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任国成
终于,他决定“实话实说”!
“回陛下,臣支持齐王回京有私心的。”
“哦?”崇祯颇为惊讶,惊讶于钱谦益敢直认自己的私心,“说说看,你的私心是什么?”
钱谦益重重的磕了个头:“陛下您知道,臣的老家在常熟,苏州府常熟县。现在叛军攻占了浙江,下一个目标必然是苏州府,也许用不了多少时日,臣的老家便会遭到叛军荼毒。为了家乡父老的安危,也是为了臣老家的田产财富,臣便只能支持齐王回京,因为天下能制叛军者,非齐王莫属,这便是臣的私心。”
“呵呵,哈哈……”笑声从崇祯口中发出,良久方停歇下来。
“瞧瞧,这就是朕的内阁大学士!”崇祯对着站在一旁的田成道,虽然面带笑意,可语气却比寒风还要冷厉。
“这便是朕的大学士,当国难来临之时,想的都是他自己!”
第983章
崇祯被说晕了
“钱谦益,朕问你,你吃朝廷俸禄多年,深受大明国恩,你心中可能有一丝为朕、为大明着想?”
冷冽的话语从崇祯口中说出,如一柄重锤一般向着钱谦益砸来,直砸的他脸色苍白满心的惶恐。
被皇帝质疑忠心,对官员来说便等于判了死刑,以后的仕途将再无任何指望。钱谦益知道,若是接下来的应对不好的话,不仅自己的仕途止步于此,恐怕身家性命也会堪忧。虽然崇祯口口声声说只要说实话便不会怪罪,但惹怒一位君王的下场会是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陛下。”钱谦益抬起头来,已经泪流满面,语气哽咽着几乎泣不成声,“陛下,臣有私心,但臣对陛下的忠心不容置疑啊!”
“瞧瞧,到这个时候还说对朕有忠心。”崇祯几乎要气乐了,“钱阁老,那你倒是说说,你对朕的忠心在哪里?”
任由泪水在面颊上了流淌,钱谦益双手扶地努力的抬着头:“陛下,臣之所以同意召齐王回京,为臣的私心只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为朝廷,为陛下您考虑。眼下的局面已经十分明了,堵胤锡大军受阻九江,根本没法及时赶到南京。浙江的叛军蠢蠢欲动,随时可能攻打江东,进而进军南京。叛军的战力强悍,便是郑芝龙经营十多年的福建兵也一触即溃,十万浙江兵更是轻易被击败。虽然说咱们还有十多万京营,江北还有五六万军队。陛下也知道,江北的军队需要防范北方不能乱动,而京营中最精锐的军队都在北伐时被齐王调走,剩下的比乌合之众强不了多少,根本不是叛军的对手。所以,若是齐王不回,不仅江东不保,南京更有失陷的危险。而只要齐王回京,浙江叛军、江西暴军自然都能迎刃而解,大明局势又能恢复平静。”
钱谦益努力的说着齐王陈越回京的好处,崇祯却是越听越气:“钱阁老,到现在你还在装糊涂!难道你不知道叛军的背后是谁在支持?陈越若是回京,他是会为朕剿灭叛军?还是伙同叛军一起攻打南京谋朝篡位?恐怕陈越回京之时,便是我大明覆灭的时候吧!”
终于,陈越会谋朝篡位这样话第一次从崇祯嘴里说出,听得钱谦益战战兢兢,便是一旁侍候的大太监田成也听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
君臣猜忌已经如此之重!
钱谦益知道能不能打动崇祯,能不能说服他就看自己接下来的话了,若是不能说服,恐怕连自己也没好下场。可是,现在的自己也没有多少选择。固然,自己可以选择明哲保身,可明哲保身的结果便是江东的士绅同样被齐王一网打尽,而叛军兵到南京之日,自己也没好下场。
一咬牙,钱谦益挺直了身躯:“陛下既然如此说,臣今日便冒死直言。臣以为,正因为陛下您对齐王猜忌过重,防范过重,才有今日齐王之离心离德。”
崇祯闻言暴怒,双眼几乎要喷出火来。
“大胆!”一旁的田成见崇祯暴怒,连忙厉声冲着钱谦益呵斥道。殿内的其他太监也都怒视着钱谦益,就等着崇祯一句话便把他拿下。
“请陛下容臣说完!”话一出口,钱谦益奇迹般镇定了下来,从容不迫的向崇祯请求道。
“说!”崇祯紧咬着牙关,冷冷的崩出一个字。
“谢陛下!”钱谦益朝崇祯磕了一个头,继续道:“陛下当知,当年是谁在百万贼军之中护送陛下千里前来南京?又是谁除掉篡位的福王保住陛下的皇位?
