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木允锋
而就在此时,从达累斯萨拉姆启程的中国海军非洲特遣舰队也护送着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不过他们摆了英国人一道,陆战一师并没有在此前英国人设想的马普托登陆,而是直接跑到了德班。
好在英国人也不是没有准备,毕竟理论上说中国人有可能在南非海岸的任何一座城市登陆,在这里有整整一个师的南非联邦军。尤其是其中的骨干一多半是布尔人,这的确有些滑稽,现在英国人保卫南非的主力,就是这些当年让他们颜面扫地的布尔人,在抵抗中国侵略者这一点上他们有着共同利益,毕竟杨皇帝来了以后也不可能把兰德金矿送给布尔人。以他在这方面的名声说不定比英国人更贪婪,这一点上布尔人头脑还是很清醒的。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这次将要面对的是一个何等强大的对手,登陆作战以标志的杨式战法开局,轰炸,几乎无休止的轰炸,排水量三万多吨的定远级航空母舰最多可以携带一百多架鹰式战斗轰炸机。致远和经远两舰是经过改进的,最多可以携带一百二十架,两艘航母两百四十架舰载机首先对德班港进行了持续半小时的狂轰滥炸,直到把这座港口都快夷平了,紧接着那些驱逐舰巡洋舰冲上来护卫着登陆舰抢滩。
这时候岸边残余的重炮开火了,虽然轰炸给南非人造成了惨重损失,但终究还是能剩下一些重武器的,可惜他们头顶的舰载机还在盘旋呢。一看下面重炮射击的膛口焰,紧接着便翅膀一翻扑了下去,然后就是一枚枚五十公斤航弹。如果南非人的重炮保护比较完善,比如说有个堡垒什么的,这个也好办,直接呼叫海上战列舰,三百多公斤的二八零穿爆弹飞过来。一切就都清静了,至于那些海岸残余的机枪堡,那些巡洋舰驱逐舰就解决了,有能力呼叫舰炮的可不光是天上的飞机。登陆的步兵同样也是背着电台的,把坐标一喊紧接着炮弹就过来了。
可怜的前游击队员们哪见识过这个,想当年他们的确把英国人搞得灰头土脸,可那时候英国人也没有飞机,没有舰炮呀,更何况那是在德兰士瓦的广袤牧场上打黑枪,而这是蹲在工事里挨炮弹和炸弹,他们唯一值得称道的也就是顽强的战斗意志了,不过也正是这一点彻底毁了他们,在发现南非人守得比较顽强之后,恼羞成怒的中国侵略者开始使用一些特殊武器了。
当然,不是毒气弹,在这种开阔的港口环境,毒气弹的效果受到很大影响,但另一种东西就非常好用了,白磷炸弹。
凝固汽油弹适合战略级的大规模轰炸,它的优势并不是威力,单个比它还不如白磷,但问题在于这东西成本便宜,甚至比普通炸弹还便宜,如果是舰载机精确俯冲轰炸,自然是白磷效果更好,这东西扔下去可以说见风就着,沾到人身上不烧出骨头决不罢休,可怜的南非人紧接着就开始在地狱中哀嚎了。
这种可以说凶残的战术没用多久就彻底瓦解了他们的意志,随着越来越多的登陆舰冲上海滩,那些坚守的南非人终于开始溃败了,在他们头顶,一架架舰载机上大口径机枪喷射火焰,肆无忌惮地扫射着,至于打死的是士兵还是逃跑的平民,这个就没人去计较了。
陆战一师夺取德班后,紧接着清理这座城市,然后在外围组织防线,跟在后面的运输船靠港,船上的陆军士兵下船,这一次登陆的是整整一个军,他们将沿着铁路一直向西北进攻五百公里外的约翰内斯堡。
而这时候原本部署在北线的英军和南非军在得到中国人登陆德班的消息后,赶紧匆忙回撤,赶往约翰内斯堡东部布防,他们在这一带除了刚刚被击溃的德班守军之外,也就在莱迪史密斯还有一个师了,就凭这点兵力是肯定挡不住整整一个军的中国士兵,更何况登陆的这批中国人还带着一个战车团,一个全部由龙式战车组成的重型战车团。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只是用来佯攻的,就在英南联军主力南下之后,返回达累斯萨拉姆的运输船已经装上了另外一个军还两个战车团然后南下,而就在同时原本在德班港的陆战一师匆忙登上了登陆舰,紧接着在舰队护送下直接北上,两支队伍会和后立刻杀向马普托。
这里是葡萄牙殖民地,只有不足一千名驻军,另外几艘小炮艇,这样的实力在他们面前简直就像个笑话。
而且这里的葡萄牙总督也非常明智,在看到海上的庞大舰队出现后,立刻命令灯塔上打出了投降的信号,这时候的葡萄牙已经算是亡国了,一个月前西班牙军队就占领了里斯本,葡萄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和王储及主要大臣弗朗哥一起流亡英国,随后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宣布不再承认一六六八年两国的和约,不再承认布拉干萨王室的合法性,西班牙国王将重新戴上根据一五八零年联姻继承权获得的葡萄牙王冠,从此西班牙王国改称西班牙帝国。
