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徐公子胜治
    无限山河铺展,万千生灵出没,仓颉只用了伸手一划的功夫,人间却过去了二百年。


    这二百年,人间又发生了太多的事。天子夏启在位十一年时,其第五子武观据西河之地起兵叛乱。武观并非嫡子,继承不了天子大位,在分封的领地中私蓄势力,发动叛乱企图以武力争位,这便是夏史中的“武观之乱”。


    夏启尚在位,很轻松就平定了武观之乱。到了夏启在位的第十六年,传天子位于嫡长子太康。太康荒政,而有穷部势力崛起。有穷部君首善射,号后羿,以宣扬其有祖先伯羿之神威。后羿先与夏后氏联姻,取得朝中权柄,而后放逐太康,立太康之弟中康为天子。


    后羿起初还有所顾忌,不敢自登大位,而立中康为帝,从此大权独揽。中康在位病故,后羿又立中康之子夏相为天子。夏相不愿做被后羿摆布的傀儡天子,找机会逃亡而去。后羿便自称受禅为天子。这段历史,又被称为“太康失国”。


    后羿善射而好游猎,窃位后亦荒政,重用其养子寒浞。寒浞势力日渐坐大,趁后羿外出游猎之机将其刺杀,夺其位并霸占其妻,亦自称受禅为天子。寒浞生豷、浇二子。浇奉父命率兵追杀逃亡的天子夏相,仅有夏相之妻缗氏得脱。


    缗氏逃走时已有身孕,后来生下了儿子少康。少康是夏相的遗腹子,中康之孙、夏启之重孙。缗氏带着少康逃到有虞部寻求庇护。有虞部君首虞思是重华后裔,膝下无子,仅有二女,于是效仿当年的帝尧待重华,将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少康。虞思不仅让少康成为有虞部的继承人,更支持少康复国。


    少康得到有虞部的支持,并联络夏室旧部与天下各部,推翻了寒浞,又斩杀了为寒浞在外领兵的豷、浇,在各部的拥戴下登上天子大位,恢复夏室正统。这段历史,被后世称为“少康中兴”。


    自武观之乱被平息后,又经历了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天下动荡始平。嫡长继承制取代禅让制,这才在争斗中正式得以确立,并得到天下各部的支持与认可。少康逝后,其嫡子夏杼继位为天子。夏杼被各部称赞有祖先大禹之功德,天下重归大治……


    人间纷繁世事,仓颉并未理会也不可能去理会,他只在无边玄妙方广中,以灵台见知和金仙修为造化一方世界。


    世界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雪一羽,看似相类,微妙处却皆有不同,这是多么庞然的见知显现。仓颉早就可以求证天帝成就、化形神为帝乡神土,但他却没有,如今求证了金仙。


    金仙是一种修为境界,可以造化一方世界,但未必真的需要以此造化来证明,形神也不必受困于此。


    造化世界的根本,来源于见知,更来源于见知中所悟的大道自然衍化。仓颉造化世界的过程,也是他突破金仙后继续修炼的过程。这二百年,其修为不断精进,待收回玉簪重新挽起发髻时,已至金仙极致。


    这很难,几乎不可思议,但仓颉游走各方仙界、与列位天帝论法至今,又行游人间证悟多年,积淀之深厚几无人能及,一旦迈出这一步,便可步步精进。但到了金仙极致境,暂时也就到了尽头了,若无莫大机缘也很难再迈出下一步,很自然地收回发簪。


    仓颉所造化的一方世界,很难以简单的时空概念衡量,若勉强以凡人的见知去描述,其实并不算很大,约在千里方圆左右。其实他可以无穷无尽地造化下去,只要有仙家修为法力可供消耗,但简单的重复并没有意义,这一切都是见知所凝、大道衍化。


    仓颉好游山玩水,见过人间太多风光灵秀之地,心中所愿见,也都在这方世界造化而出。他还曾代掌人皇印,短暂地为中华天子,见过无数珍奇器物,更别提瑞兽灵禽、奇花异草,在这方世界中亦纷纷呈现。


    凡人总是在想象,仙界中天帝所住的宫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应是美轮美奂至极,总之是人间工匠造不出来的,哪怕天子所住的皇宫也根本没法比!仓颉在这方世界中亦造化了这样的场景,可以满足凡人的想象,只可惜凡人不可能得见,算是他自己的一点小趣味吧。


    万千山河簇拥之间,玉宇琼楼生辉,那便是后世众仙家所称的凌霄宝殿。近处白玉门坊高耸,门坊前通往凌霄宝殿的铺云长阶下,有一个百丈方圆的广场,似以整块的明黄石凿成,四望祥云瑞霭无边无际,这里便是后来天庭凌霄宝殿的门户南天门与斩仙台。


    当仓颉收起玉簪之后,这方世界的造化便暂时告一段落了,修为已达金仙极致。他的形神忽有所感,背手遥望,莫名竟看见了太上仙宫!


