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荆柯守
    现在娶了妻,分担着家事。


    “老爷。”正想着,外面有人闻声走了进来,声音很柔和。


    “是你?你和牧儿回来了?”赵远经看到进来的人,微微一怔,进来的正是自己的妻子赵安氏。


    前两日赵安氏父母想念外孙,因赵安氏本就是金陵人,离的不远,外任三年怕是都不能见着父母,允带着小儿回娘家,不想早上看到了她。


    赵安氏端庄秀丽,才成亲不到三年,不过是一个二十岁的少妇,虽生了一子,可看起来还带着几分少女的风情。


    见夫君问起,赵安氏说着:“父亲和母亲见过牧儿,又在家里小住了两日,我昨天就回来了,再说夫君再过两日就要离京,我们母子会跟着上任,这收拾起来也要费些工夫,正是忙碌的时候,哪能不回来呢?”


    赵远经起身,踱了几步,有些歉意的对她说着:“任上是偏僻之县,不比金陵,只怕这三年任期要让你们娘俩跟着我受些苦了。”


    “夫君说的哪里话,夫妻本就一条心。夫君以前就提过外调之事,不经外调不任郡县不成大臣,现在算是满了愿,妾身替夫君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觉得苦?”赵安氏笑的说着,顿了一顿,又说着:“妾身原本不过普通人家,现在随夫而贵,县太爷的夫人,去哪个县都比原本家里强,又怎么觉得苦?”


    赵安氏是出身金陵本地书香之家,多读书籍,对于时局有着一些了解,知道夫君此次外调是好事,虽三年任上生活的确比不得在金陵细致,但三年期满,自是能回来的,就是不能调回金陵,也会有着提拔,去郡中任官。


    她心里虽舍不得在金陵的父母,但嫁了人,自是跟随夫君,这并没有什么问题。


    看着善解人意的妻子,赵远经笑了起来。


    “夫君,妾身让人备了些清淡饭菜,洗漱过后可用了。”知道夫君刚才唤人是为了服侍他起来换衣,这些赵安氏早就命人准备好了:“昨天见你睡着香,难得这样,怕帮你换衣醒了觉,就没有换。”


    在秘文阁作事,工作繁忙,规矩很重,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就连睡觉也不香,这的确是事实,想到这里,赵远经心中一松,自己去当县令,就是百里侯,只要不出差错,就可安稳睡觉。


    这时有侍女捧了洁净衣裳和净水进来,赵安氏亲自服侍着夫君打理,下面一起出去。


    二人给老夫人请安,被老夫人又叮嘱了几句,因媳妇在场,老夫人没有教训,只是叮嘱着不要多贪这种烟花之地。


    赵远经不敢顶撞母亲,忙应了。


    接下,夫妻二人在小花厅用了早饭,菜色很是清淡,十分爽口,知道妻子是为自己特别命人做,赵远经目光又多了几分柔和。


    这时成亲,大多数都到了新婚之夜,夫妻才见到第一面,赵远经对妻子算不上不满意,可最初时感情也没有多少。


    随着二人有了一子,感情渐渐好起来,现在算的上是温馨了。


    这一日过的忙碌而充实。


    赵远经不仅向金陵里长辈辞行,还要参加别人为他举行的小聚,昨日聚会是知交好友,今日要联系的都是面子上过的去的人,反要小心谨慎。


    忙碌一天回到家中,已是日落西山。


    这时赵安氏在家,指挥着将打理的事都打理了,在路上带的东西也都收拾妥当,在炊烟四起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又吃了一顿团圆饭。


    老夫人见着爱子有了出息,长媳又温顺能持家,心里高兴又有些不舍。


    “经儿,家里将你们此次路上用的都准备了,此次出去多带上些人,到了那里,初来乍到,总要自己人才好使唤。”老夫人说着。


    赵远经忙应诺,老夫人又对儿媳妇叮嘱了几句,又问:“几时离开金陵?”


    赵远经说着:“母亲,后日一早就要离开金陵。”


    听到儿子这样快就要走,老夫人只得叮嘱:“缺什么这两日只管打点,你去的地方是一个县城,到时有些东西怕是采买不到。”


    不光是赵远经,赵安氏也起身应了。


    老夫人上了些年纪,又和儿子媳妇说了一会话,就散了。


    “夫君,明日一早你要回秘文阁向皇上辞行,也早些安歇了吧!”见夫君面上带了些疲态,赵安氏说着。


    赵远经有些累了,这应酬上的事比他在阁内做事还要累,就自安歇,这不多说。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时,赵远经醒了起来梳洗,坐着马车向着皇宫行去。


    自正门而入,到丹墀大广场,才下来。


    这时要上朝时间,内阁大臣有特权,已经进去休息了,而不是内阁的朝臣一百人,都站着,这时凑在一处寒暄着,说着话。


    赵远经向几个部卿打了招呼,就入得了秘文阁,发现秘文阁今日有些热闹,虽时间还有些早,里面有一些人了。


    这些人都是八九品官员,见到赵远经上前打着招呼,知道赵远经要外调三年,他们脸上多是羡慕。


    外调虽说下到偏僻县城做官,三年后只会有着提拔,这官场上的事,早一步能步步早,要是晚一步,还不知要被落下多少。


    赵远经今日过来,其实主要是向皇帝辞行,交接之事早两日都做完了,当下就只是笑笑,到了一处坐了,喝茶等待着。


    过了半个时辰,就见一个内侍进来,说着:“赵大人何在?皇上召见。”


