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第十个名字
“女儿以为老二不适合,她是总理,代表朝廷和内阁。还是由女儿负责比较合适,有三妹在完全可以接过枢密院的职责!”第二起身的是王大,先否决了王二的提议,然后开始自荐,还把继任者都找好了。
“大人,下官以为总理和枢密使都不合适,她们都是新派官员,这会让旧派抓住把柄趁机反扑。此事由下官一力承当比较妥当,下官在他们眼中出自陛下潜邸,也不会过于苛责。”
第三个起身的还是高翠峰,他想得比王二和王大更周全,把各方的反应和各人的身份都考虑了进去,不愧是在野组织部长。
“其他人也不用再表态了,王大说的对,老二是内阁总理,为此担责影响太大。老大和高大人呢,份量又轻了点,怕是担不起这么大责任,搞不好要把小命丢了。其实有人可能想到了,也可能没想到,在座的人里除了本王,没人能对此事负责还可以全身而退……”
全都不出声推脱责任很不好,全都争先恐后的争着担责也没什么意义。洪涛觉得这样很丑陋,人性的丑陋,不想再看,直接道出了那个最合适的人选。
“爹爹不可!大人不可!校长不可!”此言一出,桌边顿时热闹了,谁也没想到摄政王把大家叫来是为了这个目的。
“邦邦邦……还有没有点规矩了!”虽然不是正式会议,但也不能谁想说就说,尤其是在洪涛准备阐述一件事儿的时候,最烦别人插嘴。
“大宋百姓只知新政的执行者是你们,我这个摄政王手握兵权,凌驾于朝廷和皇帝之上作威作福,又有嗜杀恶名。通常这种权臣是洗不干净的,也是最适合背黑锅的。不管任何罪名,只要放到本王脑袋上,百姓们全都会相信,这就叫惯性思维。再有,不管是你们谁来担责罪名都太大了,搞不好连小命都保不住。本王不同,恶名太大,只要能认罪去职,交出兵权,大家就会满意的,不光不会深究,还会刻意纵容,生怕把本王逼反。”
等大家都安静下来,洪涛才开始解释这么做的理由,一条一条说得非常清楚,非常符合现实情况,让人无法辩驳。
第925章
日本攻略
“交出兵权……我们怕是还没准备好……”没权的时候想,突然给了又有点怕。王二和王大对视了一眼,大概意思就是问,你觉得呢?然后谁也没点头。
“那就赶紧准备,议事会多久能启用?”都是废话,要是准备好了也不用等到现在,洪涛早就把兵权交出去了。啥时候能准备好呢?洪涛觉得只要不逼,她们永远也准备不好。
“原本预计半年后……要是抓紧的话三个月能完成基本构架,各地大多数代表已经选出来了,只是规则细节还没经过试行,贸然接手军权的话怕有不妥。”
王二还真不是推脱,议事会虽然已经准备了近两年,但进度非常慢。原因很简单,只有按照特区制度管理的州府才有资格推举第一任议事会议员。到目前为止还有三十多个州府没纳入特区范畴,主要集中在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
不是人手不够,也不是时间不够,而是当地少数民族势力众多、地形又过于复杂,历来不太受朝廷管束,没有足够的武力威慑,别说推行新政了,旧政都维持不下去。
“那好,三个月完成议事会基本构架,剩余的以后慢慢增补完善。在议事会里先临时设置一个军事委员会,负责军费支出和授权。湟州会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我建议先由委员会牵头组成调查组,深入各地彻查此事,再由报纸公布调查结果,利用舆论把这件事儿的责任往本王身上引。待到大家基本明白了原委之后,本王再引咎辞职。这样的话至少能给你们争取几个月的时间筹备军事委员会,届时接收兵权顺理成章。”
这就是洪涛想出来的万全之策,不是他想牺牲自己,而是不牺牲不成。如果不把责任全揽过来,就没法做到兼顾,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保住现任政府。
“多谢爹爹成全……湟州会的事内阁一定妥善处理……”听到养父这么说,王二知道再劝也没用了。前后左右养父都已经想好了,听着是和大家商量,实际上就是命令,除非能找出更合理的解决办法。
已经不是感动了,亲父母不过如此。但光感动还不足矣表达感激之情,王二很清楚,养父不仅因为亲情才做出这么大牺牲,他是为了新政能顺利推行下去。
