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青橘白衫
    大明大获全胜,然后戚继光却觉得空落落的,灭察哈尔之战是他的最后一战,原本还想着轰轰烈烈的打一场,结果却落得这么一个结局。交代了一下接下来的事情,戚继光便去平复自己的心情了。


    京城,文华殿。


    朱翊钧有些无聊的翻动着奏折,他的心其实再被北疆的战事牵挂着,根本看不进去这些奏折。


    有些烦躁的站起身子,朱翊钧走到了大殿的门口,面无表情的眺望着蓝天白云。虽然知道自己做了很多事情,虽然知道大明现在兵锋强盛,虽然知道察哈尔不会是大明的对手,可是朱翊钧还是担心。


    自从穿越过来之后,自己一直在布局,一直在努力,现在终于到了大阶段的收尾了。


    这是朱翊钧为自己设定的大明发展大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结尾就是吞并漠南蒙古,北疆无战事,侵占倭国,将倭国变成大明的殖民地。二十年的努力,现在就差一个察哈尔了,一旦拿下察哈尔,自己就成了。


    第一阶段的大收尾,对于朱翊钧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基础啊!


    无论是国内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还是下一步的向外扩张,第一个大阶段的一切都是在为了下一个阶段做布局。现在到了关键的时候了,朱翊钧即便非常的有信心,可是这心里面也难免担心,难免忐忑不安。


    “皇爷,北疆捷报!”


    张鲸从外面跑了进来,手里面拿着一份奏折,来到朱翊钧的面前之后,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双手将捷报举过头顶,大声的说道:“皇爷,大喜,定北侯大破察哈尔,活捉布延彻辰,草原彻底平定了!”


    朱翊钧听了这话,顿时也激动了起来,伸手将奏折拿了过来。


    翻看着戚继光写的捷报,朱翊钧的手都在颤抖,或许别人也同样欣喜,但是朱翊钧知道没人知道这一场胜利代表着什么,没人知道大明拿下草原之后代表着什么。看完捷报之后,朱翊钧顿时大笑了起来。


    那笑声分外爽朗,是从来没有过的轻松和愉快,张鲸都看呆了。


    张鲸虽然知道自己家的皇爷心里面很想打赢这一战,为此还颇为担心,在张鲸看来,皇爷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没人相信到了这个时候,察哈尔还能掀起什么浪花来。不过此时看到皇爷的笑容,张鲸觉得这里面或许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


    半晌,朱翊钧高兴完了,伸手放下了手中的奏折,大声的说道:“传旨军机处内阁,重赏!”


    “是,皇爷!”张鲸转身就跑着去传旨了。


    这一天晚上朱翊钧很高兴,这一天晚上朱翊钧喝醉了,自从登基二十年一来,第一次!


    大捷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接下来就是全城欢庆,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全都高兴,因为他们知道大明北疆再无大患了。要知道当年经历京城被围的老人,还有很多活着呢!


    无数人百姓在大街上朝着京城磕头,万岁之声响彻整个京城。


    在这一刻,朱翊钧的声望登上了巅峰,千古一帝的名号彻底戴在了头上,而且稳稳当当。


    朱翊钧很快就传旨,大庆三日,京城不禁宵禁,勋贵商人也跟着响应朱翊钧都号召,打折的打折,免费的免费,甚至连青楼都生意都是翻倍的增长,酒水更是卖疯了,整个京城都陷入了欢乐的海洋之中。


    跟大家说几句心里话


    作为一个新人作者,我没想到这本书会有这么好的成绩,写到现在,谢谢大家追到现在,虽然我平常不怎么求票,也不怎么说什么,算是一个佛系作者,但是大家的支持我都记在心里面,从推荐票到月票再到打赏,我也有了盟主,有了精品标志,谢谢大家一路的支持。


    不知不觉这本书也要到一百五十万了,对老作者老说,一百五十万不过是个开始,三百万也是小菜,五百万渐入佳境,八百万也不准备完本,水一下凑一千万,可惜,我做不到,当然了,这本书不是要完本了,大家放心,没太监的意思。


    前几天和大佬聊天,我才知道网文的主流是主角推进型写作,什么是主角推进型写作呢?那就是一切都是围着主角来写的,以主角的行动线来推动剧情。这样写才能够不断的换地图,不断的推剧情,然后才能够写的多。因为一本是几百万字,剧情太多了,人物太多了,故事线也太多,难度非常大,所以不断的换地图才是最保险的方式。比如历史文,考科举,做官,知县知府到进京,没换一个地方就会换剧情,而陪在主角身边的主要角色就那么几个,其他的填写配角就可以了。


