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银色纪念币
姜萱在社会上混要花销,帮自己做事,尤其是上次网上炒作更需要开销,于情于理,网吧证的事情结束之后,自己都该有所表示。
摩托V60才上市的时候要六千多,现在世面价格也要四五千,是高端手机,姜萱老板宋总用的就是这款。
姜萱没和赵泽君假客气,能买几千的手机,肯定是已经把网吧证转手了,于是拿过手机盒子拆开,一边说:“我靠,你干脆改名叫做及时雨好了,上次去店里我还真看上了这款,就是没钱?嗯?”
打开盒子,里面除了精致的黑色V60和配件,还有个鼓鼓囊囊的信封。
“你这又是干嘛?”姜萱凭着手感就知道信封里不会少于五千块钱。
赵泽君看看没外人,说:“六千块钱,你上次不说马上要带工程队嘛,赚钱一开始都要花钱,怕你手头紧。”
姜萱点点头,把信封里的钱倒出来朝装进口袋,“行,我先收着……我靠,这又是什么,怎么还有张油卡?”
信封里除了钱,还有张中石油加油卡。
赵泽君这次也笑了,靠在沙发上放松的说:“巧合,打车来路上司机加油,路过加油站,正好遇上加油卡打折,顺手买的,500块钱。你不是开摩托车嘛,拿油卡加油,比用现金有面子。”
姜萱对坐在边上抽烟的军子说:“看见没,他还真是细心好男人,你要是有妹妹,嫁给他绝对是享福!”
“呵呵,我哪来的妹妹。”军子憨憨的说。
赵泽君又拿了一套蓝屏诺基亚,放在桌上推到军子面前,说:“军子,网吧证的事前前后后你也跟着帮了不少忙,姜萱他爱烧包,我送他个摩托罗拉,我两将就将就,都用诺基亚,也不贵,两千块钱。”
“赵哥,不用不用。”军子摇头不肯接。
姜萱一脸意外,问:“你自己用诺基亚,给我摩托罗拉,开什么玩笑。换过来,把你诺基亚给我。”
“别闹。”赵泽君一挥手推开了姜萱的手,无所谓说:“我一个学生,又不用在场面上混,用那么好的手机干嘛,找抢啊。”
“真有人抢就好了,抢你一台,我让他吐出来两台。”姜萱说。
不过姜萱这么一开口,军子更不好接赵泽君给得手机了,看了眼姜萱。
姜萱挥挥手,说:“行了,收下吧,自己人太客气也没意思,你也能用得上。”
军子点点头,接过手机,却没急着拆封,犹豫了一下,问赵泽君:“赵哥,我不要手机,换成钱行不?一千就成。”
“为什么?”姜萱问。
军子一张黑脸涨的有点发红,低着头小声说:“我妈从面粉厂下岗之后一直咳嗽,查出来有肺病,最近老往医院跑。”
不等赵泽君开口,姜萱已经把刚才装进口袋的六千块钱重新掏出来,也没数,直接抽了大概一半放在军子面前。
“手机收着,钱也收着。”
军子嘴角抽抽了两下,还是把钱和手机都收了,小声对姜萱说:“谢谢哥。”
“别谢我,谢他,这钱本来就是他的,我还截了一半呢。”姜萱抖着手下剩下的一叠钱笑道。
军子豁的一下站起来,给赵泽君鞠了个躬:“赵哥,军子记心里了。”
赵泽君点点头,没吱声。
心里不太是滋味。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军子是不是英雄,姜萱是不是英雄,赵泽君不清楚,也不想下定论。
但是他知道,有很多很多像军子这样的人,有着不错的能力,能够吸引人的闪光点,原本也许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却因为出身不好,因为没有机遇和平台,或者遇到了突发的难处,在生活面前举步维艰,最终深陷泥沱,平庸度日。
他忽然想到一句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僻天下寒士俱欢颜。
第二十四章
看房
军子拿了钱,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然后先走一步。
军子刚走,领舞的那个女人又凑过来了,看见V60,眼睛一亮,一只胳膊绕上姜萱的脖子,腻腻歪歪的说:“萱萱哥,够有派的啊,和宋总用一样的手机,借我玩几天呗。”
这女人一脸大浓妆,眼线画得都能冲上天,不过赵泽君估计,充其量也就二十出头。
姜萱哈哈一笑,“少来这一套,把我借你玩两天还差不多,这东西是我兄弟送我的,不外借。”
“呦,这么宝贝,该不是定情信物吧。”女人转头冲赵泽君抛了个媚眼,吃吃笑着伸手就要去摸赵泽君的脸,“这位兄弟长得够帅啊,难怪……”
“您两位继续花前月下,我先走一步!”赵泽君笑呵呵的歪歪脑袋躲开女人的手,站起来要走。
“别走啊,晚上看姐姐跳舞,等下班,姐姐带你去玩……”
“千万别,我晚上有重要的事!”赵泽君站住脚步,回头一脸肃容说。
“干吗?砍人啊?”女人一愣。
“写寒假作业!”赵泽君一字一句说完,转身闪人。
女人气呼呼的冲他背影翻了个白眼,“读书人就是假正经!”
