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朱熹
无逝我梁,无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8]
朱熹云:幽王娶于申,生太子宜臼。后得褒姒而惑之,生子伯服,信其谗,黜申后,逐宜臼。而宜臼作此以自怨也。《序》以为大子之傅述大子之情以为是诗,不知其何所据也。《传》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已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曰:‘《凯风》何以不怨?’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1]兴也。弁,飞拊翼貌。鸒,雅乌也,小而多群,腹下白,江东呼为鸭乌。斯,语词也。提提,群飞安闲之貌。穀,善。罹,忧也。〇旧说幽王大子宜臼被废而作此诗。言弁彼鸒斯,则归飞提提矣。民莫不善,而我独于忧,则鸒斯之不如也。“何辜于天,我罪伊何”者,怨而慕也。舜号泣于旻天曰:“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盖如此矣。“心之忧矣,云如之何”,则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之词也。
[2]兴也。踧踧,平易也。周道,大道也。鞫,穷。惄,思。捣,舂也。不脱衣冠而寐曰假寐。疢,犹“疾”也。〇踧踧周道,则将鞫为茂草矣。我心忧伤,则惄焉如捣矣。精神愦眊,至于假寐之中而不忘永叹,忧之之深,是以未老而老也。“疢如疾首”,则又忧之甚矣。
[3]兴也。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瞻者,尊而仰之。依者,亲而倚之。属,连也。毛,肤体之余气末属也。离,丽也。里,心腹也。辰,犹时也。〇言桑梓父母所植,尚且必加恭敬,况父母至尊至亲,宜莫不瞻依也。然父母之不我爱,岂我不属于父母之毛乎?岂我不离于父母之里乎?无所归咎,则推之于天曰:岂我生时不善哉?何不祥至是也。
[4]兴也。菀,茂盛貌。蜩,蝉也。嘒嘒,声也。漼,深貌。淠淠,众也。届,至。遑,暇也。〇菀彼柳斯,则鸣蜩嘒嘒矣。有漼者渊,则萑苇淠淠矣。今我独见弃逐,如舟之流于水中,不知其何所至乎!是以忧之之深,昔犹假寐,而今不暇也。
[5]兴也。伎伎,舒貌。宜疾而舒,留其群也。雊,雉鸣也。坏,伤病也。宁,犹何也。〇鹿斯之奔,则足伎伎然。雉之朝雊,亦知求其妃匹。今我独见弃逐,如伤病之木,憔悴而无枝,是以忧之,而人莫之知也。
[6]兴也。相,视。投,奔。行,道。墐,埋。秉,执。陨,队也。〇相彼被逐而投人之兔,尚或有哀其穷而先脱之者。道有死人,尚或有哀其暴露而埋藏之者。盖皆有不忍之心焉。今王信谗,弃逐其子,曾视投兔、死人之不如,则其秉心亦忍矣,是以心忧而涕陨也。
[7]赋而兴也。酬,报。惠,爱。舒,缓。究,察也。掎,倚也,以物倚其巅也。杝,随其理也。佗,加也。〇言王惟谗是听,如受酬爵,得即饮之。曾不加惠爱,舒缓而究察之。夫苟舒缓而究察之,则谗者之情得矣。伐木者尚倚其巅,析薪者尚随其理,皆不妄挫折之。今乃舍彼有罪之谮人,而加我以非其罪,曾伐木析薪之不若也。此则兴也。
[8]赋而比也。山极高矣,而或陟其巅。泉极深矣,而或入其底。故君子不可易于其言,恐耳属于垣者,有所观望左右而生谗谮也。王于是卒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大子,故告之曰:“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盖比词也。东莱吕氏曰:唐德宗将废大子而立舒王。李泌谏之,且曰:“愿陛下还宫勿露此意,左右闻之,将树功于舒王,大子危矣。”此正“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之谓也。《小弁》之作,大子既废矣,而犹云尔者,盖推本乱之所由生,言语以为阶也。
巧言
《诗序》:《巧言》,刺幽王也。大夫伤于谗,故作是诗也。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
无罪无辜,乱如此幠。
昊天已威,予慎无罪;
昊天泰幠,予慎无辜。[1]
乱之初生,僭始既涵;
乱之又生,君子信谗。
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君子如祉,乱庶遄已。[2]
君子屡盟,乱是用长。
君子信盗,乱是用暴。
盗言孔甘,乱是用餤。
匪其止共,维王之邛。[3]
奕奕寝庙,君子作之。
秩秩大猷,圣人莫之。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跃跃毚兔,遇犬获之。[4]
荏染柔木,君子树之。
往来行言,心焉数之。
蛇蛇硕言,出自口矣。
巧言如簧,颜之厚矣。[5]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
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既微且尰,尔勇伊何?