    不用担心剧情搞混了,也不用担心掌控不住全局,相对来说这样的写作多体现于玄幻和仙侠,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更新快的原因,历史小说多少都要牵扯一些大局描写,家国描写,角色更多,故事线也更多。


    在历史文之中,皇帝文是一个特殊的分类,他就是最需要大局描写的,除非你整天写后宫,臣子的故事线就非常多,所以他就是典型的剧情推进型写作,而不是主角推进型写作,所以皇帝文难度非常大,尤其到了后期,人物多,主线多,剧情也多,这就是为什么起点皇帝文并不多的原因。


    写到现在,其实我已经感觉吃力了,我也感觉到了自己的水平在下降,人物脸谱化越来越严重,远没有前期的人物出彩,因为那个时候人物少,我会有精力去塑造每一个人物,但是到了现在,我发现那么写有些力不从心了。


    我和大家说这些不是抱怨什么,只是想说我更新这么慢是有原因的,所以大家请理解一下,我会把后面好好写好,不烂尾,提升质量,本书要进入第二个大阶段了,咱们慢慢来,我谢谢大家一路支持陪伴,这本书也快一年了,感慨良多,再一次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四百三十三章


    张维贤搞事情


    万历二十年对大明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同时对朱翊钧来说,同样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年份。


    对大明来说,大明平定了漠南草原,占领了漠南草原,在草原上筑城,在辽东筑城,察哈尔一战,代表着漠南草原的彻底臣服。这是从中原立国之后,从来没有做到的丰功伟绩,大明可以大喊一声,我,走在了时代的前言。


    对朱翊钧来说,万历二十年代表着大明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奠基,可以正式开始第二阶段的腾飞了。


    在大明君臣完成布局的时候,大明在倭国的军队正式逼近倭国京都。


    比起大阪那座丰臣秀吉精心打造的城市,京都可就要差多了,在京都之中,防御能力比较好的应该是丰臣秀吉所在的伏见城,而不是天皇所在的京都。大明军队来势汹汹,伏见城一片形势惨淡。


    丰臣秀吉坐在主位上,脸上的表情阴沉的可怕,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是的,作为倭国的太阁,整个天下的掌权人,丰臣秀吉不知道怎么办了。


    在场的人也没人开口,难道劝说丰臣秀吉去投降?关键是丰臣秀吉听你的好了,不听你的你脑袋就没了。劝说丰臣秀吉抵抗到底,万一丰臣秀吉想要投降怎么办?你还不是一个死,这个时候还是不表态最合适。


    丰臣秀吉不想投降吗?当然想,可是他也知道,大明打出去的旗号就是拯救天皇,然后弄死自己。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是否愿意接受自己的投降就是一个问题了!


    “派人去联系一下!”丰臣秀吉的脑海之中闪过了这样一个念头,实在不行就只能拼命了。到了这个地步,丰臣秀吉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可想了。看了一眼身边的人,丰臣秀吉开口说道:“秀次,你去一趟明军大营吧!”


    丰臣秀次一脸懵逼,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心里面恨不得弄死丰臣秀吉这个老家伙。


    丰臣秀次,虽然他姓丰臣,可是他并不是丰臣秀吉的儿子而是他的外甥,也是他的养子。丰臣秀吉次子鹤松病逝之后,丰臣秀次就成为秀吉养子,同年继承关白之位,看的出来,丰臣秀吉在这个时候是将丰臣秀次当成接班人培养的。


    但是,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那么的神奇,年老体衰的丰臣秀吉又有孩子了,迎来了他的第三个儿子,也就是丰臣秀赖。丰臣秀吉第三子丰臣秀赖诞生之后,秀吉对秀次便不再信任,其实就是我有亲儿子了,外甥什么的就可以抛过墙了。


    于是丰臣秀次就成为了丰臣秀吉的主要打击目标,甚至排在德川家康和其他势力雄厚的大名前面。


    在这样危机的时候,丰臣秀次又被丰臣秀吉给想起来了,丰臣秀次心里面暗恨,有一句MMP不知道该不该讲。


    历史上丰臣秀吉在死之前将丰臣秀次流放,然后让丰臣秀次的心腹切腹自尽了。丰臣秀次被流放至高野山,随即自裁,同年,其妻女共三十八人被丰臣秀吉斩于京都三条河原,是自裁还是被自裁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了,被制裁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现在虽然还没到那个地步,但是丰臣秀次和丰臣秀吉的关系已经不那么融洽了。


    自从丰臣秀吉的儿子诞生的那一刻起,这个不信任的种子就埋下来,完全无解,要么丰臣秀吉的儿子死,要么丰臣秀次死,完全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在丰臣秀次看来,这完全就是让自己去送死啊!