姜萱哈哈大笑,一只手顺着女人的敞开的领口钻了进去,“我是真正经,来来来,我们聊聊人生,谈谈理想……”
假正经的读书人刚进家,就看见老爸赵涛老妈周娅都在自己房间里。
两台诺基亚包装都没拆,就放在桌上,父母面对面坐在书桌旁,盯着桌上的两台崭新手机,如临大敌。
“儿子,手机怎么回事?”周娅看手机的表情,就像在看一只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
“我买的啊,我一台,你和我爸一人一台。”赵泽君理直气壮的说,语气轻松的不像是买了三台抵得上父母几个月工资的手机,而是买了二斤小黄瓜。
啊?还有一台?三台?
周娅满腔疑问给儿子直截了当的回答堵在肚子里,赵涛咳嗽了一声,说:“你买的?多少钱?”
“加一起六千吧。”
周娅蹭的一下就从椅子上站起来了,盯着赵泽君,眼睛明显大了一圈,一脸不可思议。赵涛也是相当意外,奇道:“你从哪来这么多钱?”
“上次不是说了吗,就是在网上帮同学忙,我那同学家里有钱,工商局的头头。”
赵泽君又把上次那一套拿出来说事。饭要一口一口吃,惊喜也要一点一点来,先是透露出赚钱的意愿,然后再来部手机,让家里人逐步提高对自己赚钱能力的信心,等到将来真从拆迁里获利,父母会比较顺利的接受,否则到时候真一下子拿出来一大堆房子,恐怕只有惊,没有喜,千万别让家里人以为自己在外面为非作歹,吓出个好歹。
赵家父母对网络上的事也不太懂,这年头人人都在说网络时代网络经济,可具体怎么从网上赚钱,知道的人并不多。
赵涛专门上网找了于哲的小说看了眼。
内容嘛,不敢恭维,不过的确非常火,很漂亮的一个小说网站,最上面就是这部小说的大幅广告,看起来非常受欢迎。
是夜,周娅和赵涛夫妻夜话。
“没想到儿子还有这方面的才华,将来可以当编剧了!”周娅把玩着手机说。
赵涛一边研究手机的定时闹铃功能,一边自豪说:“那可不,也不看看你老公是干什么的,儿子小说天赋,绝对是继承了我。对了,你们单位那个大姐不是三天两头拿着个国产手机在你面前炫耀嘛,你明天去单位,就带儿子给你买的手机,你们中午一起吃饭的时候,我给你打电话,臊臊她。”
“嗨,我不跟她一般见识,她那手机才一千,儿子买的这款,一个顶她两个。”
周娅放下手机,靠在赵涛的胳膊上,说:“你说,我这都要下岗了,可是怎么心里一点都不难受,反而觉得日子越过越开心了。”
赵涛想了想,说:“儿子长大了嘛。”
……
寒假的第一周,赵泽君就开始在高岗村转悠。
启动资金已经到位,40万,扣掉买手机的,留下一部分应急,赵泽君至少可以动用35万买房。
2002年,宜江市的平均房价大概在1200左右,具体的价格,由于地段、房屋结构、年代、小区环境等因素影响,相差很大。
比如夏语冰家的琥珀山庄,房价已经突破了四千,于哲家的政府小区,也接近三千。
赵泽君家这栋楼,位于一环内环城河边,距离市公园仅仅一河之隔,到步行街步行也就半个小时,闹中取静,地理位置相当好。
可受到后面城中村的拖累,始终卖不上价,也就比均价稍稍高一点,大概1300块钱一平方。
但是高岗村的房价,始终是个迷。
说来也奇怪,赵泽君在宜江市生活了这么久,还没听说高岗村多少钱一平方。
按照他的估计,高岗村环境恶劣,房子本身质量差,大多是砖头搭砌都是平房,年久失修,很多房子的产权也不清晰,能卖出五六百一平方就不错了。
要不是因为拆迁,这样的房子白送都没人去住。
结果在高岗村晃悠了几天,打听到了不少有用的消息,不过始终没打听到房价,拐弯抹角的问了好几户,对方要么是不置可否,要么就是含糊其辞,有的直接就把门给关上了。
这不对啊,赵泽君清楚的记得,高岗村每年都会有不少房屋买卖。
前几年,就有人抱着和他一样的想法,想等拆迁赚一笔,结果买了几套房,一直没拆迁,也租不出去,给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