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6]
朱熹云:以五章“巧言”二字名篇。
[1]赋也。悠悠,远大之貌。且,语词。幠,大也。已、泰,皆甚也。慎,审也。〇大夫伤于谗,无所控告,而诉之于天曰:悠悠昊天,为人之父母。胡为使无罪之人遭乱如此其大也?昊天之威已甚矣,我审无罪也。昊天之威甚大矣,我审无辜也。此自诉而求免之词也。
[2]赋也。僭始,不信之端也。涵,容受也。君子,指王也。遄,疾。沮,止也。祉,犹喜也。〇言乱之所以生者,由谗人以不信之言始入,而王涵容,不察其真伪也。乱之又生者,则既信其谗言而用之矣。君子见谗人之言,若怒而责之,则乱庶几遄沮矣。见贤者之言,若喜而纳之,则乱庶几遄已矣。今涵容不断,谗信不分,是以谗者益胜,而君子益病也。苏氏曰:“小人为谗于其君,必以渐入之。其始也,进而尝之,君容之而不拒,知言之无忌,于是复进。既而君信之,然后乱成。”
[3]赋也。屡,数也。盟,邦国有疑,则杀牲歃血告神以相要束也。盗,指谗人也。餤,进。邛,病也。〇言君子不能己乱,而屡盟以相要,则乱是用长矣。君子不能堲谗,而信盗以为虐,则乱是用暴矣。谗言之美,如食之甘,使人嗜之而不厌,则乱是用进矣。然此谗人不能供其职事,徒以为王之病而已。夫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维其言之甘而悦焉,则其国岂不殆哉!
[4]兴而比也。奕奕,大也。秩秩,序也。猷,道。莫,定也。跃跃,跳疾貌。毚,狡也。〇奕奕寝庙,则君子作之。秩秩大猷,则圣人莫之。以兴他人有心,则予得而忖度之。而又以“跃跃毚兔,遇犬获之”比焉。反覆兴比,以见谗人之心我皆得之,不能隐其情也。
[5]兴也。荏染,柔貌。柔木,桐梓之属,可用者也。行言,行道之言也。数,辨也。蛇蛇,安舒也。硕,大也,谓善言也。颜厚者,顽不知耻也。〇荏染柔木,则君子树之矣。往来行言,则心能辨之矣。若善言而出于口者宜也,巧言如簧,则岂可出于口哉!言之徒可羞愧,而彼颜之厚,不知以为耻也。孟子曰:“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其斯人之谓与!
[6]赋也。何人,斥谗人也。此必有所指矣。贱而恶之,故为不知其姓名,而曰“何人”也。斯,语词也。水草交谓之麋。拳,力。阶,梯也。骭疡为微,肿足为尰。犹,谋。将,大也。〇言此谗人居下湿之地,虽无拳勇可以为乱,而谗口交斗,专为乱之阶梯。又有微尰之疾,亦何能勇哉!而为谗谋,则大且多如此,是必有助之者矣。然其所与居之徒众,几何人哉!言亦不能甚多也。
何人斯
《诗序》:《何人斯》,苏公刺暴公也。暴公为卿士而谮苏公焉,故苏公作是诗以绝之。
彼何人斯?其心孔艰。
胡逝我梁,不入我门?
伊谁云从?维暴之云。[1]
二人从行,谁为此祸?
胡逝我梁,不入唁我?
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2]
彼何人斯?胡逝我陈?
我闻其声,不见其身。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3]
彼何人斯?其为飘风。
胡不自北,胡不自南?
胡逝我梁,只搅我心![4]
尔之安行,亦不遑舍。
尔之亟行,遑脂尔车。
壹者之来,云何其盱![5]
尔还而入,我心易也。
还而不入,否难知也。
壹者之来,俾我祇也。[6]
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及尔如贯,谅不我知!
出此三物,以诅尔斯![7]
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有靦面目,视人罔极。
作此好歌,以极反侧。[8]
朱熹云:此诗与上篇文意相似,疑出一手。但上篇先刺听者,此篇专责谗人耳。王氏曰:暴公不忠于君,不义于友,所谓大故也,故苏公绝之。然其绝之也,不斥暴公,言其从行而已。不著其谮也,示以所疑而已。既绝之矣,而犹告以“壹者之来,俾我祇也”,盖君子之处己也忠,其遇人也恕,使其由此悔悟,更以善意从我,固所愿也。虽其不能如此,我固不为已甚。岂若小丈夫哉,一与人绝,则丑诋固拒,唯恐其复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