这么多年来,每到促进社遇到困难时,养父就会站出来挡在前面,即便天塌下来也能顶住。但这恐怕是最后一次了,以后这个男人再也没力量去为自己遮风挡雨,想让他安心,唯有变成他那样,也让自己成为新政的保护者。
“这一跪本王受了,跪完了赶紧起来,咱们还有事情要商议。大黑锅本王背了,可还不足矣完全平息民愤。你们还要选出几个罪大恶极的湟州会成员,以公开、公正的原则,该怎么审理就怎么审理,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务必达到警示后人的目的,万万不能让此等事情再发生。”
看到桌边又跪了一圈人,洪涛心安理得的等了几秒钟才发话。太不让人省心了,本来可以按部就班的完成变革,非要追求速度,结果差点阴沟里翻船。这次必须给她们一个教训,再有下次真就无可救药了。
“此事交与女儿,定要差个水落石出!”王十万万没想到是以养父下台为最终结果,早知道如此当初真不该心存幻想。
可此时说什么都晚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别让养父白白付出。现在她是咬着牙根的恨啊,除了恨二姐、恨自己、恨委员会里这些糊涂蛋之外,最恨的就是湟州会这三个字。
“放屁!你若是插手进来,为父不是白受委屈了?此事的每一步都要合乎规则,你只可暗中协助调查,一丝一毫也不许直接插手。”洪涛怕的就是这些孩子又走极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果不其然,王十就有这个势头。
“……女儿明白了……”王十缩了缩脖子,一脸的委屈,本想帮养父出出气,没想到又触了霉头。
“你们也一样,不要闻湟州会就变色,再搞出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蠢事来,那样的话你们与湟州会何异?湟州会也并不是全错,他们的热情和干劲儿值得肯定,错的是你们缺乏指导,让他们没用对地方走错了路。该肯定的就要肯定,该惩罚的也得惩罚,奖惩的原则只能是规则。另外在彻查这件事儿的时候,说不定会牵扯到一部分朝臣和官家,我建议先不要追究,以免节外生枝。具体做法你们自己商议,我就不参与了。也不要在此耽搁时间过长,朝中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你们拿主意。”
洪涛并没参加他自己召开的委员会特别会议,当天就和一库、以太三人上了箱车,由一队开封来的新军护送返回扬子镇。话已经说得这么直白了,如果依旧处理不好,那以后的事情她们也处理不好,自己总不能当一辈子保姆。
同时还有两名王十的信使去往幽州,给八嘎带去一封信。看过信之后,八嘎就会带着日本雇佣兵登上海东国的武装货船前往开京,全面接手那四千多日本雇佣兵的指挥权,启动日本攻略。
大宋这边洪涛已经没什么可贡献的了,新的制度正在建立,新的知识体系也打下了基础,化工产业起步了近十年,蒸汽机正要走上历史舞台,基础重工业完善了十多年,机械制造母机也具备了,还有领先于时代几百年并经过实战历练的热武器军队和战船。
也不是给不了,是给的东西大部分人看不到,比如说谋划了一年多的日本攻略。庞皇后母子必须离开大宋,这是命中注定的。去日本是她最好的出路,但洪涛觉得不能是用逃难的心态去,得顺便帮自己做点小事儿,比如说当个日本天皇。
关于日本,洪涛琢磨很久了,最终的决定是不能武力入侵,但也不能放任自流。随着大宋的撅起,日本必然会感觉到某种不同。他们的文化里有很强烈的不安感,处于弱势的时候就会拼命去学,学差不多了就会去试图挑战强者。短期内日本绝对是大宋的追随者,但从长期看它又是潜在的大威胁。
靠武力征服不是不成,而是成本太高。大宋议会不会同意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去对付一个远隔重洋的弹丸小国。自己明白的东西不见得能让议会里的人都明白,有时候说服也是枉然。
假如他们这么好说服,那就失去了制衡的意义。这也是自己带给他们的改变,越是能自主思考的人就越不容易被虚无缥缈的理由说服。
