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6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贱宗首席弟子
    四月初七,即司马安、乐弈、桓王赵宣等人窥探秦军营寨的次日,频阳守将白方鸣率领两千骑兵、五千步卒,火速赶往重泉县。


    在一番急行军后,终于在当天的傍晚前,来到了重泉县北侧大概二十里处。


    这个距离,已经足够白方鸣于当晚对重泉县发动偷袭。


    叫麾下士卒们在附近的林中歇息了一阵,吃饱喝足后,白方鸣下令向重泉县进兵。


    待等白方鸣率领着麾下河西军悄无声息地摸到重泉县的东北角时,此时已是戌时三刻前后,重泉县一片寂静,唯有城门楼附近才有些许光亮,隐约能看到有些秦军士卒在城上来回走动,至于其他距城门楼较远的城墙,则一片漆黑。


    “……”


    看着近在咫尺的重泉县,白方鸣皱起了眉头,隐隐感觉有点不对劲。


    他扪心自问,倘若他是驻守重泉的秦将,得知北边的频阳驻扎着数万魏军,他会粗心到在重泉与频阳的途中不设下暗哨的地步么?


    还是说,驻守重泉的秦将,其实是个蠢材?


    这两者,到底哪个可能性更大?


    “将军,不下令袭城么?”有部将低声询问白方鸣道。


    白方鸣摆摆手,示意那人稍安勿躁,他仔细盯着远处约两百余丈远的重泉县,旋即又朝着北城门与东城门两个方向的夜幕看了一阵,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撤!”他果断地下令道。


    然而,就在他麾下魏军不明所以地顺着来路撤退时,忽然间附近不远处的林中对天射升三支火箭,旋即,有不计其数的秦军从北城门与东城门两个方向杀了过来。


    “杀!”


    那些秦军士卒大声呐喊声,朝着魏军杀来。


    见此,白方鸣断定自己中了陷阱,立刻撤兵,为了防止秦军趁乱袭他麾下军队,他亲自带兵断后。


    可没想到的是,在他们来时的路上,竟然亦有秦军埋伏,甚至于到最后,四面八方皆是秦军,不知究竟有多少人。


    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白方鸣唯有率领麾下士卒拼死突围,但奈何这一带的秦军实在是太多,以至于他突围了好几次,都没能成功。


    眼瞅着麾下的兵将损伤巨大,白方鸣心如刀割。


    苦苦鏖战了两个时辰,白方鸣此番带来的约七千步骑,便已折损过半,甚至幸存的魏卒,亦恐怕难以支撑过久。


    幸运的是,天空中的乌云遮盖住了月亮,使得秦军对魏军的围杀暂时停了下来。


    但白方鸣明白,这种好运并不会伴随他多久,最多明日,待等天明时分,秦军就会再次组织围杀。


    而问题是,眼下黑灯瞎火的,他也没办法率领士卒突围。


    苦熬了一宿,待等次日天蒙蒙亮,白方鸣召集麾下残部,准备最后一次突围。


    但遗憾的是,秦军仿佛是算准他会在天明时分强行突围,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就在白方鸣因为始终无法突围而倍感绝望之际,援兵忽然杀到。


    原来是他的副将庞猛,他收到了乐弈的书信——确切地说,是乐弈的书信送到频阳后,庞猛闲着没事拆了乐弈派人交给白方鸣的书信,意识到白方鸣此番率军偷袭重泉县很有可能遭到秦军伏击,便连夜提兵赶来救援,总算是在天亮前赶到了重泉一带。