    “代表为父和大明的将军谈一谈,只要他们愿意接受,咱们可以投降。”丰臣秀吉说出这句话,瞬间弯腰了,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几岁。


    一生征战,在人生的顶峰的时候,想要打造一个亚洲大帝国,结果却功亏一篑,落得现在这样的局面,丰臣秀吉心里面自然是颓丧至极。丰臣秀吉也知道,他已经老了,他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丰臣秀次心里面暗恨,可是他也知道,自己不去不行,自己要不去,估计就先被丰臣秀吉给弄死了。


    “是,父亲!”丰臣秀次虽然心里面不愿意,可是脸上却很愿意,颇为恭顺的说道。


    等到出了屋子,丰臣秀次心里面这个骂,奶奶的,老家伙你怎么不死了。自从九鬼嘉隆和藤堂高虎的水师战败之后,一直想联系大明和谈,可是大明搭理过你?心情好的时候把使者派来,不好的时候直接就剁了喂鱼。


    现在让自己去,明军能答应?说不定自己还没到见到明军的主将,自己就完蛋了。


    日落时分,明军大营。


    “丰臣秀吉派使者来了?”


    张维贤听着魏朝的汇报,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半晌才说道:“这个丰臣秀次是丰臣秀吉的养子?同时还是丰臣秀吉以前的接班人?但是风尘秀吉有了儿子之后,他的地位就很尴尬了?”


    “是的,大帅!”魏朝看着张维贤,他觉得自己家的这位大帅又没安好心。


    大明谁都知道,论阴损毒辣老奸巨猾,非已故的老英国公张溶莫属,他的两个儿子身体差,不成器,第三代就张维贤一个。从小到大张维贤都被张溶带在身边培养,那是言传身教,悉心教导。


    现在张维贤传出去的名声很好,什么“大明新战神”“勋贵楷模”,可是东厂的魏朝却知道的很清楚,这位大明新战神也不好惹啊!真的要论起手段来,这位也是一等一的阴损,而且也是脸厚心黑。


    伸手敲打着桌面,张维贤脸上若有所思,半晌他转过头对李旦问道:“那个德川家康是现在我国实力最强大的人了?”


    “原来不是!”李旦点了点头,解释道:“原本还有一个前田利家,但是他在福岛战死了。倭国之内,现在已经没人能够和德川家康相抗衡了,他的实力很雄厚。”


    伸手敲打着桌面,张维贤吩咐道:“让人准备一下,本帅要见一见这个丰臣秀次。”


    现场的人都知道,自己家的这位大帅这是要搞事情了,全都会心的没说话。


    第四百三十四章


    鼓动丰臣秀次


    丰臣秀次是真的没想到大明的主将会见自己,不过他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心里面还是很高兴的,至少暂时不用死了不是。在大明士卒的引领下,丰臣秀次迈步走进了大明的营地,丰臣秀次也终于知道了大明士卒为什么如此强大了。


    明军的身体真的壮硕,不但身材高大,而且身体上肌肉也很发达。


    与之相比,倭国人的身高就矮多了,身体也远没有大明士卒那么壮硕。


    这都是朱翊钧花钱砸出来的,单单是京营,每天消耗的肉食和鸡蛋,那都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大明现在的军费有三分之一都花在了吃上,明军士卒的身体能不好吗?朱翊钧知道这笔钱不能省下,所以他也舍得花。


    除了看到大明士卒的身体之外,丰臣秀次还看到了大明士卒的装备。


    无论是火铳还是火炮,又或者是刀枪和板甲,真的是装备精良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倭国是不可能打得赢大明的,丰臣秀次再一次在心里面大骂丰臣秀吉。要不是他出征朝鲜,怎么会为倭国招来这么强大的敌人。现在后悔了,后悔也晚了,损兵折将不说,还要被大明逼着投降。


    走进帅帐之后,丰臣秀次就见到了大明的主将,这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将军。


    张维贤也在打量了丰臣秀次,发现这个人长得有几分桀骜,应该是一个有想法的人,这到让张维贤松了一口气。如果这个丰臣秀次是一个窝囊的模样,张维贤反而不敢用他了,胆子小的人是不能成事的。


    “丰臣秀次见过大明主将!”丰臣秀次不敢怠慢,连忙躬身给张维贤行礼。


    张维贤点了点头,随后摆了摆手说道:“使者免礼吧!”说完对身边的人说道:“来人,摆酒吧!”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