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笼中对

3个月前 作者: 金哨本无路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武英殿西暖阁,四周点满了烛光,烛光的亮度够亮,但光线柔和,带着暖暖的色调。厅堂里摆着6套桌椅,这6席连环成一圈,中间摆满鲜花。南北两席相对而设,规格比其他四席都高出一头,其他四席则东西两两相对。这个布置正是牛金星征求了王承恩意见的结果,而王承恩综合后世的自助餐和影视里汉朝军营酒宴,推荐了这种布局,与此同时在礼仪上也不免参乎了一下,使这场宴会既有千年前的等级礼制,也体现了几百年后的对等外交惯例。


    按照安排,李自成作为宴客的主人和崇祯帝遥遥相对而坐,两厢里分别是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王承恩。当宫女将出席宴会的各位主宾陪客请到座位上就坐时,宴会主持人牛金星开始了演练了多遍的开场白:


    “今日,大顺朝皇帝陛下宴请大明朝崇祯皇帝陛下,为大明崇祯皇帝陛下压惊。请大明崇祯皇帝陛下和大顺朝皇帝陛下就坐。”于是李自成和朱由检相对作揖,然后坐下。看得出来两人作揖的样子不太自然,不过李自成和朱由检都觉得这个礼节自己不亏。李自成意识中崇祯皇帝曾经是自己的老上司,不,应该是上司的上司的上司,现在居然可以平起平坐,爽!俩月前还想着只要在崇祯帝手底下混一个独霸西北的王爷就心满意足,今天这样当然不亏!而朱由检现在的思想完全由龚大明主导,龚大明比较了一下崇祯和李自成,认为朱由检这个富n代明显不如白手起家的草根人物李自成,对李自成作个揖千肯万肯,即使骨子里残余着朱由检的高傲和仇恨,但如今是阶下之囚,知足吧!


    王承恩怎么看怎么觉得滑稽,估计其他三人也是如此,皆是心照不宣而已。不过杜逸典觉得这礼数虽然滑稽但也算公平,彼此都有对不起的地方,15年前崇祯下了李自成的岗,如今李自成让崇祯下岗,从此两不相欠。


    牛金星随即开始介绍作陪的四位嘉宾。“奉命作陪的有”


    开始唱名:“大顺朝牛金星”,唱完自己分别向李自成和朱由检鞠躬,有如后世的演员出场和球员下场。


    牛金星接着唱名:“大顺朝宋献策”,唱完之后宋献策如法炮制。接下来自然是“大顺朝李岩”、“大明朝王承恩”依次鞠躬,然后坐下。


    牛金星随即通知上酒。“上酒”令一下,宫女们流水价摆上丰盛的菜肴,6个人的面前瞬间便摆满了酒菜。


    牛金星随即起身,道:“请大顺朝皇帝陛下致祝酒词。”牛金星对礼仪规制有一种骨子里的迷恋,王承恩不过是把后世国宴的演礼略提了提,牛金星居然很是推崇这种路数,简直是乐此不疲啊。


    李自成微皱了一下眉头,这种时候不免有点撑不起场面的感觉,好在今日不同往日,自己已是此间主人,不怕说错什么,当下起身,说:“大明崇祯皇帝陛下,我是个粗人,今日不提往日恩怨,大家把酒言欢,一醉方休。来,请饮酒!”。说罢一饮而尽。


    “下面请大明崇祯皇帝陛下致答谢词。”其他人不觉得牛金星搞的这一套过于做作,朱由检和王承恩却有点哭笑不得。


    朱由检起身,端起酒杯,然后道:“今日吾等在此会宴,应了一句古话,‘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要说吾和李自成有没有恩怨,有!不但有,而且怨恨颇深。然则面对迫在眉睫的清兵外侮,纵使吾两人有任何恩怨,也不过家门私怨而已,值此民族存亡之际,吾两人绝不能不顾兄弟同胞之情,完全应该也完全可以捐弃前嫌,一致对外!故此,吾作为闯王兄的阶下囚,敬闯王兄一杯酒,这杯酒,祝愿闯王兄率我中华军民,横扫清兵,北定辽疆。”前世作为一个体育老师,龚大明的教学颇得学生欢迎,原因就是龚老师讲的课深入浅出。崇祯这位老兄的口才显然是差了点,情商又低,所以忽悠不转臣子们,反而被象袁崇焕这样口若悬河的臣子忽悠。龚老师的口才和崇祯的政治智慧一结合,这话就说得冠冕堂皇。在坐的王承恩听了,觉得后世再高的高调便也不过如此!卖糕的!这也行!