    见援军杀到,白方鸣麾下的魏军士气大振,与庞猛军会兵一处,拼死杀出重围,带着败兵逃回频阳县。


    而此时,因为昨日后半夜的时候,武信侯公孙起在得知“成功伏击魏将白方鸣”的消息后便立刻派将领“边绩”率军夜袭频阳。


    没想到,魏将季鄢、乐逡二人麾下的河西骑兵,亦于昨夜打探到重泉县一带疑似发生战事,急忙回禀乐弈,乐弈遂立刻通知桓王赵宣。


    虽然对于乐弈的判断将信将疑,但桓王赵宣还是派宗卫将李蒙率领三千骑兵、两千步卒驰援频阳。


    这支由李蒙率领的魏军,恰巧与“边绩”在前往频阳的途中撞见,双方皆大吃一惊,仓促交手。


    这场遭遇战,使得白方鸣与庞猛二将能及时逃回频阳,并立刻唤醒城内兵将做好了守城的准备。


    两个时辰后,武信侯公孙起与魏将乐弈,分别收到了“边绩”与“李蒙”派人送来的消息,得知他俩派出的军队在前往频阳的途中遭遇。


    当时公孙起满心愤懑地大骂:“又是这个乐弈坏我好事!”


    反观乐弈,倒是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庆幸李蒙率领的军队及时赶到,挫败了秦军偷袭频阳的意图。


    平心而论,虽说乐弈对丢几座城并不在意,但也从未想过如此轻易就让秦军得手,怎么也得让秦军付出几万人的伤亡作为代价吧?


    见自己的计策被乐弈识破,公孙起又生一计,他对大庶长赵冉说道:“既然乐弈算到我军佯攻临魏而实取频阳,我等不若将计就计,立刻撤兵,挥军向北,摆出强攻频阳的架势,如此一来,乐弈很有可能率军袭重泉,介时我军折道返回,就能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大庶长赵冉深以为然。


    于是乎,在临魏城西四十里楚的秦营,十余万秦军倾巢而动,带着一概攻城器械,朝着频阳县进兵。


    监视着秦军一动一句的河西骑兵,连忙将这件事禀报季鄢、乐逡二将,二将又立刻禀报乐弈。


    季鄢对乐弈说道:“秦军偷袭频阳不成,携怒强攻,我军正好顺势收复重泉,截断秦军的归路。”


    乐弈轻笑着摇摇头说道:“季将军以为秦军是偷袭不成而恼羞成怒?不不不,乐某认为,秦军此举只是欲骗我军袭重泉而已,重泉打不得,白方将军就是我军的前车之鉴……不过,城外的秦营,倒是可以取,公孙起希望将我等骗到重泉,哪怕得知我军袭他的营寨,他也会选择隐忍,因此只要两位将军在袭了秦营后立刻撤兵返回,此举并无风险。”


    季鄢、乐逡二人面面相觑,考虑乐弈确实算准了秦军的策略,他俩最终决定听从乐弈的命令,趁秦营防守空虚而将其攻陷,然后一把火将其焚尽。


    果不其然,此时正缓缓率军朝着频阳而去的武信侯公孙起,在得知己方军营被魏军偷袭后,果然没有派兵救援,只是做好了伏击乐弈军的准备。


    可没想到,魏将季鄢、乐逡二人在放火烧掉秦营后,就撤兵返回了乐弈的军营。


    得到这个消息后,武信侯公孙起沉默了好一阵。


    虽说棋逢对手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说实话,他这会儿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他对大庶长赵冉说道:“奇袭频阳失败,只剩下强攻一途,若我所料不差,赵宣的北一军,会立刻从临魏支援频阳,唯今之际,只有先取赵宣的魏营,截住赵宣的兵马。”


    大庶长赵冉皱眉说道:“驻军梁山之南?那岂不是陷入魏军的包围?”