两路满跶南侵,大明江山岌岌可危,是谁力敌满跶,为此付出了父亲的性命?
陛下,齐王父子这些年来为陛下、为大明所做的一切天下人有目皆知,在天下人的眼里,齐王父子是大明的忠臣,齐王是拯救大明力挽狂澜的英雄。
原本,陛下您视齐王为一家人,甚至把公主许给齐王,而齐王也视陛下为君父,不计荣辱一心为大明为陛下出力。
可为何现在陛下和齐王之间竟然弄到如此的境地?陛下您可曾深思?”
听钱谦益提及陈越父子为自己做的一件件事情,崇祯脸上的怒火奇迹般熄灭了,他不禁回想起当年的情形。
北京城破,当自己绝望中砍杀妻女欲上吊自尽时,是陈越冲入宫中把自己救出。
千里南奔,陈越带着数千骑兵亲自牵引顺贼的注意,陈江河则保护自己从海路南下。
闻听福王欲要篡位登基,陈越怒率部下南下讨伐,经历一系列的苦战终于杀入南京,保护自己重新登基。
芜湖之战,陈江河身亡,得知此事时自己何等的悲伤欲绝!
正如钱谦益所说,自己以前确实把陈越视作家人,视作女婿子侄,是什么时候自己对他开始猜忌起来?
可是,身为君王,制衡不是应有的手段吗?总不能把所有的权力都交于一人之手?
正是因为自己中风昏迷,才使权力无法平衡,遂使陈越做大,竟然得以异姓封王,以至于陈越生出不臣之心。
所以,自己根本没有做错!
“陛下,制衡当然没错,可是臣以为情谊更加重要。陛下昏迷之时,唐王一党试图夺取皇位,齐王这才带兵回到南京清君侧,拥戴公主监国,才有了齐王异姓封王独掌兵权。陛下身体恢复之后,明明可以轻易从公主手中要回皇权,公主纯孝会欣然听从。可陛下您却强行武力夺回了君权,使得公主伤心,更使得齐王离心。这便是今日局面造成的原因。”
听钱谦益说到这里,崇祯不禁冷笑了起来:“钱阁老,若是朕没有记错,朕之所以能夺回君权,其中你也出力不小吧!”
当初,正是钱谦益和田成内外串通勾结,才帮着崇祯实施武力夺权,现在钱谦益又这样说,直让崇祯作呕!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却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君王头上,这样的大臣,这样的内阁大学士,便是崇祯自己心中都生出了悲哀!
第984章
思想转变了过来
“陛下,臣当时有私心。”对崇祯的质问,钱谦益早想好了说辞。
“齐王早就摆明了车马和天下士绅作对,所以臣当时才选择拥立陛下继续掌权。不过臣却误判了形势,误判了齐王的实力,以至于有现在之祸。若是能够重来,臣当时便会选择劝说陛下不能硬来。此皆臣之错也!”
说着钱谦益跪下身来向崇祯请罪。
崇祯生过一场大病精力原本就不济,加上在大殿上刚受刺激,借着参汤勉强回过神来,现在又被钱谦益一套套说辞弄得直发蒙,欲要疾言厉色训斥钱谦益甚至治罪,又不知该如何去说。
“你到底什么意思?直接说吧,朕不想再和你兜圈子!”冷哼了一声,崇祯直接斥道。
“陛下,臣的意思已经说了,就是召齐王回京。臣知道陛下担心齐王回京会对大明江山不利。只要陛下能够稍微妥协,便会出现皆大欢喜的局面。”钱谦益道。
崇祯冷冷道:“朕怎么妥协?你说的清楚一些。”
钱谦益道:“很简单,只要陛下确立坤兴公主储君之位,并为齐王和公主完婚,则所有危局都会迎刃而解!”