    牛金星、宋献策、李岩随着崇祯的说话不断变换着脸色,一段话说完,在目瞪口呆之余发现人家话说的滴水不漏,简直是身段柔软之极,这哪里还能找到崇祯孤傲执拗的影子,真是出人意表啊。


    李自成也没有想到崇祯会说出这番话来,这说起来大义凛然,立意高远,同时暗含归服之意,却又不卑不亢。乖乖,连“闯王兄”也称呼上了,自己要是捏着鼻子认了,日后若是想把崇祯杀了会不会有心理障碍呢!但政治家就是政治家,当初和罗汝才不也称兄道弟吗,该灭了他的时候还不是照样灭了他。李自成在心中转了无数个念头后,认定这桩买卖只赚不赔,于是大呼一声:“好!崇祯兄好肚量!饮酒!我李自成喝了这杯酒,誓与清兵不共戴天,决不负崇祯兄平辽心愿。”


    如今一个称“闯王兄”一个称“崇祯兄”,牛金星本来还想继续他那套宴会演礼调调儿,这会儿不得不闭上嘴,连插嘴的份都捞不上。


    “闯王兄,要是没有清兵威胁,吾早已是命赴黄泉。我大明朝建国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吾当死而不死,乃是吾深知清兵狼子野心,一旦吾死之后,国门大开,内乱迭起,大明无守边之兵,闯王兄仓促之间亦无从在千里边关从容布防。吾尤为担心者,乃是洪承畴这个人降了满清,洪承畴的才具在大明朝首屈一指,而且知兵,对闯王兄的虚实也颇为熟悉,有此人在满清那边,吾料定清兵必然大举兴兵,兵锋所指,必定就是北京,必定就是闯王兄。”


    龚大明对清兵入关这段历史耳熟能详,说起来当然一副笃定的模样。


    李自成对洪承畴的老辣是领教够了的,崇祯这段话当然不是唬人。要是洪承畴看不到现在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他就不是洪承畴了。大明朝的皇帝倒真不是软柿子,从来没有什么和亲纳贡,反而是万历“万里援朝”,大明朝的皇帝骨头不是一般的硬。就是这个崇祯,那么艰难还是死顶着清兵。当初要不是为发动对清兵的松锦之战,把大明朝对付他李自成的精兵抽调一空,在重兵围困之下,他李自成劫后余生的18骑能不能逃出生天还真是未定之数。要不是松锦之战大明精兵被清兵所灭,他李自成至少数年之间不能恢复元气,更不要谈问鼎天下。


    李自成虽然知道崇祯所说不错,还是心存侥幸,说道:“我闻说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专权,与豪格不和,拥立福临,满清发生内斗。况且我大顺军有近百万之众,清兵不过十万,又生内斗,对我百万雄兵必有几分忌惮,而我大顺一路招降大明旧部,往往未出一兵,大明的军队便望风而降,故我大顺军仍在节节壮大,又何惧鞑子十万兵马!”李自成明知自己有点打肿脸充胖子,但现在手握重兵,大有“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声势,要让他相信清兵会击败自己他显然也是不信的。


    龚大明听李自成这么一说,就明白李自成虽然也把清兵真当回事,终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李自成打败左良玉,然后逆转战胜孙传庭,之后一路凯歌,这人啦,大顺大顺,太顺了就会得意忘形!得迎头敲他一棒。


    “据吾所知,多尔衮已经控制大局。而且满清向来以军功为重,昔日皇太极每犯我京畿一次,声望就隆盛一次。多年来,清兵早已习惯劫掠大明,所以此次绝不会错失良机。”


    崇祯顿了一顿,继续说:


    “也许仅仅是清兵还不是致命威胁,但如果再加上吴三桂呢!据兵部说关宁铁骑战力是孙传庭后来组建的大明兵马战力的两倍有余,亦即吴三桂的四万关宁铁骑相当于普通的大明兵马八万有余,吴三桂若是降清,不知闯王兄是不是还有必胜把握。”


    “吴三桂未必就会投靠满清鞑子吧!”李自成皱了皱眉,但仍然信心爆棚,以为自己天命所归,吴三桂必会倾心归附。论起关宁铁骑,李自成心下当然有数,当初曹文诏伍仟关宁铁骑就常常赶着数倍义军穷追不舍。


    崇祯心知李自成现在就是一自大狂,不过话还得照说:“吾知吴三桂深矣,祖大寿乃是吴三桂之舅,如今在满清。满清对降将不薄,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投降满清皆封为王。据我所料,在今日形势下,吴三桂定然在闯王兄和满清之间选择一方投效。请问,闯王兄可以封吴三桂为王吗?还有,关宁铁骑,将士均辽人,记念故土,若是满清以故土为饵,将士能不动心吗!”


    崇祯一边说一边想,自己知道历史走向,所说自然有根有据。但是即使不知道历史走向的人,只要了解基本局势,仔细推演,就会发现清兵南侵发生的可能性是100%,而吴三桂降清的可能性在50%以上,这个不需要特别的智慧,也不需要预知历史走向就可以推演出来。可为什么李自成没有料到呢!得意忘形?侥幸心理?还是狂妄自大?自古骄兵必败,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啊!


    李自成一听,除了自己现在万民拥戴的风头以外,自己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能保证拉拢得了吴三桂。对大明朝的旧主,还讲究个忠心,至于新主子,大多数人还不就是谁出价出得高,就服谁嘛。给他封王?陕西那帮老手下会不会服气?恐怕第一关刘宗敏这一关就过不了。


    “吴三桂一家老小都在北京,在我们控制之下,难道吴三桂没有忌惮吗?”牛金星终于还是插嘴了。


    “吴三桂的家人固然可以为质,但楚汉争霸项羽以刘邦老父为质那又如何!”王承恩马上呛了一句牛金星。心底里给牛金星派的尽是弱智、低能的词儿。


    崇祯继续说道:“闯王兄,吾这番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大明失败一在于吏治**,失败之二在于军事上两线作战。当然也有天灾方面的原因。但若不是两线作战,决不会失败得这样惨!如今反过来,闯王兄马上就要面临两线作战。吾现在虽为阶下囚,乃是笼中之鸟,但吾落到如今这步田地之后,心思不为天下诸般难事所困,反而对天下情势看得清楚了许多。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闯王兄虽然为胜利者,眼看也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囚笼处境,恕我唐突,却不知道闯王兄如何应对?”


    李自成早已明白崇祯所说不假,事实上宋献策和李岩在西安谏阻攻取北京时,就或多或少点到了会有两线作战的问题。想了一想,道:


    “我想还是先招降吴三桂,招降吴三桂则多一助力。反之满清招降吴三桂则我多一劲敌。崇祯兄定有妙策,不妨赐教。”


    他大爷的,两个死对头眨眼间便好似真成了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这李自成也是相当会踢皮球啊。不过正好入吾彀中。


    “其一,吾将为闯王兄修书一封给吴三桂,陈述义理及利害得失,同时可以善待吴三桂在京家人。闯王兄则应派得力干才前往彼处招降吴三桂;其二,速速加强北京一线兵力,一则对吴三桂市之以恩,二则以威震之,并有足够兵力阻击清兵。闯王兄身经百战,自然比吾精通调兵遣将;其三,择日举行禅位大典,以示闯王兄天命所归,既是吾这个无能皇帝主动让贤,闯王兄那时号召天下,原大明兵将或不至于与你为敌,甚至纷纷归降也是大有可能。稳定后方,争取吴三桂,备战抗清,有此三项举措,或可缓解目下形势。吾此策,可称作为‘一半政治,一半军事’。”


    “一半政治,一半军事,妙!多谢崇祯兄,崇祯兄所言,正合我意。我敬崇祯兄一杯。请!”


    “请,为闯王兄成功抵御清兵,直至胜利,干杯!”


    “干杯!”,“干杯!”。


    ;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