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木允锋
    正当整个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到鄂木斯克的时候,协约国集团的最后进攻,却在里海南岸开始了。


    “斯?”在温泉里的杨皇帝愕然地说道。


    “的陛下,俄国第十一集团军在波斯北部登陆,目前已经开始向德黑兰进攻。”侍从长毕恭毕敬地说道,自从神龙降临以后很明显杨皇帝的级别已经真正上升到了神的高度,连他身边的人态度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就连袁侍从长都不例外。


    “们这是要干什么?”皇帝在侍女小手的抚慰下,多少有些疑惑地说道,不过很快他便明白过来:“说英国人怎么前几天又跑来求和呢,闹了半天是准备好了将我一军啊。”


    “下的意思是?”侍从长问道。


    “简单,打下德黑兰,然后沿着德黑兰通往巴士拉的铁路向南进攻,切断我们向欧洲运输的陆地通道,等我们的欧洲军团后勤供应不上无法继续保持攻势的时候自然就会接受他们的条件停战。”皇帝冷笑着说。


    “咱们怎么办?”侍从长问道。


    “管他们,就算他们能打下巴士拉又有什么大不了?不走巴格达铁路,我们还可以走汉志铁路嘛,再说就算他们能把汉志铁路也切断。也无非就是在奥斯曼境内接着打就是了,他们要是有兴趣,就是再打四年咱们也奉陪到底,反正打烂的又不是咱们的土地。”皇帝很随意地说完由缩回泉水里享受生活去了。


    他这边舒舒服服地受生活,远在德黑兰的穆扎法尔丁沙都快哭了,他可是一门心思想打落水狗捡便宜,然后好在自己的人民面前树立一代君形象。好挽救他那摇欲坠的统治的,现在倒好,不但落水狗没打成,还眼看就要有亡国之祸了,这叫什么事儿呀!由勃鲁西洛夫率领的二十万俄军从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所有内河航线上搜刮来的不计其数的商船。客船,甚至巴库油田运送原油的内河油轮浩浩荡荡的从巴库起航,突然在波斯北部里海沿岸十几处登陆点强行登陆。


    当然,也不能说是强行登陆,因为波斯军队根本就没有进行阻击,这一带总共只有一个师在警戒,而且还是些没什么战斗力更没什么战斗意志的杂牌。一看海上那仿佛无边无际的俄国运兵船,这个师的波斯军一枪没开一炮没放全跑了。


    这并不奇怪,波斯内部政局混乱,虽然这些年因为石油赚了不少,但基本上全被穆扎法尔丁沙拿去跑到欧洲泡妞了,这货在欧洲以人傻钱多著称,原本历史上没有石油收入的时候,甚至都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换贷款供他跑到欧洲潇洒。现在掌握着源源不断而来的石油收入,那还不得猛折腾,就算不去泡妞,钱也主要用来武装他最精锐的一个集团军,像其他杂牌不但装备差,甚至军饷都经常发不上,现在这种时候这些人可不会给他卖命。


    而能给他卖命的。这时候都堆在几百公里外的战场上,跟奥斯曼军并肩作战呢。


    再说了,波斯国内从大臣到老百姓没有一个喜欢这个国王的,原本历史上一九零七年他就被赶下台了。紧接着就病死,这个时空因为背后有杨丰和威廉这两个靠山所以没人敢动他,但无论大臣还是老百姓,都巴不得他快让俄国人弄死还省心呢,所以当登陆后的勃鲁西洛夫向德黑兰进军的时候,不但没有波斯军阻挡他,反而一些波斯人还主动给他带路。


    从俄军登陆点到德黑兰不过是一百公里而已,作为俄国陆军最优秀的将领,勃鲁西洛夫这一次不但带来了几百辆汽车,而且还带着一个战车旅,在一百多辆山猫战车的开路下,一个旅的俄军步兵加一个哥萨克骑兵师畅通无阻地仅仅用了半天时间便兵临德黑兰城下,这时候反应迟钝的穆扎法尔丁还没离开自己的皇宫呢,一下子被直接堵在了城里!