不能由外部武力入侵,洪涛就想了个让日本内乱的办法。只要日本国内乱起来,平七海、八嘎就有机会浑水摸鱼,说不定能把天皇的位置搞到手。
古代日本分成了几个时期,国内的权利分配很不一样,有的时候天皇有实权,有的时候天皇没实权。但从有天皇至今从来没发生过篡权的事情,一次都没有。洪涛觉得这种习惯继续保持下去挺好的,但暗地里换一次也无妨。
目前日本正处于平安时代,天皇还是有实权的,要想人不知鬼不觉的替换掉天皇一家人,就得先把天皇的权利剥夺,完全架空之后才好下手。
要达到这个目的其实并不难,至少有先例可循,比如说镰仓幕府。说白了吧,此时的日本很像中国的周朝,国内有很多和诸侯国差不多的贵族,还有寺庙势力,乱糟糟的盘根错节。谁实力强大谁也可以更多参与朝政,甚至把控朝政。
但这件事儿由外族去做不合适,日本是个单一民族国家,不会任由外族统治,就算能用武力征服,遇到的阻力也会非常非常大,换成日本人就会容易的多。
这时就得看平七海和八嘎的了,他们俩一个是日本贵族后裔,一个手里有几千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日本浪人军队。
平七海这个有出息的后裔出现,定然会让平氏家族喜出望外。这么多兵马要是不侵略他们根本养不起,不想打也得打,除非愿意把八嘎送给其他贵族,然后看着别人来打自己。
只要战事一起,名义有了、实力有了,计划也就能可以启动了。先来个平氏崛起、扩张势力范围,这是日本人的内务,不会引起同仇敌忾。
至于说这个计划有多大成功的把握,其实洪涛心里也没底。他对大宋都不是特别了解,仅凭后世通过游戏、书籍和这些年道听途说的知识,很难把计划做的天衣无缝。
试试看,走一步看一步谋划下一步,这就是洪涛的全部打算。成功了就是大赚,失败了也谈不上太亏。因为没啥投入,用的全是日本人,培训任务都交给蒋二郎去做,甚至部分资金还是海东国出,空手套白狼也。
第926章
骄奢淫逸
平七海不太愿意回家,她在大宋过得挺好,还指望着把通房丫头的工作干好,有朝一日也像莲夫人她们那样嫁给摄政王当个王妃呢。哪怕只是妾的身份,那也是大宋第一王爵的妾,有大长公主这么宽宏大量的正妻在,不会受啥欺负。
想让平七海出力,就得满足她的大部分愿望,这个愿望也不难,再娶一房呗。大长公主也不反对,她只比洪涛小两岁,也快五十了,身体机能随之下降。
但丈夫不光面相不见老,身体机能也没怎么退化,让她越来越难以应付。纳平七海为妾,总比丈夫到外面找个不认识、不熟悉的女人回来好得多。
“公然纳外族入府,会不会引来朝廷非议?”但身份上有点问题,丈夫的身份尊贵,又手握重兵,必须顾及影响。
“用不了多久,你夫君就无官一身轻了。到时候可能会有些非议,不管外面说得多难听娘子也不要当真。”
大长公主的担心确实需要谨慎对待,否则西迪早就名正言顺了。四月份她又给自己添了个丫头,名为王慧。有了孩子牵绊,她也不再提去澳洲找儿子的事儿了。
平七海赶巧了,只待湟州会的大黑锅一扣上来,啥摄政王、兵权就全没了。虱子多了不咬,娶个外族小妾真不算大事儿,只要没了权利,也不会再有人太关注自己。
“不当就不当,夫君为国操劳了这么多年,战功卓越,早就对得起赵家了。”
听到丈夫的官职要丢,大长公主不忧反喜。家里又不缺钱,权利什么的真没啥用,除了奔波劳累、常常遇到危险、得罪同僚,还得倒贴钱。这种破差事不干最好,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
“娘子能这么想为夫就放心了,只是孩子们不一定想得开,尤其是小丫,到时候我这个奸臣的名声算是坐实了。”说实话,洪涛还真不担心朝廷降罪,有大长公主的身份压阵,自己只要不谋逆就算犯了死罪照样能被赦免,没啥可怕的。
但对家人确实有影响,大人还好说,都能明白事理,主要是孩子。最麻烦的就是王小丫,她原本就觉得自己推行新政有祸国殃民之嫌,这下算是坐实了。万一秦家因此不同意两家的婚事,那女儿得恨自己一辈子。