虽然西班牙人的侵略令葡萄牙人民悲愤不已,但因为卡洛斯一世这个令人深恶痛绝的国王被废黜,绝大多数葡萄牙人还是默认了这个现实,再说他们现在也无力反抗了,至于像莫桑比克总督这类的殖民地官员,无非就是承认流亡政府还是归顺西班牙帝国而已,很显然只要不是傻子就都明白,这时候就算欧洲战争能够结束,英法俄也是没本事保葡萄牙的,既然这样那还是识时务一点吧。
就在中国人登陆以后,马普托的总督府立刻降下了葡萄牙王国旗帜,然后升起了紧急赶制的西班牙帝国旗帜,从此这里不再是协约国集团的葡萄牙殖民地,而是同盟国集团的西班牙殖民地了,至于总督阁下也摇身一变成了西班牙帝国驻莫桑比克总督。
登陆之后的陆战一师继续驻守马普托,当然也说不定需要的时候再跑出去登陆某个地方,而跟在他们后面而来的陆军第七十四军却以一个重型战车团和一个轻型战车团开道,沿着铁路直扑比勒陀利亚。
而这时候英南联军刚刚到达莱迪史密斯,正在这座代表大英帝国耻辱的城市和进攻的中国陆军第七十三军展开大战,面对头顶的舰载机,地面的重型战车,总共不足十万人的英南联军打得苦不堪言。尤其是那些重型战车,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令人绝望的存在,他们的三七战防炮打在这种战车正面根本没有任何用处,至于步兵拿着反战车手榴弹去炸,在伴随的那些中国步兵手中自动步枪打击下纯粹自杀,偶尔有漏网之鱼就算能冲过去也躲不开头顶盘旋的飞机扫射,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钢铁怪兽冲到阵地上。
第六一二章
南非国王
中国人登陆马普托的消息让比勒陀利亚一片恐慌,南非总理兼英南联军总司令路易斯博塔更是冷汗都冒了出来,说起来他不是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前布尔游击队的最高指挥官军事素质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可问题是他就那点实力,如果他不把主力调往莱迪史密斯,结果无非就是人家从南边打过来,分兵的结果同样如此,他手中不过是英国一个军和南非联邦两个军,而且一个英国师还必须防守开普敦,伊丽莎白港,再怎么挤也就还有这些人了,防了南边防不了北边。
“总理阁下,外面有位瑞典商人求见。”就在这时候,他的秘书走进办公室报告。
“不见,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空见这些闲人。”他不耐烦地说道。
“瑞典人。”秘书神神秘秘地强调了一下。
“瑞典人怎么…”博塔总理刚说完忽然回过味来,瑞典都快成杨皇帝的附庸了,既然是瑞典商人那这个人的身份也就昭然若揭了,他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说道:“请他进来。”
来的是博福斯公司的一名经理,作为前世界最主要军火制造商,博福斯的雇员可以说遍及世界,比勒陀利亚自然也不例外,这位姓安德森的商人带给博塔总理的是他的老板,中国皇帝陛下给南非人民的承诺。
“如果贵国选择和平,那么陛下可以保证南非的毒立,你们不会变成中国的一个省或者自治共和国,而是一个真正的主权国家,这一点连英国人都不肯给你们,但陛下可以给你们。”安德森矜持地说道。
“条件呢?”博塔才不会相信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呢,杨皇帝对黄金的贪婪是举世皆知的,他能放过兰德金矿那几乎可以用恐怖来形容的黄金储量才怪呢。
“很简单,南非由联邦制共和国变成君主立宪制王国。然后陛下戴上南非的王冠,另外还有人民银行在南非的独家发钞权和黄金贸易的独家经营权,永久的,再就是中国在南非的驻军权,这个也是永久的。”安德森笑着说。
对杨丰来说,南非的重要性只在于黄金,但不是说这些黄金就必须全变成他的。要知道南非黄金的开采和提炼都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他只要控制成品以后的环节就可以,至于淘金这种又脏又累的工作还是交给别人去吧,反正最后采出来的黄金都得交给他来处理。
而黄金对这个世界的重要性仅仅因为现在大家都玩金本位,这是货币,但战后金本位体系肯定是不可能再玩下去的。因为已经没法玩了,整个世界的黄金现在几乎全都在人民银行的金库里呢,连杨丰自己都搞不清到底有多少吨了,这样其他国家还怎么玩,没有黄金怎么玩金本位?