    德黑兰城内还有他的一个近卫师,也算是一支精锐部队,当然这个精锐只是外表看来,毕竟作为近卫师他们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好在既然是近卫师,那对他的忠心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在俄国人兵临城下后,这个近卫师便迅速开始布置防御,那些一直享受着高薪待遇的士兵们也表现出旺盛的战斗意志,可惜这一切在看到俄国人的战车和重炮后就全被恐惧摧毁了。


    第一个被恐惧击垮的就是国王陛下本人,在温柔乡里缠绵了一辈子的穆扎法尔丁,一看城外那一片黑洞洞的炮口腿都软了。


    “要不,咱们联系一下投降?”他小心翼翼地问旁边的首相。


    “陛下,这不好吧,咱们还没打呢。”首相犹豫着说,其实首相阁下也有这个念头,只是一枪不发就投降也未免太丢人了,再说自己这边毕竟还有上万军队呢。


    “就算我们坚持抵抗又能有什么用呢?咱们只有不到一万人,俄国人据说得有几十万,别说我们了,就是第一集团军回来咱们也不可能打得过,既然德黑兰早晚都要陷落,那么我们就不要让这座城市遭到战火荼毒了,唉,那时候人民流离失所,城市沦为废墟,我又于心何忍!”国王陛下悲天悯人地说道。


    “陛下,这怎么行,咱们的实力足以与俄国人一战,德黑兰城内不但有足够的防御工事,而且囤积着大量武器弹药,更有数十万人口,只要陛下出重赏招募士兵,短期内可以武装起几万大军,然后和俄国人打巷战拖延时间,奥斯曼人和中国人肯定不会愿意看到俄国人占领德黑兰然后沿铁路向南进攻巴士拉,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通过铁路赶来增援。”这时候旁边一名近卫军军官大义凛然地说道。


    “礼萨少校,你想违抗陛下旨意吗?”首相阁下脸一沉喝道,很显然在目前情况下,首相阁下并不想为国尽忠。


    这时候其他那些近卫军军官也有要战斗到底的,也有要向俄国人投降的,穆扎法尔丁自己也在那里纠结,就在议论纷纷的时候,城外的俄军已经把拖来的中国产一五五毫米重型榴弹炮架好了,在确定好坐标后,紧接着对准德黑兰城内发出了怒吼,最近的一枚炮弹甚至就落在离穆扎法尔丁不足百米之处,看着爆炸的火光中飞起的士兵,这位国王陛下毫不犹豫地尖叫道:“投降,快投降!”


    好吧,既然国王陛下坚持自己的旨意,那些近卫军军官们也只好闭了嘴,虽然礼萨少校和其他几名军官依然表现出心有不甘的样子,但大势所趋也无力回天了,就在俄军第二轮炮弹打到德黑兰城内时,白旗也挑了出来。


    远处的俄军炮兵阵地上,勃鲁西洛夫上将难以置信地擦了擦眼睛,估计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也难怪,战争都打了五年了,俄军还从来没遇上过这样的对手,哪一次胜利不都是得靠血战取得,就算同盟国在东线战斗力最差的罗马尼亚人,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然这样的好事可是他求之不得的,紧接着俄军便大举开进了德黑兰,至于穆扎法尔丁,在请示过尼古拉之后,这位在欧洲也算广受欢迎的国王倒是受到了符合身份的待遇,被软禁在了波斯王宫内。紧接着勃鲁西洛夫没有丝毫停留,把俄军装上了所有他能搜罗到的火车,开始日夜不停地杀向五百公里外的巴士拉。


    波斯的铁路系统速度可比俄国快了不只一点,因为这条中国承建的铁路上跑的不是烧煤的蒸汽机车,而是中国产的最新式柴油内燃机车,波斯缺煤炭不缺油,自然不会有便宜的不用,五百公里对这条铁路来说,基本上用不了一天时间,勃鲁西洛夫就是要凭借这条铁路的速度,以最快速度突袭巴士拉,在科威特中国驻军和奥斯曼军队反应过来前,夺取这座连接亚欧两个大洲的铁路桥头堡。


    而就在同时,外高加索战场上,整整四个俄国集团军也开始了对奥波联军的进攻。


    第五九三章


    伊斯法罕


    这时候的高加索战场实际上已经沉寂多时,虽然这里有两个奥斯曼集团军和一个波斯集团军,但却始终无法攻破仅仅一个俄国集团军和约十万亚美尼亚民兵所组成的防线,尤其是在巴库,奥斯曼人以一个集团军进攻这座世界级的油田,结果不但三个月没攻下来,反而损失近十万人,一下子把原本就是各族拼凑起来的奥斯曼军士气给打散了。