    的确,若公孙起夺取桓王赵宣的魏营,介时他的西边是频阳、南边是桓王赵宣与临魏城,东边是魏国河东守魏忌,这简直就是三面受敌。


    “正是要这般。”


    公孙起正色说道:“见我军自行落入包围,魏军才会徐徐采取围攻,他们并不知渭阳君正在攻打雕阴,只要渭阳君拿下雕阴,介时挥军向南,协助我军攻打频阳,就有很大机会拿下频阳。”


    大庶长赵冉将此事上禀秦王囘,后者在沉思了片刻后,最终同意了公孙起的冒险策略。


    于是,公孙起将麾下兵马一分为二,请大庶长赵冉率领一半兵力与秦王囘一同驻守重泉,而他则率领另外一半兵力袭击桓王赵宣在梁山以南的魏营。


    梁山南边的魏营守将方朔怎么也没想到秦军竟然会袭击他大营,疏于防范,遂被秦军夺下营寨,只等带着残部投奔桓王赵宣。


    正如武信侯公孙起所猜测的,对于他分兵袭击桓王赵宣的营寨,这个举动魏方的将领们皆一头雾水,就连乐弈也搞不懂公孙起究竟在玩什么花样。


    自陷他魏军的包围?


    自取灭亡?


    第0352章


    局势扭转


    魏昭武十三年四月初,武信侯公孙起兵袭桓王赵宣麾下北一军的“(梁山)山南大营”,虽然切断了桓王赵宣支援频阳县的道路,却也自陷于魏军的包围当中,被频阳的白方鸣、迅速回军至梁山南部的桓王赵宣,以及驻军在夏阳、“郃(he)阳”一带的河东守魏忌三人包围其中。


    因为分出了一半兵力给秦王囘与大庶长赵冉守卫重泉县,此时公孙起麾下就只有近十万兵力,且其中正规秦卒只有四成,其余六成皆是征募而来的秦国民兵。


    而此时的频阳县,魏将白方鸣麾下仍有一万七千左右的河西军,外加两三万人的杂胡兵,就像乐弈此前所认为的,只要白方鸣不想着偷袭秦军粮道,光是死守城池,短时间内秦军是拿频阳没有办法的。


    毕竟似当前的局势,武信侯公孙起麾下的近十万人马,几乎是没办法动弹了,因为桓王赵宣的六万余北一军也已回到了梁山南部的平原,彻底盯死了公孙起的军队,倘若公孙起试图拿“山南大营”作为攻略频阳的据点,那么,在他出兵攻打频阳的时候,桓王赵宣就会立刻进攻他的后方——凭乐弈对公孙起的判断,后者应该不至于制定这种愚蠢的战术。


    “难道是驻守重泉的十万秦军负责攻打频阳?”


    乐弈为之沉思。


    他并不认为驻军在重泉县的十万秦军,有能力打下频阳。


    还是那个道理,只要这支秦军胆敢轻举妄动,他乐弈会立刻出兵收复重泉——这跟武信侯公孙起的那十万兵力无法妄动其实是一个道理。


    而关键在于,若是秦军丢掉了重泉,那么他们将彻底失去此前付出三四万士卒性命夺下这座城池的优势,魏军将重新占据优势。


    简单地说,武信侯公孙起的“分兵”,恰恰让秦军陷入了似眼下这般进退维谷的尴尬局面。


    而乐弈无法弄懂的是,那公孙起为何要这么做?


    公孙起的目的不是为了胜利么?他为何要让秦军放弃有利条件,变得如此被动?


    不明白,乐弈想不明白。


    次日,乐弈将他的“临魏西郊大营”,托付于马禄、季鄢、乐逡三将,嘱咐三将暂时按兵不动,旋即,他带上一队护卫骑,径直前往梁山南部的平原。


    待等乐弈赶到梁山南部的平原时,桓王赵宣麾下的北一军,已经重新建立了营寨,就建在被秦军占领的“山南大营”的南边二十五里处。


    在拜见桓王赵宣时,乐弈询问前者:“桓王,贵军抵达此地后,不知公孙起有何异动?”


    桓王赵宣摇了摇头,说道:“其只是固守‘山南大营’,封锁通往频阳的道路,除此之外,并无异动……甚至于就算我军重新在此地建造大营,他也并未派兵骚扰,不知有何图谋。”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