如果想玩那就只能从人民银行借华元玩金汇兑了,可中国黄金不准离境,这也就意味着最后借到手的只是一堆印刷的钞票。既然这样那还不如大家商议商议以后谁都别玩了,以后都改成钞票玩国家信用货币,至于国际贸易结算那自然是用华元了,反正现在用别的也不会有人要,然后未来杨皇帝只需要印钞票玩就可以了。
至于南非的黄金,那时候也就彻底褪去了身上特殊意义,重新回归了一种闪闪发光的金属的本质,既然这样就没必要吞得那么难看了。毕竟他对布尔人还是有点警惕心理的,万一为了这点破事逼他们打游击就不好了。
博塔总理有点难以置信,这也就是说战后他们完全可以把金矿从英国商人手中抢回来,简简单单一个国有化法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时候奄奄一息的英国也绝对没胆量反抗,再说有杨丰做南非国王英国金矿主们反抗只有死路一条,那时候南非政府不但可以收更多的税。甚至可以搞国有的金矿,天哪,这纵然是布尔战争之前他们都不敢想象的,一时间博塔总理的眼睛里就只剩下黄金的闪光了。
至于人民银行独家黄金经营权。发钞权,还有中国驻军权,那些都是小事,和金矿所有权比起来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安德森先生,请您转告陛下,南非人民非常期待能够成为他的臣民。”想到这里,总理阁下毫不犹豫地说道。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这样的好事连他都把持不住更何况南非国会的议员们,留在德拉肯斯山区防守的唯一一个南非联邦师紧接着就接到停止抵抗的命令。面对汹涌而来的中国战车集群,他们立刻让开了道路,而全部集中到比勒陀利亚的火车也开往马普托,把沿铁路线进军的第七十四军接到了比勒陀利亚。当然这期间也难免发生一些小波折,比如说约翰内斯堡的英国金矿主们发动叛乱之类的,但在汹涌而来的中国士兵面前,他们的结果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反而便宜了南非人,正好借这个理由把他们的金矿收归国有。
至于莱迪史密斯前线则一片大乱,忠于联邦的南非军选择听从比勒陀利亚的命令撤出战斗,然后整个战线崩溃,而在那里的两个英军师和部分忠于英国的南非士兵面对这种情况只能选择溃败,到最后十万大军里面,有一半逃往布隆方丹,而剩下的则根据联邦政府的新命令,选择了调转枪口,对英国人倒戈相向。
紧接着中南联军开始杀向布隆方丹,孤立无援的英军再弃布隆方丹,乘火车逃往开普敦,那儿对他们来说至少心理上还有个依靠,毕竟绝大多数居民都是英国移民,而且有要塞,有充足的补给,另外还有一批小型军舰,弄点水雷把两边海湾一锁也不需要担心舰炮打到头顶,至于空中的舰载机这个,这个就没办法了。
正当南非联邦总理路易斯博塔在比勒陀利亚正式宣布,南非退出英联邦,并且成立南非王国,请中国皇帝杨丰担任南非国王的时候,在遥远的西伯利亚,经过了充足的准备,当然主要是重新修通了被俄军破坏的铁路以后,王士珍率领的西伯利亚方面军终于开始向库尔干发起了进攻。