    目前双方主要对峙的战场依然在这一带,俄军在亚美尼亚民兵的帮助下固守巴库和第比利斯两个主要城市,将奥波联军牢牢堵在外高加索地区。突破无望知道自己的军队攻击能力还差得远的哈米德二世,也没兴趣再继续在高加索进攻下去,只要堵着别让俄国人打出来就可以,目前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巴尔干战场,配合中国陆军攻破美英联军在巴尔干的防线,至于高加索一带反正只要俄国战败那里终究还是他的。


    所以这位皇帝陛下,把他手中总共八个集团军的陆军,一半投入了巴尔干战场,另外还有一个在埃及,至今那里的抵抗活动还没有平息,然后两个用于高加索战场,还有一个在伊斯坦布尔,防止俄军像当年对付罗马尼亚人一样渡海攻击。


    至于波斯军,虽然名义上是一个集团军,但实际上只有十五万人,毕竟波斯只是一个七百万人口的小国家,在发现油田以前穷得耗子都落泪,而油田财富分配方面他们得到的又最少,即便这些也多半被他们的国王挥霍掉了,这种情况下能维持一支十五万人的现代化陆军已经是很难得了。


    这样两家加起来,在高加索战场上也不过六七十万人,此前俄国人兵力不足他们自然能僵持住,可对面俄军陡然增加到了几乎三倍,这时候奥波联军还能守住那简直就是笑话了,就在勃鲁西洛夫从德黑兰启程的时候。俄军也摧枯拉朽般冲垮了在阿塞拜疆的波斯军防线,紧接着一记右勾拳抄向奥斯曼军后方,正在保持对第比利斯攻势的奥斯曼军慌忙后撤。


    因为留下做后卫的一个军里面那些东正教徒不战而逃,造成了这个军的直接溃败,把整个奥斯曼军的后背给亮了出来,结果被俄军第九集团军以战车开路硬生生把后撤的奥斯曼军从中间断开,而就在此时从特拉布宗登陆的俄军又杀出来。后撤的奥斯曼第二集团军直接被包围在了亚美尼亚西部,整个高加索战局瞬间逆转。


    而这时候,勃鲁西洛夫的大军受阻于伊斯法罕。


    他还是小看了科威特中国驻军的反应速度,在得知俄军登陆波斯以后,深知穆扎法尔丁是个什么货色的中国皇室科威特直属地总督马彪便把他部下的一个师装上了火车,以最快速度北上救援。在路过巴士拉的时候,又顺便把这里的一个奥斯曼师拖了出来,两个师抢在勃鲁西洛夫前面赶到了伊斯法罕。


    勃鲁西洛夫也是当机立断的狠角色,这一战的关乎俄罗斯的生死存亡,自然容不得半点迟疑,最先赶到的战车旅加一个步兵师趁着中奥联军立足未稳,直接便发起了凶猛的进攻。伊斯法罕这样的沙漠绿洲城市根本无险可守。虽然扎因代河横贯城内,但这种沙漠中的小河沟对于防守没什么太大意义,所以马彪打得很是艰难。


    他这一个师不是野战部队,是专门用来防守科威特,顺便偶尔出去碾压一下不听话的阿拉伯部落的,这时候在阿拉伯半岛上哪有不听话的,那些几百,几千人一伙儿的小部落。随随便便去走一趟想让他们干什么就得干什么,说白了这就像英法那些殖民地驻军一样,太上皇日子过惯了,战斗力比起国内野战部队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甚至连重炮都没有,这次赶鸭子上架又撞上俄军头号大将率领的精锐,自然很难占什么上风。


    唯一的好处就是物资充足。不仅仅是充足,可以说就跟守着弹药库打仗一样,作为向整个欧洲军团和奥斯曼几百万大军提供补给的中转站,巴士拉囤积着不计其数的军火。要什么有什么,虽然其中很多重型武器他手下的那些骑骆驼打仗的士兵都不会玩,但光轻武器也够奢侈的,尤其是大量单兵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给了原本准备凭借战车高速突袭的勃鲁西洛夫当头棒喝。


    一百多辆俄军从中国进口的山猫战车,在步兵掩护下,以最经典的步坦协同战术向着中奥联军仓促构筑的阵地发起进攻,后面的勃鲁西洛夫甚至已经听到胜利的欢呼了,在他看来对面这些没有战防炮的中国士兵根本挡不住他的钢铁洪流,可就在这时候猛然间一道道火光拖着长长的尾迹从中国人的战壕飞出,紧接着径直撞向一辆辆俄国战车,然后就是一连串的撞击声,下一刻超过一半的战车带着燃烧的火焰停了下来,在爆炸声中身首异处。