“还不是夫君以前太娇惯于她,这次由妾身做主,谅她不敢做出忤逆之事!倒是西妹妹的事情夫君还要多想想,她入府之后已经育有二女,不如趁着这次给个名分,以免寒了心。”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长公主更能一碗水端平,且有古代大家长的风范,该狠的时候真能狠下心,并没把王小丫的问题放在心上,倒是为西迪说了句好话。
“此事还得娘子去与她分说,夫君我一提及此事,她就要把儿子的事情搅合进来。”大长公主还真不是假装大度,这几年能在府中和她朝夕相处的只有西迪,两个人又都不是斤斤计较的性格,私人关系很不错。其实全府上下一直也没把西迪当外人对待,只是差了个名头。
转眼又到了八月十五,扬子镇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街上的石板路从一早就有人洒水清扫,路边家家户户门前都立起了花楼,还有不少警察和衙役往来巡视,但面色一点不凝重,帽子上也插着鲜花,很喜庆。
“敢问店家,今日可是有贵人到访?”虽然是过节,但扬子镇的排场也过于大了,引起不少外地客商的关注。
“客官有所不知,今日王相公娶亲,要是您没太急的事儿,不妨在此多住一宿,晚上还有烟花可看。啧啧啧,那可是好东西,花花绿绿漫天都是……”被问及此事最多的就是茶楼酒肆里的堂倌,他们回答的内容也差不多。
“不知娶的是谁家小娘子?”能在大宋被称为王相公肯定不止一个,但还在世的也只有一个了。摄政王要娶亲确实值得看看,哪怕没时间也得打听打听,回去之后能和别人吹吹。
“一位姓平,原本是大长公主的丫鬟,来自倭国;一位姓西,是个绿眼睛的胡人女子。论相貌都是一顶一的,只是家世不得而知。”
扬子镇的人对这两位新娘子并不陌生,尤其是平七海。她经常会跟在摄政王或者大长公主身边出来走动,当地商户凡是有向王府里送货的更和这位平娘子熟悉,她检查起货物来一丝不苟,差一点都不收。
但很少有人会记恨她,因为人家给钱痛快从不拖欠。若是谁家遇到了过不去的坎,还会预支几个月的钱款帮衬,这几年受过她恩惠的不是一两家人。
说起王府,扬子镇周围的百姓对摄政王并没有太具体的概念,但有两位娘子不得不提。一个是浅予斋的创建者大长公主,那就是再生父母。还一个就是这位平娘子,着实给王府增添了不少好名声。
并不是所有人都和扬子镇百姓一个想法,此事传出去之后就有了不同说法。有人只是觉得摄政王身体好,年过半百了还能老牛吃嫩草,一下就吃俩。
有人则觉得这位王爷生活有点奢靡,娶小妾还搞得如此大排场,用骄奢淫逸概括一点不冤枉。到了文化人和朝廷官员嘴里,就不仅仅是个人生活奢靡的问题了,两位小妾的来历更值得关注。
豢养胡姬的官宦人家不是没有,但明目张胆娶回家的朝廷重臣真没有,再加上皇亲国戚的身份,这么做是否符合规制就需要商榷了。
但仅凭这点事儿就敢上书弹劾摄政王的一个都没有,现在已经不是十年前了,能在朝廷里和摄政王分庭抗礼的老臣不是死了就是致仕。哪怕有人敢也没任何作用,满朝文武中少一半都出自摄政王门下,还有从龙之功,这点小事真搬不动他。
不过也不是全然没办法,不能去朝堂弹劾,可以到报纸上过过嘴瘾。随着特区的普及,报纸这个东西也成了标配。不敢说一州一府一份报纸,每个省、每个路一份报纸还是能满足的。
这些报纸平时更侧重于民生,通常刊登的都是当地商品广告、地方官府政令和一些有关新政条款的解释,但在遇到大事的时候也会着重报道,或者转载向全国发行报纸上的消息。
就摄政王迎娶两位外族小妾的事情,各报必须如打了鸡血一般兴奋,充分发挥宋人喜欢看热闹、喜欢八卦的特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写的比瓦市里的评话还花哨。
有人还借机做出了虎狼之药,取名摄神丸,非说是摄政王秘制的神药,就是靠此药才能夜御多女。据说销路很是不错,可惜没人会付专利费,还让摄政王背上了不太好的名声。
洪涛对这些流言丝毫没关注,和湟州会的事情相比这只能算前戏。但家里人没他这么脸皮厚,尤其是几个岁数小的孩子,没少为了此事在学校里和同学打架。谁愿意听到别人说自己父亲的风流韵事,哪怕还懵懵懂懂也知道不是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