实际上这时候整个托博尔河沿线也只剩下了库尔干这一个关键的俄军据点,包括北边的秋明和南边的库斯塔奈都已经被拿下,王士珍的物资供应受制于铁路,他的对手尼古拉斯大公同样如此。但王士珍还有不计其数的卡车可以使用,尼古拉斯大公就没这好条件了,在地旷人稀的西伯利亚防御铁路沿线以外的城市很困难,他索性不去管这些偏远的地方了,就算中国人占领了也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影响,对俄国人来说只要守住库尔干就行了。
马上就要进入冬天了,西伯利亚的严寒中,没有铁路支撑,中国人的一百多万大军根本不敢冒险前进,现在这个季节那些越野卡车在空旷的荒原上随便跑,雪一下可就寸步难行了,谁也不敢冒这种险。
在这段时间里,整个库尔干完全被他打造成了一座钢铁堡垒,受鄂木斯克战役仅仅因为被中国空降兵炸毁一座铁路桥,就导致整个战线毁于一旦的刺激,趁着王士珍修铁路无力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机会,尼古拉斯大公拼了命在库尔干囤积武器弹药,一列列运输军火的列车将不计其数的物资送到这座城市,然后存放在一座座分散的弹药库内。
而且他的战术也变了,不再玩什么一字长蛇阵,而是把一个集团军放在库尔干,剩余三个集团军全部退到车里雅宾斯克,叶卡捷琳堡等地,目标很明确就是让这一个集团军在库尔干凭借足够支撑三个月以上的物资固守。损失多少人从车里雅宾斯克向前线补充多少,只要能坚守一个月就进入冬天了,那时候中国人只能止步于西伯利亚的风雪严寒,零下三十度的气温就是他最好的武器,至少可以为他再赢得一个冬天的时间,一个冬天,足够发生很多事情了,甚至有可能结束战争了。
“一个月,一个月时间里我们必须推进到乌拉尔山一线,最低也必须夺取车里雅宾斯克,这是皇上的旨意。”拿望远镜望着远处的库尔干,王士珍一脸严肃地对身旁的第一集团军司令秦城说道。
他这边负责主攻的就是第一集团军,实际上整个西伯利亚战场上也只剩下他的西伯利亚方面军所属四个集团军,原来和他一起在南线进攻的中亚方面军所属第八集团军已经调往波斯,毕竟那里已经变成了主战场,而且这段时间第十集团军对德黑兰的进攻并不顺利,勃鲁西洛夫不愧俄国头号名将,以弱势兵力死死坚守着波斯首都。
“请皇上和司令放心,五天,最多五天我给您拿下库尔干。”第一集团军司令秦城拍着胸脯说道,他这个集团军可是陆军的头号精锐,历史最远甚至可以追溯到杨皇帝当年抢科威特的时代,而他本人也是最早一批跟着杨皇帝的筸军。
第六一三章
库尔干
秦城敢放这种豪言壮语那自然是有足够底气的,现在库尔干南北各处战场上都已经停了下来就等他这边打开运输通道了,就像俄国人所猜测的,王士珍当然不会在没有拿下库尔干之前命令三个集团军继续冒险向前进攻,万一这边打不下来,一场暴风雪封死道路不说弹药供应,光食物补给供应不上就会出大事的,稳扎稳打才是正理。
包括第七,九,十一三个集团军都停了下来,第九集团军攻下秋明后目标是卡缅斯克,第七集团军在下游渡过博扎尔河之后向沙德林斯克进攻,现在也已经停了下来,他们的目标同样是卡缅斯克,和第九集团军会师后向北进攻叶卡捷琳堡,但前提是必须打下库尔干,然后从这里把铁路运来的物资转博扎尔河水运向秋明,再从秋明换铁路运输。
而南线第十一集团军在攻克库斯塔奈之后,也无力继续向前,他们的运输更加困难,现在不但汽车就连运输机也上阵才能勉强维持这一个集团军的低负荷消耗,向前进攻是肯定不可能了,实际上哪怕打下库尔干他们也只能向北和第一集团军合攻车里雅宾斯克。