    第075章、大天尊


    此处的空间结构非常人所能理解,所以说不清太上仙宫是在哪个方位,但以常人的视角,仓颉此刻应是仰望。


    站在这里,怎么可能“看”得见太上仙宫呢?所谓“世界”,就是包涵已“有”的一切,世界上没有的,那就是不存在,而太上仙宫根本就不存在于仓颉造化的世界中啊!


    无边玄妙方广就是“无”,无所谓时空远近的概念,在列位仙帝所开辟的帝乡神土中,当然也见不到其他的仙界。列位天帝可彼此交流,不是因为帝乡神土可联通信息,而是他们个人之间特殊的传承缘法。


    太昊、神农、轩辕、少昊、高阳这五位天帝,彼此都见过面。比如最后一位高阳天帝,便曾依次进入九重天仙界、神农原仙界、昆仑仙界、瑶池仙界拜见了已开辟帝乡神土的其他四位天帝,而后才开辟了自己的北冥仙界成就天帝。


    又比如最早的太昊天帝,他开辟九重天仙界后,又依次接受了神农、轩辕、少昊、高阳的拜见,而后这四人亦开辟帝乡神土成就天帝。


    在这个过程中,列位天帝在形神中互留灵引,因此在各方帝乡神土中,仍能以仙家神意交流,但他们能做到的,也仅仅如此了,各自成就天帝之后,想见面亦不可得,因为形神已化帝乡神土,都拥有了只属于自己的世界。


    倒是像仓颉这样的真仙,可以在各处帝乡神土中转悠,而他的身份仅是做客而已。


    然而此刻,太上仙宫就这么直接“出现”了,这是仓颉的灵台所见!仓颉见到的不是太上的形神,而是太上所演化的大道,与他所悟之道的共鸣交融。见之如见太上,仓颉就在那白玉门坊前的高台上行跪拜大礼,朝着犹在凌霄宝殿之上的远方。


    当他起身时,又发生了新的变化,确切地说,变化发生在他所造化这一方金仙世界之外,又出现了一方世界。世界怎会自行出现?就像种下了一棵苗,树苗存活后可自行成长,只要给它提供所需的合适的阳光雨露,这是大道的自然衍化。


    当太上仙宫出现后,仓颉所造化的金仙世界便不再孤寂,仿佛是在这方世界与太上仙宫之间,又仿佛是围绕着这方世界,无限天地山河呈现。这既是仓颉所为又非仓颉所为,仓颉已经端坐下来,放开形神入定,时刻运转着仙家法力,又像在日夜不停地修炼。


    仓颉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他的金仙世界之外,又有无限天地山河呈现,伴随着涌入灵台的见知。那些虎娃曾与玄源游历过的人间上古洞天,纷纷出现在了那里,比如神釜冈、比如无名丘、比如白泽界、比如丹霞圣境……甚至还有列位天帝在帝乡神土中造化的景物。


    这些洞天当然不是虎娃从人间挪移来的,甚至不是虎娃灵台造化而成,而是太上仙宫出现后,无限见知涌入仓颉的灵台,在这方世界之外自然衍化而成。似是仓颉所为又非仓颉所为,而仓颉清楚,这是虎娃留给他的指引,也是他的修为继续精进的机缘。


    仓颉在感悟这一切的发生,这个过程也是他的修行,在他的金仙世界之外,又出现了姑射之山与度朔之山,这来自于仓颉本人的见知,在大道共鸣交融中也衍化成了仙界中的福地。


    仓颉这一入定,又是八百年。当这段修行告一段落,其修为又精进一步。仓颉的修为本已是金仙极致,继续精进,还是金仙极致,仿佛无尽。


    仓颉造化的金仙世界以凌霄宝殿为中枢,那么就称之为凌霄宝殿。那么以凌霄宝殿为中心,围绕这一方金仙世界又衍化出的那一片若大仙界呢?它就是后来众仙家所称“天庭”的雏形。


    若是以凡人可以理解的方式描述,凌霄宝殿原有千里方圆,此刻就像位于一个井字形的九宫格中央、占九格之一,其周围另有八格,是大道共鸣交融衍化出的仙界。


    但仙界的时空概念不可如此简单地理解,比如这里也出现了丹霞圣境,丹霞圣境本就是浮空洞天,还有些人间洞天看小实大,真走进去又是一片广袤天地。


    围绕凌霄宝殿的天庭仙界,有人间各处上古洞天,实际上就代表了古往今来各派、各类修行的尝试与印证,甚至还包含了列位天帝在修行大道上所做的探索。


    此时太上仙宫不见了,但仓颉却清楚它就在那里,灵台亦有所感应。这八百年,虎娃给仓颉最重要的指引是什么?不仅是见证了天庭仙界的自然衍化,更展示了另一种境界。


    金仙极致修为继续精进,修为还是金仙极致,仓颉又领悟了什么?首先这一方天庭仙界可以让飞升后的众仙家逍遥长居,与帝乡神土的情况类似,但也有所不同。


    仙家进入帝乡神土,实际上就是融于天帝的形神之中,显现的一切见知要与天帝相融、为天帝所愿见,否则就会被放逐,天帝就是一切的主宰。但是在天庭仙界,他们的修行只须与衍化处这一方仙界的大道相融。


