能儿。这个观点经不住仔细的检验,是从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一种曲解中产生的。接受天命的王朝创建者被古代历史学家描绘成具有非凡能力、头和肩不同于同时代常人的人。那些无资格接受天命的人被描绘成放荡的人。典型的是,在王莽统治快垮台时,他被说成是“于后宫……纵淫乐焉”;更始帝被设想日夜在后宫与宫女饮酒,常常醉得不能上朝。[98]当然,皇位的继承的确被人利用和滥用,但这是出于权力斗争,而不是帝王家系的道德沦丧和体质下降所致。


    表9 后汉诸帝的家系


    使人感到统治者们日益堕落的因素倒不如说是历史编纂学的一种企图,即为天命的降临和消逝提供根据。没有肯定的证据可以证明,在宫廷内长大的皇帝易成为低能儿。前汉的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是前汉精力最充沛的统治者,几个后汉的皇帝尽管有这种假定的不利条件,也证明他们是有能力的。宣帝(公元前74—前48年在位)作为一个平民被扶养成人,当然是一位优秀的统治者。[99]但安帝(公元106—125年在位)的性格也在宫外形成,却是两汉最坏的一个君主。因此,缺乏用来证明皇帝的道德素质日益下降的证据。


    京都


    后汉王朝的创建者于公元25年11月27日选洛阳为他的首都。[100]洛阳面积为10.1平方公里(3.


    9平方英里),大致呈矩形,当时是世界上第三个最大的有城墙的城市,仅次于长安和罗马。城墙用夯实的土建成,今日遗址的城墙仍高达10米。城市取南北走向的轴线,街道大致呈格子状,每个坊都有围墙。两座有围墙的宫苑在城内遥遥相对,它们为北宫和南宫,每座面积约125英亩。它们被高于地面和有遮掩的通道连接起来。城内有各部和官署、一个军械库、几个神坛、两个御苑、一个谷仓,大概还有一个市场以及贵族和官员的宅第。在有12个城门的城墙之外是护城河。一条河渠从东面与护城河接通,以便向京师运送供应。南护城河上的唧筒和戽水车向洛阳供水。


    护城河外有向外扩展的城郊,它们划分成一般的坊。大洛阳的面积大致为24.


    5平方公里,人口可能不少于50万。这使它成为当时人口最多的城市。城的南郊内坐落着一批重要的建筑物,其中包括灵台(帝国的天文台)、明堂(象天法地的庙宇)和太学(后来它的学生超过3000人)。[101]城郊还有两个市场、另一个平抑价格的粮仓和一个专为安放两座著名的铜人的场所。


    地图13 东汉的京都洛阳


    根据毕汉斯:《东汉的洛阳》


    在开阔地带的农田中,有南郊和北郊神坛、五个神坛、小祭坛、御苑、葬礼用品作坊、两个大狩猎禁区、富豪的府第和皇陵。


    洛阳比前汉时代的长安紧凑朴素,它与一切中国城市一样,也用易损坏的材料建成。[102]当它屹立于世时,它一定是一座宏伟的城市。公元189年在屠杀宦官以后,它的末日很快来临。军阀董卓的军队劫掠洛阳达数星期之久,最后在公元190年5月1日把它彻底摧毁。城的毁灭是如此之彻底,以致魏王朝不得不在仍存在的城墙内从头开始重建。[103]


    边境和邻邦


    后汉的边境是传统的边境(见地图12和16)。在北方,帝国由长城守卫着。在西方,它逐渐隐没在荒凉的西藏和缅甸边境。在南面,它沿海岸线抵达今之越南。在朝鲜,它拥有往南大致远达今汉城地区的与中国相对的低地。但帝国的所有部分并不都在同样牢固的控制之下;在有些领土上,中国的权力是松散的,或者甚至是有名无实的。福建完全处于边境之外。一条山脉的屏障把它与中国的内地隔开,公元2世纪末起通过一次中国农民逐步的和相对平静的迁移,它后来才被吸收。福建只存在一个中国城镇,它位于闽江口附近,用作沿海航行的一个港口。[104]


    如同以往,中国最难对付的邻邦是中亚的匈奴。他们在内战期间积极地进行干预,支持皇位的觊觎者之一,并且频繁地袭掠北方的中国乡村。[105]光武帝的军事姿态完全是防御性的,虽然随着公元36年内战的结束,他强大得足以采取攻势。那一年他建筑了新的防御工事,以封住进入山西的传统入侵路线。从公元38年起,贯穿山西中部的第二条防线在兴建,另外建造的第三条防线掩护着大平原,以防通过山西的攻击,第四条和第五条则用来保护陕西北部和渭河流域的下游。所有的城墙都配备了瞭望塔和发信号的一般设施。[106]这并没有阻止匈奴随心所欲地继续突袭,突破或绕过防御工事,然后驰骋于西北的大部分地区。中国的农民逃离边境区,中国政府支持,甚至帮助这种迁移,这可以从公元33、34、39和44年的诏令中看出。结果,匈奴干脆留在中国传统的边境内生活。[107]


    在这个阶段,匈奴内部的不和给中国政府提供一个意料不到的争取外交和军事主动性的机会。公元18年登上单于王位和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死敌的保守的单于死于公元46年。有一半汉人血统的伊屠智牙师死后,他这一代已无人在世。这时,单于的宝座应由下一代最年长的后裔比继承。但是,已故的单于已改变了继承的程序,把单于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当新单于在公元46年几乎立即死去时,单于之位又被他的幼弟蒲奴(公元46—83年在位)继承,比再次看到自己被人冷落。[108]


    比在一开始可能并不属于亲华的主和派,这一派力量虽被削弱,但仍存在。倒不如说,他与保守的单于争夺王朝的斗争的结果,使主和派给了他支持。在比、蒲奴和各自的支持者之间出现了紧张的关系,这种关系又因一场灾难性的干旱而加剧。光武帝终于打算发起一次进攻。在这种形势下,蒲奴作出了愿意和平的表示。如果这种行动成功,比在政治上就要被削弱。因此,他就秘密地派他的一名中国幕僚去见汉帝,提出了等于是投降的条件。这一切都发生在公元46年。公元47年,比进一步发展与中国的往来,同时动员其部队反对单于。公元49年1月25日,他采用他祖父的名号,自称为呼韩邪单于二世。中国人从此把北单于统治下的北匈奴与南单于统治下的南匈奴区别开来。战争立刻在这两个联盟之间爆发,其中南匈奴较弱。[109]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