“公主为储君?简直荒谬!”崇祯怒道。
钱谦益叹道:“是荒谬。可是陛下,在您重病昏迷之时,公主已经被推上监国的位置,而且得到了朝廷乃至天下百姓的承认。相比于天下动乱,江山易主,公主为储君乃是最为合适的办法。齐王立下不世之功,数次立挽狂澜于既倒,没有齐王就没有现在的大明。而随着地位的升高,齐王自然也会有其他想法,所以除了公主以外,恐怕齐王不会再认可任何人做储君。女子为储君甚至为帝,这看似荒谬,可是江山依然没变。公主她毕竟是陛下您的骨肉。”
崇祯怒道:“公主固然是我的骨肉,可江山最终还不是给了外人。祖宗的基业断送在朕的手中,你又让朕将来如何去见历代先皇?”
钱谦益叹道:“陛下,其实这事很容易解决啊,只要您和齐王约定,他的第一个儿子姓朱,将来公主再把江山传给她和齐王的儿子,如此江山自然还在朱家手里。陛下,眼下您无子,即便江山不传给公主,也要过继宗室为嗣。既如此,令公主和齐王儿子姓朱岂非一样。把江山传给您的外孙,岂不是比传给外人更加适宜?”
钱谦益的话如同晨钟暮鼓,敲打在崇祯的心头。崇祯的心猛烈的跳动了起来。
是啊,普通百姓家无子尚可招赘婿生子为后,朕为何不能?坤兴和陈越婚后生子姓朱,江山岂不是还在朱家手里,大明将还是大明!
而江山传给亲外孙,自然要比交给外人要好!
而对陈越来说,反正江山会交到他儿子手中,他自然不会冒天下之大不违造反。如此危局自然轻易可解!
妙,真是绝妙的主意,朕先前为何没有想到?
看着崇祯脸上突然闪现的喜色。钱谦益知道经过自己一番口舌之后,崇祯终于被说动了,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只觉得脊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看似崇祯被轻易说服,事实上并非那么容易。
崇祯这么聪明,早先又如何想不到这个主意?
不是想不到,而是崇祯自己不愿罢了。在崇祯心里有着根深蒂固的认识,那便是女子根本无法当皇帝,这不仅是崇祯的认识,也是天下大多数人的认识。而且崇祯的权力欲很强,不甘心轻易把权力交出,哪怕是交给女儿也不愿意。又自认为能够掌控一切,能够对付得了陈越,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而如今,形势如此的危机,崇祯终于绝望。绝望之后自然要想一条退路。
若是再肛下去,说不定真的会逼陈越造反,那样大明社稷将彻底玩完,那样才会真的成为了大明的罪人!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妥协,哪怕是再不甘心也得妥协!
妥协固然屈辱,但也比丢了祖宗传下来的江山要好。
所以,钱谦益的提议对崇祯来说,只不过是借坡下驴罢了。
“钱爱卿的提议,甚佳。可由朝廷讨论之!”终于,崇祯缓缓说道。
……
坤兴公主安静的坐在案前,手捧书本看着,娴静的仿佛一幅画。
“陛下驾到!”随着一声呼喝,打破了宫里的宁静。
“拜见父皇!”坤兴公主站起身来,仪态万方向崇祯行礼。这还是数月来,崇祯第一次来到坤兴的宫室。
看着女儿略显生疏的表情,崇祯深深的叹口气,为了权力,自己真的失去了太多,幸好还能弥补。
“看的什么书啊?”崇祯让人扶起女儿,轻轻的问道。
坤兴公主抿了抿嘴:“一本闲书罢了。”说着把书递给崇祯看,却是一本名叫《XX好女婿》的话本。
“确实是闲书。”崇祯随手接过翻了一下,放在案上,“这样的书偶作消遣还可,多看却是无益。女儿啊,父皇即老且病,你以后得多帮帮父皇了,这些闲书就不要看了,以后多帮父皇看看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