    勃鲁西洛夫差点把望远镜杵进眼眶里。


    “撤退,立刻命令战车部队撤退。”他毫不犹豫地吼道。


    前方的俄军战车立刻后退,而这时候重新完成装填的火箭筒手们已经再一次扛着六零火箭筒开始瞄准,好在这一次俄军早有防备,紧接着车载机枪疯狂射击,同时那些伴随的步兵手中武器也在不停开火,火箭筒毕竟是一项危险工作,在俄国人的火力压制下这一轮攻击绝大多数落空,但即便是这样,俄军也再次损失了十几辆战车,还没等那些火箭筒开始第三轮攻击,俄国人的炮火覆盖便开始了,残余战车这才在重炮掩护下逃出生天。


    这一战就让一个装甲旅损失了超过五分之三的战车,把勃鲁西洛夫心疼得都快掉眼泪了,要知道俄国不能生产这东西,所有战车还都是当初从中国进口的,打一辆少一辆了。


    在明白战车冲上去就等于送死以后,勃鲁西洛夫索性把战车丢到了一边,直接完全靠步炮协同玩弹幕徐进,密集的炮弹在俄军进攻路线上打出一道爆炸的火墙,端着上刺刀的水连珠步枪的俄军士兵在这道火墙掩护下弓着腰呐喊着向前冲锋,在接近爆炸区时炮火掩护向前延伸,在前方一段距离上再打出一道火墙,步兵继续推进,以这样的方式逐渐向中国士兵的防线逼近。


    而马彪对待这种战术的方式简单粗暴,大量为他的士兵配备机枪,轻机枪,重机枪,大口径机枪甚至高射机枪,巴士拉的物资中转仓库里有什么都往这拉,拿钱雇伊斯法罕的波斯人给他从火车站往前线运弹药,巴士拉囤积着几亿发各种枪支子弹,他就是人手一挺重机枪都能玩得起,俄国人的弹幕徐进配合再好,终究有步兵暴露在机枪枪口下的时候,几百挺各类机枪瞬间一起开火哪怕俄国人就是冲到眼皮底下也照样跪了。


    而事实就是如此,当弹幕把俄军步兵送到距离中国士兵防线只有几十米,已经足够把手榴弹投进战壕的时候,炮击刚一停那些俄国士兵正挺着刺刀狂奔的时候猛然间对面就如火山爆发般,机枪火力的密度让勃鲁西洛夫瞠目结舌,在瞬间冲锋的俄军就仿佛被踩了一脚的蛋糕一样,一下子缺了一大块。


    好在这些俄国老兵们反应都足够快,紧接着全趴地上了,但就在这时候同样密集的迫击炮弹和榴弹发射器的榴弹便砸了下来把趴在地上的俄军炸得一片狼藉。


    俄军重炮炮弹再次呼啸而来,不过这次不是掩护进攻的,而是掩护撤退的。


    正当双方在伊斯法罕大战的时候,巴尔干战场上的中奥两军也开始迅速回援,中国两个军和两个奥斯曼集团军全部后撤调往奥斯曼境内,其中前者直接向巴士拉增援,后者则去增援亚美尼亚,至于他们对面的美英联军就不需要太担心了,这些家伙是不可能有胆量从塞尔维亚的山林中杀出的,更何况意大利人正在匈牙利节节败退,美英联军还得小心自己后面。


    最先赶到伊斯法罕增援的是由飞艇空运来的一个旅,他们赶到的时候,正是马彪最危险的时候,在明白正面进攻很困难之后,勃鲁西洛夫立刻想到了抄马彪的后勤线,他把残余的战车组织起来再加一批新从德黑兰直接开过来的卡车,再次组成一支机械化分队,凭借速度优势绕开伊斯法罕进攻南边扎林沙赫尔。


    马彪虽然知道,但他手中无兵可调,眼看着俄军就要切断自己后勤供应的时候,运兵的飞艇到了,这一个旅直接在扎林沙赫尔降落,俄军突袭的战车,再一次撞上了单兵火箭筒,这支援军可不是马彪这样的二线守备队,那都是巴尔干战场磨练出来的精锐了,一照面就把俄军剩余战车全给收拾了,紧接着向俄军步兵发起了反击。