    凌霄宝殿是仓颉灵台造化的金仙世界,仓颉如果不想让谁进入凌霄宝殿,他人也就进不来,若是谁的修行为其见知不融,他也可以随时将之放逐。但围绕凌霄宝殿的天庭仙界,却可让众仙自行逍遥。


    比如旱魃,如今的天庭仙界中自有其适志的仙家福地,如其所愿、合其修行,她不会被仙界放逐。当然了,假如她将来的行止触犯了天庭仙界中其他众仙、因而被驱逐,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更重要的是,凌霄宝殿在此,就意味着仓颉所悟的大道造化在此,但他本人的形神却不困于此,依然可以行游人间,或于无边玄妙方广中拜访各处仙界,只要他能去得了。比如虎娃造化太上仙宫后,这些年就和玄源不知去了哪里。


    最重要的收获,也是仓颉这八百年闭关精进的感悟。假如再有人能求证金仙成就,可以于天庭仙界中再开辟他自己的金仙世界,依然会有大道衍化共鸣衍化的过程。其见知不仅会融入仓颉的见知,围绕其开辟的金仙世界,又会衍化出新的天庭仙界,可谓无穷无尽。


    将来的天庭仙界,伴随着每一位金仙的灵台世界开辟,由大道规则共衍。飞升无边玄妙方广的众仙家,只要知其所在、已得传道指引,就可来到此地永享逍遥长生。若有人求证金仙成就,只要他自己愿意,便可在天庭仙界中继续自辟金仙世界。


    动念及此,仓颉忽有感应,原地一挥袖,就有两位仙家出现在眼前。这两位仙家看见仓颉,立刻下拜道:“拜见大天尊!”


    天尊是一种修为成就,已求证金仙、并于大道衍化的仙界中开辟金仙世界者,可称天尊,那么以凌霄宝殿为发端、造就天庭仙界的仓颉,当然就是大天尊。这无需仓颉自称,而是仙家形神进入天庭仙界后,自然感受到的、天地间的仙家神意,与虎娃对玄源当年说过的话有关。


    仓颉受了这一拜,还礼道:“郁垒、神荼二位道友,你们是何时飞升成仙的?”


    这二位仙家同声答道:“我们是八百年前飞升成仙的,方才回过神来。”


    人间八百年前,就是仓颉完成凌霄宝殿造化之时,这二位上古大神忽有所感,迎来天刑飞升。他们就是冲着仓颉来的,将飞升至凌霄宝殿,可是紧接着太上仙宫出现,大道共鸣交融衍化成天庭仙界,无边玄妙方广中天机感应混沌,他们没进来。


    郁垒和神荼在无边玄妙方广中一愣神的功夫,人间八百年就过去了,此刻他们再得清晰感应,凝聚仙家形神便被仓颉接引至此。看两人的样子,仿佛还停留在刚刚历天刑而飞升的那一刻,感觉有些狼狈,形神也显衰弱,看来天刑并不好受,但好歹是历劫成功了。


    仓颉一指远方道:“二位道友可自择福地恢复形神,有个上百年也就差不多了。”他指的就是天庭仙界中的度朔之山,似度朔之山又非度朔之山,倒很适合郁垒、神荼这样的飞升鬼修逍遥,话说到这里语气忽然一顿,又叹道,“哎呀,都来了!”


    谁来了?天庭仙界中来了上百位仙家!郁垒和神荼是仓颉自无边玄妙方广直接接引至凌霄宝殿的,而这上百位仙家则是自行飞升而至。


    天庭仙界衍化呈现的大道规则中,自然就包含着对他们的指引,他们飞升之后,出现在与其修行最契合之地,散落仙界各处,未得仓颉的仙家神意接引,皆未进入凌霄宝殿。


    仓颉再一挥袖,众仙家无所谓距离远近,下一瞬间全部出现在白玉门坊前的广场上。众仙一起行礼道:“拜见大天尊!”