俄国人的辽阔土地,就是他们最好的屏障,就像后世形容他们的,后退,后退,再后退,一直后退到冬天,后退到进攻者被漫长的距离拖成强弩之末了,然后,反击。历史上他们用这一招儿拖死了拿破仑,后来又拖死了小胡子,不过这一次,他们的对手明显更加强大,而他们本身却已经被四年的战争拖得奄奄一息。
其他各军都停下来,对秦城来说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因为全部作战资源都可以给他了,轰炸机,在后面铁路沿线的四座军用机场上。集结着整整六百架雷霆和鹰式,而在更远的巴甫洛达尔,还有最新给他调来的四十架解放者,现在国内的飞机制造厂正在拼了命生产这种飞机,虽然杨皇帝达不到二战时候一年生产几千上万架的水平,但一个月一百架还是可以的。
除了轰炸机还有水缸炮,二十门五四零巨炮正瞄准着博扎尔河对岸的一系列俄军堡垒。至于二八零榴弹炮就更不用说了,一门门重炮甚至连他自己看着都不寒而栗。其他火箭炮,重型火箭,大型喷火战车,毒气弹,白磷。凝固汽油弹,各种各样的凶残武器随便他使用,而且还有第一装甲师配属作战,所以他的攻击开始后,库尔干的俄军甚至都被惊呆了,他们从来没有想象过居然会有如此疯狂的火力。
头顶不计其数的轰炸机轮番上阵,高空水平轰炸加低空俯冲轰炸。重型炸弹加凝固汽油弹,偶尔还掺杂白磷炸弹和杀林炸弹,尽情砸向他们头顶,地面一门门口径恐怖的巨炮喷射长长的膛口焰,数百甚至上千公斤重的炮弹一枚枚带着特有的呼啸坠落,惊天动地的巨大爆炸让一座座堡垒变成废墟,燃烧的火光映红了天空。
“这就叫霸气,就像皇上说的。只要锤子够重,没有砸不碎的龟壳,只要实力足够强大,一切敌人都只能灰飞烟灭。”看着被自己点燃的库尔干,秦城心满意足地对身旁的将军们说道,作为皇帝陛下的亲信,他自然是对皇帝陛下的作战思想领悟比较深。
这种令俄国人绝望的炮火准备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直到博扎尔河东岸的二十多万中国士兵们都有些不耐烦了,他才下达了进攻的命令,紧接着那些口径相对较小的重炮开始用弹幕提供掩护,各路进攻大军如决堤的洪流般冲向了博扎尔河。天空中盘旋的轰炸机上,一名名飞行员瞪大了眼睛盯着地面,随时准备对残余火力点进行打击。
博扎尔河防线上那些还没从轰炸机和重炮蹂躏中清醒过来的残余俄军士兵们,就这样在一座座堡垒的残骸中,一条条冰冷泥泞的战壕里,用手中所有能够找到的武器拼死阻击着,直到被炮弹炸成血雾,被头顶的大口径机枪子弹打成碎块,或者干脆被凝固汽油弹烧成蜷曲的碳块,被杀林的毒剂熏成死尸。
而他们的敌人,损失却微乎其微,俄国的机枪刚发出嘶吼,火炮刚喷出火焰,紧接着地面和天空的攻击就会在最短时间内呼啸而至,甚至就连那些步兵只要是稍微多一些凑到一块儿,都有可能招来残暴的炮火,至于像头顶飞机扫射那简直不值一提。
这样的战斗让那些俄国人无比悲愤,他们自信比敌人更优秀,这一点倒不是他们吹牛,被尼古拉斯派来守卫库尔干的是最精锐的一个集团军,那都是欧洲战场上下来的老兵,很多军官甚至都是在残酷的战场上磨砺了整整四年的,在他们看来对面的中国人枪打得没他们准,动作没他们敏捷,面对攻击时反应也没他们快,甚至战术配合都没他们好,可尼玛,人家用机枪一样的节奏开炮,扔手榴弹一样的节奏扔重型炸弹这谁受得了?