    第五九四章


    三百亿英镑赔款


    “撤退?”正在伊斯法罕苦战的马彪忽然接到一个让他茫然的命令,虽然在俄军第十一集团军大举杀到以后,他手中这点人打得越来越艰难,但他自信凭借充足的物资供应,还是能够坚守到从巴尔干撤出的那两个军赶到的,如果这时候撤退,那就等于把俄军放到了巴士拉,不但那里堆积如山的军火拱手相让,而且也就等于断了欧洲军团的后勤供应,对欧洲战局将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


    但这个命令不是参联会下达的,而是由侍从处下达的,也就是说这是作为陆海军大元帅的皇帝陛下亲自下达的,这是圣旨,必须不能有丝毫差错地执行。


    “是的,撤退,但必须做出一番表演,让外界看来你们完全是无力抵挡才不得不撤退的。”亲自来下达命令的科威特宣抚使说道。作为皇室直属领地,除了皇室派驻的总督之外,还有一个宣抚使,前者负责管理,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后者实际上就是监军,就跟唐朝时候给节度使派太监一样,当然表面的职责是专门代表皇帝陛下显示皇恩,比如是搞搞慈善,抓抓教育,弘扬一下中华文化之类的,本质上就是一个特务头子。


    杨皇帝当然不会让自己的军队在这里玩什么三百勇士,就算马彪能守住伊斯法罕,恐怕死伤也得以万计,到现在为止中国陆军在战争中单场战斗伤亡还没有过五千的记录,为了一个可守可不守的目标付出这么惨烈伤亡很明显不划算。


    而且把勃鲁西洛夫放到巴士拉也不是什么坏事,至于那里的军用物资,这个很简单,能运走的运走,运不走的炸掉,马彪撤退时把铁路什么的狠狠破坏一下然后再节节阻击,给后方处理这些军火物资赢得时间,先处理那些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至于像子弹炮弹这些留给俄国人也无所谓,增强一下勃鲁西洛夫的攻击能力,让他继续在奥斯曼境内大杀四方,这完全符合杨皇帝的战略。


    说到底哈米德二世这个人也是必须要削弱一下的,这些年他老是摆出一副哈里发姿态,惦记着恢复他的帝国荣光,这一点杨皇帝也是看在眼里的。穆斯林不好搞,真要让他成了气候,对中国也是个麻烦,如果借俄国人的手狠狠给他削弱一下,这无疑对他的成长很有好处。


    坑敌人和坑盟友,这两者都很重要。事实上到了今天这种地步,坑盟友已经是杨皇帝最主要的任务,所以他才给马彪下了这么一个命令,至于欧洲军团的物资供应,这个可以在吉达港登陆然后走汉志铁路,不过这座港口设施比较落后,所以肯定在供应量上要受到一定限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等从中国而来的援军到达后会重新夺回巴士拉的,欧洲战场上的攻势,就只能缓一缓了,无论德国还是约瑟夫皇帝也都只好再忍一忍了。


    马彪哪知道这些呀,不过虽然心有不甘,但既然是圣旨,那就得必须尊旨了。紧接着当俄军集中整整三个军的兵力从三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后,只有两个师的中奥联军防线终于崩溃了,而且由于突破口最先在奥斯曼军防线上打开,所以马彪连演戏都不需要,直接顺势撤退就可以了,临走前把伊斯法罕火车站特别是扎因代河上的铁路桥直接炸得连桥墩都没剩下。


    撤退到扎林沙赫尔后,又在这里的守军配合下。重新组织起一道防线进行抵抗,但终究兵力差距太大,而且奥斯曼军已经失去了战斗的勇气,结果再失扎林沙赫尔。就这样一直撤退到扎格罗斯山区,然后才算略微止住后退的脚步,但面临俄国整整一个集团军的进攻,很显然他也守不了多久,除非增援能够尽快赶到。


    但问题是需要增援的地方太多了,被困在亚美尼亚的奥斯曼第二集团军终于没能等到增援,二十一万大军在三个俄国集团军的围攻下突围无望再加上那些东正教士兵哗变,最后不得不向俄军缴械投降。奥斯曼第二集团军全军覆没以后,俄国人紧接着又逼降了残余的波斯人,然后分出一个集团军增援勃鲁西洛夫,剩余三个集团军全部直捣奥斯曼腹地。


