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黄石翁
“轰……”
数百文官一下子喧哗了起来。纷纷指责罗信,赵贞吉一挥手,众人便是一静,赵贞吉愤怒地盯着罗信道:
“罗大人,你怀中可是抱着圣旨?”
罗信翻了一个白眼:“这么明显,你看不清楚?”
赵贞吉脸色一滞,眼中现出了一丝怒色。虽然罗信是内阁次辅,但是他的年龄可比罗信大了太多,并不觉得自己应该多尊敬罗信,反而觉得罗信应该尊敬他。当下不再客气,直接呼罗信的名字:
“罗信,你可是为胡宗宪请的特赦圣旨?”
“不错!”罗信淡淡点头。
一众官员神色震怒,那赵贞吉更是厉声喝道:“罗信,想当年天下灾荒连连,战事连绵,朝廷财政匮乏,国本为艰,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上至先帝,下至百姓,无不节衣缩食,省出银钱用之抗倭。但胡宗宪横征暴敛,贪污受贿,挪用军饷,挥霍民脂民膏,被世人称之为总督银山。更勾结严嵩父子,每年给严嵩孝敬无数金银财宝,这样的人便是国贼,不杀他,难平国恨,你却为胡宗宪请求特赦,你安的什么心?莫非你早就和胡宗宪同流合污?”
赵贞吉的声音在午门外的上空回荡,震耳发聩,让他身后的一个个官员神色涨红,激动得战意盎然,仿佛此时此刻,就要将罗信拿下。
罗信冷冷地望着赵贞吉,一言不发。
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当罗信冷然对望,一言不发,刚开始的时候还可以,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赵贞吉和身后的百官便渐渐地安静了下来。他们安静了,罗信却爆发出震天的大笑声。
“哈哈哈……”
越来越多的官员汇聚在午门外,在午门内,也渐渐地汇聚一些太监,不时地有太监跑来跑去,将午门发生的事情,及时地禀报给隆庆帝。
乾清宫。
隆庆帝焦躁地来回走动,他听到百官封堵罗信,赵贞吉谩骂罗信,心中焦躁不安,生怕罗信出事。
而此时,在午门外,高拱,严纳,马芳和张居正也缓缓地走来,站在百官的身后,向着罗信望了过去。
“你笑什么?”赵贞吉厉声喝道。
“我笑什么?”罗信的脸上毫不掩饰自己的讥讽道:“想当年,天下灾荒连连,你做了什么?战事连绵,你做了什么?你可捐献了一枚铜板,你可上阵杀过一个倭寇?你除了尸位素餐,你为大明做了什么?你也配谈天下苍生?
“你……”赵贞吉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驳斥
“我相信你们都掌握了胡宗宪所谓的证据,而且人证物证俱在。”罗信的目光扫过百官,百官不由点头,胡宗宪之案被徐党有意识的公告天下,几乎所有官员都知道那些人证物证,可谓铁证如山,将胡宗宪钉在罪名上,也正是如此,即便不是徐党的人,对罗信帮助胡宗宪也甚为痛恨。
“但是!”罗信的声音猛然提高:“也正是这些人证物证,证明胡宗宪是一个不计自己名声荣辱的大英雄,大豪杰。”
“轰……”百官哗然了,但也只是哗然了一瞬,便一个个安静了下来,讥讽地望向了罗信,他们倒是想要看看罗信怎么解释胡宗宪是大英雄,大豪杰?
“我想问你们,你们那些人证物证中,可有胡宗宪像平民百姓加派的一个铜板?那些人证物证都是为富不仁的大户吧?都是像你赵贞吉这般出身的大户吧?这就是你口中的民脂民膏?你在为谁呐喊,是在为那些为富不仁,或者为你自己的出身呐喊吧?”
“难道那些大户就不是民?那些钱就不是民脂民膏?”赵贞吉脸色涨红。
“呵呵……”罗信冷笑了两声道:“想当年,六省抗倭,每日消耗极为庞大。但是,朝廷拨付的军饷有多少?赵贞吉,你在当年也身居高位,六部九卿,不可能不知道,你告诉我有多少?”
“我……”赵贞吉脸色涨红。
“不说是吧?”罗信不屑地看了赵贞吉一眼道:“不说不要紧,实际上,只要从那个时期过来的官员,心中都有数。即便是没有数,也能够在户部调拨钱粮的档案中查阅道。”
罗信目光扫过一些年轻的官员道:“你们也许不知道,今日我就告诉你们,实际上,朝廷每年只能够拨付不到三成的军饷。
不到三成啊!
这就是在六省抗倭,全国关注抗倭的时期,六省所得到的军饷。其余的都要胡宗宪自筹。
我想问问你赵大人,那个时候你为什么不像现在这般,理直气壮的责问朝廷,为什么只给抗倭大军三成军饷?
或者你为什么不去为大明想出办法,解决剩下的七成军饷?
那个时候你在干什么?
除了每日夸夸其谈,你还能够做什么?你可对大明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大明的中兴,为大明的抗倭,做了一件能够在今天拿出来说的事情?
三成军饷,你让抗倭的儿郎吃什么?难道让他们饿着肚子,饿得连路都走不动,拿着木棍去和倭寇厮杀吗?
自筹!
你告诉我,胡宗宪应该如何去自筹这七成的军饷?连一个堂堂大明朝廷都只能够拿出三成军饷,你让胡宗宪如何去自筹七成军饷?
或者是像你呼吁的那样,不应该像那些大户下手,而是应该向那些贫困的百姓下手!