当然悲愤他们也只能悲愤着,他们没有飞机,没有超大口径重炮,最大的火炮还是从中国买的二八零炮,只不过这种火炮在库尔干没有,都在欧洲和奥斯曼前线呢,对尼古拉来说这里的战场还是太遥远了,真正威胁到他还早呢,自然不可能把最宝贵的武器放到这儿。
而且他们也没有战车,就是有也不敢用,在对面射出的一枚枚无后坐力炮弹和火箭弹面前,那些山猫战车的生存率低得令人落泪。
这些步兵扛着发射的炮弹是俄军士兵最深恶痛绝的东西,当然还有火焰喷射器,这三种东西组合起来简直就是步兵们的噩梦,前者远攻后者偷袭,打开口子火焰喷射器扫荡,在这套组合面前几乎没有什么堡垒能够幸免于难,当然他们不知道后面还有更狠的东西在等着他们。
在天空和地面的双重打击下,俄军在博扎尔河西岸的防线很快就像地震中的豆腐渣工程一样一节一节崩塌了,其速度之快连库尔干守军指挥官卡列金将军都有措手不及之感,不过好在他也没指望这条河面就能真正挡住敌人,他的主要防御正面只是库尔干城区部分,向外延伸部分只是辅助性的,一个集团军而已,他不可能玩什么真正的沿河防御。
他的真正防御核心是库尔干的城区,无数或明或暗,地上地下的钢筋混凝土堡垒,一条条互相联通的地道,城市中那些高低错落的建筑,甚至于居民的地窖都是他用来防御的依靠,这座城市已经完全彻底的要塞化,从周围征集的十几万民工用了一个半月时间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程。
“要塞?哼,多么坚固的要塞?一吨重的炮弹能不能炸开?不能的话换成一吨半的行不行?光装药就半吨多还有什么炸不开?”秦城冷笑着说。
他是真有一吨半重的炸弹,俄国人在库尔干大兴土木,这当然瞒不过那些天天在他们头顶转悠的中国侦察机,再说城里也不是没有中国的间谍,虽然俄国人对这种事抓得很紧,别说中国人了,只要是黄种人基本上在俄国都只有进集中营的下场,但问题是杨皇帝根本不需要用中国人当间谍,哪怕俄国人都有很多愿意为他服务的。
原本总参谋部还真有些头疼,毕竟前线的时间有限,而且水缸炮因为射程问题很难真正做到对库尔干的覆盖,可杨皇帝一句把锤子做得再大一点,让头脑灵活的李云聪想到怎么对付这种地老鼠的战术了。很简单,把炸弹做得再大一点,解放者轰炸机最大载弹量接近六吨,而且有两个一吨半的挂架,所以他便让兵工厂紧急开发了一种一吨半的炸弹,而且特意请教了皇帝陛下,在杨皇帝指导下里面塞进了六百多公斤钝化黑索金和铝粉,第一批一百枚全空运到了巴甫洛达尔。
而接着,俄国人就要尝到这种有史以来最大炸弹的味道了,而且据说杨皇帝还正准备研制更大的,一架解放者轰炸机最多能携带一枚的。
可怜的卡列金将军哪知道这些,随着库尔干两翼防线相继被突破,进攻的中国士兵逐渐开始合围这座城市,双方之间真正的战斗开始了,他苦心经营的防御体系终于真正开始发挥作用。向着库尔干城区进攻的中国士兵们遭遇了极其顽强的阻击,隐藏在一座座暗堡甚至废墟下的俄军士兵用密集的火力迎击着侵略者,伴随战车向前进攻的中国士兵们伤亡开始直线上升,虽然他们有着装备上的巨大优势,但当战斗变成近距离搏杀后,这些优势的效果立刻锐减,毕竟这时候无论轰炸机还是重炮都不敢用了。
倒是有一样东西效果明显,就是那些车载的重型火箭。
第六一四章
重锤
这种三百二十毫米重型火箭在巷战中的威力就连那些负责进攻的中国将军们都瞠目结舌,原本射程上的缺陷在建筑物林立的城市街道已经无足挂齿了,但超过五十公斤装药的弹头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撕碎任何一座堡垒。更重要的是这种车载火箭可以伴随步兵和战车一起进攻,当战车炮,无后坐力炮,火箭筒统统无效的时候,左右各挂三枚火箭弹的履带车就从后面开上来,随着一道醒目的轨迹射出,一切阻碍都变成了渣子。
不过总体来说第一集团军的进攻并不顺利,守卫这座城市的俄军足有十几万人,而且有着完善的防御体系,有着充足的弹药储备,另外还有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当这些加起来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座钢铁的堡垒。
接下来就该轮到重锤了,巴甫洛达尔的军用机场上,四十架解放者轰炸机整装待发,无数忙碌的地勤人员把一枚枚巨大的炸弹推到两侧机翼的翼根,在这下面各有一个专用的大型挂架,足以承受超过一吨半的重量,为它们量身定做的重型炸弹很快就挂上了飞机,紧接着在指挥塔的命令下开始起飞,飞向八百多公里外的库尔干。
这时候卡列金将军正在向车里雅宾斯克的尼古拉斯大公求援呢,虽然库尔干的巷战暂时阻挡住了中国人,但他也损失了超过四分之一的部下,绝大多数都是死于炮击和轰炸,尤其是轰炸造成的伤亡已经超过了半数,照这情况他要想在库尔干坚守到暴风雪的到来,没有外部支援的话恐怕是没什么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