    哈米德二世匆忙把他留作预备队的第六集团军和溃败的第三集团军推上去阻击俄军,另外从巴尔干撤回的第一,四两个集团军日夜兼程赶去增援,不过很显然在经历了前线的失败以后,他已经对自己的军队失去了信心,对于四个集团军到底能否挡住三个俄国集团军很没底气,所以在他一再要求下,中国两个原本增援巴士拉的军,调出了一个增援奥斯曼军。


    毕竟丢了巴士拉最多战局困难点,要是挡不住这支俄军就该直捣伊斯坦布尔了,他可不想落个穆扎法尔丁的下场。


    在中东战场上的辉煌胜利,终于让协约国有了谈判的底气,在瑞典政府的斡旋下,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第一次正式在斯德哥尔摩坐了下来,开始就结束这场持续五年的战争进行谈判,消息传出,整个世界一片欢呼。尤其是协约国的民众们都快喜极而泣了,五年了,几千万人死伤,整个欧洲打成了废墟,饥饿无处不在,就连损失最小的英国也到了老百姓抓青蛙吃的地步了,哪怕再好战的人这时候也在期盼战争结束了,现在终于可以看到明确的希望了。


    但可惜紧接着他们就挨了当头一棒,同盟国方面的条件没有任何哪怕一丝的变化,北京宣言是怎么说的,谈判条款上就是怎么写的,该割的土地是一寸不能少,而且还加上了战争赔款,协约国各国分别以战前标准的本国货币支付,也就是金本位的货币支付,如果折合成英镑的话总计三百亿,这个数字让协约国代表都有种要杀人的感觉。


    尼玛,就现在全世界的黄金加起来有没有这么多都很难说呢,这不纯粹欺负人嘛,再说了黄金这时候都让杨皇帝刮到中国去了,我们别说三百亿,就是三亿的金英镑都拿不出来,虽然可以分五十年支付,当然加上利息,可失去了所有殖民地以后,我们用什么去赚二十多万吨黄金?


    这根本就没有任何诚意,这纯粹就是拿我们当猴耍,这简直就不是谈判,这是纯粹的羞辱,要在我们身上世世代代套上一条沉重的枷锁,让我们的人民在以后半个世纪里永远做奴隶。


    这些谈判条款公开以后,整个协约国的老百姓都被彻底激怒了,这还谈,谈个屁,我们刚刚取得一场重大胜利好不好,既然你们铁了心要把我们逼死,那就打,接着打,我们虽然很困难,但人都是有尊严的,为了尊严,为了荣誉,为了未来,打,和你们战斗到底。


    “陛下,这样的条件是不是太苛刻了,我国皇帝陛下觉得,咱们不妨考虑一下他们的条件。”海靖小心翼翼地说,实际上这个谈判条款也的确在同盟国内部引起不小的波澜,尤其是那些社会名流比如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之类的都纷纷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认为这样的条款很不现实,而且也太过于欺负人了,协约国目前提出条款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协约国方面已经做出了不小的让步,比如说俄国方面以后可以和中国以叶尼塞河为分界线,另外中亚以北纬四十三度线为界和中国平分,南边归中国,北边归俄国,基本上就是把土库曼,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全给中国,但哈萨克大部给俄国,但因为中亚主要人口聚居区都在南部,所以实际上就等于把好地方全给了中国,但却给俄国留出足够的战略纵深。


    而英国人则同意把西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新西兰及太平洋南部那些小岛都给中国,至于澳大利亚可以获得真正毒立,但中国不能吞并这个国家,实际上也就等于慢慢把这块土地让给中国,谁都明白中国那庞大的人口数量一旦开始向澳大利亚迁移这个国家不吞并也一样变成中国的了,英国人在这一点上已经没有了抗衡的资格,但这样至少面子上好看一些,现在他们也就求个面子了。


    至于德奥方面地盘倒没多给,谁都知道现在的同盟国杨丰说了算,搞定他也就等于搞定了一切,没必要在别人身上浪费太多,就是额外把芬兰给了德国,反正这时候芬兰人也不老实,俄国受到如此惨重打击,芬兰人肯定是要争取毒立的,既然这样还不如干脆甩给威廉。另外英国人可以同意把西奈半岛给奥斯曼帝国再加以后分享苏伊士运河税收,至于埃及是肯定不行的。俄国人也绝对不可能把克里米亚给哈米德二世,倒是亚美尼亚可以商量一下。


    第五九五章


    巴格达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