    古往今来,从未见过这么多真仙聚在一起,有些人仓颉根本就不认识,但只要他们来到眼前,便自然知晓了其身份来历。这些真仙中,虎娃的弟子有不少啊,几乎到齐了!灵宝、猪三闲、藤金、藤花、太乙、羊寒灵、叽咕、沇里、小香、黄鹤、东华……全在,只是未见青牛。


    云起、古令、俊贤、樊翀、善吒、善察、敖广、白容蛟、少务、宗盐、昆吾、伯益、应龙、旱魃……等等,有的早已成仙,有的最近千年内也成仙了。他们虽没有正式拜虎娃为师,但也曾得太上指引,并或多或少与仓颉有缘,此刻亦赶来拜见大天尊。


    仓颉造化凌霄宝殿只是拔下玉簪一划,但人间已过去二百年,随后闭关,人间又过去了八百年,前后总计已有千年。当年故人若没有成仙,恐怕早已殒落了。


    人间这么多年过去了,别说虎娃当年的弟子,就是其再传弟子中也有人成仙了。比如太乙的弟子九灵与小金铃,此刻就站在太乙的身后。


    之所以有很多仙家仓颉此前不认识,那是因为他们就是在这近千年内出生、而后修炼成仙,还有不少人是在仓颉造化凌霄宝殿之前成仙,但一直都没有出现过。


    并非古往今来所有的真仙皆齐聚至此,当然还有真仙未至,但来的也不少了。另如若山、若水、麦麦、瑶姬、盘瓠、少苗、西岭、欣兰、瑞溪、易寨、三水、青黛、绿萝、蛊辛、辛束、以清、顾采奇、桃东、小金宝、鱼与游……等人如今亦是真仙,也将会来到天庭仙界或拜访天庭仙界,但此刻并没有赶来凑热闹。


    曾经相识的故人,仓颉自知他们当初的名号,而这一千年来,很多人在人间又留下了别的尊号。比如小香已被称为黎山圣母,这些仙家也有各自的仙号、尊号流传。


    眼前还有来自昆仑仙界与神农原仙界的真仙,轩辕天帝与神农天帝当然不可能亲自来,却各自派广成子与赤精子相贺。还有一些仙家是仓颉或虎娃的旧识,此刻是自行来祝贺的。比如乌木由也从神农原仙界赶来了,而丙赤和丁赤则从昆仑仙界赶来了。


    当年驾驭轩辕云辇的九条妖龙,实是被轩辕天帝锁拿、罚它们服刑五百年。他们后来被天子重华册封为“护国神腾”,再后来皆已成就真仙。它们成仙时已不再怨恨轩辕天帝,反而回过味来,感谢轩辕天帝指引的修行机缘,都跑到昆仑仙界去了。


    在众仙之中,仓颉还见到了夏蝉,却没有看见太落。这其实在意料之中,太落年过六旬才突破三境,想修成真仙几乎不可能。别说太落了,今日也没有见到禄终、侯冈等很多故人,要么是他们没来,要么是他们早已于轮回中转生,不复当初之人。


    虎娃的众门人弟子,几乎皆成就真仙,这已是不可思议的大福缘,但仓颉也没有看到他曾在洞庭仙宫中指点过的东革里。东革里后来与小香结为道侣,亦突破了化境修为,但终究殒落于生死轮回境中,最终并未成仙。


    太落未成仙实属正常,此刻能见夏蝉已是意外之喜。既已成就真仙,心境当然与凡人不同,夏蝉的形容,是她十六、七岁时的样子,连形神都是另一种超脱的存在了。


    以仓颉的神通,在和众仙家一一见礼的同时,当然还能以仙家神意私下分别交谈,他暗中对夏蝉道:“小夏姐姐,我们果然在此相见了!”


    夏蝉亦以仙家神意道:“大天尊,您是小九公子呢,还是仓颉先生?”


    仓颉答道:“随你!”接着又叹道,“人间九百六十年前,太落叔便不在了吧?”


    夏蝉低头道:“若有缘法,可于轮回中指引之。但那已非当年之人,有其生之再遇,过往种种,只在生死轮回境中,须堪破之。”


    她这是大实话。在众仙之中,仓颉也见到了一位名叫星耀的仙家,他是樊翀的弟子。那是六百年前,已成就真仙的樊翀在九黎之地遇见的一个孩子,收其为徒并赐名号星耀。星耀如今亦成就真仙,在其曾勘破的生死轮回境中,应明白缘由吧。


    仓颉和小夏这是私下的交谈,而有人则是公开问了出来,比如伯益就开口道:“大天尊,您如今究竟是仓颉先生呢,还是随玉道友?”


    第076章、兜率天


    伯益曾是大禹的助手,而大禹是仓颉的弟子,算起来他与仓颉也是颇有渊源。但伯益却没和仓颉本人打过什么交道,他在人间接触的只是小九,如今能成就真仙,也与他和小九相处的那段缘法有关。


    仓颉尚未答话,帝师广成子已开口道:“大天尊就是大天尊!”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