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银色纪念币
    第三十一章


    阴沉木


    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水平提升,出现了一大批富豪,奢侈品家具也随之兴起,90年代中后期,沿海地区兴起了一股红木热。


    红木不仅木材质地好,还象征着富贵吉祥,质地优良,做工精美的红木家具本身就价值不菲,再被这帮子暴发户一炒作,身价翻着翻朝上涨,红木热很快就蔓延全国。


    眼前这张红木桌子当然谈不上‘做工精美’,相反,任继福的木匠手艺太潮,要是直接拿出去卖,八成得打个折,还不如木料本身值钱。


    双手用力抬了抬,死沉死沉的,抬起来离地不到一尺就抬不动了,怕是有百来斤。


    红木并不是某种具体的木料,而是高端木材的统称,包括很多种。不同的具体木料,价格差别也很大,赵泽君对红木了解有限,只知道这桌子是红木,具体是哪种他也不清楚,还得找专业人士来判断。


    这么大个桌子死沉死沉的,赵泽君一个人抬不走,他也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这件事,一狠心,找了把小锯子。


    吭哧吭哧,废了牛劲,终于锯下来小孩拳头大小的一块,放在口袋里沉甸甸的,跟个小铁驼子似的。


    带着木料打车来到了阳川市古玩字画市场。


    古玩字画市场这种地方龙蛇混杂,真货不是没有,但很少。


    最多的是骗子,靠着巧舌如簧和各种托儿骗人入套,三块钱进价的花瓶愣是能说成明官窑;


    还有一种是手艺人,这些人也不完全是靠骗,而是作假仿古,以南方某个县最为有名,全国的高端仿制品几乎有七成以上都是出自这个县,做旧在当地几乎就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有生产流水线,做出来的东西以假乱真,即便是真正的行业也难辨真假,只能凭感觉去判断。


    这种人不骗人,就把东西朝那一摆,让你自己看,你觉得是真的,他就顺水推舟卖按照真货价格卖给你,你觉得不对头,掉头走人他们也不留你。


    上辈子老爸下岗后常来古玩市场捣鼓邮票,认识了家年纪差不多大的古玩店主,是个手艺人,两人关系处得不错,经常一块去钓鱼。


    从赵涛嘴里,赵泽君对这人有一些了解,觉得还算靠谱。


    凭着记忆,找到了这家叫做‘博古斋’的门脸。


    店里没开灯,只有从窗户透进来的阳光,很昏暗,房间最里面,有两排靠墙的架子,上面摆着些瓶瓶罐罐,一只半人高的大铜暖炉放在屋子最中央,炭火熊熊,很暖和。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坐在窗户下面,捧着本线装书在看,见有客人来了,也不招呼,就说了句‘随便看’,然后继续看他的书。


    这人大概就是老爸上辈子后来的朋友,姓沈,叫沈炼。


    “沈老板,我慕名而来的,有块木头想请你帮我瞧瞧。”赵泽君对沈炼的性格大概有些了解,于是也不绕圈子,开门见山说。


    “拿来我看看。”沈炼放下书说。


    赵泽君把木头块递过去,沈炼翻来覆去的看了几眼,忽然站起来,一转身钻到里面房间去了。


    赵泽君正奇怪,什么意思这是?不至于明目张胆的抢劫吧?


    没一会,沈炼又出来了,手里端了一盆水,把水放在桌上,然后又把木头丢进水里。


    木头居然沉下去了!


    沈炼抬头,一双鼓出来的死鱼眼盯着赵泽君问:“这东西你从哪来的?”


    “怎么了?”赵泽君不解。


    “我们这不收赃物,也不收土里挖的。”沈炼把木头从水里拿出来,随手拿了块布擦干净,还给赵泽君。


    赵泽君连忙解释说:“误会了,这东西是我一个朋友爷爷留下来做棺材的,那人太败家,又好赌,卖给我了。我听说这是红木,蛮值钱的。”


    “哦。”沈炼点点头,又拿起木头,摇头鄙夷说:“谁跟你说是红木?有拿红木做棺材的吗?显摆也不是这么显摆的,煤老板都干不出来这种没品的事。”


    赵泽君一愣:“那这是什么?”


    “说它是红木吧,也没错。严格说,它是红木的变种,小伙子,听说过一句话没: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


    “这是乌木?”赵泽君眼睛一亮。


    上辈子看到过新闻报道,某处农民在河里发现了大块乌木,价值百万。


    赵泽君还专门上网查过,乌木也叫阴沉木,是被在水流山体塌方过程中,被埋在地下的树木,经过千百年时间碳化形成的特殊木料,原理和煤炭形成是一样的,如果时间足够,也会变成煤炭。


    由于形成过程特殊,可遇而不可求,质地坚硬等等原因,乌木价格很高,传说还有辟邪的功效,是非常好的棺材材料。


    从清代开始,乌木就是皇家专用,民间禁止使用。现代社会,一旦曝光,有关部门就会随之出现,直接征收,给发现者一点象征性的补偿。


    也不知道任家老祖从哪弄来一大块阴沉木。难怪政府要专政他,这个地主老财,活着的时候压迫广大劳动人民,死了还想在阴间享受皇帝待遇!