    “是!”赵远经立刻站起身,应着。


    第三百二十七章


    应命(下)


    领去前去秘文阁殿外的内侍,年纪不大,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生的很伶俐,一副乖巧的模样,不过还没有品级,并不是官。


    小内侍笑着领路,赵远经在这里就是等皇帝召见,自然就立刻跟上。


    秘文阁的官员外调,都会受到皇帝召见,这已经形成惯例了,皇帝的书房,距离着秘文阁并不远,只是五分钟,就到了。


    到了前面,赵远经在外殿候着,内侍再进去禀告。


    王弘毅这时,书房中点着安神香,烟雾袅袅,正在阅读折子——这里虽有十几个人伺候着,却非常清静,廊下人影幢幢,却相互不交一语。


    这折子说的就是建立太医院,王弘毅对医学管理相当重视,因此内阁议的制度很严密。


    医官实行八年了,学徒无吏员身份、散医、成医、上医,品级和吏同等,这条件很是吸引了人,培养了大批医士,现在全国全军有一万医师。


    按新制,学徒无吏员身份,散医这称呼不好听,被内阁修改成草药医生(民间水平,地位等同于司吏),成医被修改成医士,而上医被称为医师,再上面就是必须经过朝廷册封的医官了。


    地球上明清实际上就有培养医生的学院,按制由光禄寺提供厨役及膳食,人员的选拔及培养,均极其严格,医术分十三科。


    这个世界也有着松散的机构,因此实际上一步到位,培养医生和建立医院,并不算超前,现在关键是品级。


    县中设医祝科,内阁定位是从九品,王弘毅想了想,改成正九品。


    郡级依制医祝司,就变成了正七品,那省级医祝院就是正五品,中央的太医院,依制再到正四品,太医园设医正一人,正四品,院判二人,下面各官许之。


    王弘毅想了想,就此批了,批完后,一丝青红之气一闪,却没有多少波动,见内侍垂手,问着:“来了?”


    “是,官家,在外候着。”


    “传。”王弘毅简单的说着,继续阅读下一份。


    “诺!”这内侍应着出去,见了人,说着“皇上让赵大人进去,请吧。”


    书房戒备森严,一排侍卫笔挺站着,虽经常到这里来,赵远经依旧恭身而进,两眼也不敢随意看着,到了门口,又停了停,随着里面传来一声:“进来。”


    赵远经整了整衣冠,进了书房,进来后,赵远经没敢多看,只看到书案后坐着一人,就直接跪伏在地上行着大礼:“臣赵远经,拜见皇上。”


    “起来吧!”王弘毅吁了一口气,说着:“朕批完这个折子和你说话。”


    赵远经应了一声:“是!”


    起身垂手站着,偷眼看看皇帝,只见王弘毅眉宇少皱,思量着什么,片刻说着:“旬枸这人,你可听说过?”


    赵远经一怔,不想皇帝还问着自己,寻思片刻,小心翼翼的说着:“有些印象,下面报上来,这人上任知府三年,疏浚运河,赈济灾民,治田三千顷。”


    “恩,很得当地民心啊,当地人要为他造个旬公生祠,你看怎么样?”王弘毅目光幽幽,问着。


    “生祠一事事关体制,这是皇上的恩典,臣不敢妄言。”赵远经说着。


    “恩,朕记得他还和当年魏越有关,不想有才学,本来建立生祠俯顺民意,朕也不会不许,不过才治了三年,根基薄了点,有旨再任三年,看怎么样。”王弘毅想到这里,已经定了,坐下就在奏折用朱笔批示这段话。


    写完,合住了,才问着:“你要下去了,听说是新社县?”


    赵远经这时说到自己,不合适站着,忙伏身跪下,说:“是,吏部公文是新社县。”


    这段时日,王弘毅其实也很忙碌,天下虽基本平定,还不到松一口气时,建立完整的制度、鬼神祭祀、幽州和草原,都让他费了一番心思。


    这时看着赵远经,只见这人一根青色本命气挺立,正是有卿相之格,又见得红色气运饱满扎实,知道这人根基稳固。


    秘文阁和演武堂是王弘毅一手创办起来,文官武将都是未来栋梁,王弘毅其实都是很关注。


    秘文阁内每当有人外任时,王弘毅都会将其叫过来勉励一番,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到了期满时,基本也就锻炼出来了。


    看着跪在下面的人,王弘毅缓缓说:“平身说话吧!这几日你要离开金陵……离别之时,朕还要叮嘱几句。”


    顿了一顿,说着:“县令是百里侯,关系数万百姓,不可大意了。”


    “谢皇上。”赵远经谢恩,站起来,垂着手,听着这话,他历事已经不少,深得人情世故,说:“皇上,臣已经找了吏部阅了有关资料,过会去县里,就能派上用场。”


    “新社县不算差,五十里都是桑田,只是路不好,烂掉了,臣去县里,第一个就是修路,修起了养蚕出丝就可以运出去,这就是大把的银子,填补修路的钱绰绰有余。”


    “其次就是县里县学荒芜,这是以前乱世的弊端,臣去后总要想办法弄出银子修学宫,臣到地方上,不敢多作事,不敢大兴土木,只要把这二件事办成,臣算是给自己和儿孙积阴德了。”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