但是,你知不知道,那样的话,便是官逼民反,会让大明烽火遍地?”
赵贞吉满头大汗,脸色苍白。罗信的一番话,把他钉在了富人大户的门下走狗的耻辱柱上。虽然每个人心中都知道,大户要比贫民高贵百倍,但是知道却不能够说啊,谁说了,那颗真是身败名裂。罗信的话根本让他无法反驳。户部尚书葛守礼见到老友的狼狈,上前一步喝道:
“别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胡宗宪贪婪搜刮是为了抗倭吗?他挪用军资,这是为了抗倭?”
“不错,正是为了抗倭!”罗信怒声道:“你们这些没打过仗,只是在后方夸夸其谈的人,如何得知打仗的方方面面?
用计使奸,安插和收买眼线,厚赏将士,抚恤伤残等等,都需要大量的银钱,但是这些项目中,你作为户部尚书难道不懂?能够走明账的有几种?不挪用军资,难道你葛守礼倾家荡产去捐献?”
“巧言令色,卑鄙无耻。”葛守礼怒声道:“难道给严嵩送礼,也是挪用军资的理由吗?”
罗信望着葛守礼的目光变得漠然,没有丝毫的感情,淡淡地说道:
“葛守礼,你也曾经经历过严嵩那个时代,难道你不知道那个时代,官员是如何才能够生存的吗?今日如此质问,你良心安吗?”
“我如何不安?”葛守礼傲然道:“你说的不错,那个时期,严家父子把持朝政,无论是内阁大臣,六部九卿,去留祸福,都在严嵩一念之间。严家父子对文武百官敲诈勒索,无论文武百官为朝廷做任何事,必须先给严家父子孝敬银两。否则,你就不会得到朝廷的拨款,没有拨款,自然完成不了朝廷的任务,便会被严家父子责罚。轻者罢官,重者丧命。但是,我葛守礼就敢直起腰说话,我没有给严家父子送过礼。”
“好!”
不由有人喝彩,那些被罗信方才一番话说得士气低落的百官又振奋了起来。
“嗤……”罗信的一声嗤笑让百官愤怒,却也让他们静了下来,愤怒地望向了罗信,罗信淡淡地说道:
“葛守礼,你方才也说过了,在那个时期,凡是想要做点儿事儿的官员,就必须先孝敬严家父子,否则严家父子就根本不会拨款,如此便做不得事儿,便会被严家父子责罚,轻者罢官,重则丧命,对吧?”
“不错!”葛守礼负手而立,傲然道。
“这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你在整个严嵩把持朝政的时期,每日只是混吃等死,尸位素餐,没有为大明做过一件事,不知我罗信说得对不对?
如果不对,那就是你也给严嵩送过礼!”
葛守礼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罗信却不理他,继续说道:“不管你如何尸位素餐,混吃等死,但是方才你那一番话说得不错,当年的严嵩就是如此嚣张,即便是户部拨给军方的军饷,严家也要吃抽头,否则必定大祸临头,不是罢官,就是丧命。”
那些没有经历过严嵩时代的官员一个个震动的脸上尽是惊讶之色,不可置信。大明朝廷这么可能乱到如此程度?
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及时解救
但是,当他们看到那些老人脸上的神色,便知道葛守礼和罗信说得没有错。罗信目光扫过葛守礼和赵贞吉,凝声道:
“两位大人,胡宗宪如果不给严嵩送礼,如何能够坐稳抗倭总督的位子?虽然我知道你们两个不动戎政,但是我还是想问一下,如果是两位坐在六省抗倭总督的位子上,你们两个会如何做?”
赵贞吉朗声道:“某只不会给严嵩送礼,大不了被罢官,做个闲云野鹤,我赵贞吉又不是没有被罢官过。”
“葛大人呢?”罗信淡淡地望向了葛守礼。
葛守礼却是沉默不语,他这个反应,却令百官不解,继而望向葛守礼的目光变得鄙视和不屑,那赵贞吉更是翻脸喝道:
“葛大人,难道你为了荣华富贵,也要给那严家父子送礼不成?”
葛守礼张了张嘴巴,最终却化为一声长叹。而罗信望向葛守礼的目光却变得赞赏,将圣旨交给身旁的一个太监,然后朝着葛守礼深施一礼道:
“葛大人,你是一个肯做事的官。大明有您这样的官,是大明之福。”
葛守礼脸色瞬间涨红,却又有些尴尬,一时之间,有些手足无措。但是其他官员却茫然不解。罗信直起腰道:
“赵贞吉,你去做闲云野鹤,倒也不能说你错。但是,人人都如同你一般爱惜羽毛,不去为大明想,不去为百姓想,不去为六省被抗倭残杀的百姓想,那你做官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便只有一个,你读书做官,只为自己。”
罗信猛然提高了声音,目光变得咄咄逼人,这一刻大明那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军神回来了,让所有的官员都不敢直视罗信的目光,特别是迎面站立的赵贞吉,都不由低下了头。
“而胡宗宪呢?
他不惜放弃名誉,给严嵩送礼,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能够坐稳那个该死的六省总督的位子,就是为了能够亲手将倭寇杀绝,就是为了还给大明六省一个朗朗乾坤,就是为了大明六省百姓能够过上和平的生活。
为此,他不惜获得骂名,也要想尽办法筹集军饷。为此,他不惜获得总督银山这个羞辱的名字,也要挪用军饷,就是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
你们中的极少一部分人是没有给严嵩送过礼,也没有从大户那里筹集过军饷,更是没有挪用军饷。
但是,你们为大明做过什么?