    沈炼点头,接着说:“就是乌木。不过,这个‘乌木一方’,指的是金丝楠乌木,这要是一块金丝楠,倒是值不少钱。据我看,应该就是普通楠,这么一小块,值不了多少。”


    “大概能值多少钱呢?”赵泽君有的可不是一小块,而是一大块!


    “几百块钱,顶了天不到一千,你要卖,我收。不过话说在前面,我收来了,找名家加工,成品价格少说翻一倍。”沈炼说。


    赵泽君想了想,问:“大块的呢?”


    “哦对对,你说这是你朋友爷爷的棺材板,那我得看看实物的品相才能给你价。”


    “那我明天带您去看?”赵泽君问。


    “行。”


    离开博古斋之后,赵泽君留了个心眼,先去网吧上网查了相关资料,又回到古玩市场,连续咨询了几家店,最后确认沈炼应该没有再价格和品相上忽悠自己。


    实际上,在询问过的这些店里,沈炼算是最实诚的,价格开得也不低。有一家老板甚至说这就是普通的黑乔木,几千块钱一吨。


    第二天一早,赵泽君就领着沈炼到了高岗村。


    这次他早有准备,找了个砌墙用的泥推子,又弄了瓶洗洁精,好不容易把桌上的一层污垢给擦干净,露出黑褐色的本相来。


    也难怪任继福不识货,阴沉木的表面卖相并不好,黑乎乎的,看着就像遭雷劈的树似的。


    看到那张阴沉木打造的‘麻将桌’,沈炼脸色变得很难看。


    第三十二章


    吃饱吃好打包带走


    沈炼不愧是做古玩生意的,长得就和刚从土里抛出来的僵尸差不多,脸上肌肉干瘪,一双鼓出来的死鱼眼,不说话的时候非常吓人,直接宰了放干血,估计都能冒充古尸卖出去。


    长相本来就砢碜,脸这么一沉下来,就难看了。


    赵泽君见他这副表情,心里咯噔一下,毛毛的。


    一边推开窗户,让房间里有点阳光,等站在阳光里,这才疑惑说:“不会是假的吧?不应该啊,我昨天给你看得那块,就是从这桌子上锯下来的,你看,这还有个缺口呢……”


    说着,还指了指锯木头留下的缺口指给沈炼看。不过他不太敢靠近沈炼,万一这家伙真是妖孽成精呢?


    沈炼摆摆手,面无表情的说:“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这话一点都不假。真是造了孽,好好的一块乌木板子,愣是你那个朋友糟蹋了,说他是败家子都是客气的。”


    听说是真货,妖孽也没有在阳光下冒烟,赵泽君这才松了一口气,笑道:“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不过话又说回来,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我那朋友又赌又懒,混到今天这一步,连祖宗棺材板都保不住,也是活该。”


    沈炼意外的看了看赵泽君,说:“你年纪轻轻的,就开始读老子?”


    “我父亲喜欢看书,各种杂书,我从小跟着后面也看了不少。”赵泽君笑道。


    “老子可不是杂书。”


    沈炼拍了拍桌子,“行了,不说废话。还是说乌木,木头是好木头,不是金丝楠,好歹也是老楠木。不过给你那朋友搞成这副德行,大物件是做不成了,只能做手串小摆设,价钱不会太高。”


    这张乌木桌子,对于赵泽君是意外之财,他也查过,不太可能卖出天价靠着它暴富,上辈子那种几吨重的大家伙,也不过几百万上千万而已。


    而且乌木太烫手,价格差不多就可以尽快转手了,省的惹出麻烦,赵泽君可不想有关部门从天而降,给他发一张好人卡。


    “您能开多少?”赵泽君直接问。


    沈炼想了想,说:“要还是原来的棺材板子,三十万我都买,买回去我也不卖了,打一副棺材,给自己将来预备着。不过现在这样,我只能给你十万。”


    “十五万。”赵泽君说。


    沈炼说:“各让一步吧,12万,总得让我有赚头。”


    人都是将心比心,遇到漫天要价的任继福之流,赵泽君寸步不让,遇到像沈炼这样实实在在做买卖的,赵泽君也很好说话,呵呵一笑;“行,12万就12万,不过您帮我刻个乌木小佛像,我留个念想。”


    “等于又加了你好几千!行吧,你留个联系方式,做好了我联系你。”沈炼说。


    顺利成交。


    这天晚上,沈炼就找了几个工人把桌子抬走,钱是现金,用个小袋子装好交给赵泽君,两人留了电话,沈炼和给赵泽君一张名片,说以后有东西,也能拿到他这来收。


    赵泽君知道他的背景,这家伙就是南方那个专业造假县出来的,渠道多得很。


    十二万,摊在床上,像个小枕头,赵泽君拍了拍自己十八岁的嫩脸蛋,有点恍惚。


    这一进一出的,买了四套房一个院子,等于一分钱没花,还赚了两万……我是该开心呢,还是很开心呢?


    躺在钱上的生理感觉并不好,硬邦邦的挺膈人,不如棉花枕头舒服,不过心理情绪爽到爆,赵泽君觉得现在开心还为时过早,等什么时候能用钱搭成一张床就差不多了。


    躺在现金枕头上,他反复回想着上辈子听说过的那些‘传闻’,回忆高岗村里是否还有类似的情况。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